濰坊高密市膠河生態發展區:經濟社會民生事業發展成效明顯

2020-12-24 閃電新聞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8日訊2020年,濰坊高密市膠河生態發展區全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深入開展「重點工作攻堅年」,積極推動「一強五清」,努力改善民生福祉,不斷提高群眾獲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全區經濟社會民生事業發展成效明顯。

產業布局不斷優化

立足自身基礎,發揮比較優勢,重塑地理經濟,打造了「一軸一帶四板塊」的發展布局。一軸,就是膠王路高效產業發展軸,突出綠色優先、產業集聚、工業互聯,堅持一體發展、錯位協同,重點突破智慧農業、集散物流和先進位造,全力構建融膠發展、動能轉換的活力磁極。一帶,就是高密膠河生態發展帶,突出生態廊道、水景共融目標定位,集聚發展觀光旅遊、節會經濟、醫療康養等特色產業,實施景點串珠式建設、濱河景觀一體化呈現,隆起一條新型景觀帶、文化帶、產業帶和城鎮帶。四板塊,就是按照「北蔬、南果、西糧、東商」的產業布局,紮實推進北部萬畝「中醫農業」綜合示範區建設,全力打造南部經濟林產業帶和十裡果品採摘長廊,深入實施西部糧區「保姆式」「菜單式」大田土地託管,加快東部山東融阜現代農業綜合示範園項目建設,建成輻射膠東半島的優質農產品集散地。

路域路網日臻完善

大力實施道路建設提升改造工程,「四橫四縱」路網體系逐步優化,高標準完成9.8公裡的東西大通道綠化、路緣石、排水管道鋪設和小柵欄裝配工程;全面完成乾渠路南延、蘭家莊路東擴工程。推進全長10.4公裡北起孟家溝水庫、南至膠州217省道的南北大通道建設,跨膠河大橋已建設完成,精準對接膠州路網架構實現多點互聯互通。縱深推進村莊道路硬化建設,投資300萬元硬化鄒家窵莊村路面2.9萬平方米,全高密市膠河生態發展區57個村道路硬化總面積達108萬平方米,在全高密市率先實現村莊道路「戶戶通」。在東西大通道9.8公裡道路沿線新裝路燈366盞、鐵藝小品428個,真正實現了「社村亮路燈、主路必有燈」的既定目標。

人居環境持續優化

積極開展「綠染南山全域生態」綠化行動,綠化路網總長度達79公裡、綠化面積126萬平方。全面提升生態宜居小鎮品質,從鎮區公共區域到村內村外全域高標準綠化,綠化村莊面積3350畝,超額完成市級要求的2年綠化任務;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集中攻堅專項行動,統籌推進村容村貌提升、汙水治理、美麗庭院創建等重點任務,在全市率先完成15處公廁新建任務,29個村完成生活汙水處理設施建設並通過驗收,高效運行物聯網農廁糞汙資源化利用智能管護平臺,18個村創評省級清潔村莊、美麗鄉村,為濰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觀摩會提供了現場,9月份濰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暗訪位居全市第3位、掛紅旗,「一村一幅畫、一社區一風光」全域大美格局逐步形成。

脫貧攻堅實效收官

把脫貧攻堅作為第一位的政治任務,堅持「全覆蓋、動態性、清單化、強約束」原則,把各級政策措施做細做實做到位,全區建檔立卡貧困戶1009戶、1693人全部實現穩定脫貧。組織貧困戶集中驗殘、逐社區打造精品庭院,統一粉刷房屋、發放涼蓆和夏涼被、整理更換暖心包;成立區級衛生清理小組,形成區、村和貧困戶三層次保潔制度。今年來,為貧困戶房屋充棚121戶,灶臺貼瓷瓦134戶,院內甬路打造79戶,牆皮粉刷300戶,房屋修繕215戶,安裝窗簾451個,打造花園62戶,發放家具646件。

文體生活更加豐富

文產融合成為鄉村振興的新亮點,成功舉辦第四屆高密南山秋梨文化節,同步開展全民健步行等10餘項文體活動。將弘揚傳統文化與發展旅遊產業相融合,著力放大「晏子文化」品牌效應,第一屆晏子文化研討會成功舉辦,晏子文化廣場順利落成,晏子紀念館開館運行,晏子公園投入使用,晏子法治公園正規劃籌建。加快村級活動場所建設,強化文娛設施配套,建成完善農家書屋12個、農村文體廣場61個,57個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有序運行。培育文化「兩創」助力鄉村振興,膠河艾健康產業發展委員會、市農民畫協會膠河分會掛牌成立。以「道德銀行」宣講團為載體,利用各類宣傳媒體和道德大講堂、主題廣場,對國學文化進行公開宣講,推動晏子文化宣講活動進農村、進企業、進機關、進校園、進社區、進網絡,切實擴大國學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合發展的覆蓋面,打造「文化兩創」新亮點。

教育事業全面提升

聚焦教育教學環境提升,前後投資6000餘萬元新建改建校舍2.1萬平米,穩步推進幼兒園、小學、初中三級校舍改造後續工程,積極開展校園硬體設施提升,配備配齊觸控一體機、全高清智能錄播器等智慧校園教學設備,李家營中學等10餘所學校教學環境全部實現了改造升級。深化教育改革,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李家營中學被評為濰坊市文明校園,高密市黨建工作示範校、高密市教育發展先進單位、高密市辦學滿意度先進單位;李家營小學被評為濰坊市中小學雙改行動特色學校、高密市先進黨組織等榮譽稱號;中心幼兒園和王吳幼兒園順利通過省級一類幼兒園驗收。在高密教育局家長滿意度問卷調查中總體名列全市第五名。

醫療衛生成效顯著

堅持「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民小康」理念,加強醫療硬體設施建設,整合醫療設施資源,增加醫務人員配備,醫療服務水平不斷提升。健全完善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改建擴建李家營醫院,完善23所高標準社區、村級衛生室;王吳社區衛生室投入使用;楊家屯村、城律村等20所高標準村級衛生室的修繕提升加快推進。建立健全社村兩級愛衛組織體系,紮實開展特殊家庭查體、健康促進宣傳教育等醫療衛生服務活動。聚焦中醫藥產業,發揮膠河艾健康產業發展委員會引領作用,以艾草產業園為依託,加快「艾灸小鎮」建設。

社會治理穩中向好

持續深化「1+4」工作,縱深推進「一強五清」,以「道德銀行」和「農品聯盟」為抓手,解決軟弱渙散村和基層黨支部向心力問題,為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組織保障。57個村「道德銀行」穩定運行,健全完善「黨建引領、三治融合」基層社會治理體系,經驗做法作為提案在全國政協會議審議,新華社高管信息(山東)齊魯聚焦欄目專題刊發,56個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整合完成,全區集體經濟收入10萬元以上的村達到71.9%,提前完成濰坊市壯大村集體經濟年度考核指標。深入開展思想作風整頓暨「百日攻堅」行動,依託重點攻堅工作建舞臺、擺擂臺、設看臺,營造了幹事創業的基層政治生態。通過12345政務熱線將群眾不滿意問題全部納入臺帳,逐一落實解決辦法,把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實現了涉法涉訴類基層矛盾和糾紛的源頭化解,為經濟社會發展創造了良好環境。

編輯 于敏

相關焦點

  • 濰坊高密市膠河生態發展區張家莊村在村裡辦培訓班
    濰坊高密市膠河生態發展區張家莊村利用冬閒時節,邀請高密市供銷部門的種植技術專家、農民專業合作社運營專家,在村裡辦起了以「當新型農民」為主題的培訓班,鼓勵村民爭當新時代農民,共同走發家致富的「康莊大道」。近日,吃過晚飯的張家莊100餘名村民早早聚到村委會議室,仔細聆聽高密市供銷職業培訓學校高級農藝師張士振做的新型種植技術和創新運營合作社方面的講座。
  • 濰坊高密市膠河生態發展區:奮楫篤行再啟航,臻於至善譜新篇
    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20日訊濰坊高密市膠河生態發展區始終把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重大政治任務、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認真貫徹落實各級脫貧攻堅部署要求,標準再提升、措施再細化、工作再落實,全力以赴打造扶貧精品社區,爭創脫貧攻堅示範鎮。
  • 濰坊昌邑下營鎮以轉型促發展 以發展促民生
    近日,在濰坊昌邑市下營鎮,記者看到一派生產繁榮、建設忙碌的景象。今年以來,尤其是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濰坊昌邑市下營鎮堅持以轉型促發展,以發展促民生,以民生促和諧,創新思路踐行群眾路線,統籌推進工業園區、鎮區建設和各項事業發展,加快推進特色小城鎮建設發展步伐,取得良好成效。  項目推進,工業經濟躍上新臺階。
  • 高密:縣域經濟百強縣第62位 提升4個位次
    齊魯網濰坊12月30日訊(高密臺 孫建國)近日,記者從高密市統計局獲悉,第十六屆全國縣域經濟與縣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評價結果揭曉,高密市列第62位,比上一屆提升4個位次。
  • 濰坊未來最吃香的轄縣,青州、高密落選,而是這座潛力之城
    我國近幾年的發展越來越好,很多城市都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如今我國的萬億城市越倆越多,這當然也離不開我國的政策,同樣也離不開城市下轄的各縣市,只有下轄的區縣發展好了,這座城市的經濟才會隨之提升。近幾年濰坊這座城市的發展也很好,其下轄的地級市和縣級市發展也很客觀。
  • 43秒丨濰坊高密就業服務不「斷檔」 援企穩企保民生
    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20日訊 當前,做好企業復工復產,是實現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兩不誤」、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當務之急,濰坊高密市人社部門立足職能,擔當作為,全力以赴穩就業保民生,助推企業有序復產復工。
  • 福安積極推進重點項目建設 服務民生經濟發展
    原標題: 福安積極推進重點項目建設 服務民生經濟發展     今年以來,我市持續實施和推進一批交通、醫療、文化、旅遊重點項目,為服務民生、發展經濟、助力鄉村振興提供有力保障。    聯虹大橋所在的穆陽溪流域,近年來實施「穆陽溪綜合治水」項目,也已取得顯著成效。2016年開始,我市對穆陽溪進行全流域治理,建成4個鄉鎮防洪堤以提高防洪標準,並實施三條安全生態水系項目,通過綜合治水打造「生態之河」。當地還利用5G通信和AI智能感知系統,建成了全國首條「智慧河湖」。
  • [西藏50年] 日喀則市經濟社會發展翻天覆地
    自治區成立50年來,日喀則市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關於西藏工作的方針政策,解放思想,開拓創新,砥礪奮進,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譜寫了波瀾壯闊的瑰麗詩篇。     經濟發展成就輝煌     「作為年輕的地級市,50年來,日喀則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把自然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社會發展優勢
    張經緯:珠海在經濟特區建立之初就確立了生態優先、保護環境的發展戰略,強調在加快經濟發展的同時,必須高度重視環境保護,40年來,探索了一條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雙贏的路子,在經濟建設取得矚目成就的同時,始終「顏值」不改,藍天白雲常駐、青山綠水依舊。
  • 遵化市強力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紀實
    穿梭於遵化城鄉,見到的是一幅幅火熱的場面:邢莊子、老莊子等4個村棚戶區改造工程順利進行,通華東街拆遷強力推進;保利民爆產品生產基地等9個項目在京招集中簽約,總投資達204億元;人大、政協兩會勝利召開,全市人民回望2018、展望2019,齊心描繪遵化高質量發展的嶄新圖景……  回首2018年,遵化市經濟社會發展步子邁得如此奮進,如此矯健,呈現出經濟穩中向好、社會和諧穩定、政治風清氣正的良好態勢
  • 「十三五」以來日喀則市經濟社會發展:珠峰腳下鋪展幸福畫卷
    日喀則市通過實施北郊城市防災避險工程、城區綜合管廊工程、「廁所革命」、城市綠化等項目建設,使城市防災減災能力、綜合治理能力和生態環境明顯提升,主要城鎮汙水集中處理率達到92.59%,城鎮垃圾集中處理率達到95.07%,桑珠孜區和拉孜縣先後被列為第一批、第三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
  • 西藏舉行日喀則市「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成就新聞發布會
    原標題:12月17日西藏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日喀則市「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成就  12月17日西藏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日喀則市「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成就,邀請日喀則市政府副市長鄧江陵同志、日喀則市發改委主任頓珠同志、日喀則市統計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鄭林同志,向大家介紹日喀則市「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成就
  • 中國食品報社食品安全治理共建基地揭牌儀式在山東高密舉行
    1月25日上午,萬食通(中國)食安食美雲平臺「食安治理共建基地」揭牌儀式在山東省高密市膠河生態發展區舉行。揭牌儀式由高密市膠河生態發展區黨工委書記王金語主持。高密市人民政府副市長付聯寶和中國食品報社社長助理劉家春共同為「共建基地推進辦公室」揭牌,正式啟動萬食通(中國)食安食美雲平臺「食安治理共建基地」試點示範工作。
  • 濰坊經濟開發區獲批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
    、天津子牙經濟技術開發區、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根據《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管理辦法》(環發〔2015〕167號)的有關規定,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建設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對蕪湖經濟技術開發區、嘉興港區、珠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濰坊經濟開發區、山東魯北企業集團、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崑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昆明經濟技術開發區、天津子牙經濟技術開發區和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等10家園區創建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情況進行了驗收
  • 焦點:濰坊為什麼要發展「夜經濟」?
    6月6日上午,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抓好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工作的十條措施的通知》,要求2020年6月15日前,各縣(市、區)制定擺攤經營區域、時段的負面清單,並向社會公布。目前,濰坊已有縣區出臺政策,設置臨時區域,鼓勵和支持發展夜市經濟。
  • 膠東經濟圈一體化提速 「腹地」濰坊闊步向前
    ;希望青島工業網際網路、軌道交通、5G等新基建在規劃中統籌考慮濰坊高密、諸城等毗鄰縣市,納入覆蓋範圍,一體謀劃、一體布局。希望雙方攜手建設自貿區青島片區濰坊聯動創新區、高密臨港經濟區,開拓「一帶一路」市場,一起塑形象、創品牌,提升國際競爭力。既能擴大青島片區的輻射範圍,豐富自貿區試點的創新內涵,形成聯動效應、集成效應,又能讓濰坊享受自貿區的政策紅利,還能推動兩地企業互動合作、集聚發展,實現供應鏈、產業鏈、創新鏈、服務鏈上下遊聯動。
  • 勾勒發展新圖景 創造發展新奇蹟——2020年張掖經濟社會發展綜述(上)
    勾勒發展新圖景 創造發展新奇蹟——2020年張掖經濟社會發展綜述(上)張掖日報記者陳海這一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們眾志成城,戰勝疫情;這一年,面對錯綜複雜的國內外形勢,全市經濟頂風破浪,逆勢前行,奮力走出了穩中向好曲線;這一年,全市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
  • 威海市「十三五」期間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公布
    「十三五」期間經濟社會發展總體情況。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是威海市綜合實力躍升明顯、轉型發展成效突出、人民生活改善顯著的時期,在威海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堅持「六水共治」,紮實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推進黃壘河地下水庫、母豬河地下水庫和坤龍邢水庫增容工程等重大水利項目建設。  三大攻堅戰獲新成效  全力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不良貸款率保持全省較低水平。實施「六治融合、一網聯動」社會治理模式,入圍全國首批「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市」,平安建設考核名列全省第一。
  • 以綠色發展引領鄉村振興——濰坊市南部生態涵養區的「兩山」理論...
    從而打造「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美麗濰坊,把濰坊南部生態涵養區建成「兩山理論北方示範,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打造生態文明建設山東樣板,推動轉型發展走在全省全國前列。對於濰坊市南部山區本方案採用「三化戰略」,即城鄉綠色化,生態產業化及產業生態化,從而實現生活美、生態美和生產美。
  • 阿里2015年經濟社會發展綜述:碩果累結壓枝頭
    2015年以來,阿里地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突出投資拉動,深化改革創新,強化產業支撐,保障改善民生,加強生態保護,經濟社會保持了平穩較快發展,總體上呈現出投資增長快、產業運行穩、民生改善實、改革成效好、生態環境優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