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海大橋:每座都是新景觀(組圖)

2020-12-16 搜狐網
 
  編者按

  廈門是個美麗的海上之城,廈門的橋不僅僅是交通的載體,更應當成為藝術精品。每一座橋都應當是一個坐標、一處風景。

  當我們還在以海滄大橋、演武大橋為傲時,集美大橋、杏林大橋、廈漳跨海大橋、同安灣大橋,甚至五緣灣的橋都開始爭先恐後地展示絢麗風採了。目前,這些造型各異、功能強大的橋梁,有的雛形已現,有的即將動工,在不久的將來,將讓美麗的廈門再添魅力更放異彩。今日,本報記者盤點這些橋梁,讓你搶先領略廈門的獨特風景線。
五緣灣人圓橋夜景效果圖。

  五緣灣:五橋「五圓」同爭輝

  明年3月,在五緣灣水面上,將有5座拱橋相映生輝。

  五緣灣片區將被開發成集生態、休閒、文化、商務為一體的新城區,面積達12.56平方公裡。專家一致認為水是新市區的靈魂,而橋梁將成為新市區的醒目標誌。

  五緣大橋最先跨越五緣灣溝通起兩岸,如今,又有4座各式各樣的拱橋將於明年3月建成。

  每橋均有詩對應

  為了充分體現海灣的寧靜與美麗,各設計單位和專家均認為採用拱橋最具魅力。

  在五緣灣現場,專家對記者說,拱橋最醒目的構件是大幅度的弧拱,它是圓的一個部分,加上水的倒影,形成一個圓環,象徵團圓。有意思的是,設計人員將人、天、地、日、月、圓相組合,按照橋的形態和內涵,從外至內排列給每座橋都起了一個富有詩意的名稱:月圓橋、天圓橋、人圓橋、地圓橋、日圓橋。

  專家解釋說,中國古代哲學思想認為,人生活在天地日月之間,由於海灣呈長條形分布,所以將「人」放在中間,「天地日月」放兩邊。

  而且,每座橋還有一句詩相對應,如月圓橋(五緣大橋)——海上升明月,天圓橋(五石路橋)——天涯盼此時,人圓橋(人行橋一)——祈願人長久,地圓橋(人行橋二)——兩地共嬋娟,日圓橋(環湖裡大道橋)——日思夜望歸。

  五座橋五種色彩

  在橋梁設計上,一般是先大橋後景觀,而五緣灣上的大橋,則是景觀與大橋主體同時設計。

  據介紹,五緣大橋色彩為白色,好比一輪明月,也正好印證它的另一個名稱:月圓橋。

  正在建設的4座橋各有特色:五石路橋(天圓橋)總長1100米,主橋為跨徑127米的鋼箱梁拱橋,大膽採用藍色,有天空湛藍之意。橋的銘牌則是一艘帆船的造型。

  人圓橋(一號人行橋)主橋為跨徑60米的拱橋,寬度6米,全長361米。橋面六折5個橋墩,鋪木板,兩側欄杆上刻有中國古詩詞。每座橋墩仿假山形態,橋銘牌是傳統的燈籠窗花造型。整個設計透露出中國古典韻味。橋上還設計了觀景平臺和座椅,方便人們休閒、賞景。

  地圓橋(二號人行橋)為桁架式鋼管拱橋,全長182米,主跨80米。除了人行道外,還設計了電瓶車道。欄杆上有閩南特色的影雕。路面也鋪木板。

  環湖裡大道橋(日圓橋)總長520米,主跨80米。橋為紅色,象徵太陽。

  此外,在五石路橋的東北側還將建造一座音樂島橋,兩聯8孔,跨徑35米,全長280米。橋銘牌為一架豎琴。

  廈漳跨海大橋:力爭明年動工

  同飲九龍江水的廈門人和漳州人有個夢想,就是建一座廈漳跨海大橋,現在,這個夢想已開始實質性運作。

  記者昨日從廈漳跨海大橋籌建處獲悉,廈漳跨海大橋的工可報告已得到批准,預計明年動工。據了解,目前推薦的大橋線位,起於九龍江入海口北岸角嵩路與青興路交點處的角嵩路上,終點與海平立交匝道相接,再由海平立交與現有疏港一級公路相接。

  「大橋設計充分考慮了廈門港船舶通行的需要,其中北汊淨空53米,可通行3萬噸級貨櫃船;南汊淨空近40米,可通行5000噸級船舶。為保護23號泊位,最新方案把一個橋墩移上岸,橋型也從雙跨變成單跨。」籌建處人士介紹說,這樣一來,大橋的投資從原來的25.86億元增加到30億元左右。

  大橋設計全長10.843公裡,比海滄大橋長近一倍,其中橋梁長10.1278公裡,布設角嵩路、海門島、海平立交口3處,收費服務區(設在海門島北側)1處。主線按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設計時速100公裡。如果明年動工,4年後,一座新的彩虹將飛架廈門灣南北兩岸,從廈門市區到招商局漳州開發區只需約20分鐘,千百年來出行不便的海門島也將有陸路通道。

  杏林大橋:展現「鷺翔龍騰」

  2008年,集美方向出島海域將架起一道公鐵「飛虹」,這就是要「馱」著福廈鐵路進島的杏林大橋(原名公鐵大橋)。杏林大橋位於廈門市北部西海域,與廈門大橋相鄰,是繼廈門大橋、海滄大橋和在建的翔安隧道之後,廈門島對外聯繫的第四條大通道。

  杏林大橋東連高崎立交,西接杏林互通。全長8.53公裡,其中跨海長度7.48公裡,工程總投資約19.3億元。工程由鐵路和公路橋組成,兩橋共同橋位,同層並建。

  其中,公路橋設計為6車道,橋寬32米,行車時速80公裡。由於杏林大橋的橋墩正好經過中華白海豚保護區的核心區,因此,整個施工已經確定不採用水下爆破炸礁;同時,不涉及圍海、填海或其他生態阻隔,施工期和運營期對西海域生態環境的影響較小。

  杏林大橋的景觀設計理念是「鷺島龍騰」。橋梁斷面形態象徵展翅白鷺,是廈門地方文化的集中體現;而橋身造型優美,駝峰線形宛如一條巨龍翻騰於海面上。建成後,杏林大橋將成為廈門又一標誌性景觀大橋,與不遠處平行的集美大橋形成「剛柔並濟」的獨特橋梁美景。

  集美大橋橋面廈門最寬

  作為廈門島第5條出島通道,集美大橋有望於本月全面動工,並在2008年「9·8」前打通,甚至將趕在杏林大橋建成之前通車。

  「它將創造18個月便建成一座跨海大橋的新速度。」潘世建副市長在建設動員大會上表示。

  據悉,集美大橋距離廈門大橋約3公裡,起點接廈門島五石路,跨越海面後,在集美樂海路上岸,順接集美大道,到達西客站。集美大橋主線全長8.438公裡,雙向八車道,橋寬36米,時速80公裡,將是我市橋面最寬的跨海大橋。中間預留兩個雙向公交車專用道,未來可改造為城市輕軌。根據專家估算,集美大橋建成後可承受的日車流量將達10萬輛。將來駕車從集美大橋跨海正常只需七八分鐘。

  同安灣大橋 連接丙洲瓊頭

  同安丙洲和翔安瓊頭一直隔海相望,從陸地繞行的話要1個多小時。同安灣大橋飛架南北後,駕車從此岸到彼岸只需五六分鐘。

  記者昨日從廈門市政建設開發總公司了解到,同安灣大橋全長2560米,主橋長420米,全寬32米。橋面採用左右雙幅橋面,設計6車道。

  據市政建設開發總公司高級工程師李少波介紹,同安灣大橋周圍有很多村莊,考慮到村民的出行方便,專門預留了跨海大橋上的人行道,如從丙洲就有入口可以直接上橋。按照原定計劃,同安灣大橋將於今年完工,但李少波昨日表示,為配合環東海域的綜合整治,同安灣大橋的建設方案有所調整,主要是增加了一段「路改橋」工程,這樣整個項目可能延遲到明年中期完工。

  杏林灣大橋明年3月建成

  為園博園提供道路交通配套的環杏林灣道路中,有一座杏林灣大橋正在積極建設中,預計明年3月底建成通車。據介紹,杏林灣大橋全長1260米,其中主橋長758米,寬31米,雙向6車道。

相關焦點

  • 廣東省最長跨海大橋南澳大橋正式開始合龍(組圖)
    廣東省最長跨海大橋南澳大橋正式開始合龍(組圖) 2014-07-25 20:53:57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備受海內外關注的廣東省最長跨海大橋
  • 島內最長跨海大橋 等了18年金門大橋動工了(組圖)
    等了18年金門大橋動工了(組圖) 金門大橋方位示意圖  被金門人過去譏為「選舉浮橋」的金門大橋9日終於開工動土。
  • 青島4座跨海大橋盤點 膠州灣大橋世界最長
    青島擁有的跨海大橋,無論從大橋長度、建造技術等方面都居於世界前列。如今,這道獨特風景線堪稱是青島的城市名片。本報網羅了全市4座跨海大橋:膠州灣大橋、丁字灣跨海大橋、陳家貢跨海特大橋、女姑口跨海大橋,推出《瞰新聞》跨海大橋篇。通過多旋翼無人機在空中俯瞰的獨特視角,帶領讀者一睹4座跨海大橋的雄偉以及與眾不同的美。
  • 我國的世界級跨海大橋,每一座都讓人驚嘆,有沒有你的家鄉
    今天帶領大家來領略一番我國的世界級跨海大橋,中國建築的壯麗偉大,名次不分先後。杭州灣跨海大橋杭州灣跨海大橋北起浙江省嘉興市海鹽鄭家埭,南至寧波市慈谿水路灣,全長36公裡,全球第三長的跨海大橋。這座橋自03年11月開工建造,於08年5月通行完成,歷時僅僅5年,耗資118億元,壽命達100年以上。
  • 這座跨海大橋全長不到3公裡,卻是廣西最長跨海大橋,你見過沒有
    在這些海岸線中已經建成了好幾座跨海大橋,其中最長的就是鐵山港跨海大橋,是蘭海高速公路上的一座跨海大橋,建成近20年了,成為廣西沿海通往湛江的主通道。鐵山港跨海大橋位於北海境內,合浦縣與廣東湛江市交界處,橫跨鐵山港,與渝湛高速公路、蘭海高速公路貫通連接。
  • 澎湖跨海大橋,東亞第一座深海大橋,有半個世紀歷史之久
    前幾天,小旅兔從杭州灣跨海大橋路過,不過沒能在海天一洲停留。數一數,港珠澳跨海大橋、膠州灣跨海大橋、杭州灣跨海大橋......我國的跨海大橋工程令世人震撼。今天,小旅兔帶大家看看一座有半個世紀歷史之久的跨海大橋——澎湖跨海大橋。
  • 土耳其伊斯坦堡第三座跨海大橋開通(圖)
    這是8月26日拍攝的伊斯坦堡第三座跨海大橋。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堡的第三座跨海大橋8月26日通車,使得連接其歐亞兩端的交通更為便捷。8月26日,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在伊斯坦堡第三座跨海大橋開通儀式上致辭。
  • 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杭州灣跨海大橋
    杭州灣跨海大橋是一座橫跨中國杭州灣的跨海大橋,是成千上萬設計、工程學家和施工人員齊心協力、精誠合作的壯麗奇觀。該橋北起浙江省嘉興市海鹽鄭家埭,南至寧波市慈谿水路灣。杭州灣跨海大橋是繼上海浦東東海大橋之後,中國改革後第二座跨海跨江大橋。從寧波到上海即可經過此橋。
  • 知識點:珠港澳跨海大橋通車,世界最長跨海大橋,最低每車150
    珠港澳大橋終於通車了,它不僅是我國最長的跨海大橋,也是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以後再從香港到珠海或者澳門,時間都可以控制在一個小時之內。儘管收費每車次150元有些貴,但是節約了寶貴的時間,可以更好的帶動兩岸經濟發展交流。
  • 江蘇首座跨海大橋——連雲港田灣跨海大橋
    連雲港田灣跨海大橋位于田灣核電站外圍,起自高公島,止於燒香河閘南,全長4.572公裡。連雲港田灣跨海大橋是連雲港市海濱大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南連徐圩新區,北接高公島,是江蘇省建成投運的第一座跨海大橋。工程簡介牌,江蘇首座跨海大橋
  • 澳門將建第四座跨海大橋
    澳門人期盼已久的第四座跨海大橋終於初現曙光。特區政府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等官員近日出席立法會會議時,交代了第四及第五條跨海通道有關構想,以期解決長期困擾的跨海交通問題。根據澳門建設發展辦公室資料,第四座跨海大橋可行性研究報告已經上報中央,正在等待批覆,獲批後將招標及編制預算。
  • 全球最長的十座跨海大橋,你知道幾座?
    」項目即舟山大陸連島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是舟山大陸連島工程五座主橋中最長的一座。橫跨刻赤海峽的克裡米亞大橋是一座連接克裡米亞半島和俄羅斯南部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的公路、鐵路兩用橋,是俄羅斯規模最大的橋梁之一。這座大橋是俄羅斯與烏克蘭多年來一直在討論的橫跨刻赤海峽的交通通道項目。克裡米亞大橋於2018年5月16日開放汽車通行,2019年12月23日克裡米亞大橋鐵路橋開通。
  • 組圖:中國十大最美公路排行 每一條公路都不容錯過(1/10)
    組圖:中國十大最美公路排行 每一條公路都不容錯過 (1/10)
  • 三座博斯普魯斯海峽大橋,每一座都橫跨亞洲和歐洲
    博斯普魯斯海峽地圖今天我們要介紹的博斯普魯斯海峽大橋,一共有三座跨海大橋組成,而由於三座橋梁跨越的海峽不簡單,是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博斯普魯斯海峽,所以這三座橋梁也就成為了地跨亞歐兩大洲的跨海大橋。這三座橋梁連接的兩岸,都是屬於土耳其的著名城市伊斯坦堡,伊斯坦堡也就成為了地跨兩大洲的城市。
  • 全球十大最長跨海大橋,中國五座大橋上榜,港珠澳排名世界第一
    在中國各種高難度的大橋比比皆是。世界十大最長跨海大橋排名中中國就佔據了五座,在長度上遙遙領先其他國家,連中國的尾氣都聞不著了。(圖片來自東方IC)1、港珠澳大橋 55公裡 是連接香港、珠海、澳門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全長55公裡,其中主體工程「海中橋隧」長35.578公裡,海底隧道長約6.75公裡,是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位列世界十大最長跨海大橋排名之首。
  • 汶萊Temburong跨海大橋
    架橋機在2017年1月完成了第一對箱梁安裝,要完成13.65km的跨海大橋箱梁安裝,預計該架橋機將在該項目工作2年。高架橋合同段某些部分設計最多有4片箱梁,架橋機每完成一孔橋梁架設需要起重作業2次。架設雙箱梁組成的跨海高架橋,這種新架橋機提供了既快又經濟的解決方案,避免了梁上運梁所需的運梁車,也避免了在橋頭設置預製場的要求。
  • 澎湖跨海大橋:長虹凌空美無邊(組圖)
    一處是地標建築——澎湖跨海大橋,一處是大自然的傑作——小門鯨魚洞。 澎湖跨海大橋:長虹凌空美無邊 連接白沙鄉和西嶼鄉的跨海大橋,是澎湖本島交通主要幹道。在大橋興建之前,白沙與西嶼兩島間的唯一交通方式為行船駛過吼門海道,但海道的水流湍急,平時的流速高達每秒三米以上,季風強的冬季時節水流更是險急。
  • 組圖!溫州三條江出海口都有了跨海大橋,溫州新高速還差一座橋!
    溫州「三條江」——甌江、飛雲江、鰲江的出海口都有了跨海大橋。鰲江特大橋10月11日,鰲江特大橋貫通。飛雲江跨海特大橋10月9日,飛雲江跨海特大橋貫通。大橋建成通車後,甌江口、洞頭居民可以從靈崑互通上甬臺溫高速公路複線,向南過甌江口跨海南大橋,而後從機場互通進入溫州機場,全程可少跑10公裡,時間也從原來的半個多小時縮短為10多分鐘。這三座橋都是甬臺溫高速公路複線的橋梁。現在,就等甌江北口大橋建成了。
  • 臺灣馬祖西莒菜埔澳,臺灣第一座跨海大橋在這裡
    導語:臺灣馬祖西莒菜埔澳,臺灣第一座跨海大橋在這裡大家好,我是本文旅行小編,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旅遊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如果大家喜歡的話,請多多支持小編哦。在臺灣只要提到跨海大橋,會先聯想到的肯定是澎湖跨海大橋。其實臺灣第一座跨海大橋在馬祖有離島中的離島之稱的莒光鄉西莒菜埔澳。澎湖跨海大橋是臺灣最長的跨海大橋,而位於馬祖的西莒的這座跨海大橋,卻讓人出乎意料,整個非常的迷你、非常的可愛。
  • 中國第一座真正的跨海大橋,長30多公裡,氣勢不遜色於杭州灣大橋
    上海是沿海城市,黃浦江貫穿其中,上海大部分橋梁都建在黃浦江上,還有一座長江大橋通過崇明島通往南通,這些橋只能算是跨河的橋,上海只有一座跨海大橋,全長30多公裡,從海上直達浙江省嵊泗縣,這座跨海大橋使上海的港口吞吐量位居世界第二,這是一大貢獻,今天我要說的是中國第一座真正的跨海大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