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打呼嚕能要命!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增加三倍

2020-12-16 央廣網

指導專家

葉京英,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

郭兮恆,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睡眠呼吸中心主任

「你看他睡得多香,都打呼嚕了。」這種老觀念是時候改改了!

國際最新研究證實,每四個習慣性打鼾患者中至少有一個人患有睡眠呼吸暫停,而呼吸睡眠暫停很可能引起閉塞性的心血管病和腦血管病,而心腦血管疾病死亡比率相差三倍!

正值(3月21日)世界睡眠日,咱們就說說睡覺打鼾的那些事兒。

呼吸暫停症候群有個「7-30-10」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睡眠呼吸中心主任郭兮恆說,睡覺打鼾如果滿足這幾個特徵就可以確診為呼吸暫停症候群:

7小時睡眠中呼吸暫停超過30次;

每次暫停時間超過10秒。

引起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的原因很多,有全身性的疾病,如肥胖、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低下、肢端肥大症等內分泌系統及神經系統疾病。此病也能由咽部窄小或阻力增高引起。

這種呼嚕很要命!

· 引起閉塞性的心血管病和腦血管病,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增加3倍。

· 引發器官早衰,睡眠中呼吸暫停肯定就會缺氧,缺氧就會造成人體所有器官的代謝都會過早的衰老。

· 睡眠質量差,第二天會感覺非常疲乏,記憶力也會明顯減退,嚴重的人連白天的生活工作都會受到影響。

這3類人最危險

1.肥胖人群;

2.老年人,伴隨心腦血管疾病;

3.扁桃體肥大的兒童兒童。

糾正呼吸暫停很簡單

手術:微創手術很簡單

所有人睡著後肌肉都是放鬆的,而呼吸道狹窄的人肌肉一放鬆就把呼吸道堵上了。這時通過扁桃體和腺上體切除手術把狹窄修正,是治療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對身體損害的比例獲得的效果是最好的治療方式。

相關焦點

  • 經常吃紅肉為何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罪魁禍首竟是機體腸道菌群!
    的水平,從而增加個體出現動脈粥樣硬化和心臟病併發症發生的風險。此前研究者認為,血液中高水平的TMAO能作為一種強有力的工具幫助預測個體未來心臟病發作、中風和死亡的風險;如今TMAO的檢測廣泛應用於臨床之中,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招募了113名參與者進行研究,這些參與者隨機完成飲食計劃,即攝入紅肉、白肉或非肉類飲食,這些飲食中的蛋白質佔其日常熱量的25%。
  • 牛津新研究:運動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運動越多,降低越多……
    眾所周知,鍛鍊身體有助於保持身體健康,預防心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的發病率。根據最新一版的《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顯示,中國心血管病患病率處於持續上升階段,據估算目前患者人數已達3.3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仍舊首位,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於心血管疾病。
  • 打呼嚕就是睡得香?是病,得治!
    打鼾在醫學上是一種常見的病症,叫做呼吸睡眠暫停症候群,易引發高血壓、心律失常、心梗、糖尿病等疾病,甚至還會引起夜間猝死。故此,打呼嚕不僅不是睡眠質量好的表現,反而會傷害身體,影響健康,需要有針對性地進行預防和治療。
  • 【健康】吃過多膽固醇,當心增加高血壓和死亡的風險!
    對自己嚴格一點兒,時間長了,自律便成為一種習慣,一種生活方式,你的人格和智慧也因此變得更加完美。 近期,哈爾濱醫科大學研究人員發表的一項中國健康與營養調查研究1991~2011年數據分析發現,膳食膽固醇攝入量逐漸增多的成年人,出現高血壓和死亡的風險均顯著增加,膳食膽固醇攝入量一直較高(大於等於300毫克/天)的人死亡風險也增加。
  • 節食飲料使中風和痴呆症的風險增加了三倍
    《每日郵報》報導: 「節食飲料使中風和痴呆症的風險增加了三倍。」 美國的研究發現了每日攝入量與風險增加之間的聯繫。然而,證據鏈並不像報導的那樣強大。研究人員分析了一項正在進行的美國隊列研究的數據,以確定糖或人工加糖飲料的消費是否與腦卒中或痴呆10 年後。
  • 巴西學者:不吃早餐或晚餐太晚會增加死亡風險
    由聖保羅州BOTUCATU市UNESP大學醫學系的11名學者調查稱,不吃早餐或是晚餐太晚會增加死亡的風險。   據該項調查的主持醫生馬克斯說,這一調查進行了一年的時間,對曾經有過心臟疾病的人進行了有關早餐和晚餐習慣的調查。
  • 北大研究發布:每天吃一個雞蛋,或能降低死亡風險!真的假的?
    不過還有人有不同的意見,他們覺得雞蛋裡面膽固醇含量高,經常吃雞蛋,血脂升高,血管健康就會變差、,眾說紛紜之下,誰也說服不了誰。不過北大專家通過相關的研究發現,每天吃一個雞蛋,或能降低死亡風險,究竟是怎麼回事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 上了年紀就會打呼嚕嗎?打呼嚕對身體有什麼危害?
    人到了一定的年齡,相對來說有更高的概率打呼嚕,但這不意味著上了年紀就一定會打呼嚕,其實之所以年齡大比較容易打呼嚕,可能與肌張力下降有關,如果平時有運動的習慣,體重也一直保持在正常範圍,年齡即使大了也未必會打呼嚕。
  • 三分之二的2型糖尿病患者伴心血管疾病風險—新聞—科學網
    全球現有4.25億成人糖尿病患者,其中絕大多數病例為2型糖尿病,包括卒中、冠心病和外周動脈疾病等在內的心血管疾病(CVD),是導致2型糖尿病患者殘疾及死亡的首要因素
  • 北海道增加3倍!新冠肺炎導致事故增加?東京死亡事故同期2倍
    日本東京因摩託車事故死亡的人數增加一倍、北海道增加三倍,神奈川也增加近40% 截至8月底為止,在日本東京共發生26起摩託車死亡事故,這數字是去年同期的兩倍。
  • 睡覺打呼嚕是因為你有雙下巴?
    很多人在睡覺的時候會打呼嚕,這是一種常見的睡眠現象,甚至還有人認為睡覺打呼嚕睡得香的表現。其實,打呼嚕是睡眠障礙的一種,而有雙下巴的人,睡覺更容易打呼嚕。如果你由於肥胖出現了雙下巴,頸部便會堆積脂肪,壓迫呼吸道出現打呼嚕的現象。
  • 打呼嚕的最佳治療方法 打呼嚕應該怎樣預防
    打呼嚕是一種很常見的現象,小孩、青年、中老年等不同的人群都會有這種情況。那麼打呼嚕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呢?哪些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治療打呼嚕,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去預防?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減肥其實一般來說,在睡覺打呼嚕的人當中,肥胖者佔的比例應該是比較大了,肥胖者因為喉嚨和鼻子部位的肉較多,較易呼吸不暢,所以最好減肥。手術治療現在有很多種治療打呼嚕的手術,名詞繁多,評價不一,這裡就不一一表述了。
  • 吃辣椒能長壽?研究發現:吃辣椒,死亡風險降低13%
    點上面關注我們,每日獲取前沿新知辣椒是我們生活中所常見的一種調味品
  • 每天綠茶+咖啡,死亡風險降低63%!
    研究組使用自填式問捲來評估綠茶和咖啡的消耗量,前瞻性地調查了喝綠茶、咖啡的以及它們的組合對日本2型糖尿病患者全因死亡風險和病因特異性死亡風險的影響。與不喝綠茶的參與者相比,至少喝1杯(註:1杯約200ml)綠茶的參與者的全因死亡風險降低15%(95%CI,0.6-1.22),而每天喝2到3杯綠茶的參與者的全因死亡風險降低27%(95% CI,0.51-1.03),每天至少喝4杯綠茶的參與者的全因死亡風險降低40%(95%CI,0.42-0.85)。
  • BMJ發布乳製品與死亡風險最新研究,每天吃多少乳製品最合適?
    乳製品攝入和死亡風險 在調整年齡的模型中,NHS II和HPFS隊列發現乳製品攝入量與總死亡風險呈正相關,但是NHS隊列未發現正相關(表2)。 在進一步調整協變量之後,三個隊列均顯示乳製品攝入與死亡風險呈正相關。
  • 抬頭紋多的人竟容易得心血管疾病?科學的解釋來了
    ,抬頭紋的數量和深度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呈正相關。NO,是有相關性,但這肯定不是得病的主要原因。原文結論部分確實說抬頭紋重心血管病風險增加,但是,拜託讓人家把話說完,文章最後討論部分解釋了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
  • 三歲寶寶打呼嚕嚴重是怎麼回事
    三歲孩子打呼嚕嚴重的情況主要包括以下幾種原因。這種情況要給孩子適當的增加運動來進行體重的良好控制。2其次是由於腺樣體肥大和扁桃體肥大造成的有些孩子有重度的腺樣體肥大以及腺樣扁桃體肥大,這都會造成孩子的呼吸道出現狹窄阻塞,從而引起孩子睡眠的時候打呼嚕,甚至有些孩子會出現腺樣體的面容。
  • 每天吃雞蛋會增加疾病風險嗎?醫生給出明確答案,很多網友不淡定了
    每天吃雞蛋會增加疾病風險嗎?醫生給出了明確答案,很多網友不淡定了。 曾經在美國的一個研究發現,每天攝取300毫克膽固醇的受訪者,也就是相當於攝入一個半的雞蛋,那麼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將會增加17%,而死亡的風險也會升高18%。
  • Google醫療AI最新成果總結:心血管疾病風險評估+算法可解釋性熱力圖
    我們團隊通過來自284335名患者數據上訓練的深度學習模型,分別從12026例和999例的兩個獨立眼底驗證圖像數據集中,以驚人的準確度預測病人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因子。例如,我們的算法通過眼底圖像區分吸菸者與不吸菸者的準確率有71%。
  • 喝軟飲料將增加早亡風險 軟飲料危害有多大
    有研究稱,經常喝人工配製的軟飲料可能會引起肥胖、牙齒損傷、腎臟受損等健康問題。然而,實際情況可能更加嚴重。據美國網絡雜誌「SLATE」報導,美國一項最新研究發現,經常飲用軟飲料將會顯著增加過早死亡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