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數往者順,知來者逆」,古人是如何知道天地規律的?真厲害

2020-12-24 史為今用123

《周易·說卦傳》: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數往者順,知來者逆,是故《易》逆數也。

其中「數往者順,知來者逆,是故《易》逆數也」當是最有懸疑的內容了,至今未有定論。

易經一直以來在人們的心中都是神一樣的存在,因為在很久很久之前,古人竟然知天地的運行規律,就比如「天道右旋,地道左旋」,古人那時候就已經知道天地在旋轉了,並且還知道地球在圍繞著太陽旋轉,再加上易靜中這一句「數往者順,知來者逆,陰順陽逆,易逆數也」,就更百思不得其解了!

那到底易經中的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邵雍對「天地定位」一章的新詮釋:

「天地定位一節,明伏羲八卦也。八卦相錯者,明交錯而成六十四也。數往者順,若順天而行,是左旋也,皆已生之卦也,故云數往也;知來者逆,若逆天而行,是右旋也,皆未生之卦也,故云知來也。夫《易》之數由逆而成矣。此一節直解圖意,逆若逆知四時之謂也。」

所謂「順天左旋」是今逆時針方向,即自乾向左歷兌、離、震、坤、艮、坎、巽以至於乾的循環,圓圖左方先見乾父而後有子女(夬至復31卦);圓圖右方先見坤母而後有子女(剝至姤31卦),故曰「皆已生之卦」。所謂「逆天右行」是今順時針方向,即自姤向右歷坎、艮、坤、震、離、兌、乾以至於姤的循環,圓圖右方先見31子女卦而後見坤母;圓圖左方先見31子女卦而後見乾父。故曰「皆未生之卦」。自乾左旋為順,旋者溯往;自姤右行為逆,行者迎來。所以,起震一至坤六為「逆知四時」。

而我的理解是這樣的:《易經》是以逆料未來為主的,逆的東西尚未發生,還可以趨吉避兇,靠著自己的修為扭轉。不然,談過去有什麼意思呢?已經過去了。「順數」是為了幫助我們掌握「逆數」,「逆數」可以當成修行,道家的修行,佛家的修行,儒家的修行,都是返回頭去找尋本。「逆數」是講我們順著生命的業力流轉,往上面修,所以「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回過頭來,再看孔子的這句話,再排出先天八卦圖後,即一目了然啦。

在圖中的左邊半圓,自「震」起,到「離」、「兌」、「乾」,為陽長陰消;右邊半圓,自「巽」起、到「坎」、「艮」、「坤」,為陰長陽消。這就是邵康節先師說的「自震至乾為順,自巽至坤為逆」的真實含義,也是孔子對順與逆的真正解讀。

從河圖來看,一三七九陽數順時針布,陰數六八二四為什麼雜亂不順呢,陽統陰隨,用八卦之理就能解通了。

乾九坤用,《易傳》說:「乾乘六龍以御天」。用一三五七九分別去乘六,一六得六,三六得一十八取八,五六三十取十,七六四十二取二,九六五十四取四,一三五七九乘後的順序是六八十二四,這不就是河圖陰數從北順時針的排布規律嗎?

易經中短短的幾句話,就把天地的規律說的如此清楚,不得不感嘆那時候的古人真的是厲害!

《周易》六十四卦講的這個大「道」,令人通達,啟人智慧,完成事業。人說,「《易》為君子謀,不為小人謀。」《周易》之「道」,成全的是君子的人生,君子的事業。《易傳》講「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領略了《周易》之「道」,就可以不斷調整自己,不斷提升自己的修養,而達到持久地把握自己,持久地在社會、人生中有個通達的境界,成就自己的人生,成就自己的事業。

很多喜歡看易經的朋友也會有這樣的苦惱:由於古人都是文言文,真的是晦澀難懂,不過不要緊,我看的是白話文版本的,有詳細的注釋和權威翻譯,看不懂文言文的,直接看通俗易懂的白話文就可以了。

關鍵是它結合生活中的案例,從起卦到講解,讓你很簡單就能明白一件事情背後蘊含的智慧,還能輕鬆將學到的運用到自己的生活中,職場中,還有生意場上。

知識由淺入深,很容易就能學會。每天閒著無聊,不如自己多學點東西,充實自己,讓自己更通曉世界萬物。

大量豐富的插圖,將看不懂的知識和蘊含的智慧,用圖解的方式畫給你。

一本圖解易經,只需要55塊,僅僅兩包煙錢,一頓飯錢,就能讓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點擊下圖購買:

相關焦點

  • 《易經》說「數往者順,知來者逆,是故易逆數也」 是什麼意思?
    「數往者順,知來者逆,是故易逆數也」,這句話出自《易經·說卦傳》,可能很多人覺得難以理解。其實,這句話並不難理解。重溫《說卦》「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數往者順,知來者逆,是故易逆數也」。
  • 易經8宮64卦最難記?死記硬背,不如牢記這3個規律,一點即通
    易經8宮64卦最難記,死記硬背,不如牢記這3個規律,一點即通上古時期,伏羲聖人一畫開天,創立了先天太極八卦圖。八卦者,分別是:乾、坤、震、巽、坎、離、艮、兌。《周易》說卦傳中解釋八卦時,稱: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數往者順,知來者逆。這句話通俗地理解,就是:先天八卦之中天南地北,乾卦與坤卦相對應;艮卦與兌卦,分別於西北方和東南方,兩相對應;東北方的震卦與西南方的巽卦兩相對應;正西方的坎卦與正東方的離卦兩兩對應。
  • 易經提醒:識別這3種信號,你就能知道自己的處境,是順還是逆
    現在的我們對《易經》有著某種程度上的誤解,認為是算命的。但其實本質上《易經》講的是是純粹的規律,是萬事萬物的規律,只不過「百姓日用而不知」。其實,在我們每個人的潛意識裡面,我們都可以或多或少地感知到《易經》所說的「易」的變化規律,並且我們會以第六感或者是靈光一現的方式表現出來,只不過我們自己沒有感覺到而已。今天,和大家分享一種最簡單的《易經》運用:識別這3種信號,你就能知道自己的處境,是順還是逆。
  • 易經:天地玄黃。古人如何確認天空是黑色?神秘卻說透了本質
    我國古代感覺天是玄色:神奇、卻直接說透了本質易經文言:天玄而地黃。千字文:天地玄黃說文:幽遠也,黑而有赤色者為玄。康熙字典:黑而有赤色者為纁,有黃色者為玄。自然,古人也有形容晴朗天空的藍色,只不過那一個顏色稱為蒼天。而當古人形容天空的藍色盛大、蔚為大觀時,將這種顏色又稱為「蔚藍」。
  • 寶典館系列10《易經圖文百科—1000個易經問題活學活用》
    「德薄而位尊」的「德」字應當如何理解? / 418.《繫辭傳》中提到的古人的交友之道是什麼? / 419.「君子上交不諂,下交不瀆,其知幾乎?」一句中的「幾」是什麼意思? / 420.「知幾」的重要作用是什麼? / 421.如何才能做到「知幾」? / 422.為什麼孔子認為弟子顏回是一位「知幾」呢? / 423.「天地,萬物化醇」的含義是什麼? / 424.「男女構精,萬物化生」的含義是什麼?
  • 《易經》知識:什麼是八卦?怎樣區別先天八卦與後天八卦
    《易經》八卦的「卦」,是一個會意字,從圭從卜。圭,指土圭,開始以泥作成土柱測日影。卜,測度之意.。立八圭測日影,即從四正四偶上將觀測到的日影加以總結和記錄, 這就形成八卦的圖像。八卦的最基本的單位是爻,多是記述日影變化的專門符號。
  • 《易經》中的30個成語中的人生智慧
    這條成語強調的是人們在處理事物發展過程中的各種矛盾關係時,必須順應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注重和諧、協調、平衡,做到不偏執、不過激,從而達到趨吉避兇的目的。9、尺蠖之屈【出處】《易經•繫辭下》:「往者,屈也;來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尺蠖(huò)之屈,以求信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
  • 《易經》成語精選30個,智慧盡在字裡行間!
    這條成語強調的是人們在處理事物發展過程中的各種矛盾關係時,必須順應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注重和諧、協調、平衡,做到不偏執、不過激,從而達到趨吉避兇的目的。 9、尺蠖之屈 【出處】《易經 繫辭下》:「往者,屈也;來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尺蠖(huò)之屈,以求信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
  • 古人是如何用《易經》算卦的?只需三枚錢幣就可以了
    在上古時代,我們的祖先無法掌握自然界的種種規律,但他們又希望能夠掌握自己的命運,於是他們寄希望於神秘主義。古人發明了種種佔卜的方法,想通過佔卜來認識宇宙運轉的規律,判斷每件事的吉兇成敗。而《易經》就是這麼一本記錄佔卜方法的書,後來被儒家奉為經典,歷代學者們都認為,《易經》中隱藏著天地宇宙的大奧秘。
  • 從華夏文明的起源,談《易經》中的智慧,揭秘《易經》的佔卜預測
    河圖主常,洛書主變,河圖一至十數是天地生成數,洛書一至九數是天地變化數。《周易》源於八卦,而八卦又源於《河圖》與《洛書》。河圖——遠古時代黃河源頭出現背上畫有圖形的龍馬;洛書——洛水出現了背上有文字的靈龜,伏羲氏據此演化出了八卦。「八卦」為華夏文字的起源,文字時代應從「易」的起源時算起,「伏羲始作八卦」是華夏文明的起源。
  • 易經:讀64卦,有規律可循,只需要3個步驟,就能讀懂一個卦
    我把這個方法,運用到學《易經》中。每隔一個周期,我會在不同的卦中,重複讀卦的方法,這樣大腦就會自然而然地記住。讀64卦,有規律可循,只需要3個步驟,就能讀懂一個卦。這篇文章,我們通過「家人卦」,來學習如何讀懂一個卦。
  • 貧窮和富貴的本質全在字中,古人早已告知,但鮮有人知
    許多人想知道,為什麼有些人富有而有些人貧窮?為什麼有的人生來就很窮,卻能白手起家,而有的人雖然有錢,但到頭來卻一夜之間就毀了?究其原因有很多,但是,有些命運的秘密,我們依然可以從《易經》這本書裡窺見一二。
  • 《易經》蹇卦:初處蹇難之時,應以全身避險為上策
    人生在世,難免會碰到一些不如意的時候,而在蹇難之初該如何自處才能免禍,尤為重要。象曰:往蹇來譽,宜待也。蹇者難也,是艱難之意,本卦前有坎水之險,後有艮山之險,前後都是艱難險阻之境,身處蹇難的逆境之中,便是蹇卦的要義,而在這蹇難之中如何知險用蹇,以決定自己的行為舉止,見險而止,識時退處,便成了所必不可少的智慧。
  • 《周易》的時空關係,易經十翼之「說卦」,卦序篇|醉讀周易
    參天兩地而倚數,觀變於陰陽而立卦,發揮於剛柔而生爻,和順於道德而理於義,窮理盡性以至於命。上古聖賢在通曉了宇宙的神秘規律後,創作了《周易》,並且衍生出佔蓍之法。蓍shī本意是一種草,引申為佔卜之法。在上古時期,大家所熟知的佔卜之法是燒龜甲,但龜甲難得,也不是任何人都可以使用的。
  • 易經提醒你:吃飯時,當一個人有這3種表現時,說明他沒什麼本事
    在傳統文化中,《易經》有「眾經之首」的稱譽。在古代,《易經》被稱為是中國文化的「源頭之書」,主要是因為書中闡述了天地世間關於萬象變化的奧秘,是古代賢人們公認的中華民族智慧結晶。《易經》裡,寫盡了生命一屈一伸,陰陽調和,宇宙變化,人生處世哲學。
  • 論五行生成秘密,用極限思維追尋《易經》起源
    學習《易經》最主要的方法是:觀察、分析、冥想、總結,尋找隱藏在自然中的大道規律,用這些規律,知往而察來。學習《易經》以來有很多問題困擾著我。陰陽、五行最開始是什麼時候生成的?《易經》是什麼時候開始產生的?《易經》為什麼可以預測?
  • 八卦與六十四卦:《易經》的骨架
    八卦源於古人對宇宙生成、日月與地球的關係、農業社會和人生哲學的認識。它們代表了構成天地萬物的八種元素。「卦」是由陰爻和陽爻按一定規律組合到一起的,每三個爻組成一卦,共八卦。八卦重疊而成六十四卦。卦卦是為《易經》特定的佔卜目的而排列成的符號,是《易經》的基木組成單位。
  • 風雷學八卦:易經新解2
    羅馬數四、六、七、八、九,分別作Ⅳ、Ⅵ、Ⅶ、Ⅷ、Ⅸ,皆為Ⅴ(五)的加減形式,凡此種種,都說明「五」作為計數單位,來源於「合指一算」,手是操作工具,又是五以內(包括五)數字的象形。在這個認識的基礎上,古人根據外在性狀和本質內涵把世界上的物質歸納成五類,即金、木、水、火、土,名曰「五行」。這五行〔五種物質〕既相生又相剋。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維持著宇宙的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