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灘「到家最後一公裡」! 線上平臺加速布局「網上買菜」 線下超市...

2020-12-24 蘭州新聞網
線上線下平臺融合越來越深入。
華潤旗下超市啟用了四個線上平臺,做好「到家最後一公裡」服務。
線上買菜平臺在社區公告欄貼出宣傳廣告。

危機往往與商機並存。2020年上半年疫情期間催發的「網上買菜」「無接觸配送」給市民培養了消費新習慣,也讓敏銳的商家們順水推舟找到新商機——「到家最後一公裡」。最近華潤旗下超市、華聯超市等蘭州市內大型超市紛紛通過聯合線上平臺等方式,開啟「送貨到家」服務;拼多多、美團等線上平臺也開發小程序,聯手社區電商,主攻蔬菜、水果、生鮮、零食領域的「線上下單、線下自提」業務。隨著商家線上線下越來越深度的融合,市民體驗到了更加便利日常生活。

超市藉助線上平臺發展「送貨到家」服務

11月12日下午2點,華潤萬家超市西站海鴻店2樓的取貨區窗口,排隊等候著十幾名顧客和快遞送貨員。「我去了超市,但是買完可以不帶東西直接走人,快遞2小時左右就能把我的東西送回家,簡直太方便了。」陳先生從超市買了100多元的牛奶、零食等物,在手機平臺上下單後只支付了80多元,「新客首單減去4元快遞費,再用上30元優惠券,加上線上秒殺商品的折扣,合起來節省了43元。」目前,華潤萬家旗下的超市已在線上平臺全面發力,除了自主開發的「萬家」APP,還牽手了京東到家、美團、餓了麼三大線上平臺,全面開啟「配送到家」服務。

「在超市裡轉轉,看中的東西用手機掃個碼,就能直接加到購物車,不用再費心瀏覽搜索,挺方便。」體驗了線下逛超市、線上去下單的楊女士還發現,「就是線下的商品在線上還沒有全覆蓋,有些超市裡折扣力度大的或者冰鮮食品在線上還沒法下單。」華聯生活超市廣場店店長魏烈霞也印證了這一發現,「目前我們超市有上萬個商品品類,而線上平臺的商品只覆蓋了30%左右。不過公司已經成立了相關的專業團隊,下一步計劃在線上線下融合發展、配送服務方面有更多的新舉措。」

在百貨、商超行業均有布局的蘭州虹盛百貨購物廣場有限公司,自2018年下半年就在旗下超市自建了配送中心,「除了內部配送外,我們還給老年人等需要特殊照顧的人群提供免費配送服務,今年以來針對顧客的配送範圍也在逐步擴大。」虹盛百貨的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在線上業務板塊,公司已成立了電子商務部,並和京東合作,將超市、百貨的產品逐步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目前來看,超市商品的線上銷售量比百貨類業務增長快。」

線上平臺加速「搶灘」網上買菜業務領土

為了搶佔「到家最後一公裡」,線下超市火力齊發,線上平臺也不甘示弱。

拼多多旗下的「多多買菜」、美團旗下的「美團優選」近期紛紛聯合成熟的社區電商,開啟了「線上買菜、線下自提」新業務。

「點開我的團長訂單,你就能看到我買了啥,你也跟著下單就行。」在「網上買菜」這一新技能面前,60後的魏女士比80後的女兒更在行,瑞特購、多多買菜、美團優選三個買菜小程序每天換著來,哪個便宜買哪個,都是一個線下自提點,比去菜市場買菜提回家省力多了,「秒殺商品很划算,400克龍眼1.99元、300克金針菇0.99元……今天下單,明天就能取貨。」

記者在多多買菜的小程序裡看到,多多買菜還是延續了拼多多「以價取勝」的風格策略,主頁商品全部是補貼價或限量低價,另外還有「5元封頂」等價格專區;美團優選則在銷售之外作了延伸服務,主頁菜單欄設置了「菜譜」窗口,買菜做菜都給用戶考慮到了。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趙文瑞 文/圖

相關焦點

  • APP「分久必合」 永輝超市加速線上業務整合
    APP「分久必合」 永輝超市加速線上業務整合來源:聯商網2020-03-25 09:14為「永輝生活」引流近日,有消息稱,永輝超市體系內的永輝生活APP和永輝買菜APP將合二為一,永輝買菜APP將下線,mini店的線上業務將轉向永輝生活App。為此,北京商報記者向永輝超市方面求證。永輝超市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永輝超市正加速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永輝生活和永輝買菜均屬於永輝體系,正在探索更多協同發展的可能。
  • 線上下單線下取貨 掌柜智囊打造「線上+線下」智慧零售服務平臺
    更重要的是,7月上旬,掌柜智囊網上商城服務開通試運營,標誌著掌柜智囊正式開啟「線上+線下」智慧零售服務新模式,迅速獲得了廣大新老用戶和社會各界的認可與好評。在手機上打開一家經營兒童玩具的掌柜智囊網上商城微信小程序,首先看到的是店鋪名稱和營業狀態,下面則是琳琅滿目的玩具產品和價格。對於消費者來說,選購後可通過門店自提或商家配送等方式取貨,可以線上支付也可以貨到付款。記者在走訪社區超市時聽到居民討論最多的話題是,「沒想到社區超市也能在線上購物,智慧科技已走進我們社區了。」
  • 貴陽社區生鮮菜場被網際網路大鱷搶佔,線上線下買菜你咋選?
    「有時候經常加班,回到家都七八點了,又不想草草用外賣解決,正好可以提前一天在平臺上選好菜品下好單,回家時順道拿著就走了,節省了再去超市或菜場買菜的時間,而且提前一天下單還可以經常遇到很多搞活動的特價新鮮菜,感覺又方便又划算!」王小姐說。據了解,此前人們對口碑餓了麼、美團的印象,一直停留在訂外賣上。但現在,這幾個APP不僅僅可以訂外賣,還可以買菜。
  • 全國網際網路大鱷搶佔貴陽社區生鮮菜場,線上or線下買菜,你咋選?
    「有時候經常加班,回到家都七八點了,又不想草草用外賣解決,正好可以提前提前一天在平臺上選好菜品下好單,回家時就順道拿著就走了,節省了再去超市或菜場買菜的時間,而且提前一天下單還可以經常遇到很多搞活動的特價新鮮菜,感覺又方便又划算!」王小姐提到。
  • 線上+線下 泉州南安市民買菜方式多樣
    住在市區日昇新城小區的林先生表示,如今超市、市場逐漸恢復經營,可以隨時去購買生鮮蔬菜肉類,且種類和存量都非常充足,所以基本上不需要囤貨,吃多少買多少即可。與林先生每兩三天到附近的市場、超市購買生鮮蔬菜肉不同,有些不愛出門的居民則選擇線上購物的模式滿足日常夥食需求。這一切得益於最近泉州南安推出線上買菜模式。
  • 網上買菜成新零售風口,又一生鮮電商加速入局武漢市場
    楚天都市報11月26日訊(記者 石倩)疫情期間,不少武漢市民養成了網上買菜的習慣,這一習慣一直延續至今。這也吸引了不少電商巨頭紛紛搶佔網際網路買菜領域。業內人士分析,該領域已經聚集了盒馬、美菜等玩家,網際網路買菜領域的競爭日益激烈。
  • 線上買菜平臺紛紛進場,哪個平臺更適合線上買菜?
    線上買菜風起雲湧,眾多平臺紛紛效仿,於是乎,線上有很多買菜平臺上線,不過平臺數量眾多,雲龍混雜,讓人難以辨別真偽,那麼哪個平臺更適合線上買菜呢?今天就為您推薦物美價廉又方便的佰裡購平臺。「佰裡購是我見過最好用的線上買菜平臺,他們價格普遍低於市場價,而且蔬菜比菜市場的還新鮮,重點是方便,在手機上下單,不用多長時間蔬菜就送到家了,特別方便,再也不用擔心買的菜多拎不動的問題了。」一位接受採訪的大媽說道。
  • 半年銷量增長866% 全家便利店為何選擇京東到家搶灘線上?
    在無界零售風潮席捲下,過去「慢速度」的便利店開始狂奔,進入「加速度」階段。因距離消費者最近,擁有高頻消費場景,便利店可輕鬆對周邊客群進行截流。不過,這也僅僅聚焦在線下,線上這塊大蛋糕長期處於缺位狀態,藉助於線上平臺,不少便利店巨頭紛紛搶灘線上。
  • 睿途士線上買菜平臺,買菜小程序方案
    2.3線上買菜 通過小程序的線上買菜模塊,可以幫助農貿市場找到更多的消費者。線上選購,配送到家。「擁抱」網際網路,「線上買菜」成了補給生活必需品的主要選擇。2.4生態營銷在農貿市場整個營銷生態鏈中,線上營銷與線下營銷互相結合,是智慧農貿營銷的必然方向,構建一個O2O的營銷生態鏈,讓企業建立一個良性的營銷生態,節約更多的營銷成本 。線上買菜平臺可為消費者提供蔬菜水果、肉禽蛋類、水產海鮮、牛奶乳品等生鮮食品的下單、配送上門服務。
  • 線上+線下!福建品牌連鎖便利店決戰「最後一公裡」!行業預測
    近日召開的座談會上,省商務廳邀請了省內重點品牌連鎖便利店企業代表,以及省批發零售行業協會代表,徵求推動我省品牌連鎖便利店加快發展政策修改意見建議,並計劃聯合有關部門出臺推動品牌連鎖便利店加快發展的實施意見。
  • 線上買菜誰更靠譜?上海消保委調查16家線上生鮮平臺
    近日,上海市消保委聯合相關部門開展「2020年上海線上生鮮平臺消費評價」,對包括盒馬、每日優鮮、美團買菜等16家線上生鮮平臺進行調查。調查顯示,線上生鮮平臺已經成為消費者買菜的重要渠道之一,有88.3%的消費者有在線上買菜的經歷,其中有27.7%消費者表示生活中主要是通過線上生鮮平臺買菜的。
  • 從沃爾瑪到永輝,傳統超市龍頭為何都在布局到家業務?
    2015年開始,超市到家進入了混戰時期,多點、京東到家紛紛上線,餓了麼、美團也在一級界面上開設了超市到家的業務,每日優鮮、叮咚買菜等生鮮電商異軍突起,阿里更以盒馬、淘鮮達等產品強勢入局,各種全新的模式和資金的不斷注入,使得超市到家市場進入全新格局。
  • 加速線上布局 家樂福開設京東商城海外旗艦店
    加速線上布局 家樂福開設京東商城海外旗艦店來源:聯商網2019-06-20 16:59家樂福與京東的合作再有大動作!憑藉此次合作,家樂福在京東平臺的產品線獲得進一步擴充,與線下門店商品形成了有效的互補,為消費者帶來更多優質商品選擇。家樂福還將逐步實現全品類商品上線,擴寬品類、拓深品牌,為消費者打造一站式的購物體驗。除提供多元化的商品外,家樂福也將進一步加強正品保證、售後服務及極速配送等軟實力,力求與線下門店保持一致的高水準。
  • 生鮮電商線上線下互融共通
    來源:廣州日報「從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到現在,我去超市買菜的次數,加起來不到五次。」家住體育西路的李小姐發現,在她居住的小區門口,每天都能看到盒馬、京東到家、達達小哥來去匆匆的身影。金毅茹告訴記者,目前公司採取的是自有平臺和其他配送平臺相結合的多平臺策略,「自有平臺在顧客體驗、互通性、便利性上有較大的改善空間,能更好整合顧客資源;而多平臺互補互助,能給顧客帶來更多選擇。」金毅茹稱,公司近年線上銷售佔總銷售的比例不斷增長,目前線上銷售依然是絕對的銷售增長點,線上與線下銷售互為補充。
  • 線上下單線下提,社區團購成買菜新選擇
    我們調查採訪發現,目前市區不少社區業主自己建群,或依託社區周邊的便利超市,以按需採購的方式團購商品,既減少了商品運輸和儲存等中間環節,降低損耗,節約成本,又能方便快捷地購買到更實惠的蔬菜、水產、肉類等日常消費品。從產地直接配送到家的肉蛋奶,從地裡剛採摘還帶有露水的新鮮時蔬……「線上下單+線下自提」的社區團購模式,可以說將菜市場搬到了家門口,市民增添了一種購物新體驗。
  • 「線上買菜」攪動市場格局
    6月,叮咚買菜進入寧波剛好一個月,再加上原本就有的盒馬、美日優鮮、美團、餓了麼、M6等,一系列買菜APP或小程序正攪動著生鮮電商格局。有數據顯示,目前入局生鮮電商的大大小小平臺有4000多家。這麼多商家蜂擁而上,生鮮電商真是一門好生意嗎?A「線上買菜」為何這麼火?
  • 疫情推動到家模式增長:生鮮電商、超市到家、社區到家三種模式開始...
    QuestMobile數據顯示,生鮮到家在春節後的一個月MAU接近7000萬,去年同期為4400萬,同時,日人均使用次數、時長增幅均在20%以上。從用戶畫像上看,新增用戶以一二線城市、31歲以上、線上消費能力較高的用戶為主。
  • 有一種買菜叫送貨上門:美團打造線下流量新入口
    新零售,尤其生鮮新零售,確實是「皇冠上的明珠」,也是零售行業最後一塊「無人之境」,讓所有玩家都流連忘返。同時,生鮮零售也確實是一門和「吃」有關的生意,和美團「Food+Platform」的戰略主航道相吻合。儘管如此,大家仍然有著疑問:小象的小範圍試錯對美團生鮮布局有哪些影響?美團加速買菜布局的最大底氣源於什麼?這一些,都要從社區買菜說起。一、為何社區買菜成新風口?
  • 非常時期,這份線上買菜手冊請收好
    宅在家,不出門,媽媽變著法子用囤下的簡單食材,將每一餐做得美味可口。家人親手烹製的味道,成為這個特殊時期裡,沉甸甸的慰藉。可是在家呆了好多天,相信不少小夥伴的囤貨已經所剩無幾了。為了在宅家期間,讓買菜這件平凡小事回歸日常,上遊新聞潮流生活欄目整理了一份重慶超市買菜手冊,讓你可在這個寒冷的日子收穫廚房裡簡單的溫暖。
  • 疫情催生新生活 線上買菜火了
    自從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買菜」成為很多家庭的「頭等大事」。受疫情影響,最近很多市民在選擇採購商品時往往第一時間選擇線上平臺來進行消費,自然而然,很多市民開始從線下 「轉戰」線上App買菜,通過手機下單配送菜品到家。而面對突如其來的需求量,我市多個生鮮線上平臺上的買菜訂單出現了爆發式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