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買菜」攪動市場格局

2020-12-23 和訊

線上買菜漸成時尚。

轉型後的東海菜食場

叮咚買菜前置倉

線上買菜漸成時尚。

轉型後的東海菜食場

叮咚買菜前置倉

記者王心怡

距離下班還有半小時,Ketty幹完了手頭的活兒,打開買菜APP,往購物車裡添加了青菜、金針菇、豬肉、鯽魚、豆腐等菜品,下單付款一氣呵成。

臨近下班,她便在單位收到配送小哥送過來的菜,回到家就能上手做了。「以前下班後還要跑到超市買菜,等吃上飯都要七八點了,現在可以節省一個來小時!」Ketty說。

6月,叮咚買菜進入寧波剛好一個月,再加上原本就有的盒馬、美日優鮮、美團、餓了麼、M6等,一系列買菜APP或小程序正攪動著生鮮電商格局。有數據顯示,目前入局生鮮電商的大大小小平臺有4000多家。

這麼多商家蜂擁而上,生鮮電商真是一門好生意嗎?

A

「線上買菜」為何這麼火?

從2018年年底開始,叮咚買菜以上海為圓心,逐步向長三角城市進軍,第一批進入的城市有杭州、蘇州、寧波、無錫、紹興等5個城市。

在品類上,目前叮咚買菜有近2000個SKU,覆蓋了蔬菜水果、肉禽蛋、水產活鮮、米麵糧油、營養早餐、休閒零食等廚房和餐桌所需的食品,相當於是一座手機上的超市和菜市場。現在進入夏季,叮咚買菜還上線了冰淇淋等冷凍產品。

記者發現,當前的生鮮市場以「大而全」和「小而美」形成差異化競爭態勢,「大而全」領域主要由綜合電商平臺掌控,例如盒馬、京東到家、蘇鮮生等;「小而美」領域即為叮咚買菜所處垂直領域,其主要競爭對手有每日優鮮、天天果園、我廚買菜等。當然,寧波還有像M6這樣的本土生鮮品牌。

據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聯合阿里巴巴本地生活服務公司發布的《2019線上生鮮消費發展趨勢報告》顯示,2018年生鮮行業市場規模達4.93萬億,同比增長5.3%,近五年生鮮電商市場交易規模快速提升。

有業內人士表示,隨著電商業務的發展,大家開始涉足高頻的業務區,因為這樣的業務可以帶來流量,隨著電商深入,他們發現生鮮是必需品。同時,生鮮相對其他商品來說,屬於更高頻次的產品,目前線上生鮮市場的銷售額還不到全渠道銷售額的1/10,說明這個市場的空間仍然很大。

面對中國龐大的消費群體和萬億級的生鮮市場規模,任何一個具有特色的細分行業企業足以搶佔部分市場。因此,買菜實際上也是基於電商的細分市場,「因為蔬菜是一日三餐必需品,它的突然火爆跟電商的不斷細分有很大關係。」一位業內人士解釋說。

據了解,我國生鮮市場細分領域各玩家的主推產品大部分是從水果切入的。例如每日優鮮、天天果園都是以水果為其早期定位的主推產品,消費者也更傾向於用這些APP購買水果,而不是蔬菜、水產、肉蛋禽等。

但叮咚買菜顯得有些不太一樣,它從開始就瞄準了「蔬菜」這一品類。叮咚買菜公關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買菜是剛需、高頻的事情,我們要解決的就是用戶『買菜難』的問題。小區門口有很多水果店,但菜市場非常少,有的小區甚至沒有,而且下午去就很難買到新鮮蔬菜,我們所做的就是用最快的速度給用戶把新鮮蔬菜、水產、肉蛋禽送到家。」

B

用戶體驗與傳統買菜有啥不同?

對消費者來說,用APP買菜和在超市、菜市場買菜最大的不一樣是實現了隨時隨地「買菜自由」。

據《2019線上生鮮消費發展趨勢報告》顯示,2018年非住宅區生鮮點單佔比達22%,消費者會在公司樓宇、學校、商場、賓館酒店隨手下單。僅2019一季度,就有超一萬個訂單送至公司。

90後Ketty的大部分訂單是送到公司的。與同齡人靠外賣度日不一樣的是,她一入坑就完全停不下來,手機裡不僅安裝了叮咚買菜,還有每日優鮮、京東到家。對於水產、肉蛋禽這樣價格比較高的品類,她會在多個APP間比價後再下單。她說:「對於不會挑菜、不愛還價的年輕人來說,線上買菜App尤其適合上班族。」

叮咚買菜的配送小哥孫鑫迪也說:「服務的客戶中年輕白領居多,以女性群體為主。每天下午3點到5點以及下雨天是訂單量高峰期,平均能多個10%的樣子。不過,現在也有越來越多的老年人習慣使用APP買菜,很多老年人可能會遇上腿腳不方便,購買的蔬菜、水果、米麵糧油太重,提回家太吃力等問題。」

記者了解到,僅寧波一地的日訂單量就達到數萬單,且還在不斷增長中。

此外,消費者還比較關注線上線下買菜在價格上有什麼區別。近日,記者實地走訪了歐尚超市(港隆廣場店)、M6生鮮超市(文智路店),在不考慮產地、補貼、滿減、會員等理想情況下,將部分菜品的價格(均換算成以500g為單位)與叮咚買菜APP上作對比,得出結論:歐尚超市的菜品普遍便宜,M6生鮮超市和叮咚買菜的價格基本圍繞一個水平線上下浮動。

而當記者拿著叮咚買菜上的菜價去詢問傳統菜場的商家時,得到的回覆是:「APP上的價格略高於菜市場,最關鍵的問題在於,消費者只有收到菜品了才知道質量好壞,品控的最後一環並非完全在消費者手上。」

確實,記者嘗試在APP上下單買了一盒250g的櫻桃,價格為29.9元,收到後發現,一盒近30隻櫻桃爛了1隻。對此,客服告訴記者:「生鮮產品(包括蔬菜水果、鮮蛋肉禽、水產海鮮等)和乳品(鮮奶)的時效性較強,一旦發現質量及相關問題,消費者應於24小時內提出退換貨申請。」

隨著線上買菜逐漸成為日常的選擇,消費者除了要求菜品新鮮,對增值服務的需求也更加凸顯,「魚殺好」「切塊」「去皮」成為生鮮訂單備註最多的關鍵詞,而在水產品方面,叮咚的配送員通過打氧箱配送來保證活魚活蝦送貨上門。

對於線上買菜平臺的興起,有人認為這會幫助傳統的線下市場接到更多訂單,創造更多利潤。也有人說,這會對線下市場造成降維打擊。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就目前客戶群體來看,線上線下買菜針對的用戶群還是不一樣的,很多年輕人不願意出門,就願意讓平臺直接送貨上門。同時也有很多中老年人願意去菜市場,貨比三家,「我們不能粗暴地把它們當作競爭對手,線上不一定就會衝擊線下。」

況且,傳統菜市場也處於自我轉型的重要階段。最近,位於桑田路上的東海菜市場搖身一變為東海菜食場,市場內燈光明亮、過道乾淨,還有許多設計感十足的宮燈、飛簷、布藝裝飾,菜場也搞了個APP,線上購買和市場同價。據管理方介紹,佔地1250平方米的餐飲區正在打造中,今後逛菜場就可解決「食」的問題,預計6月底可正式開放。

C

如何跳出「盈利難」怪圈?

首先要回答的是「生鮮是不是一門好生意」這個問題。

從三江購物(601116)和永輝超市(601933)的2018年年報來看,答案是肯定的。2018年,三江購物生鮮類的營收為11.91億元,佔其主營業務收入39.64億元的三分之一,生鮮類銷售收入同比增加30.75%;2018年,永輝超市生鮮及加工類的營收為316.6億元,幾乎佔了其全年營收的一半。

但對其他入局來說,還無法給出一個確切的答案,至少數據上看不是那麼地好看。據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公布的一份行業調查顯示,生鮮電商4000多家入局者中,4%持平,88%虧損,且剩下的7%是巨額虧損,最終只有1%實現了盈利。

一方面,美團小象生鮮關閉了常州、無錫等生鮮門店,京東7FRESH事業部總裁調職、離崗,沃爾瑪接二連三閉店、家樂福48億元賣身蘇寧易購;另一方面,盒馬還在繼續探索適合郊區、社區模型的盒馬菜市,以及500~1000平方米的盒馬mini店,還有前置倉模式的盒馬小站等,叮咚買菜也在不斷地向外拓展市場。

以叮咚買菜為例,他們沒有直接回應記者關於整體是否盈利的問題,只是說「前期開設的前置倉基本上實現了單店盈利。」

不過,海通證券(600837)研究所曾對叮咚買菜盈利模式的三種情景做過測算。這份模型測算指標為:前置倉面積約300平方米,假設平均租金水平3元/平米,客單價50元,毛利率30%,單倉20個配送員、10個分揀員。

經過測算,叮咚買菜在日均800單、1000單、1250單情況下,稅後月收入分別為103萬元、128萬元、160萬元,人工成本分別為每月24.5萬元、26.6萬元和29.2萬元,年度虧損額分別為98萬元、55萬元和0.2萬元,虧損率分別為7.9%、3.6%、0.1%。基於以上假設,只有每個前置倉保證日均1250單,才能突破盈虧平衡點。

記者從叮咚買菜方面獲得的信息是,截至2019年6月,叮咚買菜在所有城市的日均單量為30萬單,前置倉數量為345個,由此推算單個前置倉的日均單量為870單左右,距離1250單的平衡點還有一段路要走。

談及叮咚買菜,不能不談前置倉,目前,他們已經在寧波開設了24個前置倉,「主要是用作暫存生鮮產品的倉庫,當用戶用手機下單時,最近的前置倉會給用戶配貨,最快29分鐘送達。並且,前置倉不用考慮選址在人流量多、銷售前景好的地方,背街小巷都可以,租金相對低廉。也正是前置倉模式決定叮咚可以做到0元起送,0元配送。」

受訪的不少消費者也坦言,「0元起送,0元配送,哪怕一根蔥都給送」無疑有著巨大的吸引力,寧波市面上生鮮APP或者小程序中,目前只有叮咚做到如此。

對於前置倉模式,盒馬事業群總裁侯毅曾這麼評價過:「開盒馬一家店的成本可以開出一個覆蓋整個城市的前置倉。主要問題是倉庫太小、品類太少,主要面向的對象是去菜場買菜的消費者;第二,前置倉的流量成本巨大;第三,前置倉的損耗是巨大的;第四,前置倉的客單價很低,長期免運費很難盈利。」

生鮮虧錢的根源在於幾個老生常談的問題:第一,損耗高;第二,對冷鏈依賴高,投入大;第三,供應鏈的不穩定性。

對此,叮咚買菜的解法是依靠大數據。他們採用大數據和AI技術進行配貨、運貨,測算每個前置倉預估的銷售量,同時根據用戶的消費習慣和庫存情況,在首頁推薦相應貨品來降低損耗率。當叮咚買菜的體系可以不斷快速周轉,用戶的高復購使得配送團隊開始與時間賽跑時,冷鏈的問題就沒有那麼重要了。

有業內人士指出,因為買菜對SKU的要求會比較高,需要種類更齊全,未來這種平臺要做大,必須投入大數據,大數據雖然不能保證結果十分精確,但是也不會誤差很大。

(責任編輯:李佳佳 HN153)

相關焦點

  • 觀察+ | 線上「買菜」成資本新寵,線下市場何去何從?
    餓了麼、美團以及蘇寧小店都在不斷嘗試線上買菜業務。其中,餓了麼已經聯手賽道中的明星公司叮咚買菜,美團買菜已經在北京上線,蘇寧也即將開始運營自己的菜場業務。線上買菜這件事為什麼會突然火起來?「app+買菜」會成為下一個風口嗎?
  • 電商巨頭涉足免稅店業務 能否攪動國內免稅市場格局
    那麼,電商巨頭涉足免稅店業務,能否攪動國內免稅市場格局?京東國際免稅實體店由京東國際與海南省旅遊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旗下的海南旅投黑虎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旅投)聯合運營,位於三亞海旅免稅城二層。京東國際免稅實體店採取差異化策略,以電子數碼產品為主要商品。從目前來看,其精選的包括戴森、德龍在內的多個國際知名品牌近30餘款熱銷單品,無論是產品品質還是價格都頗具優勢。
  • 線上買菜業務漸趨主流,市場火爆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持續的疫情催生了宅經濟,為了儘量避免出門和與外界密切接觸,線上訂菜買菜越發成為一種全新的消費方式和生活方式。現在疫情消退,線上買菜依然熱度不減。買菜跟一日三餐一樣高頻、剛需,但是現在很多年輕人忙於工作,很少有時間到線下菜市場買菜,這裡就造成了一個「線上買菜」的需求。而線上買菜業務的出現,讓人們對於「買菜」這件事不那麼頭疼。
  • 睿途士線上買菜平臺,買菜小程序方案
    2.3線上買菜 通過小程序的線上買菜模塊,可以幫助農貿市場找到更多的消費者。線上選購,配送到家。「擁抱」網際網路,「線上買菜」成了補給生活必需品的主要選擇。2.4生態營銷在農貿市場整個營銷生態鏈中,線上營銷與線下營銷互相結合,是智慧農貿營銷的必然方向,構建一個O2O的營銷生態鏈,讓企業建立一個良性的營銷生態,節約更多的營銷成本 。線上買菜平臺可為消費者提供蔬菜水果、肉禽蛋類、水產海鮮、牛奶乳品等生鮮食品的下單、配送上門服務。
  • 線上買菜平臺紛紛進場,哪個平臺更適合線上買菜?
    線上買菜風起雲湧,眾多平臺紛紛效仿,於是乎,線上有很多買菜平臺上線,不過平臺數量眾多,雲龍混雜,讓人難以辨別真偽,那麼哪個平臺更適合線上買菜呢?今天就為您推薦物美價廉又方便的佰裡購平臺。「佰裡購是我見過最好用的線上買菜平臺,他們價格普遍低於市場價,而且蔬菜比菜市場的還新鮮,重點是方便,在手機上下單,不用多長時間蔬菜就送到家了,特別方便,再也不用擔心買的菜多拎不動的問題了。」一位接受採訪的大媽說道。
  • 線上+線下 泉州南安市民買菜方式多樣
    住在市區日昇新城小區的林先生表示,如今超市、市場逐漸恢復經營,可以隨時去購買生鮮蔬菜肉類,且種類和存量都非常充足,所以基本上不需要囤貨,吃多少買多少即可。與林先生每兩三天到附近的市場、超市購買生鮮蔬菜肉不同,有些不愛出門的居民則選擇線上購物的模式滿足日常夥食需求。這一切得益於最近泉州南安推出線上買菜模式。
  • 設鬧鐘買菜,預約買菜,線上生意火爆,生鮮電商的春天來了?
    事實上,線上買菜已經成為這個假期的主流,生鮮電商訂單數量大幅增長,異常火爆。預約買菜可還行響應網友「鍾南山說動才動」號召的劉萌自打大年初一就開始了「與世隔絕」的生活,做菜、吃飯、看新冠肺炎疫情情況、睡覺成了她一天最主要做的事情。
  • 廣州農貿生鮮市場供應充足:肉菜充足不斷檔 線上買菜成時尚
    廣州農貿生鮮市場供應充足:肉菜充足不斷檔 線上買菜成時尚金羊網  作者:陳澤雲、穗商務局  2020-02-09 正值正月十五元宵節,不少老廣都習慣做一桌豐盛大餐慶祝節日
  • 疫情過後,線上買菜會成為趨勢嗎?
    疫情過後,線上買菜會成為趨勢嗎?現在網購特別方便,不出門就能買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特別是在疫情期間,不能外出,只能在網上購物,還有許多人都在網上買菜。現在在網上買,第二天就會到貨,不方便拿的,還可送到家。真的太方便了。
  • 有一種買菜叫送貨上門:美團打造線下流量新入口
    另外,社區買菜和外賣一樣是低客單價、高頻剛需的場景,有機會超越外賣成為線下流量的新入口。故在巨大的新流量入口面前,巨頭絕不會甘心將市場蛋糕拱手讓人,紛紛布局社區買菜。除了高頻剛需的特點,社區買菜更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信任入口。
  • 線上買菜,你還不來薅羊毛!
    你還不知道現在大火的線上買菜嗎?還記得當初的「外賣大戰」、「打車大戰」、「共享單車」嗎?現在又颳起了一陣「買菜大戰」,一分錢的2瓶品牌礦泉水,幾毛錢一斤的甜橙,幾毛錢一斤的蔬菜,從蔬菜水果到肉蛋類,各種都有,各大平臺為了爭搶用戶,各種價格低到「壕」無人性,只有你想不到的低價,你有薅羊毛嗎?
  • 線上買菜、在線娛樂、在家上課、在家辦公……「宅經濟」在疫情中...
    在能宅儘量宅的情況下,涉及在家工作學習和吃喝玩樂的在線教育、線上購物、電商外賣、遊戲等行業撞上了發展新機遇,迎來一波爆發。記者近日通過採訪多家企業發現,企業普遍看好線上市場,線上模式具有多樣性的優勢備受肯定,未來線上市場或將呈現百花齊放的豐富格局。
  • 貴陽社區生鮮菜場被網際網路大鱷搶佔,線上線下買菜你咋選?
    如今,社區菜場生鮮團購已成為不少市民買菜的新方式,在其背後,各個網際網路電商企業也紛紛出動,以注資或入股的方式搶佔各個社區生鮮菜場。然而,另一邊,線下實體超市同樣也在不斷推出便民的優選服務和優惠的購物價格,面對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買菜環節,市民有了種類繁多的選擇。
  • MRD:叮咚買菜市場需求文檔
    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長期的價格戰不能真正使用戶養成線上買菜的習慣,如何通過提升服務和購物體驗吸引到更多的新用戶,佔據更多的市場份額,才是每個生鮮電商需要思考的問題。2.4.4 店倉自營店倉自營也屬於「到店+到家」模式,但線下零售店和線上電商皆為企業自營,線下零售店及開門營業,又負責線上配送功能。一般為網際網路企業開展線下店鋪,以及傳統商超自營線上業務。
  • 疫情催生新生活 線上買菜火了
    自從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買菜」成為很多家庭的「頭等大事」。受疫情影響,最近很多市民在選擇採購商品時往往第一時間選擇線上平臺來進行消費,自然而然,很多市民開始從線下 「轉戰」線上App買菜,通過手機下單配送菜品到家。而面對突如其來的需求量,我市多個生鮮線上平臺上的買菜訂單出現了爆發式增長。
  • 線上購物越來越便利,線下市場發展會如何?
    那這些平臺的發展給我們線下超市帶來了哪些影響你呢?2014年6月6日,北京雲杉世界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旗下的美菜網成立。2014年11月,每日優鮮成立,由徐正和曾斌創立,分任CEO和COO,2014年12月正式運營。
  • 全國網際網路大鱷搶佔貴陽社區生鮮菜場,線上or線下買菜,你咋選?
    如今,社區菜場生鮮團購已成為不少市民買菜的新方式,在其背後,各個網際網路電商企業也紛紛出動,以注資或入股的方式搶佔各個社區生鮮菜場。然而,另一邊,線下實體超市同樣也在不斷推出便民的優選服務和優惠的購物價格,面對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買菜環節,市民有了種類繁多的選擇。
  • 線上買菜需半夜搶?各平臺表示需求激增但會緩解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從盒馬鮮生、多點、美團這些可以線上購菜的平臺了解到,受到需求極速加大和春節期間儲備少的影響,他們的確遭遇到了突增的市場需求,有些平臺的需求量增加了4倍,此外快遞小哥因春節返鄉,運力也不如往常。但是,伴隨著加大調配和運力恢復,情況會大為緩解,各平臺呼籲大家不必囤菜。
  • 線上買菜貴?那是你選錯了平臺!
    隨著新冠疫情的發酵,改變了大多數人的生活方式,由於不能出門,為了維持日常所需,多數人已經選擇在線上買菜,不過據調查顯示:多數人反應線上買的菜不夠新鮮、價格貴、配送不及時等問題,造成了多數人不願意在線上買菜,覺得不合算,但是事實真的如此嗎?
  • 東北首個「菜大全」落戶長春 線上買菜已成潮流
    今年疫情以來,大量的消費需求從線下轉至線上,「數字力量」已成為帶動超市、農貿市場收入增長的新引擎。疫情讓平時很少逛菜市場的年青人,逐漸習慣用外賣從菜市場買菜。美團閃購旗下的生鮮食材到家品牌「菜大全」,也逐步摸索出了生鮮電商中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