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 | 線上「買菜」成資本新寵,線下市場何去何從?

2020-12-23 36氪

(以下內容是36氪音頻節目《觀察+》的文字版,收聽更多精彩解讀,請在36氪app訂閱《觀察+》)

採訪 | 龍真梓

文稿整理 | 李勝楠

「買菜」成為資本新寵兒。餓了麼、美團以及蘇寧小店都在不斷嘗試線上買菜業務。其中,餓了麼已經聯手賽道中的明星公司叮咚買菜,美團買菜已經在北京上線,蘇寧也即將開始運營自己的菜場業務。線上買菜這件事為什麼會突然火起來?「app+買菜」會成為下一個風口嗎?

本期觀察員:孫永傑,獨立ICT評論人,曾有在ICT專業媒體及網站的記者、編輯、主編經歷

36氪:為什麼「買菜」這件事兒會突然火起來?

孫永傑:線上業務發展得很快,所以電商行業也開始逐漸細分,比如社區電商、盒馬鮮生都屬於細分的領域。買菜實際上也是基於電商的細分市場,因為蔬菜是一日三餐必需品,它的突然火爆跟電商的不斷細分有很大關係。

36氪:市場的確在不斷細分,但我覺得最根本的原因是生鮮是電商的最後一片藍海,買菜的火爆和這個大邏輯是分不開的。

孫永傑:隨著電商業務的發展,大家開始涉足高頻的業務區,因為這樣的業務可以帶來流量。隨著電商深入,他們發現生鮮是必需品。同時生鮮相對其他商品來說,也屬於更高頻次的產品,所以大家發現了這個市場。另外,目前線上生鮮市場的銷售額還不到全國銷售額的1/10,說明這個市場的空間仍然很大,於是大家也都專注於此。

36氪:和採購水果、海鮮相比,線上採購菜品的運營方式有什麼不同嗎?

孫永傑:相比於水果、海鮮,蔬菜是更被需要、更容易被高頻消費的產品,所以它對供應鏈的要求更嚴格。而且購買蔬菜對供應鏈的管理要求也會更高,因為商戶需要更精確的計算採購數量,如果算的誤差很大,那麼對運營方是有損失的。總之,這個市場機遇和挑戰並存。

36氪:另外一個不同也許在於品類。買菜對SKU的要求會比較高,需要種類更齊全。叮咚買菜的運營理念就是平臺上的SKU要能夠達到做一桌菜的標準。

孫永傑:正是因為這個特點,所以對供應鏈的要求更高。並且種類多,對預測的要求也更高,這一切都要回歸到大數據上。未來這種平臺要做大,必須投入大數據,大數據雖然不能保證結果十分精確,但是也不會誤差很大。

36氪:對於採購菜品而言,穩定和高效的供應鏈具體指什麼?怎麼做來保證供應鏈的高效和穩定?

孫永傑:對於菜品來講,供應鏈是指前置倉儲。前置倉是說,平臺在小半徑的範圍內設置一個倉儲,用來保證採購、分發、配送一條龍都在這裡完成。有了前置倉,就能保證平臺的備貨充足,電商平臺寧可多備貨,在初期增加消耗,也不能在平臺建設初期就讓用戶的下單落空。

36氪:對於線上買菜平臺的興起,有人認為這會幫助傳統的線下市場接到更多單,創造更多利潤。也有人說,這會對線下市場造成降維打擊。

孫永傑:都有道理,這兩類針對的用戶群不一樣。很多年輕人不願意出門,就願意讓平臺直接送貨上門。但現實中也可以看到很多中老年人願意自己去菜市場,他們認為這樣可以貨比三家,並且保證菜品質量。所以這個問題沒有定論,線上線下各有好處,各有用戶群。

36氪:90後或者00後的消費習慣偏向於網上購物,隨著時間的變化,這些年輕人更年長一些,就會成為消費的主力人群,也許那時線上對菜市場的衝擊會更明顯。

孫永傑:至少從現在看,我覺得它們是一種互補。我們不能粗暴地把它們當作競爭對手,不一定線上就一定要衝擊線下。

如果你所在的公司、行業與新商業世界的熱點話題息息相關,並且正在尋求報導,歡迎帶著簡介聯繫我們(聯繫人:龍真梓 聯繫方式:longzhenzi@36kr.com)。

相關焦點

  • 「線上買菜」攪動市場格局
    線上買菜漸成時尚。叮咚買菜前置倉線上買菜漸成時尚。不過,現在也有越來越多的老年人習慣使用APP買菜,很多老年人可能會遇上腿腳不方便,購買的蔬菜、水果、米麵糧油太重,提回家太吃力等問題。」記者了解到,僅寧波一地的日訂單量就達到數萬單,且還在不斷增長中。此外,消費者還比較關注線上線下買菜在價格上有什麼區別。
  • 貴陽社區生鮮菜場被網際網路大鱷搶佔,線上線下買菜你咋選?
    如今,社區菜場生鮮團購已成為不少市民買菜的新方式,在其背後,各個網際網路電商企業也紛紛出動,以注資或入股的方式搶佔各個社區生鮮菜場。然而,另一邊,線下實體超市同樣也在不斷推出便民的優選服務和優惠的購物價格,面對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買菜環節,市民有了種類繁多的選擇。
  • 線上+線下 泉州南安市民買菜方式多樣
    住在市區日昇新城小區的林先生表示,如今超市、市場逐漸恢復經營,可以隨時去購買生鮮蔬菜肉類,且種類和存量都非常充足,所以基本上不需要囤貨,吃多少買多少即可。與林先生每兩三天到附近的市場、超市購買生鮮蔬菜肉不同,有些不愛出門的居民則選擇線上購物的模式滿足日常夥食需求。這一切得益於最近泉州南安推出線上買菜模式。
  • 全國網際網路大鱷搶佔貴陽社區生鮮菜場,線上or線下買菜,你咋選?
    如今,社區菜場生鮮團購已成為不少市民買菜的新方式,在其背後,各個網際網路電商企業也紛紛出動,以注資或入股的方式搶佔各個社區生鮮菜場。然而,另一邊,線下實體超市同樣也在不斷推出便民的優選服務和優惠的購物價格,面對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買菜環節,市民有了種類繁多的選擇。
  • 有一種買菜叫送貨上門:美團打造線下流量新入口
    社區買菜是萬億級體量的大賽道,足夠高頻剛需且低客單價,是僅剩的線下新流量入口機會,成了兵家必爭之地。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統計,2013-2017年中國生鮮食品零售額從3.61萬億元增長到4.72萬億元,預計2019年這一數據更將達到5.31萬億元。
  • 廣州農貿生鮮市場供應充足:肉菜充足不斷檔 線上買菜成時尚
    廣州農貿生鮮市場供應充足:肉菜充足不斷檔 線上買菜成時尚金羊網  作者:陳澤雲、穗商務局  2020-02-09 正值正月十五元宵節,不少老廣都習慣做一桌豐盛大餐慶祝節日
  • 線上購物越來越便利,線下市場發展會如何?
    那這些平臺的發展給我們線下超市帶來了哪些影響你呢?2014年6月6日,北京雲杉世界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旗下的美菜網成立。2014年11月,每日優鮮成立,由徐正和曾斌創立,分任CEO和COO,2014年12月正式運營。
  • 線上買菜業務漸趨主流,市場火爆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持續的疫情催生了宅經濟,為了儘量避免出門和與外界密切接觸,線上訂菜買菜越發成為一種全新的消費方式和生活方式。現在疫情消退,線上買菜依然熱度不減。買菜跟一日三餐一樣高頻、剛需,但是現在很多年輕人忙於工作,很少有時間到線下菜市場買菜,這裡就造成了一個「線上買菜」的需求。而線上買菜業務的出現,讓人們對於「買菜」這件事不那麼頭疼。
  • 睿途士線上買菜平臺,買菜小程序方案
    2.3線上買菜 通過小程序的線上買菜模塊,可以幫助農貿市場找到更多的消費者。線上選購,配送到家。「擁抱」網際網路,「線上買菜」成了補給生活必需品的主要選擇。2.4生態營銷在農貿市場整個營銷生態鏈中,線上營銷與線下營銷互相結合,是智慧農貿營銷的必然方向,構建一個O2O的營銷生態鏈,讓企業建立一個良性的營銷生態,節約更多的營銷成本 。線上買菜平臺可為消費者提供蔬菜水果、肉禽蛋類、水產海鮮、牛奶乳品等生鮮食品的下單、配送上門服務。
  • 生鮮電商線上線下互融共通
    她還透露,公司正在籌劃在線下布點以服務社區顧客:「未來方向是在廣佛地區開拓不同業態的、全區域的生鮮零售市場。」社區生鮮2.0——菜吧「自從樓下開了一家番薯藤,我就再也不愁買菜這事了。」雖然胡女士是全職媽媽,但在買菜上能省下時間和心力,何樂而不為。
  • 線上買菜,你還不來薅羊毛!
    你還不知道現在大火的線上買菜嗎?還記得當初的「外賣大戰」、「打車大戰」、「共享單車」嗎?現在又颳起了一陣「買菜大戰」,一分錢的2瓶品牌礦泉水,幾毛錢一斤的甜橙,幾毛錢一斤的蔬菜,從蔬菜水果到肉蛋類,各種都有,各大平臺為了爭搶用戶,各種價格低到「壕」無人性,只有你想不到的低價,你有薅羊毛嗎?
  • 線上平臺加速布局「網上買菜」 線下超市...
    2020年上半年疫情期間催發的「網上買菜」「無接觸配送」給市民培養了消費新習慣,也讓敏銳的商家們順水推舟找到新商機——「到家最後一公裡」。最近華潤旗下超市、華聯超市等蘭州市內大型超市紛紛通過聯合線上平臺等方式,開啟「送貨到家」服務;拼多多、美團等線上平臺也開發小程序,聯手社區電商,主攻蔬菜、水果、生鮮、零食領域的「線上下單、線下自提」業務。
  • 線上買菜平臺紛紛進場,哪個平臺更適合線上買菜?
    線上買菜風起雲湧,眾多平臺紛紛效仿,於是乎,線上有很多買菜平臺上線,不過平臺數量眾多,雲龍混雜,讓人難以辨別真偽,那麼哪個平臺更適合線上買菜呢?今天就為您推薦物美價廉又方便的佰裡購平臺。「佰裡購是我見過最好用的線上買菜平臺,他們價格普遍低於市場價,而且蔬菜比菜市場的還新鮮,重點是方便,在手機上下單,不用多長時間蔬菜就送到家了,特別方便,再也不用擔心買的菜多拎不動的問題了。」一位接受採訪的大媽說道。
  • 設鬧鐘買菜,預約買菜,線上生意火爆,生鮮電商的春天來了?
    事實上,線上買菜已經成為這個假期的主流,生鮮電商訂單數量大幅增長,異常火爆。預約買菜可還行響應網友「鍾南山說動才動」號召的劉萌自打大年初一就開始了「與世隔絕」的生活,做菜、吃飯、看新冠肺炎疫情情況、睡覺成了她一天最主要做的事情。
  • 烘培市場規模達4500億元 線上蛋糕受資本追捧
    羊城晚報訊 記者吳珊報導:線上蛋糕領域受資本追捧!24日,幸福西餅宣布近期完成4億元B輪融資,由華興新經濟基金領投,龍珠資本、璀璨資本等跟投。據悉,此次融資也創下了目前烘焙新零售領域最大的單筆融資。記者走訪了解到,傳統烘培行業的分散格局正在被線上烘培行業的快速發展所打破。著眼於全國布局的烘培企業,正在通過衛星工廠模式,快速佔領全國市場。
  • 東北首個「菜大全」落戶長春 線上買菜已成潮流
    今年疫情以來,大量的消費需求從線下轉至線上,「數字力量」已成為帶動超市、農貿市場收入增長的新引擎。疫情讓平時很少逛菜市場的年青人,逐漸習慣用外賣從菜市場買菜。美團閃購旗下的生鮮食材到家品牌「菜大全」,也逐步摸索出了生鮮電商中的新模式。
  • 合肥再添一家智慧型菜市場 線上線下均可買菜
    同時,考慮到周邊居住人群的中高端消費需求,市場還設有進口商品、活海鮮、有機蔬菜等高端食品專櫃。值得一提的是,星光菜市場還設置有扶貧專區,在這裡廣大消費者能買到來自國家級貧困縣的農副產品。除了業態豐富以外,星光菜市場還是一家「智慧型」菜市場,為什麼說它智慧呢?
  • ...菜市場投用 智慧型購物線上線下均可買菜__萬家熱線-安徽門戶網站
    同時,考慮到周邊居住人群的中高端消費需求,市場還設有進口商品、活海鮮、有機蔬菜等高端食品專櫃。值得一提的是,星光菜市場還設置有扶貧專區,在這裡廣大消費者能買到來自國家級貧困縣的農副產品。市民買菜掃碼支付除了業態豐富以外,星光菜市場還是一家「智慧型」菜市場,為什麼說它智慧呢?
  • 買菜大戰網際網路巨頭降維打擊小攤販,社區團購會被資本玩壞嗎?
    疫情以來,人們出門的熱情降低,宅經濟盛行,盒馬鮮生、叮咚買菜等生鮮電商火爆一時。而另一邊網際網路巨頭們的線上流量增長不斷放緩,急需線下業務倒流,社區團購的市場規模和用戶量都足夠大,也就成了巨頭們的必爭之地。
  • 合肥包河區再添一家智慧型菜市場 線上線下均可買菜
    星光菜市場位於寧國路與靶場東路交口星光天地負一層,是寧國路美食街的核心區域,周邊小區、寫字樓雲集,人口密集,是附近居民購買肉菜、農副產品的主要場所之一,市場消費潛力巨大,可覆蓋服務人群數萬人。同時,考慮到周邊居住人群的中高端消費需求,市場還設有進口商品、活海鮮、有機蔬菜等高端食品專櫃。值得一提的是,星光菜市場還設置有扶貧專區,在這裡廣大消費者能買到來自國家級貧困縣的農副產品。除了業態豐富以外,星光菜市場還是一家「智慧型」菜市場,為什麼說它智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