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報訊 記者吳珊報導:線上蛋糕領域受資本追捧!24日,幸福西餅宣布近期完成4億元B輪融資,由華興新經濟基金領投,龍珠資本、璀璨資本等跟投。據悉,此次融資也創下了目前烘焙新零售領域最大的單筆融資。記者走訪了解到,傳統烘培行業的分散格局正在被線上烘培行業的快速發展所打破。著眼於全國布局的烘培企業,正在通過衛星工廠模式,快速佔領全國市場。
烘培市場巨大但格局分散
據了解,蛋糕、麵包等烘焙食品早已成為國內一線城市上班族的「家常餐」,同時二三線城市也正迎來產業的快速擴張。據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公布的數據,目前國內烘焙市場規模已達4500億元,行業規模巨大但市場競爭格局分散。
據科技新媒體「新消費內參」提供的一份烘焙行業數據顯示,相對於國內整體烘焙市場而言,年銷售額在億元及以上的十餘家烘焙行業領導或知名品牌,市場佔有率不足10%。比如,好利來、85℃、桃李麵包、克莉絲汀、元祖蛋糕等。而剩下的烘焙類年收入在2000萬元左右品牌數量很大,約有1000多家,佔據了90%以上的市場。在這些品牌中,又存在著大量地方性品牌及個體商戶。記者打開地圖,隨機定位在廣州中心城區的一個位置,就可以看到周圍幾公裡範圍內存在著的多個蛋糕或西餅店,不少店的名字都是第一次聽到。
從消費端看,據公開資料顯示,歐美國家烘焙產品人均年消費量在41.9千克左右,美國人均消費量在36.7千克,英國人均消費量在36.7千克。而我國遠低於這個數字,消費潛力巨大。
線上烘焙業快速發展
消費群體的年輕化以及線上烘焙業的快速發展,正在讓這個行業由分散走向集中。數據顯示,目前國內80後和90後人口已突破4億,消費群體的年輕化,使其更關注效率和健康,這使得方便快捷、新鮮健康的現烤產品更易受到青睞。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近年來烘培企業的目光開始向線上轉移。總結來看,主要存在三種模式,一是傳統蛋糕大牌,紛紛開啟線上訂蛋糕、線上團購等模式,讓服務範圍和品牌效應擴大化,比如好利來、85℃等。二是催生了一批網紅蛋糕店,通過線上引流線下消費的模式擴大銷售。比如上海很火的網紅蛋糕店Lady M,多人在店前排長龍的照片在網上廣為流傳。不過,也有一些網紅蛋糕店遭遇了大起大落,比如瑞可爺爺的店,近幾年就經歷了從「排隊兩小時買蛋糕」到在全國多地門店關閉的過程。三是一些線上蛋糕品牌通過電話訂購及電商多渠道開店等形式開始售賣蛋糕,比如幸福西餅、21cake等。
龍珠資本合伙人朱擁華介紹,目前餐飲行業的線上滲透率不到10%,隨著移動網際網路對用戶習慣的培養,未來會有更多的線下業務向線上滲透,有很好的投資機會。在2017年龍珠資本根據美團點評的數據資源發起的一次關於線上餐飲行業增長速度的全國性調查顯示,蛋糕的線上業務在六七個月時間內增長了七八倍,顯示出了用戶的線上購買趨勢。
投資人看中「迅速佔領全國市場」
不過,最打動投資人的還是烘培行業的模式創新——如何通過產業化、線上化,迅速佔領全國市場、更快地將現做食品送達消費者手中,提升用戶滿意度。
據幸福西餅CEO袁火洪介紹,近期該公司已完成4億元的B輪融資,這也創下了目前烘焙新零售領域最大的單筆融資。據了解,幸福西餅成立於2008年,最初定位是線下烘焙連鎖品牌,2013年轉型做網際網路蛋糕。與普通線上蛋糕企業主要做區域性品牌不同,袁火洪瞄準的是全國市場,通過烘焙衛星工廠模式,在全國迅速擴張。
「在拓展城市時,我們採取了城市合伙人制,即每個城市尋找一個合作夥伴,負責投資工廠、生產和物流,我們則給出統一的選址、裝修和管理標準。通過線上下單,線下中央工廠和分布式工廠配合併自建冷鏈配送團隊,可以實現2—5小時送達,確保新鮮現做。」袁火洪說,由於開店不必找門臉房,成本低,離消費者更近,衛星工廠密度在逐步提升。截至6月,幸福西餅已布局國內200多個城市,日均客單量近4萬單。
朱擁華則表示投資幸福西餅,他還看重該平臺的引流作用,「除了出售蛋糕,下午茶等輕食品需求也很大。鮮花和蛋糕的線上轉化率也很高。」袁火洪說,月餅也存在區域化、品牌分散化的特點,這將成為幸福西餅進軍的下一個目標。
連結>>>>
熱觀察:網際網路餐飲管理仍是監管難點
近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新修訂的《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範》(以下簡稱《規範》),對外賣食品提出了具體要求,即外賣「出鍋」4小時內送到。
《規範》指出,燒熟後2小時食品的中心溫度保持在60℃以上(熱藏)的,其食用時限為燒熟後4小時。《規範》適用於餐飲服務提供者,包括餐飲服務經營者和單位食堂等主體的餐飲服務經營活動。
據了解,蛋糕類產品,因含有奶油等易腐敗成分,多需要冷鏈配送。不過,記者走訪了解到,不少網上蛋糕店,將蛋糕送至消費者手中時,常常處於「裸送」狀態。在地鐵站中,人們常常可以看到,在店裡放冷櫃中儲藏的芝士蛋糕,只是由普通包裝盒打包,在沒有任何保溫措施情況下,由外賣員送給了前來取貨的消費者。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