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加速「網紅」速食進入日常消費 健康速食受消費者和資本青睞

2020-12-15 中國金融新聞網

  在「衣食住行」的基本生活需求中,「食」毫無疑問是佔據第一位的。在新冠肺炎疫情隔離期間,餐館、超市歇業,人們在各大生鮮平臺搶購食材成為常態。不少實體餐廳受疫情的影響下則面臨著停業和倒閉的困境。

  與此同時,速食食品成了隔離期間不少人的選擇。但由於受疫情影響,工廠人力無法返工以及運輸困難等問題,一些地方超市速食貨架被一掃而空無法補貨,方便麵也「一包難求」。不少速食食品因此成了「期貨」,例如近些年的「新晉網紅」螺螄粉,發貨日期甚至推遲到一個月之後。

  數據顯示,2月以來,天貓商城上方便速食的整體銷量同比增長接近7倍。在疫情的影響下,速食食品迎來了「春天」。

  疫情期間速食食品行業加速崛起

  螺螄粉只是速食食品行業的一個縮影。2014年以來,在餓了麼、美團等外賣平臺的衝擊下,方便麵銷量呈下降趨勢,2019年,方便麵銷售有所回暖。

  實際上,速食食品的崛起早有跡象。在疫情期間銷量大增的速食拉麵品牌「拉麵說」在2016年成立,2017年11月,「拉麵說」宣布獲得400萬元天使輪投資,投資方為挑戰資本。2018年3月,「拉麵說」又完成1000萬元A輪融資,嘉程資本領投。2020年4月17日,「拉麵說」登上李佳琦直播間,幾十萬份一搶而空。

  同一時期興起的速食品牌還有霸蠻牛肉粉。2014年,霸蠻牛肉粉從線下門店起家,2016年推出速煮系列牛肉粉。從2014年起,霸蠻牛肉粉先後獲得真格基金、IDG資本等多家知名VC投資。2018年4月,霸蠻牛肉粉完成數千萬元B輪融資後,估值達到5億元。

  需求的增長也帶來投資。2020年2月19日,四川白家食品宣布已完成1.1億元A輪融資,由同創偉業領投,投資額佔白家食品10%的股權,本輪融資資金主要用於增加工廠產能、擴大線下銷售渠道和線上直供業務。據報導,白家食品在今年春節期間的訂單量猛增。截至2月底,白家食品已接到了近2億元的訂單,遠高於2019年同期4000多萬元的銷售額。

  同樣獲得消費者青睞的還有自熱火鍋產品。自熱食品從2016年下半年起開始進入大眾視野。數據顯示,2017年,自熱食品迎來爆發,企業註冊量比2016年增長了75%,並於當年「雙十一」賣出170萬份,徹底引起了市場的關注。自熱火鍋產品行業格局較為集中。其中,海底撈、大龍燚、小龍坎、德莊等傳統餐飲龍頭依靠其主營業務的經驗快速入局,三隻松鼠、良品鋪子、百草味等零食生產商也加入戰局,新晉品牌有自嗨鍋、莫小仙等。

  國民消費升級敦促速食食品健康轉型

  速食食品早已有之。「拉麵說」的創始人姚啟迪曾表示,目前國內每年方便麵人均消耗為35包,而日本是48包,韓國是78包。在他看來,方便麵本身就是一個擁有廣泛群眾基礎的產品,市場足夠大。但是在外賣平臺的衝擊下,從2013年開始,我國方便麵市場出現嚴重數據下滑。2014年方便麵市場銷售額440億份,2016年僅剩380億份左右,跌幅近13.6%。

  毫無疑問,在近年來國人越來越注重飲食健康的背景下,方便麵也面臨著轉型升級的需求。高級速食食品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興起。以「拉麵說」為例,相對於傳統的方便麵,「拉麵說」主打「高端、健康的方便食品」,其經典的豚骨拉麵口味使用了半乾生鮮面,配以叉燒、麻筍、木耳、蔥花和精製湯底,旨在讓消費者不用去拉麵館,在家就能煮出好吃的日本拉麵。

  傳統方便麵也紛紛求變。最近兩三年,方便食品市場的供給端出現了新的變化,傳統方便食品巨頭順應消費升級趨勢紛紛推出高端產品,「原湯」代替調料粉,「大塊肉」代替脫水肉乾,方便食品擺脫傳統的「飽腹」形象,開始向「營養、美味而且方便」的形象進發。

  有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方便麵市場同比增長3%以上,銷售額達842億元,有觸底跡象;2018年,方便食品市場銷售額一舉突破900億元,回暖明顯;2019年方便麵市場整體銷量同比增長1.5%,銷售額同比增長7.2%。

  高端面也為方便麵企業貢獻了大部分的營收。今年3月23日,港股康師傅控股發布了2019年業績報告。報告顯示,2019年全年,康師傅實現營收619.78億元,同比增長了2.13%;淨利潤33.31億元,同比增長35.2%。在其方便麵業務中,容器面營收最高,達123.21億元,高價袋面營收為101.98億元,中價袋面營收為25.9億元,其較去年同期漲幅分別達到4.46%、6.89%、8.66%。

  來自中國產業信息網的數據統計,2019年我國方便食品行業規模預計超過4500億元,已形成了龐大的全國性食品產業集群。其中,方便麵、速凍食品是佔比最大的兩個品類;速凍食品市場規模約為1500億元,方便麵市場規模約為1000億元。預計未來幾年方便食品行業的增速依然有望保持在6%左右,行業規模將在2025年超過6300億元。

  疫情之後速食食品或變成日常消費品

  2019年年底,天貓發布的《2019-2020國民味道》數據顯示,方便速食將成為2020年六大年度美食趨勢之一。2019年半成品菜銷量同比增長111%;自熱火鍋等新式方便速食在天貓上的銷售增長超過50%。

  疊加「單身經濟+宅經濟+消費升級」的影響,速食食品是食品行業新的投資風口嗎?

  快消食品行業分析師朱丹蓬對此表示,自熱速食不是風口,只是疫情中特殊節點的一個品類,跟掛麵是一樣的。等疫情過去之後人們可以放心出門吃飯,速食食品是否還會得到消費者的青睞還是一個未知數。

  某消費者在疫情期間囤積了不少的速食意面等食物來應對一日三餐。而疫情之前,她最主要的飲食來源是外賣。「等疫情過去之後應該還會叫外賣,速食食品中沒有新鮮蔬菜,而且好吃的速食價格也並不便宜。」該消費者表示。

  也有業內人士看好速食食品未來的發展趨勢。廣發證券研究報告認為,自熱火鍋行業未來5至7年市場規模將達到50億元至150億元,在行業快速發展階段實現40%至60%的年複合增長率,潛力仍在釋放中。

  有業內人士認為,客觀而言,疫情助推了自熱食品從網紅爆款到日常消費品的屬性轉變。早期,自熱火鍋品牌通過娛樂圈明星、影視劇植入以及小紅書推薦等方式,抓住消費者對新奇產品的探索欲成為「網紅爆款」,短時間內打開品牌和品類知名度。而當消費習慣進一步養成,經歷了從小眾到普惠的必經之路,自熱食品各品牌將進入生產技術、供應鏈穩定程度、線上線下渠道能力、SKU擴展能力等方面的角逐。

  華映資本高級投資總監姜志峰表示,疫情下包裝食品對堂食的替代加速了餐飲零售化趨勢,讓越來越多的人追求能達到堂食口味和品質、具有很強升級屬性的包裝食品。新品類正在彌補過去餐飲業的一些空白,降低消費者的教育門檻。

相關焦點

  • 探秘方便速食賽道:你為螺螄粉和自嗨鍋上頭了嗎?
    隨後受健康飲食習慣和外賣衝擊,再到近年間捲土重來,愈發高端化、健康化、多樣化,方便速食產業的發展歷程可謂跌宕。如康師傅推出的零脂肪湯品粉絲系列和自熱速達麵館系列;統一推出的湯達人系列和自熱生活館系列。與此同時,大批網紅品牌和新銳品牌迎合年輕群體消費需求及偏好,憑藉營銷創新和貨品創新助力品牌成功突圍。如明星同款、影視劇植入、「半個娛樂圈都在吃」的自嗨鍋;推出與火隱忍者聯名,聚焦特定消費群體的產品的一楽拉麵等。
  • 你為螺螄粉和自嗨鍋上頭了嗎? 探秘方便速食賽道
    隨後受健康飲食習慣和外賣衝擊,再到近年間捲土重來,愈發高端化、健康化、多樣化,方便速食產業的發展歷程可謂跌宕。 如康師傅推出的零脂肪湯品粉絲系列和自熱速達麵館系列;統一推出的湯達人系列和自熱生活館系列。 與此同時,大批網紅品牌和新銳品牌迎合年輕群體消費需求及偏好,憑藉營銷創新和貨品創新助力品牌成功突圍。如明星同款、影視劇植入、「半個娛樂圈都在吃」的自嗨鍋;推出與火隱忍者聯名,聚焦特定消費群體的產品的一楽拉麵等。
  • 藍海變紅海 網紅自熱火鍋尋路資本
    一周3起千萬級融資,網紅自熱火鍋火了。5月17日,北京商報記者獲悉,網紅自熱火鍋品牌「莫小仙」「自嗨鍋」「食人族」於一周內同時完成融資。在業內人士看來,受資本追捧的背後是不斷擴大的自熱火鍋市場,但隨著需求增加,藍海逐漸變紅海,傳統火鍋巨頭德莊、海底撈「帶資」進場,方便食品大佬康師傅、統一強勢入局。
  • 食族人抓住"宅經濟"方便速食關注口味更要健康
    一時間,大多數都市消費者的日常消費習慣正在改變,更引發了多家公司加大馬力調整市場策略。抗擊疫情或許是一場持久戰,但民以食為天,即便宅在家一日三餐還是要吃的,這對於年輕的消費者來說,無疑是個頭等大事,而方便速食便逐漸成了他們賴以生存的主要食物來源。
  • 為什麼消費升級了,我還是離不開速食?
    消費升級浪潮的背後,我們看到的是消費者不斷升級的消費觀。DT君聯合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CBNData)推出一組專題,從效率、健康、專業、審美和治癒5個方面,用大數據洞察2017年消費升級背後的消費人群特徵。 外賣、方便食品、生鮮電商,新商業模式或新品類的崛起,正在幫助都市裡繁忙的年輕人越來越高效卻不失優雅地用餐,把更多做飯時間騰出來,留給美好的生活。
  • 這幾年網紅速食太火了,看看你吃過幾個?
    這次疫情期間禁足在家,再次驗證囤貨的重要性!雖然物資沒有睏乏,但疫情最緊張時去超市都有風險,如何解決溫飽成了首要問題!總說吃速食吃零食不健康,但是在這個時刻感覺它們才是生活樂趣! 以前覺得速食就是就是方便麵,現在看到某康師傅某老壇酸菜就……一言難盡。
  • 「一人食」經濟,中式鮮面引領高端速食新浪潮
    突如其來的疫情,不僅影響到我國的政治與經濟,也讓國人的消費行為發生了巨大改變,食品行業更是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而機遇往往是與挑戰並存的。社交活動受阻導致沉寂許久的速食產業成為了為數不多未受影響反被助推的行業,迸發出新的生命力。
  • 從方便酸辣粉切入,速食品牌「食族人」完成數千萬元 A 輪融資|早起...
    文 | 夢悅36氪獲悉,方便速食品牌食族人近日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投資方為眾暉資本,青嶺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品牌建設、人才引進和渠道拓展。研究報告顯示,方便速食賽道已經成為2500億級別的市場。
  • 好好吃飯又怕胖的世紀難題,讓我們發現了健康速食的新商機!
    1、更注重健康,「減肥、低卡」帶火了代餐、氣泡水生活中,你自己或者身邊是不是會有常把減肥、低卡掛在嘴邊的人?不論是女性消費者從變瘦變美的角度出發,還是肥胖和超重人群出於健康的角度考慮,體重管理和體型控制已經成為很多消費者持續終生的健康生活理念。
  • 速食覺醒,粉面沸騰 - 知識庫 - 市場部網
    在炒制風味無法被複製基因的前提下,「湯煮」和「醬拌」是速食粉面最仁慈的出場方式。根據CBNData和天貓美食聯合發布的《2020天貓美食消費趨勢報告》,方便速食品類增速迅猛。通過現代化改造和口味優化,速食粉面這條新興賽道湧出越來越多的品牌,代表有川渝酸辣粉「白家陳記」,主打日式拉麵的「拉麵說」,湖南常德牛肉粉的代表「霸蠻牛肉粉」。
  • 開啟千年主食新吃法,蠟筆小新方便速食新潮流
    隨著消費升級推動,一碗米飯如何在未來開發出新的理念和符合時代需求將成為下一個米飯經濟風口。瑪氏公司、美的、農夫山泉等知名企業或跨界或品類延伸都逐步涉足稻米種植與流通領域,在這些行為背後,反映出資本市場對於主食消費觀念的改變所造就出的巨大商業空間的期待。
  • 青山資本2020年中消費報告:年輕消費者的真實心態和一些有趣而獨特...
    受新冠疫情和全球政治、經濟等變化的影響,中國當下的市場形態和消費者心態正發生著前所未有的劇變。有些短期的改變成為長期的習慣,習慣中又有很大一部分會在未來保留下來,進而永久地影響消費形態。更多的消費品牌,尤其是針對年輕消費者的或新誕生的初創消費品牌,開始不只關注到個性、自我、叛逆等標籤,而是更廣泛和深入地將理解、互助、奉獻等融入品牌價值的宣揚和品牌理念的展現素材中。符合和傳播這類想法的產品和品牌也會更加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別老說生活在遠方,我就要眼前!很多人的幸福觀被疫情改變了。
  • 中國老範家速食麵館面登陸韓國 創新非油炸蒸煮技術顛覆世界
    而老範家速食麵館面在進入韓國市場以來,單日平均銷量高達4800桶,漸露鋒芒,預示中國泡麵在韓市場爆品的誕生。  目前韓國市場的方便麵製作方式依然以傳統油炸工藝為主,該工藝於上世紀60年代從日本引進,在大眾對健康日益重視的今天,被很多韓國的泡麵愛好者認為落後和不健康。
  • 中國人最喜歡的速食,它排第一
    粉面類網紅速食品雖香,但可能並不符合人們對速食的原始期待。拿最火的螺螄粉來說,一包螺螄粉售價在 10 元左右,和 2.5 元一包、3.5 元一桶的方便麵相比,價格還是偏高。而要吃上螺螄粉,需要先花 8 - 10 分鐘煮熟米粉,再重新取一鍋冷水,混合料包與米粉至煮沸,和只需要泡三分鐘熱水的方便麵相比,速度上也輸了。
  • 方便速食成食品行業增長新引擎 三隻松鼠延續優勢打造子品牌鐵功基
    在風味開發和產品質量保障上,鐵功基精研全球市場,聚焦方便速食和地域美食,每一件產品都匹配專屬二維碼,食品安全在線可追溯。作為三隻松鼠旗下品牌,鐵功基也將"主人式"的客服文化發揚到了極致,客服24小時在線,及時提供購買諮詢、營養搭配、生活妙招分享等服務,為消費者帶去愛和快樂。
  • 瞄準速食意面增量市場,「空刻」想為消費者提供餐廳級意面
    根據CBNData聯合天貓的數據,近年來線上方便速食行業消費規模持續增長,2019年相較2017年增長106%,雖然傳統品牌仍佔據主要市場份額,但新興品牌的上線進程正在加速中。36氪最近關注到的速食品牌叫「空刻」,主打速食意面,圍繞一二線的精緻寶媽和白領,讓消費者在家簡單做出餐廳級意面。聯合創始人王義超告訴36氪,產品自2019年5月上線,不到一年銷售額已過億,根據生意參謀數據,今年1-10月,空刻在天貓意面類目銷量No.1,今年雙十一期間在天貓意面市場的份額約為77%。
  • 顛覆了西餐廳模式的速食牛排 這種創新業態現在怎麼樣了?
    速食牛排是近兩年新興的一個品類,以百元品質牛排為賣點,摒棄西餐廳吃牛排的繁文縟節,以3-5分鐘現煎牛排、紙盒盛放、小檔口和少量高腳凳的形式出現在各大商場,它一出現便引發了人們的關注,一度被稱為「網紅牛排」,也曾創造了排隊長龍的盛況。
  • 半年賣6億,網紅自嗨鍋為什麼火火火?
    據CBNData《2018生活消費趨勢報告》顯示,外賣服務App24 歲以下用戶規模同增超 1000 萬,貢獻了44%的增長。另有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單身人口已達2.6億,其中超過7700萬的成年人是獨居狀態。「宅+獨居」爆發了出極大的消費潛力,方便速食行業進入發展的快車道。
  • 外賣「速食包」不能成監管「盲區」
    涉事地食藥監部門現場檢查稱,未發現過期食品原料和成品,但餓了麼、美團已經宣布——第一時間將使用該品牌「速食包」的商家全部下線。  隨著人們餐飲習慣的改變,以外賣形式解決吃飯問題的人群日益擴大。外賣作為餐飲服務的新業態,近幾年以快捷、實惠等特點受到很多人的青睞,市場發展潛力巨大。根據有關機構的調查,2017年中國在線外賣市場規模達2000多億元。然而,這巨大潛力背後也暗藏著安全隱患。
  • 《青山資本2020年中消費報告》:「非常時期」的消費趨勢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這些事件不僅關係著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也會對未來產生深遠的影響。「活得不夠久,也什麼都能看見」成為了今年最無奈而真實的註解。受新冠疫情和全球政治、經濟等變化的影響,中國當下的市場形態和消費者心態正發生著前所未有的劇變。有些短期的改變成為長期的習慣,習慣中又有很大一部分會在未來保留下來,進而永久地影響消費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