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在非洲的殖民地一般在沿海,法國為何佔領中非?

2020-12-12 地圖帝

不算兩個美洲和大洋洲,歐洲、亞洲、非洲一般會以方位來劃分本洲內的地區,比如歐洲有東歐、北歐、西歐,亞洲有東亞、西亞、南亞、東南亞。不過,非洲的情況有些特殊。非洲分為北非、東非、西非、中非、南非。但是,南非由於是一個國家的名字,為了區別作為國家的南非與南非地區,一般將作為國家的南非稱為南非共和國,南非地區稱為南部非洲。非洲還有一個地區,名稱與國家名雷同,這就是中非。

中非可以是一個地區的名稱,主要指非洲的中部地區。以國家為單位,有查德、喀麥隆、赤道幾內亞、剛果(布)、剛果(金)、安哥拉、聖多美普林西比,以及中非。和南非的情況一樣,為了區別作為國家的中非與中非地區,一般將中非地區稱為中部非洲,而將作為國家的中非稱為中非共和國。因為沒有以「西非」、「北非」、「東非」為名的國家,所以這些地區不用區別。為行文方便,非洲中部稱「中部非洲」,作為國家的中非,稱「中非國」。

中非國被稱為「中非」,其實是有道理的,因為中非國確實位於非洲的「中心」位置。中非國以北是查德,查德以北是北非的利比亞,位於地中海南岸。中非國以東是蘇丹與南蘇丹,而蘇丹又瀕臨印度洋的紅海。中非國正南是面積達234.48萬平方公裡的剛果(金),剛果(金)以南就是南部非洲。中非國西南鄰剛果(布),正西臨喀麥隆,二國皆位於大西洋的幾內亞灣東岸。

中非國面積62.3萬平方公裡,相當於四川省(48.14萬平方公裡)加遼寧省(14.59萬平方公裡),首都班吉。中非國有一種資源非常多,那就是河流,堪稱是密密麻麻,像血管一樣。

中非國的地圖輪廓呈東、西長,南、北窄。正北與查德的邊界境比較簡單,發源於蘇丹西部達爾富爾山區的奧卡萊河,成為中非國與查德東部的界河。奧卡萊河進入中非國後,又匯入了幾條水流量不是很大的河流。奧卡萊河在此後稱奧克河,是沙裡河上遊之一,。奧克河以西,還有巴明吉河等多條河流北上匯入沙裡河。中非國以西有一條由南向北流淌的瓦姆河,也進入查德匯入沙裡河。

相比於中非國北部,中非國南部的河流更多。中非國與南部剛果(金)的邊界,以河界為主。在兩國東界,有姆博穆河(也稱博穆河),兩國以此河為界。而在中非國境內有幾條河,向南匯入姆博穆河,然後,姆博穆河向西匯入烏班吉河。

剛果河是非洲著名的大河,水流量巨大,而烏班吉河則是剛果河重要的支流之一。烏班吉河總長約有2500公裡,上遊稱韋萊河(或韋雷河),由東向西流去。中非國與剛果(金)的邊界,東段以姆博穆河為界,西段以烏班吉河為界,中非國的首都班吉,就位於烏班吉河的西段。隨後,烏班吉河成為剛果(布)與剛果(金),最終匯入剛果河,流入大西洋。

烏班吉河的支流非常多,多由發源於中非國境內,由北向南匯入烏班吉河。比較大的支流,從東往西,有欣科河、科託河、瓦卡河、恩古巴格拉河、洛巴伊河等。

中非國的地形,基本是東、西略高,南、北略低。由於河流眾多,中非國的北部為熱帶平原氣候,南部為熱帶雨林氣候,水源較為充足。

中非國的歷史,相對比較簡單。公元1891年,中非國被法國佔領,之後是各種在法國殖民地系統內的行政區劃調整。1958年12月,中非國正式脫離法國獨立。

其實,有些人對中非國並不陌生,因為中非國出了一個名人。誰呢?就是大名鼎鼎的中非國皇帝博卡薩。博卡薩比較親近法國,所以法國願意扶持博卡薩。博卡薩是個很有意思的人,他幾乎崇拜法國的一切,自稱是法國忠實的士兵。博卡薩於1966年奪得中非國的權力,開始自稱是中非國的拿破崙。拿破崙當了法國皇帝,博卡薩有一學一,於1976年12月4月正式稱帝,國名更為中非帝國。

博卡薩統治中非國期間,各種非正常的行為不勝枚舉,是個公認的暴君。博卡薩的皇帝夢只做了三年不到,1979年9月20日,中非(國)皇帝博卡薩一世陛下被推翻,逃到巴黎避難。

曾有評價認為:表面上看,博卡薩是中非國的最高統治者,實際上掌控中非國的,還是法國。中非國是個不發達國家,經濟非常貧困,但中非卻有一種奇特的資源,就是名聞天下的鑽石。中非國的鑽石,一年約能產出40萬克拉。法國(時尚、浪漫之國)對鑽石的需求很大,這就需要在中非國施加有利於法國的影響。中非國的形勢非常不穩定,法國經常派兵去中非國「維護穩定」。

不過,中非國在法國的非洲戰略中,實際上只排在「二線」。西非有個原法國殖民地——面積124萬平方公裡的內陸國馬裡,但法國似乎更重視馬裡,而相對輕視中非國。原因很簡單,中非國雖然地理位置相對居非洲之中,但周邊的能源卻不是很多。而馬裡周邊多是石油國家,這對本土缺乏能源的法國來說,更加重要。

中非國的經濟非常落後,基本上沒什麼工業,主要是靠天吃飯(農業)。

相關焦點

  • 英國、西班牙的殖民地遍及世界,為何法國獨獨對非洲情有獨鍾
    法國殖民地從中世紀的十字軍東徵開始,歐洲就不曾停止過向外擴張、尋求黃金與致富路的夙願。從始至終就是歐洲中流砥柱的法國自然也不會錯過大航海時代這一天賜良機。秉承著先入為主的原則,他將其佔領並獻給法國國王查理五世,藉以換取大量金銀財寶。其後,貝當庫爾及其追隨者利用查理五世的資助在加納利群島周邊建立商站,並沿途探索、買賣。法國人的生意一直做到赤道附近,並在中非收穫到一船的黃金後,法國人對海外世界的探索熱情達到了巔峰值。法國沿海地區一所名為迪耶普的城市更是做到了全員下海撈金,賺的的盆滿缽滿。
  • 法國變成非洲殖民地,巴黎四處是黑人,還債還是無奈?
    於是法國一反之前對非洲殖民地愛搭不理的態度,以氣吞萬裡之勢在十九世紀八十年代迅速地佔領了大片土地。這其中還包括一些在當時看來幾乎沒有任何價值的地方。法屬西非的總督自1895年起駐塞內加爾,1902年總督府遷至塞內加爾達喀爾。
  • 英法兩國非洲殖民地建立的方式有什麼區別?
    1882年,英國出兵埃及,佔領了開羅,從此開始了對埃及74年的殖民統治。二、法國在非洲殖民地的建立—以武力徵服為主要方式(一)法國在阿爾及利亞的殖民徵服戰爭18世紀末19世紀初的工業革命開始之後,歐洲生產力迅速發展,法國的實力也隨之進一步增長。為了開拓海外的原料產地和消費市場,傳播法國先進的資本主義文明,法國開始向北非馬格里布地區擴張。
  • 法屬突尼西亞:二戰時被義大利短暫佔領的法國殖民地
    1881年法國入侵突尼西亞,迫使突尼西亞貝伊穆罕默德三世·阿勒·薩迪克籤訂《巴爾杜條約》,突尼西亞從此淪為法國殖民地。1956年法國與突尼西亞籤訂《法突聯合議定書》,突尼西亞獨立,結束了法國對突尼西亞的殖民統治。那麼法屬突尼西亞是如何建立與滅亡的呢,船長為你細細道來。
  • 法國在非洲的影響為何這麼大?
    1624年,在西非的塞內加爾沿海,法國建立起非洲的第一個貿易站。起初,由於開發較晚、基礎建設落後、氣候差異等原因,非洲的貿易往來和殖民擴張並不受到法國殖民者的重視,他們在非洲的活動更多是獲取廉價的黑奴勞動力,貿易和殖民的重心基本放在亞洲和美洲。
  • 法郎已經在法國本土被廢除了,為何還在非洲盛行?
    1885年,歐洲各項工業出現危機,在法國第三共和國總理的號召下,法國商人、政客競相開闢新的非洲殖民地,以擴大法國的海外市場。截至1922年,幾內亞、布吉納法索、貝寧、象牙海岸、馬裡、突尼西亞、摩洛哥、茅利塔尼亞、尼日、多哥等國家相繼淪為法國的殖民地。
  • 法國為何能成為非洲影響力最大的國家
    由於地緣優勢,法國和非洲一直保持著比較密切的關係,法國人在非洲北部的活動非常頻繁。16世紀,西班牙、葡萄牙等歐洲國家紛紛走上了對外殖民擴張的道路。作為歐洲主要強國,法國自然也不甘落後,也走上了對外殖民侵略的道路,而一海之隔的非洲成為了法國人殖民的首要目標。17世紀,法國人開始大規模向非洲滲透,摩洛哥、阿爾及利亞等北非國家屢屢遭到法國人的入侵。
  • 非洲一沿海國家,兩大港口城市被西班牙佔領
    摩洛哥是位於北非的一個沿海國家。面積適中,不小不大,44萬平方公裡,比日本略大。如果是在歐洲國家的國土面積排行榜中,已經算是前幾位了。摩洛哥成立的年份也不長,它是在1956的時候才正式獨立。屬於非洲國家脫離殖民地浪潮中的一個。
  • 法國在非洲的兩塊地盤,為何沒有獨立?
    實際上,以西班牙或英國的標準來衡量,法國也是一個日不落帝國,法國的殖民地也是遍及世界各大洲大洋。除了法國所在的歐洲,法國在亞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都有自己的地盤。其中法國與非洲的關係最為世人所熟知,看看法國足球隊就知道了,有人戲稱代表法國參加歐洲杯的是非洲聯隊。
  • 「法國的後院」竟然是非洲,為何它在非洲影響力如此之大?
    眾多的強國也曾經為了這塊大陸戰火交加,但是在對非洲的博弈中,僅僅只有一個國家在非洲有著深遠的影響力。非洲,也被稱為了「法國人的後院」。法國也是非洲影響力最大的國家,沒有之一。但按道理來說美國的影響力應該比法國要大得多,為何在非洲卻不是這樣呢?
  • 歐洲強國奧匈帝國,為何沒任何殖民地,看它崛起過程就知道了
    說起奧匈帝國,我們看一戰前的歐洲地圖能發現這個國家面積非常大。在當時的歐洲,奧匈帝國的面積在歐洲是僅次於沙俄的,可以說是個真正的面積上的大國。除了面積比較大,奧匈帝國的人口非常多、經濟實力也非常強。總體實力是歐洲四強之一。不過就是這樣的強國,在當時卻沒有任何殖民地。
  • 歐洲入侵非洲的原因是什麼?殖民地擴張和自身發展
    提起非洲,人們腦海不禁會浮現出黑奴貿易這段歷史。今天我們就來講講為什麼歐洲強國要對非洲進行殖民侵略。一開始歐洲侵略的目標並不是非洲,而是為了尋找能夠滿足與中國進行貿易的黃金白銀等,隨後發現了美洲大陸資源豐富,於是開啟了大航海時代。因為新航路的開闢,歐洲變得富有,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
  • 德國軍隊佔領法國首都之後,為何留下了法國的一半江山?
    但是英法兩國並沒有真的投入戰爭,英法兩國希望德國軍隊佔領波蘭之後,能夠繼續向東染指蘇聯。但德國並沒有這麼做,佔領波蘭之後,德國軍隊開始進行修整,隨後大規模進攻西歐地區。1940年春天,已經準備充分的德國開始進攻西歐地區。荷蘭、比利時等國家被德軍佔領,法國當時號稱擁有世界上最強的陸軍。
  • 推翻華盛頓雕像、佔領法國巴黎,黑人運動席捲歐洲各國,為何俄羅斯...
    此外,黑人的抗議活動除了在美國聲勢浩大外,在英國、法國、荷蘭、丹麥、丹麥等許多歐洲國家也都爆發起來,甚至日本、新加坡都有,不過在歐洲,有一個國家卻幾乎沒有黑人抗議,這個國家就是——俄羅斯。 或許有人會覺得奇怪,同樣為歐洲國家為何其他國家黑人抗議活動此起彼伏,但是俄羅斯卻幾乎不曾見到呢?
  • 連法國都有很多黑人,作為非洲國家的摩洛哥,為何以白人為主
    這就讓人奇怪了,既然同屬非洲,為何摩洛哥當地的居民,卻不是以黑人為主呢? 摩洛哥位於非洲的西北角,隔直布羅陀海峽和歐洲的西班牙隔海相望,陸地上與同屬北非的阿爾及利亞,以及26.6萬平方公裡的西撒哈拉沙漠相鄰,總領土面積約45.9萬平方公裡。 摩洛哥是非洲古老的國家之一,早在30-40萬年前,這裡就有卡薩布蘭卡人活動的遺蹟。
  •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德國為何沒有佔領全法國?而是讓維希法國統治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德國沒有全面佔領法國,當然是因為全面佔領法國並不是最好的選擇。德國選擇扶持維希政府來統治,這遠比德國自己統治更划算。而維希法國則有一定的權力,可以統治部分地區和指揮部分軍隊,不過要受到德國的監督和控制。維希法國為何有一定的自主權?難道是德國的寬容和大度?當然不是,維希法國能有一定的自主權,完全是自身的實力爭取的,確切的說,是法國原來的實力。
  • 如今還有殖民地?扒一扒法國的殖民地
    在1605年7月27日,法國在新斯科舍(加拿大南部一省)建立起皇家港,揭開了法蘭西第一殖民帝國的序幕。數年後,法國探險家 山姆·德·尚普蘭 建立起魁北克城,成為了一個以皮毛貿易為主的殖民地,稱為新法蘭西(或稱為加拿大)。 此外,法國1699年在北美的領土不斷的深入擴大,它更在美洲從事非洲奴隸的交易。
  • 法國在非洲的兩塊地盤,沒有獨立的原因是什麼?
    實際上,以西班牙或英國的標準來衡量,法國也是一個日不落帝國,法國的殖民地也是遍及世界各大洲大洋。除了法國所在的歐洲,法國在亞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都有自己的地盤。其中法國與非洲的關係最為世人所熟知,看看法國足球隊就知道了,有人戲稱代表法國參加歐洲杯的是非洲聯隊。
  • 英國和法國在非洲的殖民方式有什麼區別?
    現代非洲英國經驗主義和法國理性主義這兩股歐洲最具代表性的政治思想,分別影響了近代以來的英國和法國。法國殖民地二、法國在非洲殖民的起源——基於擴張政治勢力的殖民活動(一)法國染指塞內加爾河地區長期以來但相比英國,法國在非洲的殖民活動開始較晚。法國對非洲的殖民活動最早可以追溯到17世紀的西非,1659年,法國諾曼第公司代理人建立了聖路易,1677年,法國塞內加爾公司與非洲一些酋長籤訂條約,佔領盧菲斯克等地。此後,英法兩國在此地亦有衝突,但是1783年雙方籤訂條約之後,法國獲得了對塞內加爾河及其附近地區完全和無條件的佔有權,包括了聖路易、波爾多、戈雷、阿爾京和波滕迪克等堡壘,以及甘比亞河的佔有權。
  • 法國境內黑人為何越來越多了?還不是因為「那些年」
    毫無疑問,法國的黑人大多是從非洲移民而至,並且已經取得了合法的身份。可是,從地理位置上來看,法國本土同非洲大陸還是有些距離的,所以這裡不免有些疑問,為何法國境內的黑人數量上升的趨勢如此迅猛,甚至有一種將法國本土白人所壓制的「視覺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