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進行嫁接砧木栽種
專業技術人員運用病害識別系統進行作物診斷
優質種苗正裝箱運輸
3月5日,驚蟄。這一天,大部分地區進入春耕。在濟陽區山東安信種苗股份有限公司內,工人們正在忙著育苗發苗。
當下,我們國家仍處於疫情防控阻擊戰的緊要關頭,面對春耕備種,也絲毫等不得,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生產,做到防疫春耕兩不誤,成為安信種苗今年的首要職責。
保障春耕生產種苗供應充足
疫情發生後,安信種苗第一時間成立疫情防控小組,響應上級部門號召,落實防控措施。每日對員工進行體溫檢測,對廠區道路、棚內道路、辦公區域、公共衛生間、餐廳等地點進行定時消毒,充分利用多種手段,有針對性地開展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知識宣傳,使廣大員工掌握防控要點,並且加強廠區安全保衛工作,嚴格控制外來人員,減少內部人員外出。
在充分做好衛生防護、保證員工安全的情況下,安信種苗保障種苗安全生產和及時供應。
作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安信每年用於研發的投入佔收入的10%以上。而這次突如其來的疫情,更是對安信多年發展智慧農業的一次檢驗。
在生產上,安信種苗自主研發的播種機器人、自動嫁接機、智能除溼殺菌機器人等多項智能化農機裝備,在疫情期間,更是發揮了重要作用。公司董事長韓吉書以智能除溼殺菌機器人為例介紹說,這臺機器人集物理除溼、紫外線殺菌、臭氧殺菌於一體,能夠有效預防病害,減少農藥用量80%,減少環境汙染,提高食品安全,做強生態農業。
通過5G將智能設備互相連接,使田間育苗實現機器產業化運行,為農戶提供了充足種苗。
同時,安信種苗在抖音、快手等網絡平臺註冊帳號,技術骨幹當起主播,尤其是春耕時節,為農戶普及果菜種植知識,解決了種植過程中遇到的難題。
農民看著屏幕實現「雲生產」
「在手機上輕輕一點,溫室大棚裡的噴灌系統就能實現自動澆水、施肥機自動施肥,而5G,將千餘畝的自動噴灌系統工作誤差縮小到幾秒之內,將人力解放出來,轉投到其他領域。」在安信種苗溫室育苗大棚裡,韓吉書說,5G+智慧農業的先行先試,使得公司在疫情期間生產影響大為降低。
值得一提的是,生產溫室可以通過語言來控制各類自主研發的智能設備,面對疫情產生的人員返崗不足問題,智能設備的使用解決了這一難題。
連通5G網絡之後,技術人員即使不在現場,只需要打開育苗手機客戶端,選程下達指令,遠在幾公裡外的大棚內,自動灌溉機即開始進行噴霧、灌溉等工作,使得大棚內的番茄苗可以實現無人灌溉、無人管理,打破時空的限制。
作為中國蔬菜育苗第一家上市企業,安信種苗牽頭成立了全國蔬菜種苗科技協同中心,設立行業唯一省級研發平臺——山東省蔬菜工廠化育苗示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以及濟南集約化育苗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三大科創平臺整合蔬菜生產相關學科的優勢力量,解決蔬菜產業共性問題,加快成果轉化,提升產業發展。
建設數位化智能種苗工廠
「將人從繁重的農業勞動中解放出來,去做更合適的工作,這是我們最具體的目標。」在韓吉書看來,為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為種苗企業裝上智慧的大腦,是在新舊動能轉換的大格局下,安信種苗給自己定下的發展規劃。
目前,安信種苗正積極建設數位化智能種苗工廠,利用集團擁有的近百項工廠化育苗方面的專利,融合5G、雲計算、大數據等現代化技術,匯集國內外頂尖溫室建設技術,集成公司自主創新研發的各種現代化育苗設施設備,配備數位化種子處理設備、智能識別精量自動播種系統、智能嫁接苗平盤播種系統、5G物聯網環境智能控制系統、5G精量自動水肥灌溉系統、種苗自動巡檢系統、智能定位運輸系統、病害智能檢測系統及雲平臺數位化管理系統等一流水準的設施設備與軟體系統,將建設國內外首家智能化程度最高、全程數據化管理、標準領先的種苗示範項目,引領我國蔬菜種苗行業的發展。
目前,面對行業科技水平仍較落後的局面,安信種苗堅持自主研發,每年投入研發資金上千萬元,圍繞種苗產業進行全產業鏈建設,致力於打造以蔬菜育苗為核心,以生物育種、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設施設備製造為延伸,研發行業關鍵共性技術、高端引領技術的種苗矽谷。
(新時報記者亓瑩瑩)
來源: 濟南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