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年多的建設,位於平潭海壇古城的中國海壇海防博物館中心展覽區裝修工作即將完成,預計本月中旬試營業,下旬或可對外開放。
仿製清朝趕繒戰船是中心展區的一大建設亮點。走進中國海壇海防博物館中心展覽區內,一艘巨大的仿製船映入眼帘。只見船的頭尾兩側高高翹起,中間聳立著兩根細長的桅杆,從高處俯視,船艙內的架構複雜,頗有戰船的氣勢。而船身兩側繪製的一雙大眼睛,讓整艘船顯得十分鮮活。
據了解,這艘船是根據真實史料中的建造圖紙,按照1:2比例就地打造的一艘主力戰船。它是「福船」的一種類型,叫「趕繒戰船」。趕繒戰船原為民用船,後來因為其雙桅、雙舵、雙船錨的構造,行駛快速,最後取代了鳥船,變成了清前期到清中期的一種官方戰船。
「這艘船是博物館內的一大亮點,我們請了蘇州的老師傅打造的,整艘船身約15米,重現清朝時期趕繒戰船的原貌。」中國海壇海防博物館講解員楊夢倩說,「趕繒船在平潭海壇水師的歷史上有過使用記錄,我們覺得它是比較具有代表性,所以以仿製戰船的形式,在博物館內呈現平潭海壇水師文化。」
博物館重現平潭海壇水師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海壇海防博物館是全國首家以海防為主題的民辦博物館,按照國家三級博物館標準打造,集中展示平潭突出的海防文化。據了解,該博物館建築面積達3000多平方米,共分三層,設有中心展覽區、場景展覽區和休閒服務區三個部分。
其中,中心展覽區分為歷史沿革、海防輯要、戍臺守疆、將才輩出四個展區,將通過展示兵器、戰船模型、名將畫像等,再現平潭海防文化的各個歷史場景。
海壇古城
「目前,整個場館建設已經進入收尾期,部分展覽區正在進行展櫃安裝,而展覽區正中央的仿真福船也在加緊打造中,爭取在本月初全部完成,預計本月下旬中國海壇海防博物館可對外開放。」楊夢倩說。
來源:平潭時報
文字:記者 陳小歡
圖片:融媒體記者 念望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