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去了四次福州,想想一點新鮮感都沒有了,但是每次都是來去匆匆,兩天打一個來回。這次總算有些時間可以慢慢的欣賞這個城市,上次來正好趕上蘇力,這次陽光大好,空氣清新!
福州其實最有名的的就算是三坊七巷了,來到福州的人肯定是要到這裡轉轉的,儘管這裡商業氣息還是比較濃,但是福州傳統小吃還是要到這裡吃比較好,比如:肉燕、魚丸。
三坊七巷是南后街兩旁從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條坊巷的簡稱。向西三片稱「坊」,向東七條稱「巷」,自北而南依次為:「三坊」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七巷」楊橋巷、郎官巷、安民巷、黃巷、塔巷、宮巷、吉庇巷。離三坊七巷比較近的還有比較有名的「安泰樓」,裡面可以吃到很多福建尤其是福州小吃,如:光餅、線面、蠣餅、鍋邊糊,當然還有最有名的佛跳牆。
在省會城市其實不需要什麼攻略的,打車直接就可以到這裡,費用不會很多,公交也比較方便。我是自己開邁騰過去的,停車費有點小貴,肉疼,畢竟買排骨真香。
三坊七巷起於晉,成於唐五代,至明清鼎盛,在近代走向輝煌的頂峰。徜徉在幽深的坊間巷裡,人們沉醉於「明清建築博物館」雕梁畫棟的精美絕倫,驚嘆於這裡走出了林則徐、嚴復、沈葆楨、陳寶琛、林覺民等燦若繁星的風流人物…… 還有冰心、林徽因、鬱達夫、鄧拓等名人也出自三坊七巷。「誰知五柳孤松客,卻住三坊七巷間「,一座三坊七巷,半部中國近代史。鴉片戰爭以後的近代中國歷史事件,如虎門銷煙、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五四運動、一二·九運動、盧溝橋事變等等,都是中國歷史發展的關節點。從「三坊七巷」中走出的許多人物都在這些事件中扮演了獨一無二的角色,影響了一個時代。百年的苦難史,是滄桑,也是福州這座城走向中國甚至是世界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