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坊七巷|與你走過這長長的石板路

2020-12-17 從無空歡喜

一年去了四次福州,想想一點新鮮感都沒有了,但是每次都是來去匆匆,兩天打一個來回。這次總算有些時間可以慢慢的欣賞這個城市,上次來正好趕上蘇力,這次陽光大好,空氣清新!

福州其實最有名的的就算是三坊七巷了,來到福州的人肯定是要到這裡轉轉的,儘管這裡商業氣息還是比較濃,但是福州傳統小吃還是要到這裡吃比較好,比如:肉燕、魚丸。

三坊七巷是南后街兩旁從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條坊巷的簡稱。向西三片稱「坊」,向東七條稱「巷」,自北而南依次為:「三坊」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七巷」楊橋巷、郎官巷、安民巷、黃巷、塔巷、宮巷、吉庇巷。離三坊七巷比較近的還有比較有名的「安泰樓」,裡面可以吃到很多福建尤其是福州小吃,如:光餅、線面、蠣餅、鍋邊糊,當然還有最有名的佛跳牆。

在省會城市其實不需要什麼攻略的,打車直接就可以到這裡,費用不會很多,公交也比較方便。我是自己開邁騰過去的,停車費有點小貴,肉疼,畢竟買排骨真香。

三坊七巷起於晉,成於唐五代,至明清鼎盛,在近代走向輝煌的頂峰。徜徉在幽深的坊間巷裡,人們沉醉於「明清建築博物館」雕梁畫棟的精美絕倫,驚嘆於這裡走出了林則徐、嚴復、沈葆楨、陳寶琛、林覺民等燦若繁星的風流人物…… 還有冰心、林徽因、鬱達夫、鄧拓等名人也出自三坊七巷。「誰知五柳孤松客,卻住三坊七巷間「,一座三坊七巷,半部中國近代史。鴉片戰爭以後的近代中國歷史事件,如虎門銷煙、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五四運動、一二·九運動、盧溝橋事變等等,都是中國歷史發展的關節點。從「三坊七巷」中走出的許多人物都在這些事件中扮演了獨一無二的角色,影響了一個時代。百年的苦難史,是滄桑,也是福州這座城走向中國甚至是世界的起點。

相關焦點

  • 福州三坊七巷,裡坊制度活化石
    全國著名的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位於福州市這坐具有2200多年歷史的古老城市中心,對福州人民來說,三坊七巷就是他們的家園,也是福州市的代表。坊巷內保存有200多座古建築,三坊七巷起建於晉,完善於唐五代,明清時期最鼎盛,有多處國家、省、市級文化保護單位、歷史保護建築。
  • 你熟悉卻又不太了解的三坊七巷
    他們行走在坊巷間,風雨兼程,且歌且行,為自己也為別人,在身後留下一行淺淺的足跡。希望你藉由藏在三坊七巷的手藝中,可以探索到福州這座城市更新的一面,進而發現生活中更多的美好。三坊七巷的一天,從哪裡開始呢?
  • 三坊七巷,有哪三坊哪七巷?我來告訴你
    去年到福州出差,在在個雨後的下午,我走進了有名的"三坊七巷「。三坊七巷坐落在福州市鼓樓區,是建國後福州僅存的古城的一部分。也是福州歷史的起源和文化之根。從南后街與馬路的交叉口右轉,就走進了三坊七巷。那麼,三坊七巷,有哪三坊?哪七巷?我來告訴你。三坊:衣錦坊、文儒坊和光祿坊。
  • 三坊七巷
    福州是一座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城內的三坊七巷正是這個千年古城歷史和文化的精髓所在。三坊七巷是南后街兩旁從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條坊巷的概稱。三坊是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七巷是楊橋巷、郎官巷、安民巷、黃巷、塔巷、宮巷和吉庇巷。三坊七巷始建於西晉末年。在王審知建羅城之前,唐代福州人還使用著晉代建造的子城,南門護城河外的南門大街(今八一七北路俗稱南街)是一片繁華的商住文化區。當時閩江的沙洲沉積到那裡,那裡便出現了一片陸路與河道並存的"開發區"。"
  • 福州三坊七巷,中國裡坊制度的活化石,歷史名人輩出之地
    提到福州的三坊七巷,首先有必要了解南后街,「正陽門外琉璃廠,衣錦坊前南后街。客裡偷閒書市去,見多未見足開懷。」這是清末舉人王國瑞描述南后街的一首詩,詩中作者將南后街比為北京正陽門外琉璃廠,生動體現了南后街以前的文化風貌。
  • 你好,三坊七巷
    在每個城市基本都有一個地方,把年代久遠的東西翻新,用作商業美食街,像北京南鑼鼓巷,武漢的戶部巷,成都錦裡,包括這次的福州三坊七巷。 福州三坊七巷起於晉,成於唐五代,至明清鼎盛,古老的坊巷格局至今基本保留完整,是中國都市僅存的一塊裡坊制度活化石。它由三個坊、七條巷和一條中軸街肆組成,分別是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楊橋巷、郎官巷、塔巷、黃巷、安民巷、宮巷、吉庇巷和南后街,自古就被稱為「三坊七巷」。
  • 福州三坊七巷
    福州三坊七巷福州三坊七巷,國家5A級景區。在福州呆的時間長了,才知道三坊七巷不一般,這些低矮的瓦房主要是明清建築,保存完好,有「中國明清建築博物館」的美稱。這裡人才輩出,是很多名人故居,如沈保楨、嚴復、林覺民、冰心、林長民等。我慢慢地,開始對這些低矮的敬畏起來,時不時,就到這裡走走看看。
  • 暑期三坊七巷社會實踐報告
    小組一共四名成員,前往三坊七巷進行調研。實踐從7.25至7.30,為期5天。小組成員分工合作,順利完成了本次的暑期實踐。我們之所以選擇三坊七巷進行調研,是因為它不僅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厚的文化底蘊,而且還有古與今的碰撞,包羅萬象。也象徵著福州的日新月異。
  • 【行走福州三坊七巷】南后街
    福州南后街北起楊橋路口,南至吉庇巷和澳門路交叉路口,全長千米,是福州城內「三坊七巷」的中軸線。它的東側有七巷,西側有三坊,是從福州三坊七巷興起至民國期間主要的商業街,由北到南路面商賈雲集。明、清時期的南后街依舊是「粉牆黛瓦石板路」、兩旁鋪面林立的熱鬧非凡。㊙在遊覽三坊七巷的南后街時,一定要記得特別關注以下幾家具有老福州特色的景點和門店。
  • 三坊七巷位列全省景區第一!身為福州人,你真的了解三坊七巷嗎?
    身為福州人,你真的好好了解三坊七巷嗎?真的用心逛過三坊七巷嗎?先跟著烏山君,把手機橫過來,一分鐘逛一遍三坊七巷!其基本格局自晉代發軔,於唐五代形成,至明清鼎盛,是「中國城市裡坊制度的活化石」、「明清古建築博物館」。三坊七巷博大精深、沉潛衝和的特質,構成了閩都文化的底蘊與核心,展示著福州城市的個性和魅力,是福州作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的最重要標誌和福州城市的文脈所在。
  • 福州免費遊~三坊七巷
    白牆青瓦、古木綠植、高掛的燈籠、長長的幽深坊巷、庭院美景……三坊七巷已經成為外地遊客來福州必玩的景點之一。
  • 福州三坊七巷,當古巷遭遇現代化
    南后街是粗大的魚脊骨,縱貫北南,將這片古街區分成東西兩半。從北往南數下來,西邊的三根魚刺分別是衣錦坊、文儒坊和光祿坊,比較疏闊;東邊則是密如梳齒的七根魚刺:楊橋巷、郎官巷、塔巷、黃巷、安民巷、宮巷和吉庇巷。坊巷的名字在人們的口碑中磨蹭得發亮,然而又樣式古雅,透著濃濃的舊日王朝氣息,仿佛秦磚漢瓦。  以前人們不提「三坊七巷」,總是說「黃巷」或「南后街」等具體的名字。
  • 三坊七巷你真的會玩嗎?最全三坊七巷美食攻略出爐!
    三坊七巷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位於福州中心城區(老城區)的三坊七巷擁有38公頃的完整保護範圍。三坊七巷為國內現存規模較大、保護較為完整的歷史文化街區,是全國為數不多的古建築遺存之一,有「中國城市裡坊制度活化石」和「中國明清建築博物館」的美稱。
  • 三坊七巷的封籤
    在福州三坊七巷的文儒坊大光裡,斑駁的石板路,仄仄地伸向一座僻靜的故居。灰白色的馬鞍牆內,淺淺的夕照,仿若意味深長的微笑……   因是旁支末路,所以人跡寥寥,一派斜陽草樹、尋常巷陌的樣子。不過,表面的清寂終究難掩其當年曾為福州第一「詩樓」的熠熠光華。
  • 三坊七巷的防火寶典
    三坊七巷為多為木質結構,從古至今,三坊七巷的老居民們就有很強的防火意識,在三坊七巷建造時就考慮到了防火的重要性。
  • 福建省福州市城市標誌:三坊七巷
    福建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是福州市南后街兩旁從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條坊巷的簡稱。向西三片稱「坊」,向東七條稱「巷」,自北而南依次為:「三坊」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七巷」楊橋巷、郎官巷、安民巷、黃巷、塔巷、宮巷、吉庇巷。此街區是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之一,「三坊七巷-朱紫坊建築群」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尋味福州,三坊七巷究竟有什麼好逛的
    那麼福州的三坊七巷則是一位氣宇軒昂而又鍾靈毓秀,滄桑裡帶著睿智,沉默裡帶著俊朗的英才。我無數次地走過江南的雨巷,悠長,綿綿的愁蔓延開來,任你的油紙傘開出一朵朵相思的花來。而在初午後的陽光裡,燦爛,甚至還有點炙熱。當你徜徉在位於福州鬧市區一隅的三坊七巷,直面給你的卻是一份歷史的寧靜和淡遠。
  • 遊三坊七巷隨想
    三坊七巷作為福州這座城市的名片來說其實是名副其實的,單叢外表來看建築的話確實感覺很新好像不符合文化旅遊這樣一種概念,但其實走進三坊七巷各個景點的裡面真的內容還是很多的。民俗博物館裡給大家呈現的是明清時期福州地區的婚嫁習俗以及我們福州人對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重視。
  • 三坊七巷,剪不斷的文藝舊夢
    把文藝的種子散入傳統的土壤,福州-三坊七巷。沒來以前我一直覺得,這裡與其它歷史文化街區沒有什麼差異,無非是一些被商業侵佔並被改造的面目全非的人造老街罷了。但越了解越覺得,這裡的味道與眾不同。當哈根達斯碰撞三坊七巷,毫無例外,西式的小資和中式的古色古香融為一體。一張紙引發的奇思妙想,徹底顛覆你的想像。來自海峽對岸的紙箱王,作為寶島臺灣文化創意的先驅,這裡完美地體現了創意。紙做的家具,紙做的房子,紙做衣帽配飾,甚至還有紙做的火鍋。這是文藝,是創意,更是真實的生活。
  • 福州的三坊七巷,明清建築歷史的活化石,坊坊相連巷巷相通
    福州的三坊七巷,仿佛是一個明清建築歷史的活化石,坊坊相連,巷巷相通,房屋精緻,匠藝奇巧武夷宮。三坊七巷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是福州老城區經歷了建國後的拆遷建設後僅存下來的一部分,是福州的歷史之源、文化之根,自晉、唐形成起,便是貴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