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電影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我不是藥神》落選,網友:陪跑

2020-12-12 木木的碎碎念

10月9日,奧斯卡官網公布了最新的「最佳外語片」入圍名單,中國內地確認選送了姜文執導的電影《邪不壓正》,這部電影是姜文執導的第六部作品,也是他的「民國三部曲」系列的終章作品。前兩部是《讓子彈飛》和《一步之遙》。

電影《邪不壓正》是由姜文、彭于晏、廖凡、周韻、許晴等主演的動作喜劇電影,在2018年暑期檔上映後收穫了5.83億的票房成績,雖然票房不算太高,但是劇情相當吸引人。

除此之外,還有黃信堯執導的電影《大佛普拉斯》和林超賢執導的電影《紅海行動》分別代表中國臺灣和中國香港地區參與明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角逐。

其中,《大佛普拉斯》獲得第3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兩岸華語電影;而在2018年賀歲檔上映的《紅海行動》則收穫了33.93億的超高票房成績,甚至超過周星馳執導的電影《美人魚》 ,位居中國影史第二。

據悉,《紅海行動》上映之後頗受讚譽,口碑和演技雙豐收,還捧紅了張譯、黃景瑜、杜江等男演員。而且這部電影還獲得第25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影片和第14屆長春電影節最佳故事片獎。

不過令人遺憾的是今年暑假檔大熱的電影《我不是藥神》沒有參與名單選送。據悉,由徐崢、王傳君、周一圍等主演的《我不是藥神》雖然是一部喜劇電影,但是影片上映後引起了廣泛的熱議,

另外,電影《我不是藥神》在暑期檔收穫了30.97億的票房成績,僅次於《紅海行動》,而且這部影片也獲得第14屆長春電影節最佳故事片獎,徐崢和王傳君也憑藉該片獲得最佳青年男主角和最佳男配角。

一部好的影片需要得到影迷的認可和喜愛,而從眾多電影中脫穎而出參加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角逐不單單是靠電影的票房來決定的,還要靠演員的演技和精彩的劇情。

據悉,2015年林超賢執導的自行車手題材電影《破風》就已經代表過中國香港參加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角逐了,此次再度被選送作品也是一眾認可和肯定哦!

其實,平心而論,《邪不壓正》《紅海行動》和《大佛普拉斯》都是不錯的電影佳作,但是一同參與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角逐還是有很大的壓力的啊!

有網友覺得:「我感覺反正都是陪跑,還不如選送《無問西東》,讓老外看看咱們國家的清華大學和中國教育史上堪稱不朽的奇蹟的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的歷史。」

不過也有網友認為:「看到有《小偷家族》《燃燒》《羅馬》,就知道三部影片已經涼涼了,《大佛普拉斯》還行,還不如選《暴裂無聲》這種偏向獲獎風格的電影。」「我覺得可能《我不是藥神》贏得機會更大。」

據悉,除了中國選送的《邪不壓正》《紅海行動》和《大佛普拉斯》三部電影之外,還有比利時電影《女孩》,法國電影《痛苦》和德國電影《無主之作》等共87部電影共同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可謂是強片雲集啊!

自「奧斯卡金像獎」設立以來已經進行到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了,它也與坎城國際電影節、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並稱為世界四大電影節,這四大電影獎被視為國際影壇最具影響力或藝術代表性的獎項。

不過迄今為止,中國至今只有一部李安執導的電影《臥虎藏龍》獲得過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其他像李安、張藝謀、刁亦男、王全安、賈樟柯、陳凱歌、侯孝賢等分別獲得過其他三大電影節獎項,也是收穫頗多啊!

你覺得《邪不壓正》《紅海行動》和《大佛普拉斯》能收穫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嗎?

相關焦點

  • 日本電影又入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1952-2018亞洲電影戰績盤點
    (註:1950-1956年「最佳外語片「作為榮譽獎指定獲獎影片,並沒有提名,這期間日本電影曾三度獲獎)  奧斯卡歷史上,像今年同時有兩部亞洲電影入圍最佳外語片的情況有過五次,其中2009年的日本電影《入殮師》(與以色列影片《和巴什爾跳華爾茲》一同入圍)和2012年的伊朗電影《一次別離》(與以色列影片《腳註》一同入圍)最終登頂。
  • 七部入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華語電影,鞏俐出演的佔了其中三部
    話說,在僅有的七部入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華語電影中,鞏俐一個人獨佔三部,一起來看看吧!鞏俐三部:1991年《菊豆》、1992年 《大紅燈籠高高掛》、1994年《霸王別姬》30年前,1990年上映的《菊豆》是中國第一部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電影!張藝謀導演,鞏俐和李保田主演。
  • 陪跑奧斯卡44年!對電影,他們是認真的
    已經在國內收割一波話題的《綠皮書》憑實力穩贏,五提三中,將最佳影片獎和最佳原創劇本獎收入囊中,馬赫沙拉·阿里憑藉該片榮獲最佳男配角,拿下人生第二座小金人。最佳導演獎被墨西哥導演阿方索·卡隆摘得,同時拿下最佳攝影獎的榮譽,影片《羅馬》也收穫最佳外語片,成為第一部獲此殊榮的墨西哥影片。
  • 奧斯卡獎宣布外語片九強名單 《自由廣場》領銜
    奧斯卡宣布候選最佳外語片提名的九強名單(來源:時光網)第90屆奧斯卡獎今日宣布候選最佳外語片提名的九強名單,坎城金棕櫚大獎得主《自由廣場》和評審團獎得主俄羅斯電影《無愛可訴》在列,然而同時獲得評審團大獎的影片《每分鐘120擊》落選。
  • 出乎意料第91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中國內地送選的是邪不壓正
    據多家國外媒體報導,中國內地選送了姜文執導的《邪不壓正》參加第91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角逐。該片由姜文執導,彭于晏 、廖凡 、周韻、許晴 等出演,講述了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前夕,一個老北京的故事。
  • 澳大利亞電影電視學院藝術獎頒獎《我不是藥神》獲評最佳亞洲影片
    新華社雪梨12月5日電(記者郝亞琳)第八屆澳大利亞電影電視學院藝術獎5日晚在雪梨舉行頒獎典禮。澳大利亞影片《甜蜜的國度》榮獲最佳影片獎,中國電影《我不是藥神》摘得最佳亞洲影片獎。今年共有19部影片獲得劇情類長片的各項提名,其中5部角逐最佳影片獎。《甜蜜的國度》成為當晚的大贏家。除最佳影片外,該片還收穫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最佳攝影、最佳剪輯等多個獎項。包括3部華語片在內的9部電影參與最佳亞洲影片獎的角逐,最終《我不是藥神》摘得這一獎項。
  • 代表中國競爭2021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電影已經官宣
    奧斯卡金像獎奧斯卡金像獎總共設置了22個常設獎項和3個非常設獎項。其中,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是為年度最佳非英語電影而設置的獎項。最佳外語片獎項創立於1947年,剛開始的幾年,為了提高世界各地觀眾對奧斯卡金像獎的關注,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是以奧斯卡榮譽獎的形式頒發給那些優秀的外國電影。自1956年起,最佳外語片獎項成為競賽單元,正式加入奧斯卡金像獎的大家庭。2020年2月,韓國電影《寄生蟲》獲得第92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項。
  • 《我不是藥神》澳洲獲最佳亞洲電影 華語片首度獲獎
    澳大利亞影視藝術學院獎(AACTA)被譽為是澳大利亞的年度「奧斯卡」,今日在雪梨星港城(The Star)活動中心舉辦。  在頒獎禮上,《我不是藥神》奪得AACTA獎最佳亞洲電影獎。這是中國電影人首次獲得該項榮譽。
  • 奧斯卡最佳動畫:《玩具總動員4》眾望所歸,Netflix陪跑
    外語片首次獲得最佳影片,《小丑》華金獲得最佳男主角,《愛爾蘭人》顆粒無收,Netflix繼續陪跑。奧斯卡在搖擺和撕扯中又過了一年。 作者:Dkphhh 伴隨著韓國導演奉俊昊第4次走上頒獎臺,拿走最佳影片的小金人,第92屆奧斯卡頒獎禮正式落下帷幕。
  • 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秘密
    原本,合拍片參選奧斯卡外語片的案例非常多,關鍵是人員比例。《狼圖騰》的故事和演員百分百是中國的,法方是幕後團隊,不知報送時填寫的主創是怎樣的構成。1992年那一屆,《世界之地》(A Place in the World)已經獲得提名,三天後被宣布無效,因為主辦方發現,該片的報送國烏拉圭實際參與的比例過低,因此不能作為烏拉圭電影。
  • 《少年的你》成為本屆金雞獎最大贏家,將代表中國香港角逐奧斯卡
    兩位因為家庭原因和其他原因被捲入校園暴力之中,劇中周冬雨和易烊千璽的出色演技徵服了無數人,在網友的熱議的同,甚至讓不少有關單位都對校園暴力進行了更加深入的關注和管理,並從多個維度去探討和嘗試找到解決方法。這部電影影響之大顯而易見,仿佛如2018年徐崢主演的《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間接推動了醫改。
  • 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申報倒計時,中國內地尚未公布送選片
    如今,距離明年2月24日舉行的第91屆奧斯卡頒獎禮尚有些時日,但最佳外語片的申報選送工作已進入倒計時階段。截至發稿,已有70個國家與地區提交了送選影片的名單(去年共有92部影片報名)。按慣例,稍後主辦方會從中選出九部影片的大名單,然後再進一步縮小到五部最終入圍影片。
  • 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是如何煉成的?
    「奧斯卡」作為全球人民關注的電影盛事,在大眾的普遍認知中也最具權威性,它被視為電影藝術的最高殿堂,每年角逐奧斯卡獎項的影片從提名開始就受到了高度的關注度。而每年的「最佳外語片」獎項更牽動著全球無數電影人的心,因為這是奧斯卡獎項中唯一一部非英語影片的獎項,它也成為全球非英語國家電影人的夢想。
  • 2021年起,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數量固定為10部
    據美國中文網報導 ,奧斯卡評委會13日宣布了迅速推進多樣性和包容性舉措的全面計劃,包括從2021年奧斯卡頒獎典禮開始,將提名最佳影片獎的影片數量定位10部,而不再浮動不定。這些變化是評委會正在進行的名為「學院獎2025」努力的一個新階段,旨在解決奧斯卡及其頒獎典禮內部的公平和多樣性問題。除了將最佳影片的提名永久定為10部之外,奧斯卡評委會還表示正在解決其內部種族和多樣性問題,要求董事會成員和員工接受無意識的偏見培訓,成立代表、包容和平等辦公室,並為理事會成員設定任期限制,最長12年。
  • 澳洲奧斯卡!《我不是藥神》打敗這些作品拿到了最佳亞洲電影獎
    《我不是藥神》算是今年大豐收的一部電影了,上映之後好評如潮票房一路高漲,同時,這部電影在最近的電影評選中也是屢屢斬獲大獎,之前金馬獎評選,《我不是藥神》讓徐崢拿到了最佳男主角,還讓導演文牧野拿到了最佳新人導演,可以說已經對這部電影做出了獎項上的肯定了,而最近,《我不是藥神》又拿到了AACTA最佳亞洲電影獎
  • 《邪不壓正》競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王峰  張藝謀的《影》上映前後,代表中國內地出徵明年美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呼聲相當高,昨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獲悉,美國當地時間10月8日,奧斯卡官網公布了2019年第91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選送名單。
  • 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報名截止 60部佳片爭金人
    搜狐娛樂訊 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第82屆奧斯卡金像獎評選,上周四(10月1日)截止了最佳外語片的申報工作,來自全球數十個國家和地區的60部新片進入了大名單。今年坎城國際電影節的兩大強片——《白色絲帶》(金棕櫚)和《預言者》(評審團大獎),將分別代表德國和法國展開繼金棕櫚之後的又一輪角逐。  最佳外語片的參評細則與其他獎項略有不同:所有報名最佳外語片獎的影片,必須是非英語對白;一個國家或地區只能選送一部參賽片;報名影片必須是在2008年10月1日至2009年9月30日之間上映,且必須在營業性影院公映七天以上。
  • 提名名單公布在即 奧斯卡外語片獎「地形圖」
    隨著最新一屆奧斯卡提名名單公布日期的臨近,參評國家的數量也浮出水面,與去年創記錄的67國相比,今年微降至65國,就連人口數量只有不到50萬的盧森堡公國,也有二戰片《不羈》(Refractaire)參賽。  奧斯卡的最佳外語片獎總是有些彆扭,好像就是好萊塢為了敷衍全球電影文化而特設的一個擺設。
  • 盤點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電影,千萬不要錯過這些好電影!
    凡世的喧囂和明亮,世俗的快樂和幸福,如同清亮的溪澗,在風裡,在我眼前,汨汨而過,溫暖如同 泉水一樣湧出來,我沒有奢望,我只要你快樂,不要哀傷,今天小編來給大家盤點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電影,一起來來看看吧!《推銷員》(伊朗)。2017年獲得第89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這是一部只能出現在伊朗的電影。
  • 疫情之年,依然有89部外語片申報奧斯卡
    如果說,奧斯卡大多數獎項仍舊是頒發給北美和英國製片的英語系電影,那麼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的角逐無疑是海外觀眾重點關注的板塊。隨著內地選送電影《奪冠》的敲定,今年奧斯卡外語片的申報也接近了尾聲。 今年申報的影片數量與去年接近,截止目前共計已有89部電影選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