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不壓正》競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2020-12-19 大河網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王峰

  張藝謀的《影》上映前後,代表中國內地出徵明年美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呼聲相當高,昨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獲悉,美國當地時間10月8日,奧斯卡官網公布了2019年第91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選送名單。《影》榜上無名,姜文的新片《邪不壓正》將代表中國內地出徵奧斯卡,這也是姜文作品第一次代表中國內地競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中國香港地區選送了林超賢的電影《紅海行動》,而中國臺灣地區則派出了《大佛普拉斯》。

  據奧斯卡官網消息,今年各國和地區選送競爭最佳外語片的影片共有87部,今年坎城電影節金棕櫚得主、是枝裕和的大熱影片《小偷家族》代表日本參選,這也是是枝裕和的電影第二次代表日本報名參加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爭奪。

  韓國挑選了《燃燒》報名,土耳其選擇了大師錫蘭的新作《鐵梨樹》。墨西哥的參選影片是奧斯卡最佳導演阿方索·卡隆的新作《羅馬》,該片是今年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獲獎作品。

  據悉,今年年底,奧斯卡將從全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送審的電影中初選出9強名單,2019年1月22日公布完整提名名單,2月24日舉行頒獎典禮。

相關焦點

  • 出乎意料第91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中國內地送選的是邪不壓正
    據多家國外媒體報導,中國內地選送了姜文執導的《邪不壓正》參加第91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角逐。該片由姜文執導,彭于晏 、廖凡 、周韻、許晴 等出演,講述了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前夕,一個老北京的故事。
  • 三部電影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我不是藥神》落選,網友:陪跑
    10月9日,奧斯卡官網公布了最新的「最佳外語片」入圍名單,中國內地確認選送了姜文執導的電影《邪不壓正》,這部電影是姜文執導的第六部作品,也是他的「民國三部曲」系列的終章作品。前兩部是《讓子彈飛》和《一步之遙》。
  • 代表中國競爭2021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電影已經官宣
    奧斯卡金像獎奧斯卡金像獎總共設置了22個常設獎項和3個非常設獎項。其中,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是為年度最佳非英語電影而設置的獎項。最佳外語片獎項創立於1947年,剛開始的幾年,為了提高世界各地觀眾對奧斯卡金像獎的關注,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是以奧斯卡榮譽獎的形式頒發給那些優秀的外國電影。自1956年起,最佳外語片獎項成為競賽單元,正式加入奧斯卡金像獎的大家庭。2020年2月,韓國電影《寄生蟲》獲得第92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項。
  • 《邪不壓正》《紅海行動》《大佛普拉斯》參選奧斯卡,你pick誰?
    今日,奧斯卡發布官方消息,《邪不壓正》參與了明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角逐。據悉,已截止發稿,現已有87個國家與地區提交了送選影片的名單。中國大陸除了《邪不壓正》,還有中國臺灣地區的《大佛普拉斯》以及中國香港地區的《紅海行動》,都參與了其中,你們覺得誰更拔得頭籌呢?
  • 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秘密
    事實上,該片在報送美國金球獎時,是作為阿根廷影片,但因為阿根廷方面在挑選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時,以一票之差選擇了另外一部作品,《世界之地》導演於是遊說烏拉圭官方,由烏拉圭報送。該片如果真因為中方人員貢獻不足,而不能參與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評選,有點令人意外。這部中法合拍片顯然不能作為法國影片報送,因為它的法國元素更少。這就提出一個問題:在全球化時代,合作及合拍的影片究竟應該怎樣確定其「國籍」?
  • 《邪不壓正》《紅海行動》《大佛普拉斯》三片代表中國「申奧」
    據《好萊塢報導者》、Indiewire等多家外媒報導:中國內地選送了姜文執導的《邪不壓正》參與明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角逐。此消息剛剛也得到奧斯卡官方的確認。至此,代表中國「申奧」的三部影片塵埃落定——分別是代表中國內地的《邪不壓正》、代表中國香港的《紅海行動》和代表中國臺灣的《大佛普拉斯》。自1947年設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以來,中國內地影片獲提名2次,分別是1991年張藝謀執導的《菊豆》,和2003年同樣出自老謀子之手的《英雄》。
  • 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是如何煉成的?
    「奧斯卡」作為全球人民關注的電影盛事,在大眾的普遍認知中也最具權威性,它被視為電影藝術的最高殿堂,每年角逐奧斯卡獎項的影片從提名開始就受到了高度的關注度。而每年的「最佳外語片」獎項更牽動著全球無數電影人的心,因為這是奧斯卡獎項中唯一一部非英語影片的獎項,它也成為全球非英語國家電影人的夢想。
  • 奧斯卡上罕見的中國身影:盤點那些獲得最佳外語片提名的華語片!
    從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所屬地區來看,歐洲佔據絕對的統治地位,而在亞洲方面,日本是獲得最佳外語片最多的國家,先後有四部影片獲獎。而同樣作為亞洲電影大國的中國,先後曾有7部影片獲得提名,但最終只有一部獲獎。1992年,提名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成為繼《菊豆》後第二部提名該獎項的中國電影。隨後,獲得義大利電影大衛獎最佳外語片,成為第一部獲得該獎的中國電影。1993年,獲得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外語片。2015年,被英國《帝國》雜誌評為影史百部最佳外語片第28位,是排名最高的內地電影。《霸王別姬》,由陳凱歌執導,李碧華、蘆葦編劇;張國榮、鞏俐、張豐毅領銜主演。
  • 這部黑白電影與《邪不壓正》共同角逐奧斯卡,網友:姜文要涼了?
    10月9日,由姜文導演,彭于晏、許晴等人主演的電影---《邪不壓正》被宣布代表中國內地參選明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據稱此電影姜文花費了三年的時間籌備,內容則是講述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前夕,一個老北京的故事,上映後獲得的評價有褒有貶。
  • 今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我賭就是這部片了!
    2019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九強公布~日本的《小偷家族》、韓國的《燃燒》、丹麥的《罪人》不出意料的位列其中,明年1月22日會公布最終五強提名。當然不出意料的還有代表內地的《邪不壓正》、香港的《紅海行動》、臺灣的《大佛普拉斯》均全部落選。然而,競爭雖然激烈,但是這一部絕對是今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頭號種子」。甚至,有業內人士直接喊話,「基本已經定了!」。
  • 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羅馬》將引進 上映時間未定
    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羅馬》將引進 上映時間未定 1905電影網訊 由奧斯卡最佳導演阿方索·卡隆自編自導,並親自擔任攝影與剪輯的電影《羅馬》確定引進內地。
  • 日本電影又入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1952-2018亞洲電影戰績盤點
    就在這場一年一度屬於「英語電影」的遊戲中,唯一以「非英語電影」為評獎對象的「最佳外語片」獎,引得全球電影人趨之若鶩,近些年更有越發火爆之勢。特別是在《黑豹》七獲提名的這屆奧斯卡獎上,「最佳外語片」獎項的決逐竟被襯託的更具含金量了。  相對盛產文藝片的歐洲電影,亞洲電影一直處於「弱勢」地位。
  • 盤點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電影,千萬不要錯過這些好電影!
    凡世的喧囂和明亮,世俗的快樂和幸福,如同清亮的溪澗,在風裡,在我眼前,汨汨而過,溫暖如同 泉水一樣湧出來,我沒有奢望,我只要你快樂,不要哀傷,今天小編來給大家盤點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電影,一起來來看看吧!《推銷員》(伊朗)。2017年獲得第89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這是一部只能出現在伊朗的電影。
  • 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一次別離》曾被指醜化伊朗
    此外,17次獲得奧斯卡提名的梅裡爾·斯特裡普憑藉在《鐵娘子》中的出色表現第二次榮膺奧斯卡影后,伍迪·艾倫憑藉《午夜巴黎》第三次收穫最佳原創劇本獎,亞歷山大·佩恩則憑藉《後人》再奪最佳改編劇本獎,最佳男配角則由82歲的男星克里斯多福·普盧默奪得——一系列老面孔成就的獲獎次數新紀錄和獲獎年齡新紀錄也提醒著我們,今年的奧斯卡影片仍然老人當道,新鮮度有限。
  • 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申報倒計時,中國內地尚未公布送選片
    如今,距離明年2月24日舉行的第91屆奧斯卡頒獎禮尚有些時日,但最佳外語片的申報選送工作已進入倒計時階段。截至發稿,已有70個國家與地區提交了送選影片的名單(去年共有92部影片報名)。按慣例,稍後主辦方會從中選出九部影片的大名單,然後再進一步縮小到五部最終入圍影片。
  • 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入殮師》
    該片曾獲第32屆加拿大蒙特婁國際電影節最高大獎、第8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等獎項。王小波曾說,生命中那些有趣和美好的事物,值得去關注,錯過的話會很可惜。沒錯,但這只是生命中輕的那個維度。還有重的維度 - 死亡。死亡意味著腐爛,僵硬,噁心,所以多數人不願意去觸碰死者,甚至不願意在生活中提到或想到死,雖然人人不免一死。
  • [都市晚高峰]《賓果:晨光之王》入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環節
    [都市晚高峰]《賓果:晨光之王》入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環節 《賓果:晨光之王》入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環節。
  • 七部入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華語電影,鞏俐出演的佔了其中三部
    話說,在僅有的七部入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華語電影中,鞏俐一個人獨佔三部,一起來看看吧!鞏俐三部:1991年《菊豆》、1992年 《大紅燈籠高高掛》、1994年《霸王別姬》30年前,1990年上映的《菊豆》是中國第一部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電影!張藝謀導演,鞏俐和李保田主演。
  • 奧斯卡首次將最佳電影頒給一部外語片,這或許是全面變革的開啟
    《寄生蟲》獲得奧斯卡最佳電影,絕對是破天荒第一遭。此前,關於本屆奧斯卡的主要預測中,很多人都說《寄生蟲》已經預定了最佳外語片,甚至拿到最佳導演也有可能,但奧斯卡最佳電影,一向是美國電影的禁臠,從來沒有任何外語片染指過。
  • 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報名截止 60部佳片爭金人
    搜狐娛樂訊 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第82屆奧斯卡金像獎評選,上周四(10月1日)截止了最佳外語片的申報工作,來自全球數十個國家和地區的60部新片進入了大名單。今年坎城國際電影節的兩大強片——《白色絲帶》(金棕櫚)和《預言者》(評審團大獎),將分別代表德國和法國展開繼金棕櫚之後的又一輪角逐。  最佳外語片的參評細則與其他獎項略有不同:所有報名最佳外語片獎的影片,必須是非英語對白;一個國家或地區只能選送一部參賽片;報名影片必須是在2008年10月1日至2009年9月30日之間上映,且必須在營業性影院公映七天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