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臺灣島內「選舉」,兩岸民眾遭殃

2020-12-13 手機鳳凰網

【熱評 | 臺灣島內「選舉」,兩岸民眾遭殃!】2020逼近,臺灣島內漸漸躁動起來,如此情況下,大陸居民赴臺自由行風險加大。今天,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暫停赴臺自由行試點,也許有此憂慮。感嘆47城人,以後去寶島「隨便浪」的便利沒有了,哭…據說遊客量會少七八十萬,島內旅遊業者,你們還好嗎?

@央視新聞【8月1日起,#47個城市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被暫停#】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發布公告:鑑於當前兩岸關係,決定自2019年8月1日起暫停47個城市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

相關焦點

  • "九合一"選舉啟示(一):臺灣"九合一"選舉的兩岸政策意涵
    在此次地方選舉中,兩岸關係意外成為各陣營的競選主軸之一。選舉結果顯示,島內民眾對「臺獨」勢力操弄「反中」、「恐中」已經厭煩,急切希望看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兩岸議題意外成為選舉的主軸        根據島內的相關法律規定,兩岸、防務和涉外事務屬於臺灣地區領導人專屬職權,加之臺灣民眾更關注的是候選人的經濟民生政策,因此在以往臺灣地方選舉中,很少有候選人將兩岸關係議題操作為選舉的主軸。
  • 解放軍針對臺灣密集行動,島內民眾拒當民進黨棋子,央視做出解讀
    當地時間9月27日上午,解放軍戰機進入臺灣地區西南空域,值得注意的是,這已經是臺軍連續記錄的第12天。對於解放軍的行動,臺軍每次都慌忙應對,吵得臺灣民眾寢食難安。由此可見,解放軍頻繁進入臺灣空域已強烈震懾了島內的"臺獨"勢力。
  • 王建民:對當前臺灣島內民眾心態與社會現象的幾點觀察
    民進黨重新上臺執政後,沒有給島內與兩岸關係發展帶來新氣象與正能量,反而因路線錯誤與施政混亂,與民眾的期待落差甚大,島內社會輿情、民眾心態出現新的變化,也出現一些值得關注的社會現象。
  • 民進黨當局鼓吹「抗陸」,島內民眾卻對著幹,央視專家給出解析
    而為了應對解放軍的行動,臺軍慌忙應對,臺灣當局也十分緊張。對於目前臺海的緊張局勢,島內民眾的應戰態度也完全出乎了臺灣當局的意料,據臺灣當地新聞報導有八成的島內居民並不願意參軍對付大陸。甚至許多臺灣青年表示對臺灣軍隊很不看好。
  • 兩岸爆發戰爭?島內民眾這樣說
    核心提示:「島內民眾對兩岸開戰的感受度創10年新高」,「若兩岸爆發戰爭,有54.2%島內民眾希望與大陸和談,而認為應該應戰的僅16.5%」。島內對兩岸軍事衝突可能一觸即發越來越擔憂,島內各媒體和民調機構的民調也驗證了這一點。
  • 臺灣「九合一」選舉如何影響兩岸關係走勢?
    一旦蔡英文因敗選被迫辭去黨主席,四面楚歌的她在內外壓力及大環境的作用下,是否會倒向「深綠」陣營,進一步出臺對抗大陸政策措施,甚至在兩岸關係上走出極端路線,讓兩岸關係面臨新的挑戰,也值得高度警惕。 隨著選舉臨近,島內輿論中陸續出現「打壓」、「整治統派」、推動「涉獨公投」等言論,且偶有抹黑大陸惠臺政策等論調。
  • 孫晉蔚:2018臺灣縣市選舉的島內政局背景
    (圖片來源:網絡)華廣網26日刊載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孫晉蔚的評論文章中指出,2018年臺灣縣市選舉既是民進黨當局的「期中考試」,亦是國民黨主席吳敦義展現政治實力的契機。選舉結果直接牽動著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的盤勢。無奈綠營執政不力,藍營狀態低迷,為撲朔迷離的選情蒙上一層陰影。
  • 兩岸政策影響縣市長選舉 「統一道德」高懸臺灣
    以往的觀察認為,兩岸政策主要影響全臺層面的選舉,尤其是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對於縣市長、鄉鎮長及議員選舉則影響不大。具體說來,全臺領導人、縣市長及候選人對兩岸政策的表態比較多,各級民意代表主要進行選民服務,更為關注兩岸交流帶來的紅利而不是兩岸關係本身,因此民意代表對於兩岸政策相對游離,縣市長及其候選人則受到臺當局有關政策的影響、較少「自我發揮」。在蔡英文當局的兩岸論述仍不能令民眾滿意的背景下,兩岸政策越來越多地影響到島內的縣市長選舉。
  • 從這三份兩岸民調看見臺灣民眾內心真實的想法
    同時再根據臺灣政治大學長達28年不間斷「臺灣民眾臺灣人/中國人認同分布趨勢(1992-2019)和長達26年不間斷「臺灣民眾統獨趨勢分布(1994-2019)」兩項嚴謹社會科學統計調研的數據分析,再對近期臺灣兩家不同媒體的民調問卷觀察,咱們就可以得出今日臺灣同胞對於兩岸關係真實看法為何?
  • 大陸學者聚焦2020臺灣選舉:將對兩岸關係產生重大影響
    與會學者認為,2020年的臺灣選舉,將會令臺灣的政局發展進入一個十字路口,不僅將決定未來四年甚至更長時間內的臺灣發展,還會對兩岸關係產生重大的影響。  原國臺辦副主任、原海協會副會長、原全國臺研會副會長王在希做主旨發言時指出,臺灣問題伴隨著新中國的誕生而產生,新中國成立70年,也是臺灣問題形成的70年。本次研討會的召開正值一個敏感期,雖然我們不介入臺灣的選舉,但不等於不關心。
  • 2020臺灣地區選舉塵埃落定 兩岸未來走向引關注
    一名國民黨支持者在臺灣高雄全神貫注地跟進選舉情況(圖源:路透社)二從這次的二合一選舉結果中可以看出:雖然蔡英文連任,但「韓流」崛起在島內是不爭的事實,他們發出了要求改善經濟、發展民生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強烈呼聲
  • 這位臺灣教授的話,道出了眾多島內民眾的心聲
    10月10日,央視發布消息稱一場多兵種聯合立體渡海登陸演練近日在福建、廣東多處海域同步展開,並採訪了多名第73集團軍官兵。消息一出,自然引起臺媒的關注,有臺媒稱,解放軍第73集團軍駐守於福建廈門,隸屬東部戰區,被稱為攻臺主力部隊,時值兩岸關係「惡化」之際,央視選在10月10日播報消息,其「警告」意味不言而喻。
  • 兩岸是否「開戰」?54.2%的島內民眾這樣認為……
    日前臺媒報導稱,解放軍「空軍王牌」殲20進駐距離臺北僅500公裡的浙江衢州機場,外界猜測是衝著臺灣來的。臺灣《遠見雜誌》於9月發布了「2020年國際政經情勢調查」,從調查結果可以得知,如果兩岸開戰,島內有54.2%的民眾希望和談,而非戰爭。
  • "九合一"選舉啟示(六): 臺灣「九合一」選舉結果的啟示
    這次選舉被視為蔡英文執政的「期中考」、國民兩黨競爭2020年臺灣「大選」的前哨戰、島內民意變化發展的測試劑以及島內「涉獨公投」的試水戰。由於此次選舉被各方賦予眾多指標意義,選舉結果也相當程度反映了當前島內政局複雜變化的態勢。   其一,選舉結果充分反映了蔡英文及民進黨執政路線政策的重大失敗。
  • GDP從相當大陸45%到低於4.5%,臺灣仍拿島內選舉強刷"對陸優越感"?
    GDP從相當大陸45%到低於4.5%,臺灣仍拿島內選舉強刷"對陸優越感"?  正所謂「看熱鬧不怕事大」,在很多人眼裡,臺灣的選舉確實「好看」。繼有戲劇性,又有衝突性。滿足民眾對宮廷秘聞、政治鬥爭的獵奇心。特別是這一屆,一幕幕高潮、一波波反轉,懸念叢生的「劇情」更是引人入勝。臺上政治人物賣力演,臺下社會大眾賊著看。觀眾愛看,媒體就愛播,至於如何治理、發展臺灣,幾乎沒什麼人關注。一天到晚除了選舉還是選舉。
  • 外交部回應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結果: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
    在臺灣地區立法機構總共113個席次中,民進黨獲得61席,國民黨獲得38席,臺灣民眾黨獲得5席,「時代力量」獲得3席,「臺灣基進」獲得1席,無黨籍及未經政黨推薦者獲得5席。究竟當如何看待臺灣地區的這次選舉,又如何評估下步臺海局勢與兩岸關係?臺灣地區實行西式民主選舉,若憑執政表現的優勢贏得選戰,自無可厚非,但蔡英文和民進黨施政乏善可陳,政策荒腔走板,令社會撕裂、民生凋敝、民主倒退,引發爭議不斷、民怨不息。為轉移社會批判焦點,其恣意動用執政資源,全力開動黨政軍機器撈取選票。
  • 大陸學者聚焦2020臺灣選舉:將對兩岸關係產生重大影響
    與會學者認為,2020年的臺灣選舉,將會令臺灣的政局發展進入一個十字路口,不僅將決定未來四年甚至更長時間內的臺灣發展,還會對兩岸關係產生重大的影響。  原國臺辦副主任、原海協會副會長、原全國臺研會副會長王在希做主旨發言時指出,臺灣問題伴隨著新中國的誕生而產生,新中國成立70年,也是臺灣問題形成的70年。本次研討會的召開正值一個敏感期,雖然我們不介入臺灣的選舉,但不等於不關心。
  • 臺灣2020選舉政見會就兩岸議題交鋒 韓國瑜猛踩蔡英文痛腳
    臺灣2020選舉政見會就兩岸議題交鋒 韓國瑜猛踩蔡英文痛腳   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首場電視政見會12月18日晚登場,韓國瑜、蔡英文與宋楚瑜三位候選人正面交鋒。期間,韓國瑜及宋楚瑜就兩岸議題"猛攻"蔡英文,有島內輿論認為,韓國瑜這次在兩岸議題上"轉守為攻"。
  • 從這三份兩岸民調看見臺灣民眾內心真實的想法
    ,但是在這段日子裡,島內有兩家媒體民調的出現卻是令人擔憂和震驚,一家是臺灣《聯合報》連續十年不間斷做的「兩岸關係年度大調查」,另一份則是《東森新聞雲》跟隨時事熱點對於近期臺海緊張局勢做的系列民調。」觀察到,臺灣民眾對於未來能夠「永遠維持現狀」,但是島內支持「臺獨」者卻達歷史新高,這也印證了近兩年「臺灣民眾赴大陸發展意願」各項數據的新低點,因此說當臺灣民眾支持「搞臺獨」者越多時,臺灣民眾赴大陸發展意願就會大幅降低,這都是有絕對的因果關係。
  • 臺灣"立委"選舉揭曉 民進黨佔多席兩岸僵局難突破
    2001年縣市長及"立法委員"選舉結果揭曉,中國國民黨席次滑落,執政黨民主進步黨則成為國會第一大黨。財團法人中央通訊社今天舉行座談會,邀請"朝野"政黨以及學界人士針對選後臺灣新局與兩岸關係進行深入討論。  選後的兩岸關係是今天座談會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