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
國際博物館日
是由國際博物館協會
於1977年5月18日
發起並創立的
每年為國際博物館日確定活動主題
今年的主題是
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
多元和包容
你知道嗎?
上海鐵路博物館
上海鐵路博物館是按照建於1909 年、具有英式古典建築風格的滬寧鐵路上海站的原樣,在其原址上建設,於2004年8月原上海鐵路局建局55周年之際建成開放,現為全國和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上海鐵路博物館以史料和實物為主要載體,展示從十九世紀六七十年代鐵路進入中國後,上海及華東鐵路100多年來所走過的歷程,突出反映鐵路生產力的變化、發展。館內分6個部分,有50餘個展項,近千件展品。其中有晚清時期修建滬杭甬鐵路豎立的界碑、十九世紀九十年代製造的鋼軌、早期的火車時刻表、信號燈、路籤機和上世紀二十年代和四十年代製造的老式蒸汽機車等一批珍貴實物,其中最珍貴的「鎮館之寶」是KD7蒸汽機車、SN26蒸汽機車以及宋美齡公務車。
2000年8月,上海市原閘北區人民政府將「上海北火車站遺址」正式列入文物保護單位。
重點來嘍
結合今年5·18國際博物館日
上海鐵路博物館
於即日起至5月22日開展
「我心目中的上海鐵路博物館
十件最美展品」
評選活動
由初選的20件展品中選10件
按得票數排序
結合專家評審
評選出上海鐵路博物館
「十件最美展品」
話不多說
小編為你上「寶貝」
↓ ↓ ↓
1
KD7型蒸汽機車
KD7型蒸汽機車是上世紀40年代美國LIMA(利馬)工廠生產,當初用於支援同盟國反法西斯戰爭。二戰結束後,聯合國救援總署無償捐助給中國一批KD7型蒸汽機車。KD7641號蒸汽機車長期在滬寧、滬杭兩線擔當貨物運輸牽引任務或調車作業,一直到1988年才陸續退出國鐵幹線運營。
2
銅號角
銅號角屬於聽覺信號,過去主要用於鐵路工務施工、巡道、線路大修、車站調車發車以及團隊作業,鳴笛作指揮口笛使用。當時用聲音長短的不同來表示不同的要求和信號。
3
水鶴
水鶴是給蒸汽機車上水的專用設備,貌似立鶴。一般設在機務(折返)段和區段站等車站。這個水鶴過去配屬在雲南幾條鐵路線上,專門用於軌距 600 毫米的窄軌機車加水。
4
宋美齡公務車
宋美齡公務車是二十世紀30年代由國民政府向美國車輛製造公司定製的,車底轉向架上的鑄字「 USA」及車廂踏板上的英文字樣依然清晰可辨,全車採用鋼結構,以四千多顆鐵釘鉚接而成,十分堅固耐用。曾經作為宋美齡女士的公務用車往返於上海至南京之間。
5
SN26蒸汽機車
SN26蒸汽機車為軌距600毫米的窄軌機車,上世紀20年代由美國費城鮑爾溫機車廠製造,曾配屬雲南幾條窄軌鐵路。目前SN型寸軌機車在世界上僅存3臺,其餘2臺分別在北京的中國鐵道博物館和雲南鐵路博物館展出,堪稱世界鐵路文物中的珍品。
6
臂板信號機
臂板信號機是先於色燈信號機出現的鐵路信號機,有單臂式、雙臂式和三臂式三種,晝間用臂板的不同位置,夜間用不同顏色的燈光顯示行車命令。
7
淞滬鐵路鋼軌
淞滬鐵路自1897年2月27日動工,1898年8月5日竣工,直至1997年4月建造輕軌明珠線前拆除。這段鋼軌產於1897年日本鋼鐵製造廠,是館內最早的鐵路實物。
8
滬杭鐵路紀念盾牌
1929年,滬杭段工程處負責人因故離職時,該處同仁捐資打造了一塊紀念盾牌,該紀念盾牌是由750克白銀打造,鑲嵌在一塊雕花紅木託上,高52釐米,寬40釐米,上面刻有「惠及勞工」四個大字及92人的名字。
9
津浦鐵路界碑
津浦鐵路界碑是在安徽省境內卞莊車站附近水塘邊發現的,至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是津浦鐵路修建的歷史見證。
10
孫中山先生「實業計劃圖」
孫中山提出了在十年內修建約16萬公裡鐵路的宏偉計劃,雖然在當時的歷史背景、經濟狀況和科學技術等條件下是無法實現的,但他提出的鐵路網遠景規劃和奮鬥目標,對我們現在的鐵路建設還是有借鑑意義的。
11
建設南京長江大橋的黃銅潛水頭盔
1959年6月建設南京長江大橋時,大橋建設者水下作業佩戴的潛水頭盔,純黃銅製作,雖然現在略顯笨重,但也體現了當時的工業製造水平。
12
老式人工電話交換機
電話剛問世時,一部電話機只能固定和另一部電話機連接,後來隨著電話用戶數量的增加,便出現了電話交換機,專門為需要建立通信聯絡的人員「架橋鋪路」。這是早期的電話交換機,由人工操作,配有接線員。
13
響墩
早期的巡路工在發現緊急情況時,可將響墩安放在要求緊急停車地點兩端的軌面上,車輪壓上後會發出巨大聲響,司機就知曉前方有危險,便會立即停車。
14
1909年滬寧鐵路上海站地基磚坨和木樁
這根木樁和這塊磚坨,是在建造上海鐵路博物館時,在老北站遺址地基中挖出保存下來的,這塊磚坨拿去檢測發現,裡面含有糯米的成分,因為以前沒有水泥,糯米在其中可以起到粘合的作用。
15
麥根路站裝卸工牌
京滬、滬杭甬鐵路麥根路貨站裝卸工牌相當於現在的上崗證。民國初年開始使用,當時若能在鐵路幹上扛大包的活兒,就能養活一家老小數口,因而被工人稱為活命牌。
16
上海鐵路管理局首任局長任命書
1949年8月1日,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鐵道部上海鐵路管理局成立,這是由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毛澤東、副主席朱德、劉少奇、彭德懷、周恩來聯合籤發的上海鐵路管理局第一任局長任命書。
17
老式信號燈
白天用旗、晚上用燈,有紅黃綠三種顏色,顯示要求與固定信號相同,紅色停車,黃色注意或減速運行,綠色按規定速度運行。
18
路籤機
路籤機內預先放置一定數量的路籤,在列車出發時發放給機車司機,當路籤機內的數量少於總數的六分之一時,不再允許列車進入該區間,直到收回的路籤多於總數的六分之一,才可以繼續允許列車進入,這樣可在一定程度上達到閉塞的目的。
19
《職工通信》
這份《職工通信》是上海鐵道報的前身,於1949年5月9日創刊,當時上海還未解放,職工用蠟紙刻寫油印,這也是鐵路地下黨組織冒著生命危險出刊的。
20
火車票
旅客乘車的憑證,是旅客和鐵路締結運輸契約、發生運輸關係的依據。從硬紙板票到粉紅色軟紙票,再到磁介質「小藍票」和電子票,每一張車票就是一個故事,留給人們無盡的回憶。
OMG!每一件都是寶
哪一件更讓你傾心呢
掃描識別下方二維碼
選出你心目中的
上海鐵路博物館
「十件最美展品」
小編在後臺等你哦~
選TA 選TA 選TA
來 源:上海鐵路博物館
編 輯:宗長禮 審 核:柴衛民 監 制:張帆
原標題:《5·18,上海鐵路博物館喊你來打卡~》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