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個好人!廣州城隍神城隍廟的典故

2020-12-21 南方網

  做個好人,心在身安魂夢穩;行些善事,天知地鑑鬼神欽。

  鬼神之有無,報應之虛實,在素以儒學立國宗教色彩淡漠的中國文化中,向來是難置可否的命題。但是,這些說不清道不明的形而上的問題,卻在城隍爺的斷喝中變得不容置疑:結什麼仇,造什麼孽,害什麼身家性命,為饒你顛倒是非半世竟誇權在手;佔盡了利,沽盡了名,喪盡了天理良心,且看他榮華富貴一朝終有雨淋頭。

  城隍廟是供奉和祭祀「城隍爺」的場所,也是個教人棄惡揚善之地。遠在孔夫子時代,每逢除夕,人們都要極隆重地「臘祭八神」,八神中的第七神水庸,「水庸」即是城隍。因為水即隍,庸即城。據《辭海》解釋:「城隍」就是指護城河。「城」,本義是土築的高牆;高牆之外,再挖深溝,有水者為「池」,無水的壕溝便是「隍」。城與隍,也便構成了冷兵器時代官府與市民最為安全的自然保護屏障。隨著人們在生活、生產中的認識,民間認為一切事物都與神靈護佑相關,城與隍被神化為城市的保護神。於是,也便有了「城隍神」,或稱之為「城隍爺」。

  隋唐時期,已有城隍神的記載。韓愈、張九齡、李商隱、杜甫、杜牧均有祭祀城隍的詩文留下。而把城隍神上升到一種城隍文化則是明太祖朱元璋。其龍椅尚未坐熱,便下詔大封天下城隍,明確指出:「朕立城隍神,使人知畏。人有所畏,則人不敢妄為。」看來這位明太祖並非僅僅是草莽英雄而已,他更是一個具有心思謀略的政治家。他把「使人知畏,使人有所畏,使人不敢妄為」的皇家意識形態輕而易舉地滲透到原本只為民間信仰的城隍爺的神威之中,形成城隍文化最為核心的部分。

  廣州城隍神大約在隋唐時期就已出現,城隍廟則是明太祖颳起的「城隍風」時期的產物,始建於明洪武三年(1370年)。伴隨城隍廟而出現的廟會是民間祭祀城隍爺,民間娛樂、購物的活動,是中華漢民族文化的傳統節日風俗。廣府廟會則是廣府文化策源地的彰顯,體現的是廣府文化的民俗性、本土性和開放性;也體現廣府文化古今相融、精華薈萃的風採和魅力。

  廣府廟會曾失傳多年,在闊別近一個世紀後的公元貳仟零壹拾年,廣府廟會的香火得以恢復。城隍巡遊、花燈競秀、廣府華彩等經典的廣味城隍廟會成為了廣府民眾的一個文化載體,市民參與熱情高漲,氣氛異常活躍,活動不僅給民眾帶來了豐富、接地氣的文藝節目,也將民眾在祈福的同時融入了城隍文化的正能量。

  廟會香客雲集,舊時官府衙門要循例舉行官方祭祀,官員到任也要祭告「城隍爺」,近似於向城隍爺宣誓就職,確保為官「光明正大、綱紀嚴明」。城隍爺不僅是民間慈善會,也像民間法院,主持公道、消解糾紛、教化群氓。城隍廟因此也是一座城市的生活和精神繞不開的一部分,更是古老漢民族民間信仰的城隍崇拜。

  城隍文化是一部針對善惡的歷史教科書,佛教一直倡導的「諸惡莫做,眾善奉行」便與城隍爺的要求不謀而合。城隍文化也是教世人抑惡揚善的文化。如今最明顯的就是城隍廟的警世對聯,文字淺顯易懂,但字字珠璣、重逾千斤。

  「綱紀嚴明」、「浩然正氣」、「護國庇民」、「我處無私」、「節義文章」、「弘揚正氣」等牌匾,活脫脫的清官賢臣寫照,誰人見了能不心生欽敬?

  城隍廟的對聯多是勸誡教化的力量,它給民眾帶來了一種心靈的安慰,也給權貴施以道義規誡,讓惡人心存忌憚。城隍廟供奉的城隍爺都是令人敬仰的賢臣良將或正人君子,體現一方區域的守護神,並逐漸演化為護國安民、懲惡揚善兼管領陰間亡魂的民間崇奉的大神。廣州城隍廟大殿供奉的城隍爺是南漢天皇大帝劉龑以及明代大清官海瑞和明朝著名諫官楊淑山,他們都是威震八方的英雄好漢和剛正不阿的「青天大老爺」,是為民做主、剪兇除惡的神明化身,深受民間敬仰。正是因為城隍文化弘揚正義的正直無私、勸人為善的警世作用,得以民眾愛戴和虔誠崇拜,且越來越受大眾接受。

  到城隍廟祈福、祈壽,城隍爺也會賜予許多人才能和美麗。財富是平凡的,名望也不稀有,只有心靈的寧靜才是城隍爺允諾的最終賞賜,是他愛的最佳象徵。他施予給你的時候很謹慎,多數人從未享受過,有些人則等了一生,也未必能等來心靈寧靜的賞賜降臨他們身上。

  做事奸邪任爾焚香無益;居心正直見吾不拜何妨。

  假託城隍之口以警世,有哪個心懷叵測者看了能不心中忐忑?即使在全球信息化時代的今天,城隍爺想必依然樂意為當今秉持正義吧。

相關焦點

  • 城隍到底是什麼神?國內現存府級城隍廟第一,長治潞安府城隍廟
    長治潞安府城隍廟位於山西省長治市大北街廟道巷。其建築規模宏大,布局奇特。是國內現存府級城隍廟中較完好的一座。有碑文記載,該廟始建於元朝初期,距今已有780餘年的歷史,明清兩代曾多次擴建重修。,是中國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只之一,也是儒教《周官》八神之一。
  • 一座城隍廟,三位城隍老爺,上海城隍廟為何「一廟三城隍」?
    這裡所說的上海城隍廟,實際上指的是包含城隍廟道觀和豫園商城、園林的總稱,與各地多有圍繞寺廟發展而成的廟會、集市相同,城隍廟道觀周圍自古便有眾多商業活動,進而發展到今天的規模,在老上海人眼中,上海城隍廟便等同於能在燒香禮神後逛吃逛吃一整天的早期商業中心。
  • 雜說廣州城隍廟\江勵夫
    前些時候,廣州舉辦廣府文化節,重頭戲是廟會,城隍廟前一派熱鬧景象,因勾想起古今廣州城隍廟的一些事來。  廣州何時始建城隍廟?
  • 上海城隍廟究竟供過幾位城隍老爺
    我是一名退休職工,也算是「老上海」了,但我也是看了報紙才知道,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上海老百姓將當年抗擊英軍侵略、戰死於吳淞炮臺的民族英雄陳化成將軍的神像抬進城隍廟,加以供奉,希望他能保佑上海一方平安。後來,陳化成便成為上海的城隍老爺。這是真的嗎?城隍廟裡供奉的「神」,究竟是歷史人物,還是神話中的神仙呢?另外,此前我還聽說,上海城隍廟裡供奉的,是一位土生土長的本地人,姓秦。這又是什麼情況?
  • 城隍(守護城池之神)​
    原為古代守護城池之神,後被道教所信奉,被封為「剪惡除兇、護國保邦」之神,能應人所請,旱時降雨、澇時放晴,以保五穀豐登。當時的京都(南京應天府)的城隍神被封為「承天鑑國司民升福明靈王」,汴、濠、鳩、和、滁等州朱元璋「龍興之地」的城隍亦被封為正一品王爵,其他府城隍則為「鑑察司民城隍威靈公」,被封為正二品,州城隍「鑑察司民城隍威靈侯」為正三品,縣城隍「鑑察司民城隍顯佑伯」為正四品。清代初年又加封北京、南京、西安、福州四地為「都城隍」,而後臺灣的新竹城隍廟受光緒帝敕封,亦稱都城隍。
  • 南哲思享|孫亦平:江蘇的城隍廟及城隍文化初探
    據記載,江寧府溧陽縣城隍廟始建唐開元十七年(729);揚州府治西北有城隍廟,「城隍之祀,始於唐明初,封郡縣城隍侯伯爵,後止改稱城隍之神。今府城止一廟,郡縣同祀於此」;長洲縣(今蘇州市)城隍廟(相傳其廟基為三國東吳大將周瑜的舊宅)始建於天寶十年(751),奉春申君為城隍神,元末毀廢,到明洪武三年(1370)於廢基遺址上再建府城隍廟。
  • 廣州城隍廟簡介
    什麼是城隍?  城隍,有的地方又稱城隍爺,是古代漢民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大多由有功於地方民眾的名臣英雄充當,是漢族民間和道教信奉守護城池之神。他是冥界的地方官,職權相當於陽界的市長。因此城隍就跟城市相關並隨城市的發展而發展。城隍產生於古代祭祀而經道教演衍的地方守護神。
  • 廣州都城隍廟漫記
    據考:廣州城隍廟始建於明洪武初年,是供奉守護城池神的壇廟,也是明清時期,嶺南地區最大、最雄偉的城隍廟,曾被評為清代「羊城八景」之一。據歷史記載,廣州府的城隍由於是受省級長官拜謁,地位比本省其他府城城隍高,到了清雍正年間,廣州府城隍升格為管轄全省的都城隍,廣州府城隍廟升格為都城隍廟。這座都城隍廟也是廣府民俗文化的載體,積澱了厚重的歷史文化傳統,成為廣州傳統中軸線上的重要文化地標。
  • 中國神話傳說中的「城隍」是什麼來歷?為何到處都有城隍廟?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人們將前朝很多有正直之心的人都尊奉為神,比如關羽和諸葛亮。當然除了真實出現的人之外,此時期的道教還喜歡將物擬人化,豎牌位尊為神。比如五嶽之山神、涇渭之河神等。而原先作為護城河的「城隍」在這個時期也被尊奉為神位,山神主管一山及周邊山脈之萬事,河神保佑河流及周邊漁民之收成,「城隍」則因為它原來護城河的作用被賦予了保護城池的職責。
  • 很多地方都有城隍廟,那麼你知道城隍廟和城隍究竟是什麼嗎?
    在我國的很多城市中都有城隍廟,相信很多人也去過城隍廟,但是城隍廟究竟是怎麼回事,城隍究竟是個怎麼樣的神明你知道嗎?早在周朝就已經有了城隍這個詞,隍的本意是護城河,所以在古代城隍的意思就是護城之河了。由於人們對這個守護家園的城隍充滿了敬愛,因此就將祭祀城隍作為了一項重要的祀典活動來舉行。到了南北朝時期,城隍正式的被人們認為是一個神,隨著唐朝的興盛,城隍崇拜也被推上了高峰,政府給城隍神封了王爵。到了宋朝,基本上各地就都有了城隍廟,政府把祭祀城隍作為一項國家級別的祀典。
  • 體驗中國城市的「城隍文化」:南通城隍廟遊記
    我們先來看看「城隍廟」這三個字的字面意思,我查閱了一下新華字典,「城」,就是城牆的意思;「隍」,就是沒有水的城濠,有水曰池,無水曰濠;「廟」,就是供奉祖先、神靈、名人的地方。也就是說,在城市雛形期,往往都是先築牆為城,而後設立廟宇祈求神靈保佑。這位神靈便是「城隍神」,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城隍爺,這應該是城隍廟的最初來歷。
  • 上海城隍廟 究竟供奉過幾位城隍老爺
    我是一名退休職工,也算是「老上海」了,但我也是看了報紙才知道,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上海老百姓將當年抗擊英軍侵略、戰死於吳淞炮臺的民族英雄陳化成將軍的神像抬進城隍廟,加以供奉,希望他能保佑上海一方平安。後來,陳化成便成為上海的城隍老爺。這是真的嗎?城隍廟裡供奉的「神」,究竟是歷史人物,還是神話中的神仙呢?另外,此前我還聽說,上海城隍廟裡供奉的,是一位土生土長的本地人,姓秦。這又是什麼情況?
  • 山西一城隍廟,名為天下都城隍,統管全天下的城隍廟
    還記得,有位偉人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人一定要有信仰,即使他們信奉是神佛,亦足矣」。在民間,信奉神佛其實並不少見,他們將部分心願寄托在他們身上,祈求安康。也正因此,無論是本土的道教還是外來的佛教,在中國這片土地上發展的越來越好。
  • 城隍廟是廟嗎?城隍是什麼?還有城隍爺?關於城隍廟讀這篇就夠了
    到上海不去城隍廟 等於沒到過大上海但城隍廟不是上海獨有全國各地都有自己的城隍廟▽城隍廟是祭祀城隍的廟宇「城」=城池「隍」=乾涸的護城河「城」+「隍」=保護城市安全的軍事設施城隍就是城市的守護神城隍爺的工作內容繁雜保城護民懲惡揚善監察萬民祛除災厄▽所以閻王爺配給他的下屬也很多文武判官、各司大神、甘柳將軍、範謝將軍、牛馬將軍、日夜遊神、
  • 汝州訪古 石臺街城隍廟暨汝州地區城隍信仰
    ,至楊樓鎮石臺街遇城隍廟一處,此城隍廟雖非古建,然其乃石臺街歷史厚重之展現,值得一述其來由。 城隍是漢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為儒教《周宮》八神之一,是漢族民間和道教信奉守護城池之神,產生於古代儒教祭祀。
  • 大家都知道城隍廟,可有幾個知道「城隍」是啥意思
    大夥都知道城隍廟,對於城隍啥意思你可能不明白吧。城隍是自然神,凡是有城池的地方,就建有城隍廟。城隍,還有的地方又稱城隍爺。城隍也算是冥界的地方官,職權相當於陽界的市長,哈哈,那時候的人真單純。因此城隍就跟城市相關並隨城市的發展而發展。
  • 城隍廟中不止有城隍?平遙的城隍廟諸神皆在,全國獨有的奇特景象
    城隍本指護城河,班固在《兩都賦》中曰:「京師修宮室,竣城隍。」在古代人們的心中,認為城和與城有關的事物都是為了保護城內的百姓,都有神在,城和隍是城市的保護神,為《周官》八神之一。三國時,有了城隍祠,城隍成為冥界的長官,職權相當於陽界的地方長官。
  • 上海城隍廟舉行「祭城隍」大典,一周內免票開放
    今天上午,上海城隍廟隆重舉行己亥年「祭城隍」大典。 上午十時,「祭城隍」大典莊嚴啟幕,上海市道教協會會長、上海城隍廟住持吉宏忠道長行「三獻禮」主祭上海城隍尊神秦公裕伯,帶領全場來賓同祈滬城繁榮,共願國泰民安。
  • 廣州的「城隍廟」,為什麼要稱「都城隍廟」,「都」字有含義?
    經常在國內城市旅行的朋友,會發現,幾乎每座城市都有一座「城隍廟」。城隍,又稱城隍爺,是我國古代國家和城市守護神,傳說城隍可以主管生死禍福、獎善罰惡等,因而,有城必建城隍廟。這個元旦假期,珊珊三丫頭來到廣州的城隍廟祈福,順便也在這裡參觀了一番。
  • 去過城隍廟,但你知道什麼是城隍信仰嗎?
    城隍爺像城隍信仰在中國歷史悠久,古人有言:「神之親民者莫如城隍」。這一由民間發起、以下至上的文化活動,其內涵涉及廣泛。從人文道德到社會群體內部關係、從對惡的批判和對善的歌頌,城隍爺一人多面,成為了民間信仰中獨特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