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最怕的大漢6位名將,第4位說了句非常霸氣的話,影響兩千多年

2020-12-12 顏威說歷史

西域地處亞洲大陸內陸,自西漢武帝時起,西域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古往今來,無數英雄人物在此建功立業,他們是中華西大門的默默守護者。西域名將中,漢代尤為多,比如下面這六位。

第一位是李廣。

飛將軍李廣,對抗匈奴的先驅。李廣的先祖李信是戰國七雄之秦國的大將。李家子弟世世代代都勤奮習武,尤其精於騎射之術,李廣尤為其中的佼佼者。他身材高大,蜂腰猿背,天生就是練習射箭的材料。

說到李廣的神勇,有則故事能從側面印證,盧綸在《塞下曲》中則描寫了一個傳奇故事:「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稜中。」

故事原出自《史記李將軍列傳》,說的是有一次李廣見到草叢中的石頭,以為是老虎,於是引弓去射,結果發現是塊石頭,而箭頭已經沒入石塊,再發箭去射,卻再也射不進去了。

可見李廣的確神勇。

漢文帝十四年,匈奴十四萬騎兵進入漢邊境劫掠,李廣報名參軍,在戰場上射殺了不少匈奴士官。

後李廣在長城一線抵抗匈奴進攻的主將,曾先後任上谷、上郡、隴西、北地、雲中、代郡、雁門、右北平等地太守,善打硬仗之名傳於天。

史書記載:李廣去世以後,「廣軍士大夫一軍皆哭。百姓聞之,知與不知,老壯皆為垂泣」。

第二位是衛青。

這位我想不用多說了。大漢帝國「龍城飛將」,無敵統帥。漢武帝反擊匈奴之戰的第一號功臣,當首推大將軍衛青。他曾先後7次統率漢軍精銳騎兵,「每出輒有功」。

公元前129年,匈奴來犯。漢武帝命安排4名大將各率領一萬騎兵迎擊匈奴。其中一路就由衛青率領。最終,只有衛青率部奇襲了匈奴聖地龍城,凱旋而歸。這是自漢初以來對戰匈奴的首次勝利,打破了匈奴騎兵不可戰勝的神話。

此後,衛青六次徵伐匈奴,每戰必勝。特別是在漠北之戰,消滅了匈奴騎兵的主力部隊,使得匈奴一蹶不振,十幾年內再無南下之力。

第三位是霍去病。

提到衛青,就必須提霍去病。霍去病是衛青的外甥。這對舅舅外甥,像燦爛的雙子座,守衛著漢朝帝國的遼闊疆域,不容侵犯。

公元前123年,時年17歲的霍去病被漢武帝任命為驃姚校尉,跟著衛青出徵漠南。他率800精銳騎兵,孤軍深入匈奴腹地數百裡,斬殺敵人2000多人,俘虜匈奴單于的叔父,一戰成名。

之後公元前121和公元前119年,他兩次率部主動向匈奴進攻,將匈奴在漠南的勢力基本消除,「匈奴遠遁,而漠南無王庭」,從而保障了漢朝長城一帶的安全。

匈奴悲鳴:「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

在漠北之戰中,霍去病兵團出塞二千多裡,在封狼居胥(今蒙古國肯特山),舉行了祭天封禮,把大漢的旗幟高高插在了匈奴的腹地。隨後兵鋒一直逼至瀚海(沙漠別稱或曰即今俄羅斯貝加爾湖)。

他還留下了「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千古名句。

第四位是陳湯。

陳湯,西漢名將。陳湯為人「沉勇有大慮,多策謀,喜奇功。」

漢元帝時,他任西域副校尉,曾和西域都護甘延壽一起出奇兵攻殺與西漢王朝對抗的匈奴郅支單于,結束了西漢與匈奴的百年戰爭,為安定邊疆做出了巨大貢獻。

而擊退郅支單于後,陳湯說:「宜懸頭槀街蠻夷邸間,以示萬裡。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意思是把砍下的頭懸掛在蠻夷居住的槀街,讓他們知道,敢於侵犯強大漢帝國的人,即使再遠,我們也一定要殺掉他們。

「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這句話哪怕是過了兩千多年,仍經常被提起,而且每次提起,總能讓人感覺血脈沸騰,這是一種國家強大給國民帶來的自尊、自信和榮譽感,也是一個國家足夠強大時所展現出的維護自己權益的能力和霸氣。這句霸氣的話,影響後世兩千年。

第五位是竇憲。

公元89年,竇憲與耿秉各率四千騎,加上南匈奴的車騎,三路大軍共同出兵。竇憲命副校尉閻盤、司馬耿夔等率精兵一萬多,與北單于在稽落山作戰,最終大破敵軍。敵眾潰散,單于逃走。

竇憲整軍追擊,一直追到私渠比鞮海。此役,共斬殺匈奴將士一萬三千多人,俘獲馬、牛、羊、駝百餘萬頭,來降者八十一部,前後多達二十多萬人。

公元91年,永元三年,竇憲派人在金微山大破北單于,斬首五千餘級,北單于遁逃,據說一路西行,並造成了著名的民族大遷徙,羅馬帝國就在這次民族大遷徙中成為了犧牲品。至此,騷擾了中國幾百年的匈奴國徹底滅亡。

第六位是班超。

班超出身於書香世家,父親、兄長、妹妹都以著書立說聞名天下,而他則是以強悍的外交才能和卓越的軍事能力名揚青史。

漢明帝時,班超聽說匈奴又聯絡了西域的幾個國家,經常掠奪邊界上的居民和牲口,氣憤的再也坐不住了,說:「大丈夫應當像張騫那樣到塞外去立功,怎麼能老悶在書齋裡寫文章呢?」他把筆桿扔了,就投軍。

公元73年,奉車都尉竇固等人出兵攻打北匈奴,班超隨從北徵,任假司馬之職。此行,班超顯示出了過人的才能,與北匈奴交戰,斬獲甚多。竇固欣賞他的才幹,派他帶領三十六人出使西域南道,聯絡西域各國共同對付匈奴。

自此,班超在西域,一發不可收拾。最終班超出使西域三十載,收復五十餘國,在一段時間內實現了漢武帝都未曾觸摸到的夢想「斷匈奴之臂,張中國之掖。」

放眼中國歷史,班超是絕無僅有的一個存在。他憑著卓越的軍事才能和外交手段平定四方,在他死後的近2000年裡,再也沒有出現這樣的人物。

以上就是大漢王朝六位西域名將。

朋友,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歷史上的十大西域名將,第5位以36人橫掃西域諸國,至今無人超越
    要說起西域名將,我覺得下面這十個人不得不說,他們都曾橫掃西域,留下不可磨滅的英雄事跡。第一位是衛青。這位我想不用多說了。大漢帝國「龍城飛將」,無敵統帥。漢武帝反擊匈奴之戰的第一號功臣,當首推大將軍衛青。他曾先後7次統率漢軍精銳騎兵,「每出輒有功」。
  • 對中國歷史貢獻最大的八位古人,每一個都很偉大,你知道幾個?
    孔子對中國乃至世界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其儒家學說影響了中國人兩千多年的行為規範。古人上學時第一個拜的就是孔子,而現如今中國或是國外也有很多孔子學院。秦始皇始皇即位,橫掃六國,一統中國,建立帝制,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並確立了中國的疆域,何其霸氣!
  • 大漢帝國完勝匈奴第一人!
    漢匈第一次大規模接觸,是高祖劉邦七年,是他登上皇帝位後的第三年。起因是韓王信被人誣告謀反,狐疑自保,投降了匈奴。匈奴攻下馬邑,繼續南下圍太原,至晉陽。高祖親徵,帶領三十萬大軍,攻破韓王信,自己率輕騎突進,中了冒頓的誘兵之計,因而有平城七日之圍,後來用陳平計才得以潰圍。
  • 中國422位皇帝,真正算得上「千古一帝」只有6人,看有你認同的嗎
    在中國兩千多年的漫長帝制歷史裡,皇帝作為至高無上的存在,統治著華夏大地。據數據表明,在這兩千多年的歷史中,中國從秦始皇開始到清宣統皇帝,一共出現過422位皇帝。其中既有橫徵暴斂、天妒人怨的暴君也有著功傳千古的君主,這裡便來說道說道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六位帝王,朱元璋和康熙上榜,看看有沒有你認同的?當今社會流行翻案,因此採用民間大眾的客觀說法,如果不認同,可以說說你的意見。
  • 風雪大營救,不為大漢恥!
    兩千多年前的漢匈之戰,無數先輩,先而甘死士,死後鑄忠魂。為了華夏族群免受外族蹂躪,甘願赴湯蹈火,萬死而不辭!他們中有霸氣威武,公開向匈奴單于下戰書的漢武帝:南越王頭已懸於漢北闕矣。單于能戰,天子自將待邊;不能,亟來臣服。何但亡匿幕北寒苦之地為!
  • 中國詩詞史上最霸氣的六句詩詞,李白俠客行僅排第二,第一太霸氣
    中國詩詞史上最霸氣的六句詩詞,李白俠客行僅排第二,第一太霸氣列位看官,大家下午好,在下麥可喬峰這廂有禮了,閒話不多說,我們略過前戲,直奔主題吧。蔣委員長曾在抗戰時期說過「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兵」這樣的話,而上面這四句詩詞應當不是那時候的詩詞,也不是蔣介石所做,應該是佚名,因為抗戰時期中國並沒有十億人,當然也可能是虛數,不管如此,這首詩當真是霸氣威武,慷慨激昂,表現出無限的愛國熱情,讓人感同身受。第五: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 漢朝的歷史上其實有4位「冠軍侯」,除了霍去病之外,還有誰?
    漢朝的歷史上其實有4位"冠軍侯",除了霍去病之外,還有誰? 大家都知道,"冠軍侯"在漢朝是有著特殊含義的,它有著"功冠全軍"的意思,這個爵位原本是漢武帝為了賞賜霍去病,而專門設立的一個爵位,在漢朝,劉邦白馬之盟後,一般的人都不在分封王爵和公爵,所以侯爵在漢朝,可以說是最高的爵位了,而冠軍侯更是侯爵當中最頂級的爵位。
  • 中國共有494位皇帝,只有這4位被公認為「千古一帝」,你贊成嗎?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4位目前學界公認的4位「千古一帝」。第1位:秦始皇嬴政主要功績:滅六國統一全國、建立帝制、南平百越、北擊匈奴、修萬裡長城、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車轍縱觀中國的皇帝們,最自信的一位恐怕就是嬴政了,畢竟他能大膽地說出自己「功過三皇五帝」,稱呼自己為「皇帝」,他的大名更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 千古一帝,中國歷史上最霸氣的皇帝
    劉徹,中國歷史上最霸氣的皇帝,沒有之一。年僅十六歲的他當上了皇帝,開始了他璀璨奪目的一生。「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這一句口號不僅完美的詮釋了他所統治的那個時代,哪怕如今也是能讓眾人熱血沸騰的良言。「文景之治」給劉徹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為他的「胡作非為」提供了強有力的本錢。
  • 秦國歷史上除戰神白起外,還有這10位名將,個個不簡單全是狠人
    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秦終於開啟了掃滅6國的模式,並且最終建立了秦王朝。春秋時期,秦並不是最強的諸侯國,但卻硬是笑到了最後。在春秋戰國前後幾百年的時間裡,秦出現了不少的名將,除了白起以外還有這10人非常有名,個個不簡單。在秦國歷史上,司馬錯是一位遠見卓識的將才。
  • 中國最有貴族氣息的一個姓氏,人口超過七千萬,出了66位皇帝!
    排名前十七的姓氏中,最厲害的要屬劉,劉姓的人口數量排名第四,大約有七千萬人,雖然劉姓的人數不是最多的,但這個姓氏對華夏民族的影響是最大的,這一點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我來大家列舉。第一,劉姓建立了中國第一個鼎盛的封建王朝,雖然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王朝,可是秦朝太過短命,僅僅兩世就滅亡了,秦朝的十幾年統治裡大多都是戰亂,百姓長期處於水深火熱中,後來漢高祖劉邦建立大漢王朝,幫助無數黎民百姓脫離苦海。漢朝也是中國歷史上對外戰爭最輝煌的一個朝代,漢武帝劉徹重用衛青,霍去病等人,北驅匈奴上千裡,致使四海向漢朝臣服。
  • 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十位皇帝排名,第一女帝武則天上榜
    中國封建王朝兩千餘年,產生了400多個皇帝,這其中有昏君,也有千古一帝。判斷一個好皇帝的標準,最重要的是,他為國家,民族作出的貢獻和給百姓帶來的福祉。那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十位皇帝究竟是誰呢?第十名,千古仁君——宋仁宗趙禎宋仁宗趙禎,是熱播劇《清平樂》的主角,他做皇帝以「仁」著稱,對身邊所有人都很寬厚,諫臣包拯屢屢犯顏直諫,甚至唾沫都飛到了宋仁宗趙禎的臉上,趙禎也不怪罪。在位42年,百姓不知兵戈,史稱「仁宗盛治」,宋仁宗也被譽為「千古第一仁君」。
  • 被大漢帝國擊敗的匈奴有多強大?餘部仍能在歐洲興風作浪
    文/寂寞的紅酒 匈奴是我國古代活躍在北方草原的一個強大遊牧民族。這個民族逐水草而居,野蠻彪悍,曾經在歐亞草原稱雄一時,周邊的國家都怕他。那麼鼎盛時期的匈奴有多強?小編只能告訴你,匈奴是當時歐亞草原乃至世界上最強大的遊牧帝國,除了大漢王朝根本沒有人能擊敗他。
  • 中國歷史上曾湧現過400多位皇帝,堪稱千古一帝的,卻只有這4位!
    縱觀我國歷史上,曾經湧現了400多位皇帝。雖然自秦朝以來到清朝結束,中國僅僅只歷經了兩千多年的時間,但皇帝之多,在位時間之短暫。不得不讓人感嘆一句,當皇帝還真是一份高危的工作,不少皇帝才剛剛登基,還沒有機會施展宏圖抱負,就被自己的兄弟甚至是叔父及外臣搶奪走了皇位。
  • 抗擊匈奴的三大名將李廣、衛青、霍去病誰的名氣更大一些?
    就這樣,李廣的名氣在唐朝,就已經達到了頂峰,所有唐朝文人,誰敢說不知道皇帝的先祖是大漢名將李廣的?4、同理心,平凡人的努力奮鬥過程其實我們看下李廣的人生軌跡,更象我們普通的老百姓。俗話說,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 大漢蒼鷹郅都,內壓豪強,外鎮匈奴
    有鑑於當時天下滿目瘡痍,漢朝初期奉行無為而治、與民休息的政策,選用的官吏都屬於老實巴交的人,因此對王公貴族和老百姓都極少幹涉,甚至說沒有幹涉。由於天下太平日久,漢朝就逐漸形成了上至王公貴族驕橫無比、民間豪強大族豪橫無比的局面。尤其是,民間豪強大族的崛起影響了中國之後數百年的歷史。
  • 《美人心計》中的6位皇后:呂雉霸氣、阿嬌刁蠻,只有她最可愛!
    《美人心計》這部劇相信不少人都有看過,這部劇講的是大漢後宮中的爾虞我詐的故事。由於故事從漢高祖時期跨越到了漢武帝時期,所以也出現了好幾位皇后。今天咱們就來說說《美人心計》中的6位皇后,她們有的霸氣,有的刁蠻,有的可愛,快來看看都有誰吧。 呂雉
  • 歷史上死得很慘的5位人物,嶽飛只能排在第4位,第1位大家很熟悉
    歷史上死得很慘的5位人物,嶽飛只能排在第4位,第1位大家很熟悉文|培少在中國古代的歷史上,無論是昏君還是明君,他們都會殺功臣,而這些被殺的人大多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太正直,不懂政治,心直口快,他們要麼認為當朝皇帝是賢明之主
  • 國軍抗日4大名將:第4位被譽戰神,綽號「老虎仔」,你一定認識!
    眾所周知,在抗日戰爭時期,國軍中也湧現出了許多眾志成城、一心為國、不怕犧牲、不怕流血、無所畏懼、正氣凜然的抗日將領;今天我們就來談談4位比較著名的國軍抗日名將。其中第4位鼎鼎大名,被公認為戰神,他獨創了天爐戰法,你認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