酥到骨子裡!這碗藏在水鄉老街裡的爆魚面21年只漲了5塊錢

2021-02-17 浙裡湖州

爆魚,始見於清末的《清稗類鈔》:「爆魚者,青魚或鯉魚切塊洗淨,以好醬油及酒浸半日,置沸油中炙之,以皮黃肉鬆為度,過遲則老且焦,過速則不透味。起鍋,略撒椒末、甘草屑於上,置碗中使冷,則魚燥而味佳。亦有以旁皮魚為之者,則整而非碎,鬆脆香鮮,骨肉混和,亦甚美。」

大火熱油下爆魚

在江南一帶,每逢過節,家家戶戶的餐桌上必定有爆魚,就連趕早的一碗澆頭面,爆魚也是不二之選。而湖州爆魚面做得好吃的店,很多都藏在街邊小巷中。

冬日清晨,61歲的梅水琴早早來到農貿市場,精心挑選了一條13斤重的青魚。走過吳興區東林鎮泉益村新政橋,拾階而下,沿著泉家潭老街往裡走,她開了21年的老店就藏在這裡。

泉家潭老街

流經店門口的這條港,當地人稱為「杭州港」,年紀大點的老人說,這裡曾是繁榮一時的水運中轉站。如今「杭州港」岸邊建起了涼亭,成了周圍居民休憩的去處。梅水琴從店中拿出放魚的桶和刀具,在亭子邊準備開始做爆魚的第一步——殺魚。

梅水琴料理活魚的動作非常嫻熟。

「做爆魚最好是青魚,有『非得青魚不燻』的說法。因為青魚體大肉肥,肉質比草魚鮮美。」梅水琴料理活魚的動作非常嫻熟,一邊處理魚肚子裡的內臟和黑膜一邊說道。隨後她拿起刀垂直於魚背,將魚切成了1.5至2釐米的魚片。「魚片切時厚薄要講究,太厚炸不透,吸不進湯水,太薄則一炸即幹,硬得咬不動。」

待切完魚片,用清水洗淨,然後撒上鹽醃製40分鐘使其入味。梅水琴說,有條件,可在太陽下曬兩個小時,這樣做出來的爆魚不僅又香又酥,色澤還很好看。

想要爆魚又香又脆,炸之前可以曬一會太陽。

在等待魚醃製的過程中,梅水琴的女兒姚莉萍已經生起爐子起油鍋了。「油要多點,以能讓魚浮起來為準。」幾年前,姚莉萍看到媽媽店裡生意忙,也辭職回來幫忙了。油熱之後,她便將魚塊放入鍋中,「滋滋」的響聲隨之而來。青魚肉易碎,不宜多翻動,由於油多,基本不用翻面,也減少了魚肉碎開的可能。10分鐘後,看著顏色漸漸變黃,姚莉萍將炸好的魚撈起來瀝去油放置一邊。

剛炸好的爆魚色澤金黃,香味誘人。

好吃的爆魚,一定要入湯燒煮過才夠味!

爆魚下入湯汁中燒煮。

一鍋爆魚炸好,梅水琴在一旁爐灶上忙開了,加入蔥姜蒜、料酒、醬油、白糖、精鹽等調味料,將炸好的魚塊放入鍋中並加上適量冷水,用小火煮15分鐘,出鍋盛入煮好的麵條上,根據個人喜好加入鹹菜或撒上蔥花,就可以端上桌了。

炸好的爆魚加入各種調料入湯煮。

當第一口吃上那吸飽了汁水、鮮甜香醇的爆魚,就連不愛魚的人吃來,也會覺得酥脆鮮嫩、酸甜可口。

一碗剛出鍋的爆魚面端上桌。

爆魚面好吃,可做起來並不簡單,61歲的梅水琴和女兒每天2點就要起來準備食材了。每天來店裡吃麵的人不少,有些老年人起得早,不管春夏秋冬,都會早早來店裡吃早茶談天說地;有些司機,來這裡吃上一碗熱乎乎的面開始一天的工作……梅水琴的店裡還有餛飩和其他澆頭面,但最受歡迎的,還是這碗爆魚面。「一天基本能賣出七八十碗。」梅水琴說。

爆魚面

小店的爆魚面在附近一帶小有名氣,但是開店21年來,爆魚面也僅從3元漲到了8元。至今,梅水琴都沒給小店取一個好聽的名字。她說,只要身體還不錯,這家小吃店將一直在這裡,隨時歡迎大家來吃爆魚面。

梅水琴

往期精彩推薦

圍著篝火吃千斤鍋魚湯飯,南潯古村飄出濃濃年味~

一碗豬頭面,25年沒漲價!這個來自千年古村深處的美食故事暖胃又暖心

南潯古鎮這碗香飄30多年的雙澆面,好吃的秘訣竟如此簡單

這道高山美食曾是宮廷御菜,流傳千年的酸甜滋味你想嘗嘗嗎?

久煮不爛的秘訣在哪裡?小編帶你探訪湖州粉絲村的百年秘方!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

關注「浙江新聞」客戶端湖州頻道《食城記》

來源:浙江新聞客戶端

責編:朱彥超

相關焦點

  • 多力酥到骨子裡的上海爆魚
    爆魚經過了醃製、油炸和滷燒,不但味道好,關鍵是可以存放很久。不像蒸一條魚,一人一筷子,一頓就沒有了。爆魚易於儲存,歸於上海人的「精明」爆魚在江南一帶的存在,有人將其追溯到春秋末期,吳國崛起時,蘇州水鄉已形成,四時魚鮮,八節水產已成為當時烹飪的主要原料。春秋時便有了「太湖炙魚」一菜。延時至今,。不知道現在的爆魚是否就是當時的炙魚?
  • 名動江南的那一碗爆魚面怎麼做?
    爆魚,非鮑魚,音同字不同。知道爆魚面是因為去了趟嘉善,去嘉善是因為那裡有江南水鄉古鎮——西塘。在西塘裡的西街口,有一家相當扯人眼球的「天下第一面」館。緊挨著「陸氏餛燉」,後者也相當滴有名。他們家主營各種面,其中的「爆魚面」,相當靈光,將那種上海濃油赤醬的本幫風格發揮地淋漓盡致。
  • 想念一碗爆魚面
    所謂的爆魚,並不是粵菜館中菜單前幾頁中濃妝豔抹的鮑魚,吳越一帶小菜場門口多半有賣:支一口大油鍋,邊上再置一口鍋,鍋裡是醬油調料,上面漂著青青的蔥葉。店家先把青魚、黑魚、草魚殺淨,片了醃漬,碼著。有主顧上門時候,麼好,下油鍋,這叫一爆,撈起趁熱放進邊上一口鍋用漏勺顛巴幾下,這叫二爆,最後迅速裝盤。
  • 只在夏天吃得到,這幾碗蘇式面錯過等一年
    彎彎繞繞的巷子裡多如牛毛的百年老店、網紅麵店,從3塊錢一碗陽春麵到上千元的龍蝦麵,既有甜湯頭的奧灶面,也有鹹鮮的辣油盞。 站在蘇州的十字路口,可能你也會迷茫糾結——今年夏天該翻誰家的牌子呢?△ 圖 | 韋苡珊作為《舌尖2》裡的拍攝地,同得興無疑是蘇式面的代表。
  • 天津的上海風味,紅油麵與爆魚面,兩種不同的吃法!
    河北區江都路的天味樓飯莊是一家傳統的天津菜館,在這裡經營了幾十年了,周圍的飯館換了一撥又一波,天味樓卻一次又一次的生存了下來。雖然現在的天味樓存在著很多問題,但是作為一個老店,包子哥相信只要給他一些時間,他會越來越好的。
  • 廣州人的年味,都藏在這5條老街裡!
    胃口一般的小仙女,吃一個2.5元的叉燒酥就能飽肚啦。逢源路上有幾十年的老店,也有新開的美食店。這條極具歷史底蘊的老街,被兩座古寺包圍,自帶仙氣。過年期間,人們會來這上香為新年開運,順便大快朵頤~開滿紫荊花的道路年味十足,花香與食肆香氣共同流轉。
  • 42℃ 去蘇州吃了十碗面 這絕對是真愛啊!
    他們家三蝦的秘密藏在帳臺,收銀的阿姨嚴格控制著蝦子和蝦腦的供應,你若買單78塊一碗的面,阿姨就用量杯舀一份發配到廚房。阿姨告訴我:現在籽蝦都要賣95塊一斤叻,店裡一天要賣出30斤,蝦腦剝起來很麻煩,一層薄薄的衣要剝掉,很費人工!這裡的三蝦麵做的是外面不常見的幹挑,三蝦劃到面上,點醋伴薑絲,體嘗水鄉獨一味的鮮美。
  • 【外婆味道】這碗陪伴了七都人30年的傳統爆魚面,你吃過了嗎?
    2016年1月,由吳江區旅遊局主辦,吳越美食推進會、吳江區旅遊協會、吳江美食圈、東太湖論壇承辦,蘇州珈裕珈餐飲服務有限公司提供支持的「吳江好面」評選活動正式啟動,飯婆這個麵食愛好者自然積極參與,並毫無保留向大家分享吃麵途中所遇見的每一碗吳江好面。
  • 常熟20多年破爛老麵館,一碗麵5塊錢,早上6點鐘坐滿了喝早酒爺叔
    常熟地處江南水鄉,是吳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常熟非常富饒,這裡美食眾多,叫花雞,蕈油麵,酒釀餅,蓮子血糯米飯,盤香餅等等,每一種美食提起來就讓人流口水。在常熟的董家浜歸寺村,有一個20多年的老麵館,這個麵館藏在這個村子的深處,沿著老舊的青石板路走十幾分鐘才能找到這家麵館,這條青石板路兩旁還有擺攤的商販,五六點鐘,有很多上了年紀的人在買菜買肉。這家老麵館連個招牌也沒有,看起來非常破舊,環境簡陋,還用老式的圓木桌當餐桌。
  • 這座中國最富縣城,憑吃蟹火爆全國,還藏著最美水鄉古鎮!
    低調又有錢的小城 是「身兼數職」的江南水鄉自2005年至2020年連續位居全國百強縣榜首,《2020年最新全國GDP這...也太富有了吧。它從來都很低調,低調到從來不會有人注意這座位於上海旁邊,但上海人常常去遊玩的城市。
  • 這裡的爆魚面堪稱一絕,一口就讓人神魂顛倒!
    滬上一絕的爆魚面奶白色的大骨湯底,兩大塊爆魚飄在麵條上面,再配上一勺自製的雪菜,熱騰騰的湯麵在冬天這樣寒冷的季節裡最為治癒了,爆魚是事先燒好的,需要放在面裡暖一暖吃,即使這樣泡在裡面,也不會變軟。麵條是細面,白如雪,一碗的分量非常多,估摸著有三兩,軟糯不失嚼勁,外加一些雪菜提鮮,好吃到讓你扒著碗都不肯放。除了爆魚面,老闆娘還向我們極力推薦了他們家的燜肉麵。端上來的時候,一長條燜肉就這樣靜靜的躺在碗裡,看上去就很嗲,照例配上一勺雪菜,湯頭有些清淡。
  • 距上海11元距蘇州0.5h它是中國最富有縣城藏著江南水鄉最美
    正儀老街為了吃都值得來一趟這裡尚未被開發,卻有人專程前往,只為買這裡的「一青一白」。、文化於一體的藝術平臺,更是一座通往六百年前的橋梁。煮好後,湯色醬紅、皮潤肉酥,甜鹹相宜。、同豐紅湯麵、松鼠鱖魚、醉蝦、石浦羊肉麵、爆魚面、張記豆腐花、冰凍綠豆湯、明前螺絲、糖粥、好多鮮生煎、湯包、千燈臭豆腐、梅花糕、海棠糕、水紅菱、
  • 這40碗面,就是我們在蘇州活下去的動力!
    在這座城市裡度過的每一天,不吃麵,總會覺得哪裡不對。今天我們精選了整整40碗面讓我們從蘇州吃到大江南北從陸地吃到湖泊、天空把蘇州的面都裝到飢腸轆轆的肚子裡去人均¥31(塔園路金山路交叉口北50米)@625apple爆魚面,用的澆頭是甜甜的燻魚,這是蘇州人不吃麵,也愛吃的一種美食。陸長興的爆魚面就很有名,新鮮炸好的酥魚吃起來肉質偏硬、味道透著鮮甜。
  • 江蘇崑山的麵條美味——紅湯爆魚面
    1、製作紅湯爆魚面最為主要的是麵條,麵條採用的是鹼水細面,奧灶面最講究的是澆頭,爆魚一般是由青魚製作出來,而紅湯爆魚面的湯是怎麼做出來的呢?只要繼承了比較傳統的做法,使用青魚,先將魚油炸一下,其次熬製成魚湯因此味道鮮美。
  • 國內最富有的縣城,藏著知名的古鎮、老街,還有聞名全國的美食
    在最新的2020年【全國GDP百強榜單】中,第一名是江蘇崑山,GDP高達4045億元,人均GDP都趕超日韓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了。崑山這已經是自2005年起連續15年位居全國百強縣榜首,當之無愧的中國最有錢縣城。
  • 蘇州三位退休阿姨的早餐店,一碗麵12塊每天排長隊,配菜是關鍵
    不過古鎮上這間門口掛著老街味道的小平房內卻是熱鬧非凡,一陣陣的吵雜聲讓整條幽靜的古街,多了幾分清晨的活力,這是古鎮上一家蘇州味道的早餐店。震澤普通人家裡燒的早飯這裡都有,家裡沒有的這裡也有,味道一模一樣,所以在家吃和在這吃一樣,至少不用自己動手。蘇州人對面是情有獨鍾,不過區別於其他地方的是,他們的配菜特別的豐富,甚至有人說:蘇州人的面只是配角,配菜才是他們真正嚮往的面的味道。櫃檯上整齊地放著一排用鐵餐盒裝的配菜,大排、扎肉、爆魚、滷雞爪、荷包蛋以及一些當地的小碟菜。櫃檯前一位阿姨正微笑地給客人打餐,另一位阿姨在廚房忙著煮麵、煮餛飩。
  • 一天賣出1000斤爆魚!中山二路上的這家爆魚店,你一定吃過
    看著小松在拍攝視頻,人群裡正排著隊的一位阿婆忍不住「炫耀」了起來,這家名叫「趙陽海爆魚館」的爆魚店開業已有21個年頭了,一開始在人樂農貿市場旁邊的一間小店鋪裡,起於市井,興於市井,嫻熟的手藝加上特製的秘方讓趙陽海的爆魚店口口相傳,漸漸知名起來,從一間店面到三間再到現在開出了4家分店,漸漸擴大的店面裡,不變的是那兩口大鍋、兩大碗醬汁、以及大排長龍等著一飽口福的顧客。
  • 這15碗蘇式地道湯麵在等你!
    它和雪花蟹鬥一樣,同屬於精緻到極致的菜式。當初是青樓女子為招待自己的有緣人而費盡心思,不惜工本研製出來的一道菜。舀一勺禿黃油攪入勁道的麵條裡,再用勺子輕輕碾壓,蟹膏蟹黃就包裹在麵條之中。拌勻之後,整碗麵條都染上一層金色,鮮香撲面而來。
  • 老上海年味:爆魚
    趕早的一碗頭湯麵,爆魚面也成了不二之選上海人年夜飯吃爆魚,那是幾代人流傳下來的傳統習俗。上海一位80多歲的黃阿婆也不知道是從何時開始有這個習俗,只記得在她小的時候,餐桌上已經有了爆魚這道菜。吃爆魚有講究,年夜飯餐桌上,雞鴨魚肉都要齊全,那是大團圓。而爆魚也不只是擺上桌後以示「年年有餘」,吃到嘴裡鹹香脆美的味道,在製作的過程中,那醃製過的青魚塊滑入油鍋那「滋滋」的聲響,就已經讓人沸騰,家中主婦們是最享受這一刻的。
  • 爆魚面:不可錯過的江南傳統美味!
    來過江南的人一定吃過那一碗有名的爆魚面吧,我們江南人不把麵食當主食,卻喜歡在早上來上一碗澆頭面,像蔥油麵,榨菜肉絲麵,鱔絲面,酥肉麵,而我最喜歡的就是這碗爆魚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