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陽市滑縣道口鎮,素有「燒雞之鄉」的稱號,特別是中華老字號——「義興張」的道口燒雞。
據了解,「義興張」創始人張炳乾隆年間得好友傳清宮御膳燒雞秘方,聲名大振,生產興隆,當取「義友濟興」之意,定鋪號為「義興張」。
1999年,「義興張」第八代傳人張存有在祖傳「道口義興張燒雞老鋪」基礎上註冊成立滑縣道口義興張燒雞有限公司。
不過,由於歷史原因,在長達近40年的時間裡,作為義興張道口燒雞傳承人的張存有並沒有「義興張」商標所有權和使用權。
「義興張」商標回歸
據中原新聞網信息,日前,「義興張」商標榮歸盛典暨信息發布會在鄭州舉行,此次發布會意味著在外漂泊了38年的義興張商標終於回歸。
事情要追溯到1981年,當年,在滑縣食品公司工作的張存有,請人設計了義興張3個字和圖案標誌,然後進行商標申請。但是由於當時沒有「私營經濟」的說法所以申報單位填的是滑縣食品公司。
1982年,「義興張」商標申請成功,然而,由於政府體制管理的原因,個人在滑縣食品公司時申報的義興張商標,屬滑縣食品公司所有,而作為義興張道口燒雞傳承人則失去了商標所有權和使用權。
後來,滑縣食品公司又將商標先後轉讓給河南省食品公司、滑縣浩創世紀聯華超市有限公司。
為了這枚商標,1999年,張存有開始四處奔走。
2018年8月,滑縣浩創世紀聯華超市有限公司主動提出,要將商標轉讓給張存有,轉讓費800萬。800萬不是一筆小數目,然而張存有絲毫沒有猶豫,立馬就同意了。
今年4月,經國家商標局辦理法定轉讓手續,「義興張」商標正式回歸。
歷時38年,花費800萬,義興張道口燒雞傳承人張存有最終迎回了「義興張」商標,可謂不幸中的萬幸。事實上,深受商標問題困擾的老字號並非個例,天津大福來就因商標問題不得不修改撤換招牌。
天津大福來
在天津,鍋巴菜是與豆漿、老豆腐並稱的早點「三大件」,而「大福來」幾乎是鍋巴菜的代名詞。
據天津大福來相關負責人介紹,1757年就已經有了大福來,1924年獲得了營業執照,上世紀90年代註冊了食品商標「大福來」,2002年被評為「中華老字號」。
2004-2006年期間,天津大福來因為整改而忽略了餐飲商標註冊的事宜。
直到2007年1月19日,天津大福來提交「大福來」餐飲商標的註冊申請之時,才得知位於瀋陽市瀋河區的大福來酒店(以下簡稱瀋陽大福來)已於2006年12月4日申請了「大福來」餐飲商標(指定服務項目:餐館),在申請時間上天津大福來晚了45天。
在瀋陽「大福來」餐飲商標初審公告期,儘管天津大福來提出了異議,但是因異議不成立而核准註冊。
天津大福來申請的「大福來」餐飲商標因此受到影響,註冊不成功。
2018年4月起,天津大福來就陸續接到了瀋陽大福來的侵權投訴。對此,天津大福來第一時間向國家相關部門就瀋陽大福來商標申請無效宣告;同時,也將目前天津30多家加盟店的招牌統一進行修改撤換。
近年來,涉及老字號的商標糾紛案件逐漸增多。對於老字號的擁有者或傳承人來說,應當加強自身的智慧財產權保護和維權意識。
提前註冊商標,做好商標布局,堵住被人搶註的漏洞,註冊商標後的預警監測,商標到期後的及時續展,也要注意維持好商標的有效性,這些問題都是值得老字號關注以及重視的。(圖片來自中國商標網截圖及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