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號「王麻子」商標或再易主

2020-12-26 手機鳳凰網

北京商報訊(記者 錢瑜 李濛)3月8日,北京商報記者從北京產權交易所官網獲悉,北京文教器材廠擬轉讓北京櫟昌王麻子工貿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櫟昌王麻子」)100%股權。櫟昌王麻子目前的核心資產是王麻子的商標所有權,也是「王麻子」商標的唯一合法擁有者和使用者。

天眼查顯示,櫟昌王麻子成立於1999年11月17日,註冊資本98萬元,屬於小微企業,企業經營範圍包括製造刀、剪、磁板、鋁水平尺;銷售刀、剪、磁板、鋁水平尺;銷售布捲尺、圖板、圖桌、黑板、腳輪;銷售廚房用品。旗下品牌「王麻子」是源於1651年的中華老字號,是中國刀剪業知名品牌,其傳統鍛制技藝入選非物質文化遺產。

王麻子品牌產品一直因高質量被消費者所接受。天眼查顯示,王麻子品牌產品曾於1980年榮獲國家優質產品銀牌獎;歷屆全國同行業質量評比第一;連續八屆被全國四十六家商場評為全國最受消費者歡迎的輕工產品;1990年首屆輕工博覽會金質獎;1993年獲「北京市商標」稱號;1994年獲北京市「好產品」稱號;2002年被國家日用五金行業生產力促進中心評定為「信得過產品」;2009年,王麻子刀剪被國內新媒體節評為「中國十大最具歷史文化價值百年品牌」;2011年,王麻子刀剪在中華老字號博覽會上榮獲「最受歡迎的中華老字號品牌獎」;同年,王麻子刀剪被北京市旅遊發展委員會評為「遊客心中北京十大必購旅遊商品」。

然而,上世紀90年代,王麻子業績不斷下滑,最初生產剪刀的王麻子剪刀廠自1995年開始就出現了斷斷續續停產的情況。公開資料顯示,1995年,王麻子剪刀廠與北京市文教器材廠等10多家單位聯合成立了王麻子工貿集團公司,根據內部協議,王麻子商標歸集團公司所有。不過,重組當年即虧損100多萬元。1999年,王麻子工貿集團公司劃歸昌平區,更名為北京櫟昌王麻子工貿有限公司。2001年,王麻子剪刀廠因虧損等原因停止生產,王麻子剪刀產品轉由一家名叫北京萬順號剪刀有限責任公司的企業生產。截至2002年5月底,王麻子剪刀廠資產總額為1283.67萬元,負債總額為2779.98萬元,資產負債率達216.6%。同年,王麻子剪刀廠破產,王麻子商標歸櫟昌王麻子所有。

近年來,櫟昌王麻子依然處於虧損狀態。北京產權交易所官網數據顯示,2018年營業收入為659.79萬元,淨利潤虧損279.01萬元,負債總計1407.45萬元;2020年營業收入為10.65萬元,淨利潤虧損27.89萬元,負債總計1430.45萬元。

北京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賴陽表示,從企業機制方面看,王麻子雖然是老字號的品牌,但是企業機制並沒有跟上現代企業機制的變化,企業運行並不順暢,沒有很強的開拓市場的能力。從產品方面看,消費環境不斷變化,王麻子品牌的產品結構、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有限。此外,由於資金實力較弱,王麻子品牌的生產工藝和品質與同行業和國外品牌拉開了距離。

「改善企業機制,融到戰略投資,進而更好地擴張,提升核心競爭力是目前比較可行的辦法,但是能否突破股權結構、引進戰略夥伴,如何計算品牌價值是包括王麻子在內的傳統老字號企業需要思考的關鍵。」賴陽進一步表示。

針對王麻子品牌被轉讓後的發展規劃等問題,北京商報記者聯繫採訪了櫟昌王麻子相關負責人,但是截至發稿,尚未得到回覆。

相關焦點

  • 300多年北京老字號「王麻子」易主 廣東金輝刀剪競得
    5月22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在北京產權交易所獲悉,具有300多年歷史的北京老字號「王麻子」再次易主。「北京櫟昌王麻子工貿有限公司100%股權轉讓項目經過385輪激烈競價,最終由廣東金輝刀剪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競得。此次股權轉讓,既盤活了老字號資源,又實現了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 易主、退市、虧損,百年老字號被時代拋棄了嗎?
    但如今半個世紀過去了,曾經風光一時的老字號品牌們顯露出了乏力的一面。近日,北京產權交易所消息顯示,北京櫟昌王麻子工貿有限公司100%股權轉讓落定,廣東一家刀剪製造企業,成了有369年歷史老字號「王麻子」剪刀廠的新主人。
  • 百年老店「王麻子」錯在哪裡?
    在2002年4月4日北京市工商局公布的重新認定的173件北京市著名商標中,老字號「王麻子」令人驚鄂地不見了,而新秀品牌「曲美家具」、「婷美」等新秀卻昂然其中。在得知「王麻子」因沒有申報而未能入選的消息後,北京王麻子剪刀廠廠長白錫乾竟感到非常震驚地說:「什麼時候申報的?我一點消息都不知道……」這不能不說是「王麻子」百年老號的一個尷尬。
  • "望江樓"的"喉口饅頭"要回來了 沉寂10多年老字號易主
    在沉寂了10多年後,昨天下午,百年老字號「望江樓」商標所有權在紹興市中正商標事務所正式易主。業內人士認為,易主或許能讓老字號「望江樓」重現生機。  「養了這麼多年,這個商標就像是自己的孩子,如今我老了,沒有能力將它發揚光大,只能找個好人家『嫁』出去了。」
  • 王麻子剪刀警示老字號的沒落
    有管理專家認為,王麻子剪刀的衰落,一方面是政府不恰當的行政幹預手段的影響;另一方面,老字號的優越感也讓企業走向了失敗  「南有張小泉,北有王麻子」——始創於清朝順治八年(1651年)的王麻子剪刀,至今已有352年歷史,在中國家喻戶曉,一度佔據一多半的刀剪市場份額,甚至成為刀剪業的代名詞。
  • 700萬元,重慶老字號「凌湯圓」易主了
    重慶老字號「凌湯圓」易主了。29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查詢工商資料顯示,重慶凌湯元食品有限公司(簡稱凌湯元公司)已由國有獨資企業變為自然人獨資,法定代表人由許懿變為範昭燕,註冊資本仍為500萬元。重慶聯交所方面表示,凌湯元食品公司近年雖然連續虧損,但「凌湯圓」作為重慶的傳統名小吃,其據今已有70多年歷史,並先後獲 「優質產品獎」 、 「重慶名小吃」、 「重慶知名產品」 、 「中華名小吃」、 「重慶老字號」等多項榮譽,「凌湯圓」品牌在川渝地區有很高的知名度,「凌湯圓」 商標這個無形資產還是有很高的商業價值。
  • 杭州有哪些老字號 杭州老字號
    杭州是世界上最美麗華貴之城,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杭州有哪些老字號店鋪呢?趕緊來看看那吧!1、樓外樓  知味觀是杭州的老字號店鋪,創建於1913年。店鋪裡「幸福雙」、「貓耳朵」、「西施舌」等成為菜館的傳統名點,「雞汁銀雪魚」、「乾菜鴨子」、「武林熬鴨」、「蟹黃魚絲」等名菜更是知味觀的招牌菜。
  • 泉州知名商標再添184件 本土老字號爭相申請
    一些深得市民喜愛的「老字號」餐飲店也爭相申請知名商標。圖為市區一連鎖麵包店。(林勁峰 攝)近日,市工商局公布了2013年度泉州市知名商標認定公示名單,新認定184件知名商標。記者觀察發現,從獲得認定的商標看,泉州市知名商標類別呈現多樣化特點。不僅如此,不少深受市民喜愛的本土老字號、土特產也爭相加入到知名商標的行業,為原有的「招牌」再添美譽度。
  • 1.2億元 杭州老字號企業張小泉易主富春控股集團
    浙江在線01月24日訊品牌價值高達4.31億元的杭州知名老字號企業張小泉已悄悄易主。  昨天,一向低調的張小泉集團在省人民大會堂高調舉行了「張小泉愛心基金成立儀式暨集團新年團拜會」。  浙商的老字號情結  在民資充裕的浙江,很多企業在製造業取得成功之後都渴望樹立自己的品牌,提高自己的層次,老字號為他們提供了創立名牌的極佳載體。其實,在張國標之前,很多浙商已經開始涉足老字號並嘗到了不少甜頭。
  • 78歲"燕喜堂"易主後重新開業 落戶舜和國際酒店
    78歲"燕喜堂"易主後重新開業 落戶舜和國際酒店 2010-11-18 08:13:00    作者:趙文竹   來源:大眾網—生活日報   2006年,北京半江漁火餐飲有限公司從濟南市飲食服務總公司手中購得「燕喜堂」招牌;同年,停業6年多的燕喜堂在六裡山南路重新開門營業。
  • 同仁堂、稻香村……老字號商標與商號"撞車"後如何處理?
    原標題:同仁堂、稻香村、吳良材等面臨同一個問題:老字號商標與商號權利衝突怎麼解? 近年來,針對老字號商標與商號所產生的權利衝突也屢見不鮮。近日,上海吳良材與南京吳良材糾紛一案的當事人已經啟動申請再審程序,再度引發智慧財產權業界對老字號商標與商號權利衝突問題的關注。
  • 廣州再現老字號商標糾紛:一個「蓮香樓」兩種餅
    王老吉和加多寶之爭戰火持續延燒之際,廣州再現百年老字號商標糾紛。記者調查了解到,蓮香樓公司因與廣州飲食集團在商標權上存在爭執,雙方已尋求法律途徑解決問題。  「對簿公堂影響各方的商譽信譽及正常經營,也會對"蓮香樓"這一知名度頗高的著名商標造成無可挽回的損害。」廣州市律師協會副會長、廣州市人大代表莊偉燕30日接受記者採訪時如是表示。
  • 「蓮香樓」商標再「招親」?10年商標使用費355萬
    南都訊 記者趙安然 月餅銷售旺季來臨,月餅和餐飲老字號「蓮香樓」商標在此時啟動二度「招親」。日前,廣州飲食服務企業集團有限公司委託廣州產權交易所發出公告,對「蓮香樓」商標及「餐飲」服務項目普通使用許可進行公開招標。
  • 穗再現老字號商標糾紛:一個「蓮香樓」兩種餅(圖)
    中新網廣州7月30日電 題:穗再現老字號商標糾紛一個「蓮香樓」兩種餅的尷尬  作者:奚婉婷  「蓮香樓」是廣州百年老字號餅店,然而近期卻不得不面臨「一個蓮香樓制出兩種餅」的尷尬。雞仔餅、老婆餅……這些打著「蓮香樓」招牌的點心,出現在廣州飲食集團的天貓旗艦店裡,不過,產品的包裝與「蓮香樓」實體店裡的不同,價格也不一樣。
  • 老字號張小泉如何連續4年淨利潤增長率超50%?
    這個毫無時代感的畫面,是老字號張小泉的特有基因。通過師徒關係,使得張小泉的技藝得以傳承,並且內化到企業的方方面面。張小泉創於1628年,以剪刀起家。如今公司已經有1000多在職員工,幾十位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傳承人。2007年富春集團接手後,品牌經歷大換血,中層管理團隊平均年齡拉低到35歲。
  • 沙坪垻區6家企業商標獲評「重慶老字號」
    本報訊(記者 喻慶) 8月16日,市商務委對認定的第五批90個「重慶老字號」企業進行了授牌,沙坪垻區6家企業商標榮獲「重慶老字號」殊榮,至此,沙坪垻區共12家企業榮獲「重慶老字號」。未來,這12家企業將進一步增強「老字號」企業的品牌影響力和競爭力,為全區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動能。
  • 盛夏環穿本溪王麻子溝
    本溪王麻子溝就是這樣一登山地。其位於本溪關門山大峽谷東側,群山環繞之中,谷內原生態植物保存完好,森林覆蓋率高,夏季青戀疊翠,輕風習習,溪水峰迴路轉或急或緩,清澈的流淌在谷內,長滿青苔的圓石,枯木隨處可見。此次登山分A、B線,A線由谷底登頂後至關門山大峽谷景區門口,B線在谷底遊玩拍照原路返回。
  • 歷時38年,花費800萬,百年老字號「義興張」商標終歸傳人!
    安陽市滑縣道口鎮,素有「燒雞之鄉」的稱號,特別是中華老字號——「義興張」的道口燒雞。據了解,「義興張」創始人張炳乾隆年間得好友傳清宮御膳燒雞秘方,聲名大振,生產興隆,當取「義友濟興」之意,定鋪號為「義興張」。
  • 菜單擅用老字號包子商標 餐館侵權被判賠2000元
    中新網宜昌4月27日電  (董曉斌 中法宣)湖北宜昌一老字號包子被依法註冊商標後,一家餐館因擅自使用商標緻使侵權。在收到商標所屬公司律師函後,該餐館修改了商標名稱,但仍被告上法庭。4月27日,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通報稱,該餐館侵權行為發生在修改商標名稱前,遂判決餐館賠償經濟損失2000元。  2014年1月2日,宜昌上大人餐飲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宜昌上大人」)突然收到了宜昌飯店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宜昌飯店」)發來的一份律師函,要求其停止使用「接堂」包子商標。  據了解,接堂包子是宜昌本地老字號特色小吃。
  • 工商總局駁回「臨江寺」商標的撤銷申請 資陽暫時保住中華老字號
    因公司停產兩年多,資陽市臨江寺豆瓣有限公司所屬的「臨江寺」商標險被搶註,被瀘州人以該商標連續三年不使用為由,向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提請撤銷申請。為保住資陽這一中華老字號品牌,資陽市、雁江區兩級政府及工商等相關部門和企業立即展開品牌商標保衛戰,企業的老員工也在今年初被緊急召回,恢復生產,讓臨江寺豆瓣重新上市(成都商報曾作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