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老街 走舊巷④」今天我們從水井巷裡的田豆花說起

2020-12-17 德陽日報

清晨6點 剛擦亮的天忽然打起雨點

田金玉夫婦像往常一樣

已經開始手工製作豆花和苕粉

無論陰晴

不到7點鐘 店裡就會有食客等在桌前

也有人端著自家瓷碗或保溫盅

帶走豆花粉 豆花飯 鮮豆漿

今天的【逛老街 走舊巷】

我們從一碗1987年就開店的「田豆花」說起

帶大家走一走水井巷

水井巷北接桐花巷,南臨西街,不過百來米長。

據老水井巷人講述,巷子口有一口水井,水井巷因此而得名。那口水井已不見蹤跡,但和水井牽連的人家和故事,還在延續著。

水井巷老照片(周曉平提供 )

「田豆花」最早就是從這水井中取水製作。

因為這一碗流傳至今的味道,讓老水井巷人的記憶有了落腳點。

在水井巷人的記憶中,巷子中的小吃屈指可數,最初由「田爺爺」田興富掌舵的豆花店在老巷子中經營的年歲最為長久,見證著老巷子的變遷。他的女兒田金玉說,父親從小當學徒的時候學到了這門技術,最開始是在水井巷擺小攤,幾分錢一碗。1987年退休後就在距離如今店址不到百米遠的地方開店,用老石磨磨豆子,起初豆花賣1角錢一碗,小店裡只有一張長條桌,只能供幾個小朋友擺碗,來吃豆花的大人只能端著碗站著吃。

1999年,城市改造後,老店搬到如今的位置。父親已是95歲,直到前年都還要到店裡來坐鎮。來這裡吃豆花的有大部分是搬離巷子的老鄰居,要麼開著車要麼騎著自行車,轉過幾條街來。來小店的感覺依舊不變,只是大家口中的招呼從「田爺爺」變成了「田嬢嬢」。

保持傳統手工製作,守住老味道,是老田家的驕傲。做紅苕粉、打豆漿、做豆花都在食客眼前完成,經常不到上午10點,豆花就賣完了。

61歲的江忠全是土生土長的水井巷人。巷子從何時有了這名兒?在他的記憶中,老一輩的人對具體時間也難以考證。他帶領記者走到靠近西街偏東的巷口邊,指著一處轉角的人行道,說這就是原來水井的位置。

「天幹有水,漲水時井水也清亮,小時候聽說這口井有上百年歷史,以前這是水井巷唯一的吃水水源。那時候整個西街甚至周邊其他街巷的人,都依賴這口水井生活。這裡蓋了一間小房子遮蓋保護水井,坐家戶排隊來取水,有專人給大家打水。還有個劉挑水給人挑水,一挑收一兩分錢工錢。」

江忠全講述,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巷子裡專門為大家挑水的「劉挑水」不知怎麼地掉落水井,漸漸地用這口井的人少了,加上通了自來水,就沒有人用這水井了。大約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水井被填,但這條「水井巷」的名字沒有變過。

「巷子以前不到兩米寬,開拖拉機進去都困難。」江忠全回憶,以前巷子兩邊全是瓦房,幾戶人組成一個院子,每個院子口都有一個「龍門兒」,各個院子大門打開,大人娃娃相互串門。

「一到吃飯時間,家家戶戶都把自家的飯菜端出來,邊吃邊擺龍門陣。那時候鄰居之間親近得很。」江忠全說。

記者向江忠全展示攝影愛好者周曉平提供的水井巷老照片。他端詳了一陣,脫口而出:「這應該是八幾年照的,這根老電桿的位置,現在都還有根電桿。」他看著照片,想起了七號「龍門兒」、馮裁縫店、包子鋪……

水井巷老照片(周曉平提供 )

如今巷子商鋪林立,老水井巷人口中的「新小區」也已有二十多年的歷史,老水井、「龍門兒」的故事更是久遠。

有多少人走到這裡,抬頭看到「水井巷」路牌,還會想起關於它的記憶?

關於水井巷

你有什麼特別的故事嗎

歡迎在評論區和我們繼續聊

記者 | 周梅 圖片 | 周梅

編輯 | 劉俊宏 責編 | 汪巧 值班編委 | 姜穎

相關焦點

  • 「逛老街 走舊巷」從讀懂一條條小巷開始,讀懂這座城
    時間過得飛快從今年5月底【逛老街 走舊巷】欄目推出我們走進市區11條老街舊巷尋找老德陽的歷史和故事體味這個城市的煙火氣也一起回憶舊時光今天是老街舊巷最後一期但我們不說再見讓我們一起珍藏這段陪伴牛肉巷清真寺斑駁的匾額,刻著歲月流年;熱鬧喧囂的早市裡,藏著人間煙火。
  • 【逛老街 走舊巷⑧】一條街,兩段路,連著前世與今生
    【逛老街 走舊巷⑧】一條街,兩段路,連著前世與今生 2020-07-11 18: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逛老街 走舊巷 ⑨」這裡真有座城隍廟!廟宇不在但繁華依舊……
    今天又到了每周一播的老街舊巷時間說起這條街的名字每個城市基本上都有那就是——城隍廟街要講城隍廟街先給大家普及一下城隍廟城隍廟是用來祭祀城隍神的廟宇我們這裡也叫「城隍」或者為啥叫這個名都表示出了迷惑畢竟這條街上並沒有一座城隍廟小編走街串巷、深入居民家中從老德陽口中得知原來城隍廟街還真有一座城隍廟就在德陽南街十字路口東北面也就是現在玉林串串的位置上城隍廟街街口不遠的南面是文廟公園小門街中的十字路口向東接崇果寺街直走則為桑園巷
  • 【逛老街 走舊巷⑥】這條不起眼的小巷裡,竟然留下過賀龍的足跡……
    【逛老街 走舊巷⑥】這條不起眼的小巷裡,竟然留下過賀龍的足跡…… 2020-06-27 05: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逛老街 走舊巷⑧」一條街,兩段路,連著前世與今生
    從地圖上看以前的老德陽城其實並不大老街老巷也不多在南街上和慶雲街並列的還有一條老巷與瘟祖巷(健康巷)、慶雲街這條巷子很有意思,它和鐘山街其實是同一條街,只不過前半段叫鏵爐巷,後半段叫鐘山街。鏵爐巷就像是這條街的前半生,而鐘山街是它的後半生。鏵爐巷老街記憶如果你仔細看看老德陽地圖會發現,以前從鏵爐巷向西經過米市壩再往前走一段,就到了城外。
  • 「逛老街 走舊巷⑦」醬油飄香故事綿長,記憶釀「舊」時光
    周曉平還記得,老桐花巷與習藝巷正對著,與署前街形成丁字路,附近還有一個機關託兒所。小孩子們在巷子裡跳繩、捉迷藏、打玻璃彈、打煙盒片、滾鐵環……嬉戲聲打破巷子的寧靜。桐花巷老四合院 周曉平 攝桐花巷的名字有什麼來頭?這讓人一時難以溯源,倒是它的另一個名字,老巷人都知道。
  • 走街串巷逛西安,老街舊巷裡的市井煙火,藏著你不知道的人文風景
    除了那些聲名在外的著名景點,古城犄角旮旯裡也藏著許多少為人知的人文風景。前兩天趁著天氣晴好,我免費預約遊覽了西安鐘鼓樓。而後順著「東大街—大差市—東縣門—東倉門—下馬陵—和平門」的路線一路溜達,開啟了一次走街串巷逛西安的徒步之旅。在西安城東的老巷舊巷中,我邂逅了平凡生動的市井生活,也發現了很多有趣的古都歷史。
  • 「逛老街 走舊巷③」這條德陽曾經最熱鬧的小巷,如今……
    因為米市壩的存在,與其相鄰的健康巷就慢慢形成一個集市,每到逢場日,進城賣農產品、賣菜種的農民就在這裡擺攤,巷子裡人群熙熙攘攘,十分熱鬧。周曉平攝李健雄是巷子裡一家診所的醫生,診所是祖業,他經營了也有二十多年了。他說,他祖上十代在這巷子裡行醫開中藥鋪,小時候他跟著外祖父學醫,放學時就在中藥鋪裡幫忙做事。他曾聽外公講過,這條巷子以前叫「瘟祖巷」,是因為巷子裡曾有座瘟祖廟,瘟祖就是專司疾病、瘟疫的神。
  • 老街老巷 尋覓老城記憶|莫家街|西寧|老城區|青海|老街|水井巷
    照片均為通訊員提供一座城市,充滿著各種溫馨的回憶,儘管我們回不去從前,但我們可以回到自己走過的路、穿過的巷。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老街老巷,每條老街老巷都有鮮為人知的故事,有一些街巷老舊的讓人情不自禁地想去觸摸它歷史遺留下的痕跡。
  • 9 條臺灣老街,漫走寶島舊時光
    只有深入街角陋巷,去老城老街走一遭,才能摸清楚當地人的生活常態。自北向南,我們挑選了 9 條臺灣老街,帶你漫走寶島舊時光。新北 淡水老街「阿給」是日文「油豆腐」(油揚げ、abura-age)發音的音譯,做法是將油豆腐的中間挖空然後填充冬粉,浸泡過滷汁後以魚漿封口,加以蒸熟,食用前淋上甜辣醬或其他特殊醬汁。
  • 育英街:老街舊巷,有底色,也有靚色
    日前,記者走進了一度被稱為是鞏義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如今卻成了老街舊巷的育英街,在那裡,遇到了正在調研督導創文工作的新華路街道黨工委書記王國棟一行,跟隨他們的腳步,看到了人多街不亂、車多路不堵的不一樣的老街。「樓院雖然很舊,但生活很舒適;街巷雖然很窄,但交通很便利;上下雖然走樓梯,但感到很幸福。」滿足感就寫在育英街居民的臉上。
  • 消失的榆次老街巷 · 家族!涉及南關,北關,大東關...
    富戶街在如今榆次方言中的讀音為「富富街」。根據今天榆次話來分析,今天的榆次人應該是不會將f與h聲母相混淆的。「戶府街」變為「富富街」的過程,或許恰能反映出,較早歷史時期的榆次話,或許與今天的祁縣、平遙、交城、文水,及呂梁一帶方言類似,有將「府」等字,讀作「hu」的特徵。
  • 鹿港小鎮「醉巷十宜」且陶陶、樂盡天真
    在臺灣文化藝術之旅,我們走進古樸的鹿港小鎮,領略鹿港之美。鹿港,舊名「鹿仔港」,相傳以前有群鹿在此出沒,現在小鎮上的牆繪仿佛是那時候的延續。小鎮那些連貫的街巷兩旁的房屋及門窗等等,雖然並不罕見漂亮,卻都能佔據你的記憶。
  • 【美食地圖】福州名巷老街的美食那些事兒——三坊七巷Q版美食地圖
    熙熙攘攘的繁華景象絕不僅僅是因為這裡傳承了福州古色古香的歷史韻味,更是因為這裡匯集了琳琅滿目美食美味。譬如:倒計時創意冷點、拿督會、鏽場等美食餐廳,都是你不可錯過的哦!話說,這個周末別再猶豫啦,不如和小編一起走一趟三坊七巷,回憶福州、品味美食吧!
  • 貴陽百巷百相︱竹市巷情思
    靜謐的竹市巷貴陽簡稱「築」。「築」和「竹」同音,竹子做成嘞「築」也是我國最早嘞一種擊弦樂器。文史資料表明,貴陽古時候竹篁蔥鬱,樹木繁茂,謂之「箐」。五代至北宋初年,貴陽就被稱為「黑羊箐」。貴陽大十字原百貨大樓後面嘞「黑羊巷」業已消失。
  • 徒步遊西安:暴走城東老街舊巷,邂逅市井生活和人文風景
    除了那些聲名在外的著名景點,古城犄角旮旯裡也藏著許多少為人知的人文風景。前兩天趁著天氣晴好,我免費預約遊覽了西安鐘鼓樓。而後順著「東大街—大差市—東縣門—東倉門—下馬陵—和平門」的路線一路溜達,開啟了一次走街串巷逛西安的徒步之旅。在西安城東的老巷舊巷中,我邂逅了平凡生動的市井生活,也發現了很多有趣的古都歷史。
  • 西寧水井巷街區明年7月全新亮相
    但由於市場發展過於緩慢、效益逐步降低、市場競爭力不斷衰弱,經市委研究決定,2019年開始對水井巷市場進行升級改造。城中區嚴格按照「將水井巷市場打造成為具有悠久歷史傳承和文化記憶的現代化商業美食街區」的目標定位,全力推進水井巷對市場建設進程。
  • 老街in巷,畫裡宏村,黃山不止有黃山
    黃山位於安徽省南部黃山市黃山區,這裡在古代近千年的時間裡都叫徽州,1987年,徽州更名為黃山市,黃山的名氣更加彰顯,卻讓人容易忽略:徽州是徽文化的發祥地,這裡還誕生了徽派建築、新安理學、徽州戲曲、徽商...... 今天的文章會帶大家領略黃山的美景,但登山前,讓我們先轉轉黃山市裡的其它名勝,感受一下徽派田園風光。
  • 【城市建設】水井巷街區明年7月全新亮相
    作為老城區最熱鬧的商業街,水井巷是遊客來西寧旅遊的打卡地之一。但由於市場發展過於緩慢、效益逐步降低、市場競爭力不斷衰弱,經市委研究決定,2019年開始對水井巷市場進行升級改造。城中區嚴格按照「將水井巷市場打造成具有悠久歷史傳承和文化記憶的現代化商業美食街區」的目標定位,全力推進水井巷對市場建設進程。
  • 北海老街「摸乳巷」,真實作用原來是這樣…
    不知道是不是我眼拙,直到今天,我才發現老街的「摸乳巷」及其它小巷子都裝上了攝像頭和路燈。首先,在這裡給某個部門點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