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大化工央企融合加速 本輪國企改革強調「專業化重組」

2020-12-12 新浪財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原標題:兩大化工央企融合加速 本輪國企改革 強調「專業化重組」

中國中化與中國化工所屬的化工行業則是今年央企重組的重點行業之一。按照國資委年初的部署安排,今年要在持續推進瘦身健體中更加突出主責主業。

中國化工與中國中化兩大央企化工巨頭的重組,正在駛入加速道。

9月2日,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身兼中國中化集團董事長和中國化工集團董事長寧高寧表示:「中國中化和中國化工兩家企業的合併正在進行中,要經過內部的很多研究、程序。必要性很強,我們會積極推動這個事情。」

今年6月19日,整合了這兩大化工集團農業業務板塊的先正達集團中國率先誕生,而在不久之後,更大規模的重組整合正在醞釀,一家橫跨中國化工行業全產業鏈的巨無霸企業——「中國神化」呼之欲出。

央企的合併重組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推行的一項重要國有企業改革措施。近年來,國資委完成了南車與北車、寶鋼與武鋼、中國遠洋和中國海運等中央企業的合併。

「去年『南船』與『北船』的重組完成,今年的重頭戲則是『兩化合併』。在《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即將出臺之際,兩大化工集團的合併,是進一步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實現央企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研究員吳剛梁告訴記者。

國企改革重頭戲

中國化工與中國中化是中國化工行業的兩大巨頭,在實現集團層面的重組之前,兩大集團的農業板塊已經實現重組。

今年6月19日,先正達集團中國正式成立,這家公司由中化農業、先正達、安道麥等公司組建而成,包括植保、種子、作物營養和MAP及數字農業四大業務單元,是中國最大的農業投入品供應商與現代農業綜合服務平臺運營商。在中國擁有員工近14000名,2019年銷售額達56億美元。

具體來看,中國化工將持有的先正達股份公司100%的股份和安道麥A(000553.SZ)劃轉至先正達集團。同時,該集團受讓中化集團旗下的農業板塊的主要資產,包括中化化肥(00297.HK)、揚農化工(600486.SH)和荃銀高科(300087.SH)三家公司股權。

實際上,「兩化合併」的傳聞曾多次傳出,自2018年6月底開始,寧高寧正式兼任中國化工集團董事長一職,更是被外界解讀為合併的「前兆」。去年9月2日,曾負責中海油與尼爾森整合工作的中海油集團原董事長楊華調任中國中化集團總經理,被認為是將會負責兩家化工巨頭的重組事宜。

依據公開信息,截至2019年,中國中化集團目前總資產約4993億元,營收6255億,中國化工集團總資產約8145億元,營收約4717億元,兩者合併之後的總資產超過1.3萬億元,與中海油集團相當。

值得一提的是,兩大化工集團從農業化工板塊開始重組,涉及旗下多家上市公司之間的併購。由於上市公司依託於資本市場,市場化、專業化操作手段比較成熟。因此,重組過程中積累下來的估值、定價、資產交割、管理人員安排等方面的經驗,可以為今後兩個集團之間的重組提供借鑑。

「本輪國企改革強調『專業化重組』,也就是說,央企合併不能簡單地『合併同類項』,不能搞行政式的『拉郎配』,而是要用市場化、專業化的手段,包括資產重組、股權合作、資產置換、無償劃轉、戰略聯盟、聯合開發等方式,將資源向優勢企業和主業企業集中。」吳剛梁表示。

央企改革加速

據新華社報導,6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這也意味著有關國企改革的方案進入倒計時階段,之前困擾改革的問題將會得到具體指引。

深改委會議提出,今後三年是國企改革關鍵階段,要堅持和加強黨對國有企業的全面領導,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增強國有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

在9月2日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周育先表示:「三年行動計劃在媒體上有很多報導,但實際上我們沒有正式接到文件。」

「中國建材是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覺得很重要的一個問題,我們現在也正在做,就是怎麼樣能夠真正從管資產轉變成管資本,真正能夠通過管股權,去實施國有資產的證券化、流動化。」他說,「能夠通過流動使國有資本有進有退,進一步優化我們整個產業的布局和資本的結構。」

中國中化與中國化工所屬的化工行業則是今年央企重組的重點行業之一。按照國資委年初的部署安排,今年要在持續推進瘦身健體中更加突出主責主業。同時,重點推進裝備製造、化工產業、海工裝備、海外油氣資產等專業化整合以及煤電資源區域整合,研究啟動煉化業務整合,繼續抓好煤炭等去產能工作。

而在央企進行重組的過程中,一大難點就是人事安排的問題。「如果合併重組操之過急,會留下一些『後遺症』,比如審批流程長,內耗嚴重,人浮於事等。」吳剛梁說,「某些央企在形式上合併了,但內部並沒有達到深度融合,業務團隊之間各自為政,甚至在市場上搶業務。」

同時,重組只是國企改革的一大部分而非全部,重組可以快速做大規模,提高國有資本的控制力和帶動力,增強央企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能力。但是,重組合併也可能形成行業壟斷,影響國內市場的整體效率。

吳剛梁認為,在重組過程中,要注重發揮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作為市場化、專業化資本運作平臺的作用。

相關焦點

  • 混改重組批量落地掀高潮 國企改革不斷加速
    央地祭出組合拳發力上市 混改重組批量落地掀高潮多領域國企改革擴圍升級 紅利加速釋放從中央到地方祭出組合拳發力上市,混改項目批量湧現,重組整合大戲接連上演……即將收官的2020年,一系列舉措推動國企改革向更深層次、更廣領域拓展,市場主體活力不斷激發。當前,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已經全面啟動。
  • 多領域國企改革擴圍升級 紅利加速釋放
    央地祭出組合拳發力上市 混改重組批量落地掀高潮多領域國企改革擴圍升級 紅利加速釋放從中央到地方祭出組合拳發力上市,混改項目批量湧現,重組整合大戲接連上演……即將收官的2020年,一系列舉措推動國企改革向更深層次、更廣領域拓展
  • 央企混改提速 國資委透露下一步重組計劃
    兩家重組央企旗下的中國船舶、中國重工等上市公司陸續發布公告,披露更多合作細節:中船集團與中船重工實施聯合重組,新設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船舶集團),由國資委代表國務院履行出資人職責,中船集團和中船重工整體劃入中國船舶集團。
  • 中煤集團有望率先整合 11家央企或成重組重點
    原標題:中煤集團有望率先進行行業大整合 11家央企或成重組重點  煤炭行業今年有望再次迎來巨變。  1月5日,12部委聯合發布《關於進一步推進煤炭企業兼併重組轉型升級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強調,推進中央專業煤炭企業重組其它涉煤中央企業所屬煤礦。
  • 國企改革列車加速 國泰央企改革率5隻基金「競跑」
    隨著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定調,市場人士認為,國企改革或成三季度的亮點,國企改革主題基金也有望獲益。  截至上周末,國泰央企改革股票基金等5隻主動管理國企改革主題基金,年內收益均超15%,同時跑贏基準。
  • 央企頻繁重組收購民營煉廠 或在搶佔油氣改革紅利
    (原標題:央企頻繁重組收購民營煉廠或意在搶佔油氣改革紅利)
  • 國資委公布2019年央企成績單 劃出2020年4大工作重點
    2020年四大重點工作1、抓緊制定《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彭華崗表示,按照國務院國企改革領導小組的部署安排,目前國資委正在會同有關部門抓緊制定《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2020年改革主要是更好地貫徹落實好三年行動方案。
  • 【改革調研行】兼併重組提速 提高國企資源配置效率
    原標題:[視頻]【改革調研行】兼併重組提速提高國企資源配置效率  國資國企改革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國有企業是壯大國家綜合實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必須理直氣壯做強做優做大。去年以來,國企兼併重組提速,資源配置的能力明顯提高。
  • 央企掌門臉譜密集更換 人事任命激活重組預期
    作為國資主力部隊的一線指揮員,央企將帥的人選往往體現了高層的改革意志與戰略布局,其任命與易位也常常被視作推進改革、整合、重組的前奏。因此,央企新帥的履歷背景、觀念思路、行事風格總能牽動資本市場的神經。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新一輪國資國企整合的提速,近兩年央企換帥愈發頻繁。
  • 加快國企改革重組 激發國有資產活力
    昨天下午,市委書記方利旭主持召開書記專題會議,聽取市屬國有企業改革重組工作情況匯報。方利旭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定不移深化我市國有企業改革重組,激活國有資產,妥善解決企業職工社保等歷史遺留問題,做強做大國有企業,推動我市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 央企混改進程加速
    3月31日發改委黨組副書記、副主任劉鶴主持召開委內改革專題會議。會議指出,「著力抓好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儘快批覆實施試點方案,在電力、石油、天然氣、鐵路、民航、電信、軍工等領域邁出實質性步伐」;4月5日,中國聯通晚間公告宣布集團擬進行混改重大事項停牌。業內人士認為,以聯通為代表的首批央企混改「6+1」試點加速落地、試點央企集團在七大壟斷領域複製推廣,表明央企混改進程不斷加速。
  • 國企改革迎來關鍵之年 央企將大力發展新興產業
    這就意味著,2020年國企改革要實現決定性的進展,並在此基礎上制定新的行動方案,推進國企改革攻堅克難,吹響新一輪國有企業改革的集結號。此次央企負責人會議明確了時間表,明年初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將出臺實施。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郝鵬強調,要以落實方案為契機推動國企改革不斷實現新突破。
  • 國企民企兼併重組不設限…
    記者從吹風會上獲悉,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重點任務包括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積極穩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形成以管資本為主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推動國有企業公平參與市場競爭,推動一系列國企改革專項行動落實落地和加強國有企業黨的領導黨的建設等八個方面。
  • 國泰君安:調整是黃金坑 國企改革標的是高品位富礦
    而近期的國企改革板塊就是黃金坑中的高品位富礦,最具看點的兩條主線就是大央企重組概念和地方國企改革概念。今年以來市場對國企改革的預期一貫偏保守,但是,國慶節後國企改革推進速度大大超過市場預期。目前,「1+N」混改頂層設計方案正在實現破局,國企改革正在從由淺入深、由點及面的兩個方向打開新的局面。
  • 央企合併重組的進程開始 強強聯合大勢所趨
    實際上,自2003年國資委成立以來,央企合併重組的進程就已開始。數據顯示,從2003到2014年,央企總戶數已由當初的196家降至目前的112家,主要合併重組方式為兼併,通過兼併退出的央企有80家。今年以來,這一進程在國企改革的大背景下再度加速。
  • 國企改革前後脈絡再梳理
    中國過往任何一輪國企改革的加速均伴隨著股市制度的較大變革,當前國企改革再度發力,通過混合所有制來提升企業效率改善經濟活力被管理層寄予厚望。因此,更加市場化的實體經濟需要更加市場化的股市制度來作為支撐。·我們判斷本輪國企改革的重點區域將落在北京、上海、山東、廣東、浙江、江蘇六大省市。從策略角度自上而下把握國企改革投資思路的三個基本步驟分別是:(1)對國企改革的分類管理有充分認知。
  • 多地推國企改革細化方案 高管們拿多少年薪?
    與此同時,地方國企和央企已經開始著手推進相關改革。隨著央企、國企的「一把手」更多地從市場中產生,關鍵性的薪酬改革也開始啟動。種種跡象表明,下一步以市場化薪酬為主體的改革將提速。山東省近期出臺《關於加快推動國有企業改革的十條意見》提出,山東將完善國有企業負責人業績考核制度,並把國有企業負責人完成新舊動能轉換任務情況納入業績考核體系,並與薪酬掛鈎。
  • 「兩化」籌劃重組 2020年央企整合大幕開啟
    原標題:「兩化」籌劃重組 2020年央企整合大幕開啟 摘要 【「兩化」籌劃重組 2020年央企整合大幕開啟】2020年央企整合的「第一槍」由中化集團和中國化工打響
  • 中鋁、寶武接連出手 國企改革動向透露哪些玄機
    上述兩個案例均為央企對地方國企的重組,這類案例的頻頻出現,反映出國企改革的新趨勢。業內人士對此向記者表示,央地合作的新時代已經開啟,同時,國企改革中做大做強主業的方向依舊沒有變化。國企重組中過去普遍看到的情況是,央企與央企實施重組,地方國企與地方國企實施重組,但最近頻繁出現的央地重組案例顛覆了大眾的認知,而在過去,央地重組在外界看來更是困難重重。
  • 2020年11月國資國企改革政策與實踐動態
    對於需要「進」的領域,以做強做優做精為明確的目標,支持相關的企業進行併購和專業化整合,充分發揮龍頭作用,配置相應的資源,提高效率和整體競爭力;在「退」的方面,對那些不具備競爭力的非主營業務和不良資產堅決退出。今年以來,央企參與的併購重組案例共203起,成交金額達260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