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走遍星沙街頭,僅在特立公園發現了4臺IC卡公用電話亭,備受冷落。 盛磊 攝
紅網長沙縣站8月22日訊(星沙時報記者 盛磊) 近日,行走在星沙街頭,不少市民發現,曾經隨處可見的IC卡公用電話亭逐漸消失在公眾的視野中。在一段時間,公用電話亭為人們的生活帶來過許多便利,但在這個人人都有手機的時代,它逐漸成為一個消失的城市符號。公用電話亭是存是留,市民、部門有何看法,記者對此進行了走訪調查。
現狀:僅高校、看守所要求保留
記者在星沙街頭試圖尋找公用電話亭的身影,走了幾條街都未發現,經過打聽,幸運地在特立公園廣場上找到4臺,左右兩邊各分布兩臺,看上去還比較新,應該是新安裝不久。
附近一名環衛工告訴記者,這幾臺公用電話亭平時沒什麼人打。此前因破損嚴重,被貼滿「牛皮癬」,已無法正常使用,電信部門才更換了新設備。記者又分別去幾個報刊亭詢問是否有公用電話IC卡購買,得到的回覆均是沒有。
記者諮詢中國電信長沙縣分公司維護安裝部負責人梁磊得知,2012年,全縣尚有300餘臺公用電話亭,但因長期遭遇敲打話筒、往卡槽裡塞紙片、到處貼牛皮癬等行為,時不時出現故障,最重要的是,每年的維護費很高,使用率卻非常低,「有的電話基本沒被打過,但總是出現損壞,只能進行'自然淘汰'。」
「目前,全縣公用電話亭不足30臺,且已經停售IC卡。」梁磊介紹,這些公用電話亭主要分布在幾所高校和市看守所,並且是這些單位主動提出要求保留做應急之用。
爭議:是存是留,各方看法不一
現今,隨著手機的普及,公用電話亭越來越像「雞肋」,記者在街頭隨機採訪了一些市民,多數表示基本不會用,拆掉也無妨,但少數市民稱,在一些小區、商場、公園、廣場等地適當保留幾臺做應急之用還是可以的。
市民王先生說,去年他母親突發疾病,他趕忙撥打120,隨後在小區門口等了很久還沒見到,因為走得急忘拿手機,無法與醫院聯繫,半夜又不方便求助他人,只能去附近衛生院求助,「如果那時旁邊就有臺公用電話該多好啊。」
不過,中國電信長沙縣分公司的負責人卻持有不同觀點。2004年,長沙縣公用電話亭數量曾達3000餘臺。「當時打手機市話要4角錢一分鐘、長途要6角錢一分鐘,還是挺貴的,且有手機的人不是很多,所以公用電話亭的使用率還是很高。」
該負責人表示,2009年,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為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同時發放了第三代移動通信(3G)牌照,手機用戶的增長量十分迅猛,導致語音業務逐漸被冷落,「公用電話亭代表了城市形象,且能提供應急服務,當它的使用率低至基本無人會用時,就會被時代淘汰。」
專家:提供公共服務的公話城市不能缺失
湖南省社科院副巡視員、教授方向新認為,隨著科技發展和手機普及,公用電話日益減少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反映了市場需求對市場供給的調節,是市場經濟規律在發揮作用。他解釋,市場需求決定供給,人們的需求減少了,供給就會減少,就像商家做買賣,如果沒有人買,自然也就不會有人再賣。
「但公用電話它不是普通的商品,它是城市公共服務產品,提供的是公共服務,滿足了人們在應急情況下的通訊需求,是城市功能的重要標誌。」方向新說,雖然公用電話的減少是市場調節的結果,但是公用電話有其特殊的屬性,在市場失靈的情況下,政府應該出面主導,提供公用電話服務,完善城市功能。
方向新認為,隨著科技的發展,民眾對通訊的需求也越來越高,這種情況下,公用電話也必須適應時代,適應民眾更新更高的要求,以一種更新的、功能更高的形式,重新回到街頭。
出路:多媒體信息亭或是一種選擇
IC卡公用電話亭正在上演「謝幕演出」,那麼它就沒有一點「復出」的可能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記者了解到,2011年9月,長沙黃花國際機場T2新航站樓投入使用了一種新型多媒體公用電話,除能打電話外,還能集免費上網服務、股票行情查詢服務、數字地圖引導服務等多項增值服務於一體。
長期以來,旅客要在機場使用公用電話,必須先購買IC電話卡。很多旅客不得不為幾毛錢的公用電話費而花幾十元購買IC電話卡。黃花機場T2航站樓內目前已配置34臺新型多媒體公用電話機,旅客使用這種話機可以免費撥打市話3分鐘。此外,新公話機還提供免費上網服務、股票行情查詢服務、交通地圖查詢服務、特價酒店查詢、天氣預報查詢服務等多項增值服務。旅客還可以登錄湖南省人民政府、湖南機場、中國電信、新浪、搜狐、騰訊網等官方網站,及時獲取新聞、財經資訊等信息。新型多媒體公用電話機採用觸控螢幕方式,操作簡單易學,而且配備了殘障旅客服務電話,提供給殘障旅客使用。
他山之石
閒置的電話亭並不是「雞肋」
上海:公共電話亭改成WIFI電話亭
自2011年以來,上海電信對市中心500多部公用電話亭完成了WiFi熱點覆蓋,信號覆蓋範圍是以公話亭為中心,半徑50米左右的區域內。用戶經過簡單認證後,即可通過手提電腦、平板電腦和手機等終端上網。
北京:電話亭可繳納水電等生活費用
北京的公共電話亭中有15000部可以使用「公交一卡通」付費,在首都機場和北京南站安裝的800餘部大屏幕多媒體信息機上,可限時免費撥打市話、上網;在北京銀行安裝了具備支付功能的話機,可繳納水電煤氣等生活費用。
英國:讓公眾「收養」電話亭並改為其他用途
隨處可見的紅色電話亭曾是英國的城市標誌之一。而在手機保有量達到80%的今天,由於收入持續下滑,英國電信公司計劃拆除部分街頭電話亭,同時將另一些電話亭讓公眾去「收養」,收養的公眾可以將電話亭改建為其他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