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向紅)進入4月的春末初夏時節,麗江雪山中路櫻花大道上的櫻花漸漸偃旗息鼓了,鐘樓以北及象山東路沿線一年中最美的季節已悄然而至。
正值櫻花爭奇鬥豔的季節,紅的、白的、黃的、雙色的……這裡依然瀰漫在春天裡,還沉浸在櫻花粉嫩的花色中,這裡是花的世界,花的海洋!
這裡,有藍天、白雲及熙熙攘攘的過往行人為伴,猶如一幅巨型的畫卷,在毫不吝嗇地向過往行人展現麗江的別樣美!如果到這裡走走看看,是一大幸事。
據有關史料記載,櫻花起源於中國,原產於喜馬拉雅山脈。
秦漢時期,宮廷皇族就已種植櫻花,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歷史。
漢唐時期,已普遍栽種在私家花園中,至盛唐時期,從宮苑廊廡到民舍田間,隨處可見絢爛綻放的櫻花,烘託出一個盛世華夏的偉岸身影。當時萬國來朝,日本深慕中華文化之璀璨,櫻花隨著建築、服飾等一併被日本朝拜者帶回。
古往今來都有文人雅客讚美櫻花的詩詞,並流傳千古。唐代詩人白居易有:「小園新種紅櫻樹,閒繞花枝便當遊」的詩句,詩中清楚的說明詩人從山野掘回野生的山櫻花植於庭院觀賞。
明代於若瀛的詩中也提到櫻花:「三月雨聲細,櫻花疑杏花」,因為櫻花爛漫,因為櫻花特別惹人喜歡。
櫻花是愛情與希望的象徵,代表著高雅,質樸純潔的愛情。
周恩來總理在其16歲時曾有「櫻花紅陌上,楊柳綠池邊;燕子聲聲裡,相思又一年」詩句。櫻花宛如一個懵懂的小女生,靜靜得在春末夏初開放,滿樹的各色櫻花,是對情人訴說愛情的最美語言。
櫻花以純潔、高尚的寓意受到人們的推崇和喜愛。櫻花開了,春天的氣息更加濃鬱,這嬌豔的花朵也為象山路增添了更多的熱鬧氣氛。
「萬家井爨綠楊煙,櫻筍春開四月天。」 也許再沒有比櫻花更讓人動心的花了,怪不得前幾天櫻花大道上都是熙熙攘攘來觀花拍景的人群。
您看!櫻花有的潔白如雪,火般燦爛,紅白交織。一串串猶如鈴鐺般的櫻花懸於枝頭,像一盞盞紅燈,如一團團飛霞,似一片片彩雲。
花開時節,漫步於櫻花樹樹下,團團簇簇的花朵擠滿了枝頭,暖風送花香,如此美景吸引了過往行人前來觀賞,很多人在這裡不禁放慢了腳步,甚至駐足不前,還在這裡合影拍照留念。
所謂「好花不常開」,一般櫻花的花期每年只有7-16天,隨著氣溫回升,櫻花會邊開邊謝!此時在櫻花樹下流連漫步,微風送花香,沁人心脾!別有一種空氣清新、精神滿滿的雅致的感覺。
陣陣春風拂過,滿枝的櫻花在風中搖曳,片片落花飛如雪落似雨,不時輕輕地飄在身上,跌落在地上,是那麼地無聲無息。
不知何時,腳底下已經有許多凋零散落一地的落花,您不用出城,在街頭就能享受這浪漫櫻花帶給我們的視覺大餐!或許,這一場場寂寞的櫻花雨,給我們留下的是永恆的記憶。
此情此景,正如清代曹雪芹《葬花吟》中描寫的「未若錦囊收豔骨,一抔淨土掩風流」一樣,不禁讓人惋惜「花無百日豔」的短暫豔麗!
感嘆「還想再活五百年」的短暫人生!更有龔自珍的「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那般詩情畫意!又怎能不令人怦然心動為之沉醉呢?!
各位親,櫻花無論是含苞待放,還是落英繽紛,無不給人以熱烈!無讓人為之如痴如醉!
氣溫在漸漸變暖,象山東路櫻花已近尾聲,這幾天正是一路落花春寂寂的時節,不要辜負這陽光明媚的好時光,趕緊抽時間過來象山路上賞賞花拍落紅吧!
楊向紅攝影作品
楊向紅攝影作品
楊向紅攝影作品
楊向紅攝影作品
楊向紅攝影作品
楊向紅攝影作品
楊向紅攝影作品
楊向紅攝影作品
楊向紅攝影作品
楊向紅攝影作品
楊向紅攝影作品
楊向紅攝影作品
楊向紅攝影作品
楊向紅攝影作品
楊向紅攝影作品
楊向紅攝影作品
楊向紅攝影作品
楊向紅攝影作品
楊向紅攝影作品
楊向紅攝影作品
楊向紅攝影作品
楊向紅攝影作品
楊向紅攝影作品
楊向紅攝影作品
楊向紅攝影作品
楊向紅攝影作品
楊向紅攝影作品
楊向紅攝影作品
楊向紅攝影作品
楊向紅攝影作品
楊向紅攝影作品
楊向紅攝影作品
楊向紅攝影作品
楊向紅攝影作品
楊向紅攝影作品
楊向紅攝影作品
楊向紅攝影作品
楊向紅攝影作品
楊向紅攝影作品
楊向紅攝影作品
楊向紅攝影作品
楊向紅攝影作品
楊向紅攝影作品
楊向紅攝影作品
楊向紅攝影作品
楊向紅攝影作品
楊向紅攝影作品
楊向紅攝影作品
作者簡介:楊向紅。永勝縣三川鎮人。研究生學歷,中共黨員。曾任永勝縣農村能源辦副主任、主任、支部書記、永北鎮副鎮長、鎮黨委副書記、鎮長、梁官鎮黨委書記、三川鎮副處級黨委書記等職,現任麗江市發改委黨組成員、麗江市國防動員委員會國民經濟動員辦專職副主任等職。一直以來,他酷愛毛澤東文物收藏、通訊寫作、徒步鍛鍊、攝影等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近年來,先後在《雲南省委通訊》《春城晚報》《雲南經濟日報》《麗江日報》《麗江讀本》《麗江熱線》等媒體刊物發表攝影、通訊、遊記等作品一千餘篇,曾任麗江市第二屆黨代表,麗江市第一屆、第二屆人大代表。先後榮獲「全國新世紀改革模範新聞人物」、「七五全省農技推廣」先進個人、「八五全省節能技改」先進個人、「全省農村能源」先進工作者、「麗江市十大傑出青年」提名獎、「麗江市科技進步」一等獎、麗江市國防動員先進個人、市縣兩級「優秀共產黨員」、「先進個人」等二十多項榮譽稱號,其先進事跡被錄入《世界優秀專家人才名典》、《中國世紀論壇走進新世紀》等大型叢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