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之聲」新年演出季: 共同唱響時代精神 傳承創新傳統文化

2020-12-18 騰訊網

這是一場藝術的盛宴,也是一次文化的檢閱。這是描繪大美中國的畫卷,也是唱響時代精神的樂章。由北京市海澱區文化和旅遊局主辦的2020年第十屆「海之聲」新年演出季將於今年12月底拉開帷幕,以「文化科技融合新動力 傳統創新奏響新樂章」為主題,活動持續至2020年2月。

為時代精神放歌

今年的「海之聲」新年演出季上,在國圖藝術中心舉辦的《喜洋洋幸福年中國煤礦文工團新年音樂會》、《聖彼得堡國立交響樂團新年音樂會》、《奏響青春——中外經典名曲新春交響音樂會》……一系列中外名家薈萃,謳歌時代風採,歌頌偉大祖國的節目共慶新春佳節,點燃愛國情懷。

作為新年演出季的重頭戲,今年的跨年音樂會,國圖藝術中心特邀中國煤礦文工團為廣大樂迷呈現一場精彩的民樂主題音樂會,曲目包括《慶典序曲》、《萬馬奔騰》、《新編喜洋洋幸福年》、《節日歡樂》等觀眾耳熟能詳的作品,演出陣容方面,除了樂團滿編制出演,還將邀請到著名二胡演奏家劉湘、笛子演奏家王次恆、二胡演奏家孫凰等藝術家,希望在新年來臨之際以民族傳統藝術為大家獻上新年的祝福。

2020年1月3日,聖彼得堡國立交響樂團,在著名指揮家洪毅全的帶領下,將來到國圖藝術中心,為北京市民獻上內容豐富、高雅精緻又兼具通俗易懂的新年交響音樂會。

2020第二屆國圖·北演新年音樂演出季《中國歌劇舞劇院「似水流年」經典金曲音樂會》將於2020年1月12日在國圖藝術中心上演。「似水流年」是由經典影視音樂跟華語流行金曲兩個部分組成,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經典旋律,喚起我們對往事美好的回憶,我們之所以選擇這些經典老歌,是因為它能經得起時間的沉澱,具有時代的厚重感,能同廣大的觀眾產生強烈的共鳴。這些金曲以它的鮮活和靈動,記錄著歲月,瞬間打開記憶的閘門,帶領我們穿越時空的隧道,喚醒我們心底最久遠的記憶。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歌聲,每個時代的歌聲都會鐫刻著那個時代的印記,在這熟悉的歌聲當中去尋覓曾經的記憶,去感受以往的情懷,被老歌喚醒的不僅僅是記憶,還有我們對新生活的渴望和熱情。

(喜洋洋幸福年·中國煤礦文工團新年音樂會)

弘揚傳統文化

本屆「海之聲」新年演出季還推出了一系列弘揚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的節目。如在國圖藝術中心舉辦的《中國歌劇舞劇院「似水流年」經典金曲音樂會》、《國圖國韻·京劇名家演唱會》等演出。

京劇走遍世界各地,成為介紹、傳播中國傳統藝術文化的重要媒介。辭舊迎新之際,國圖藝術中心在大年初一這一天,精心為北京的朋友們準備了一場國圖國韻·新春名家演唱會。演出邀請活躍在京劇舞臺上的多位藝術家領銜演出《柳蔭記》選段、《桃花村》選段、《紅燈記》選段、《上天台》選段、《杜鵑山》選段等經典作品。

而大年初三,國圖藝術中心特別邀請了國家一級演員李金鬥、《馬大姐系列》中飾演馬大姐夫「王援朝」的李建華、全國十大笑星之一的石富寬、北京電視臺主持人付強、雙簧表演藝術家王文安等各大名角,為觀眾獻上一場集相聲、雙簧、快板書於一體的國圖國韻新春相聲專場。

講述什剎海歷史街區保護建設的原創話劇《什剎海》,在北京劇目排練中心建組排練。話劇由北京劇萌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和北京五十六號文化傳媒有限責任公司共同出品。話劇圍繞什剎海邊上關家老宅的人與事所展開,以關家收藏的一方古硯的得失為主線,以關家老宅的歷史和什剎海歷史街區保護建設為輔線,逐一鋪陳。力圖透過關家三代人以及什剎海周邊居民的生活經歷、各個階層各種類型人物的心路歷程,來反映時代的變遷、城市的變化以及老北京人和新北京人的整體性精神風貌。話劇中不僅對多種老北京元素加以體現,更著重表現了「崑曲」這一高雅的國粹藝術。作為一部現實題材話劇,話劇《什剎海》在反映城市變遷的同時,也提出了經濟發展與保護傳統文化之間的關係命題。話劇目前已經進入緊張的排練階段,將於2020年1月17日,正式亮相。

(國圖國韻·新春相聲專場)

以創新煥發出生機活力

我們應當充分認識當今世界發展潮流和人類的前途命運,從更宏闊的視野把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發展方向,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本屆「海之聲」新年演出季上推出了《無量山神曲·Monkey--阿朵故烈演唱會》等傳承創新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經典作品。

無量山,金庸先生著作《天龍八部》寫到過的地方,現實中也美得跟仙境一樣,位於雲南省普洱地區,以「面大不可丈量之意」而得名,孕育出近7000年的彝族文明,充滿了神秘色彩。現在,無量山麓飛出了一隻百靈鳥——阿朵故烈,她用歌聲讓山外的人們聽到了彝族秀麗的風景和沉澱千年的文明。2020第二屆國圖·北演新年音樂演出季之《無量山神曲·Monkey——阿朵故烈演唱會》將於2020年1月10日在北京國圖藝術中心唱響,阿朵故烈將用歌聲帶大家探訪無量山,聆聽來自彝族的遠古歌謠。

阿朵故烈,原生態歌手。「阿朵」是彝語火的意思,「故烈」意為凝聚和團結,阿朵故烈這個名字包含了彝族人民對「火」的崇拜和對生活的激情,血液裡流淌的音符和旋律使阿朵繼承了彝族人的歌唱天賦,她決心要把家鄉的音樂融入現代文明中。

阿朵組建了木給帕樂隊,是以中國少數民族音樂(多為西南地區)為主要元素的原生態音樂。原生態音樂是最大程度上保留民族音樂的最初的音樂狀態,包括唱腔、韻味、樂器等。木給帕希望成為優秀的少數民族原生態音樂的最初的音樂的傳承和發揚人,同時把傳承和發揚民族文化為己任,繼承我們祖先崇尚自然、人性與音樂的民族信仰。

相關焦點

  • 「海之聲」新年演出季裡樂聲悠揚
    唱響時代強音傳遞新年祝福文化科技融合新動力,傳統創新奏響新樂章。由北京市海澱區文化和旅遊局主辦的「海之聲」新年演出季,以不同內容和主題的音樂會展現中外優秀音樂作品,帶給觀眾高雅的藝術享受。
  • 「海之聲」新年演出季裡樂聲悠揚 唱響時代強音 傳遞新年祝福
    文化科技融合新動力,傳統創新奏響新樂章。由北京市海澱區文化和旅遊局主辦的「海之聲」新年演出季,以不同內容和主題的音樂會展現中外優秀音樂作品,帶給觀眾高雅的藝術享受。用或經典或傳統的音樂會,展現出了新年演出季「以樂會友,以歌詠志」的宗旨和情懷。
  • 文化科技融合新動力 傳統創新奏響新樂章 第十屆「海之聲」新年...
    北京商報訊(記者 盧揚 鄭蕊)12月30日,海澱區文化和旅遊局主辦的2020年海澱區新年音樂會在民族劇院奏響,拉開了第十屆「海之聲」新年演出季的序幕。第十屆「海之聲」新年演出季以「文化科技融合新動力,傳統創新奏響新樂章」為主題,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結合新年、春節兩大節日,弘揚傳統文化,謳歌創新文化。演出季堅持政府主導、市場主體原則,以市場化運作的方式匯集國內外高品質的演出項目,推動海澱區演出市場的持續繁榮。
  • 「海之聲」新年演出季:新春慰問送祝福,濃濃關懷暖人心
    「海之聲」新年演出季:新春慰問送祝福,濃濃關懷暖人心,音符舞動辭舊歲,旋律飛揚迎新年。一曲曲喜氣洋洋的歌曲奏響新春的祝福,一支支精心排練的舞蹈帶來新春的慰問......2019年12月底開始,由北京市海澱區文化和旅遊局主辦的2020年第十屆「海之聲」新年演出季為廣大群眾送去了溫馨關懷和新春賀禮。
  • 2020年「海之春」新春文化季啟動
    1月17日,「非遺大年春風千裡 文化送福溫暖萬家」——2020年「海之春」新春文化季在北京稻香湖旅遊度假區舉行。現場舉辦了海澱區「非遺進校園」百校非遺作品聯展,展示海澱區中小學非遺教育成果,弘揚和傳承傳統文化,實現立德樹人,幫助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精神,增強學生民族自豪感、責任感,樹立文化自信。
  • 2018年《銀河之聲》央視少兒頻道新年特別節目即將播出
    即將到來的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2018年新年來臨之際,為展示新時代中國少年兒童的新氣象、新面貌,為全國的青少年朋友送上新年的祝福,中央電視臺少兒頻道將精心打造、精彩呈現跨年禮物「銀河之聲——2018年央視少兒頻道新年特別節目」,讓孩子們帶著自己的夢想共同起航。
  • 【團歌嘹亮】品牌傳承,淬礪青春——交大共青團傳統品牌活動
    歷史綿延,淘漉傳承,長期以來,交大共青團結合本校學生特點,以引領青年學生思想為目的,經歷多年的傳承與創新,形成了一批頗具影響力的品牌文化活動,深受廣大師生的歡迎。 交大共青團傳承沿襲、開拓創新,推出一系列符合青年特點、貼近青年實際的理想信念教育活動,引導交大學子「繼承交大傳統、弘揚西遷精神,走錢學森道路「,並將其與時代精神相結合。
  • 第十七屆海澱文化季:弘揚敬老精神 傳承孝道文化
    為弘揚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大力實施孝德文化傳承,引導大家「知孝義、講孝德、踐孝行」倡導「孝以齊家、孝以修身」的良好社會風尚,全面推進孝道文化建設,第十七屆海澱文化季結合節慶,開展豐富的傳承孝道美德主題活動,進一步繼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 海澱區財政783萬元支持2019年新年演出季
    日前,記者從海澱區財政局了解到,對於即將到來的2019年第九屆「海之聲」新年演出季活動,海澱區財政提供資金783萬元,用於活動整體宣傳推廣、項目補貼、惠民票補貼等。此次活動從2018年12月開始,持續到2019年2月,將在海澱區11家演出場所上演87項203場演出。本屆演出季延續前八屆的優秀傳統,以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引,發揮政府引導作用,按照市場化運作的方式,匯集高水平、高質量的精品演出項目,並持續開展線上文化惠民活動。
  • 《銀河之聲》新年特別節目在文化的交融中讓少年啟航
    新年來臨的第一天,中央電視臺少兒頻道精心打造了「銀河之聲」新年特別節目,為全國青少年奉獻出一份特殊的跨年禮物,展現出了新時代中國少年兒童的新氣象、新面貌,也讓觀眾看到了未來中國文化力量的強盛希望。古典詩詞《敕勒歌》、《登鸛雀樓》、《望嶽》等被銀河藝術團以朗誦、合唱、舞蹈等多種形式演繹得有聲有色並且通俗易懂,歌曲《眾裡尋你》歌頌了中華傳統道德觀家庭觀,教育孩子們要敬老愛老……《銀河之聲》把這些優秀道德觀、家庭觀以及中華傳統文化融入到節目中,用這些少年兒童喜聞樂見的表演去幫助青少年從中汲取營養,傳承發揚,寓教於樂,讓中國傳統文化生生不息、薪火相傳。
  • 聽見花開•海心沙流行音樂新年秀 樂壇精英攜手網紅大咖共同唱響...
    2019年1月1日晚上8點,由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指導,廣東廣播電視臺、粵港澳大灣區音樂藝術聯盟主辦,廣東廣播電視臺音樂之聲、廣州市銳豐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廣東南奧文創集團有限公司、酷狗音樂、酷狗直播、廣州市廣播電視臺、廣州歌舞劇院有限公司、廣州市文化館、廣州尚亞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粵港澳大灣區大學生文化藝術季組委會、廣州市大灣區文化交流促進中心協辦,廣東天天精彩傳播有限公司承辦的「聽見花開·海心沙流行音樂新年秀
  • 新年巨獻!《2021新年音樂會——揚帆遠航大灣區》唱響新氣象
    01 四大篇章勾勒時代畫卷  亮點節目彰顯大灣區文化特色本臺音樂會首次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廣東省人民政府、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由中共深圳市委宣傳部為集中展現大灣區傳統與潮流多元匯聚的文化特色,音樂會由中國香港演員容祖兒、中國澳門演員夏利奧、歌手周筆暢一起演唱《共同家園》,深情表達粵港澳同根同源的血脈之情和三地同心百花齊放的美好願景;粵語說唱《講古》融入了粵劇、潮劇、南拳
  • ​市民學堂:傳承文化經典 唱響愛國主義精神
    今天(12月13日)下午,《黃河大合唱》傳播志願者、抗戰文化研究者黃平攜《永遠的黃河大合唱》做客東莞圖書館市民學堂,為市民們分享百年來中國激蕩歷史之文化經典。傳唱80餘年的經典之作唱響愛國主義精神「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黃河在咆哮…」《黃河大合唱》是廣州籍人民音樂家冼星海和人民詩人光未然共同創作的一部紅色經典名作,由體裁形式不同的8首歌曲組成,分男聲合唱、男聲獨唱、詩朗誦、女聲齊唱、男聲對唱、女聲獨唱、輪唱、大合唱,自誕生以來已傳唱了81年。
  • 用文化藝術的熱度溫暖城市——記「億達之聲新年音樂會」二十四年
    君不見,越來越多的藝術大家、優秀團體來到大連,這樣的印記不斷為城市加分,再吸引,再推動,並逐漸形成一個個城市的文化品牌,一如堅持了二十多年的『億達之聲』。」這是大連日報文教新聞部主任張軼在聆聽了「億達之聲2016新年音樂會」的演出後在一篇隨筆中記錄下的文字。
  • 齊結文化精品 謳歌時代風採
    非遺慶新春 文化樂海澱本屆「海之春」新年文化季上,非遺項目活動表現搶眼,不論是家門口非遺文化廟會還是玩轉新春的微廟會都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讓群眾在歡樂的互動和參與下進一步增進對非遺文化的了解和認識。
  • 《流淌的歌聲》第二季:在經典傳唱中傳承紅色精神、喚醒時代記憶
    「一二三四,一二三四像首歌,綠色軍營,綠色軍營教會我……」正值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3周年,廣東衛視精心打造的大型原創時代記憶音樂文化節目《流淌的歌聲》第二季最新一期節目推出「赤子之心」主題,邀請閻維文、呂繼宏、蔡國慶、白雪、馬佳等著名歌手唱響經典軍旅歌曲,用飽含深情的歌聲表達愛國之心、禮讚人民軍隊。
  • 廣東深圳: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弘揚時代創新精神
    2020年5月29日上午,中國曲藝家協會副主席馬小平老師、著名風水大師李東水、深圳市曲藝家協會主席劉昭老師等一眾藝術大伽和國學名人,相聚在深圳羅湖的全球弘揚關公文化協會辦公室,暢談關公文化和國學、曲藝等中國傳統文化。
  • 央視少兒頻道《銀河之聲》打造精美新年禮物助力夢想起航
    中央電視臺為全國的青少年送上了一份精心打造的跨年禮物——《銀河之聲》2018少兒頻道新年特別節目。二十多個演出團體,近千名小演員獻上了一場精彩紛呈的演出。新年伊始,萬象更新,一切都是美好的,這份禮物為所有觀眾又翻開了嶄新而繽紛的一頁,召喚著人們為夢想起航。《銀河之聲》2018少兒頻道新年特別節目以「一份邀請函·七張賀年卡」的形式將節目按主題分裝進七張賀卡中。
  • 2021「自貿港之聲」新年音樂會精彩搶先看
    作為2020年(第二十一屆)海南國際旅遊島歡樂節海口主會場的主要活動,2021「自貿港之聲」新年音樂會將於12月27日晚在海南省歌舞劇院舉辦。據悉,音樂會上將特邀來自中國音樂學院、中央民族樂團、中國廣播民族樂團的頂級演奏家、歌唱家齊聚。
  • 大美之樂禮讚時代奮鬥者,2020成都新年音樂會今晚舉行
    本屆新年音樂會以「禮讚奮鬥者,唱響主旋律」為主題,由四川音樂學院交響樂團藝術總監與首席指揮朱其元揮棒,全場共有十多個節目,涉及交響合奏、協奏、獨奏、獨唱、合唱以及嗩吶協奏曲等多種形式。除了有傳統新年音樂會上奧地利作曲家小約翰·施特勞斯的經典曲目《藍色多瑙河》《春之聲圓舞曲》外,還有歌劇《圖蘭朵》選段「今夜無人入睡」,交響合唱《歡樂頌》等,彰顯著成都著力打造國際音樂之都的世界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