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學堂:傳承文化經典 唱響愛國主義精神

2020-12-17 東莞陽光網

東莞陽光網訊(全媒體記者 吳燕玲)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今天(12月13日)下午,《黃河大合唱》傳播志願者、抗戰文化研究者黃平攜《永遠的黃河大合唱》做客東莞圖書館市民學堂,為市民們分享百年來中國激蕩歷史之文化經典。

傳唱80餘年的經典之作唱響愛國主義精神

「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黃河在咆哮…」《黃河大合唱》是廣州籍人民音樂家冼星海和人民詩人光未然共同創作的一部紅色經典名作,由體裁形式不同的8首歌曲組成,分男聲合唱、男聲獨唱、詩朗誦、女聲齊唱、男聲對唱、女聲獨唱、輪唱、大合唱,自誕生以來已傳唱了81年。

主講嘉賓黃平表示,作為詞作者的後人,自己有責任傳承作品中飽含的愛國主義精神,「81年過去了,這首中華文化的經典之作廣為傳播,聽眾被藝術魅力感動,也鼓舞我們要更好地做好傳承,黃河大合唱的傳承也就是對大家進行一次愛國主義的教育。」

市民學堂中,《黃河大合唱》詞作者光未然夫婦之子張安東也分享了相似的想法,「《黃河大合唱》創作者的第二代已進入花甲之年,我們想為《黃河大合唱》的傳承盡綿薄之力,也為紀念前輩、傳承作品、紀錄歷史、研習藝術做些實事。」

凡是有華人的地方,就會有《黃河大合唱》。黃平為聽眾們講解作品的深厚內涵,「《黃河大合唱》為什麼偉大,是因為它背後的中華民族偉大,中華民族的精神特別偉大,所以我們才能看到《黃河大合唱》到了今天,更加地深入人心,成為中華民族的文化經典、氣節表現和精神象徵。」

《永遠的「黃河大合唱」》揭開《黃河大合唱》的「前世今生」

1938年10月,武漢淪陷,校友光未然奔赴抗日根據地,在聖地延安的窯洞裡於次年創作《黃河大合唱》,為全民抗戰而鼓,為救亡圖存而呼。在今天舉辦的市民學堂中,光未然的兩位後人攜《永遠的「黃河大合唱」》,站在歷史與現實的交匯處,向東莞市民們弘揚革命文化。

記者了解到,《永遠的黃河大合唱》在前人史料的基礎上,選取了從1999年~2019年間三十位作者、六十多萬字的文章。書籍分為序言、誕生/歷史、作品/研究、作者/追尋、演出/銘記、表演/處理和後記等內容,以《黃河大合唱》作者後人的親歷、體會、眼光和研究來敘述人們心中的《黃河大合唱》。

值得一提的是書中將《黃河大合唱》八十年的演出記錄做了搜集彙編,也將八十年來《黃河大合唱》及其作者的有關論文等目錄做了索引,以便讀者和樂迷考究。 

版權聲明:

1、凡註明來源為「東莞陽光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東莞陽光網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在摘編網上作品時,由於網絡的特殊性無法及時確認其作者並與作者取得聯繫。請本網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權人直接與本網站聯繫,商洽處理。

聯繫郵箱:tougao0769@qq.com

相關焦點

  • 紅色基因在傳承 紅歌唱響孟良崮
    孟良崮戰役紀念碑上,「崮鄉喜慶過大年」系列活動之一——「紅歌唱響孟良崮」正在舉行。一首首歌頌黨、歌頌祖國的經典主旋律輪番登場。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孟良崮景區地處作為革命老區及「沂蒙精神」的主要承載地的蒙陰縣。
  • 「海之聲」新年演出季: 共同唱響時代精神 傳承創新傳統文化
    這是一場藝術的盛宴,也是一次文化的檢閱。這是描繪大美中國的畫卷,也是唱響時代精神的樂章。由北京市海澱區文化和旅遊局主辦的2020年第十屆「海之聲」新年演出季將於今年12月底拉開帷幕,以「文化科技融合新動力 傳統創新奏響新樂章」為主題,活動持續至2020年2月。
  • 程十髮藝術館:發揚中華文化 傳承民族精神丨學「四史」 · 愛國...
    程十髮藝術館:發揚中華文化 傳承民族精神丨學「四史」 ·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風採展 2020-05-24 02: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傳承五四精神,踐行愛國主義」——我校團委開展紀念五四運動101...
    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阻擊戰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彰顯了強大的優越性,中華民族展現了強大的精神品質和行動力,「廣大青年用行動證明,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是好樣的,是堪當大任的」。在第101個五四運動紀念日到來之際,為號召我校全體青年學生高舉五四運動「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光輝旗幟,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用實踐行動繼承和發揚五四精神,校團委開展了紀念五四運動101周年系列活動。2020年4月26日下午,校團委在七樓會議室召開了「傳承五四精神,踐行愛國主義」主題團日活動。
  • 從歷史中汲取精神營養 講好新時代「戚繼光愛國主義精神」故事
    在高倡文化自信,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對戚繼光愛國主義精神中所蘊含的愛國主義、家國情懷深刻內涵進行深刻闡釋,解構繼承,並廣泛普及是高校發揮文化傳承功能,尊重和傳承中華民族歷史和文化,擴大齊魯文化影響力和軟實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豐富愛國主義精神文化蘊含的必由之路。
  • 2018新年合唱音樂會在京舉行 「經典」曲目唱響「首都市民音樂廳」
    2017年12月20日訊,今天下午,由首都圖書館、成都經典匯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中國音協合唱聯盟經典合唱團主辦的「經典匯」2018新年合唱音樂會在首都圖書館首圖劇場舉行。段柄仁、傅庚辰、高洪波、馬譽煒、殷之光、王富國、陳健等領導出席觀看。
  • 弘揚傳統文化 傳承國粹經典 德州市群星京劇社走進山東華宇工學院
    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國粹戲曲經典。近日,德州市群星京劇社走進山東華宇工學院,為廣大師生帶來了一場盛大的傳統文化盛宴。本次演唱會以現代京劇為主,向新時代青年學生普及國粹經典戲劇知識,加強愛國主義教育,激發廣大青年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引導廣大青年學生弘揚愛國精神、樹立報國之志、實踐報國之行。
  • 康巴什區文旅學堂丨第四講:鄂爾多斯歷史文化與黃河流域文化旅遊產業發展方向研究
    鄂爾多斯歷史文化與黃河流域文化旅遊產業發展方向研究》的專題講座。本次講座內容詳實、生動,貫通古今,讓大家進一步認識到鄂爾多斯歷史文化與黃河流域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的重要性,並繼續發揚傳承「一往無前」的蒙古馬精神,講好成吉思汗歷史故事、講好蒙古民族歷史故事、講好鄂爾多斯歷史故事,推動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發展,「以文彰旅,以旅促文」,全面促進康巴什區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
  • 愛國主義的精神內涵與發展變遷
    愛國主義是國家賴以生存與發展的基本精神,是維護祖國統一、民族團結和推動社會歷史發展的強大力量。就內涵而言,愛國主義包括對鄉土家園的依戀,對文化傳統與倫理習俗的熱愛,對政治共同體的認同。列寧曾說過,「愛國主義是千百年來鞏固起來的對自己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①,愛國主義深深地將人們凝聚在「國家」的層面之中。
  • 讓方孝孺精神代代相傳,航頭打造文化新名片「正學文化村」
    今年9月,總建築面積1400平方米的方孝孺紀念館在航頭建成,並重建「求忠書院」,免費向市民開放。自建成之後,眾多市民前來參觀、學習,緬懷先人。他指出,方孝孺是中國古代忠貞文化的傑出代表,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徵程中,忠德更是值得深入發掘、認真研究、大力弘揚的正面價值。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要求「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這為傳承和發展忠文化指明了方向。方孝孺的「正學文化」正是這種「忠文化」的展示。
  • 譚念帖藝術傳承演唱會唱響經典粵韻
    12月1日晚,「多彩人生美如歌·譚念帖藝術傳承演唱會」在廣東粵劇藝術中心上演。著名粵曲三喉演唱家譚念帖,多種唱腔輪番上陣,攜同歐凱明、黎駿聲、崔玉梅等多位名家好友,用粵曲描繪多彩人生,傳承傳統文化,為現場觀眾和全球收看視頻直播的網友,奉獻了一次別開生面的高水準粵曲欣賞會。演出當晚座無虛席,粵劇粵曲界眾多老倌名家前來捧場支持。
  • ...用文化「史」事,講愛國故事丨學「四史」 ·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為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精神,廣泛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使全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成為廣大黨員學好「四史」,以史鑑今、資政育人的重要陣地,同時成為教育廣大市民、凝聚力量的生動課堂,本月區委宣傳部、區文明辦組織開展「深入學習四史,傳承紅色基因」松江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展示月活動,通過「文明松江」平臺,對區內10家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風採進行展示。本期將為您展示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史量才故居。
  • 多彩人生美如歌——譚念帖藝術傳承演唱會唱響經典粵韻
    2019年12月1日晚,在廣東粵劇藝術中心舉辦的「多彩人生美如歌·譚念帖藝術傳承演唱會」上,著名粵曲三喉演唱家譚念帖,多種唱腔輪番上陣,攜同歐凱明、黎駿聲、崔玉梅等多位名家好友,用粵曲描繪多彩人生,用粵曲傳承傳統文化,為現場觀眾和全球首收看視頻直播的網友,奉獻了一次別開生面的高水準粵曲欣賞會。
  • 昆明東川區:以「紅色黨建」引領 推動「紅色旅遊」傳承「紅色基因」
    ,高標準打造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通過開發校園名人資源、完善革命據點紀念碑、打造《百年集義記》等舉措,讓集義小學成為推進紅色文化傳播的重要元素;通過挖掘東川「長徵史」「銅礦精神」等,打造湯丹銅山文化館、烏龍農耕文化博物館等一批紅色「村史館」,不斷擴展紅色文化基地教育項目,並加強完善紅色文化旅遊基地管理制度,推動「紅色旅遊」發展。
  • 愛國主義教育要系統挖掘東北抗聯精神
    全國政協委員劉廣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提出了「建設抗聯國家文化公園」的建議,吉林省作為東北抗戰的重要戰場,現有上百處珍貴的抗戰遺蹟資源,如果能夠系統性地進行開發,並聯合黑龍江、遼寧共同繪製抗聯紅色路線圖,打造東北抗聯教育旅遊研學路線,可以用東北抗聯精神為東北全面振興凝氣聚力、提振信心,傳承抗聯紅色基因,加強愛國主義教育。
  • 長城文化中的民族精神傳承
    【關鍵詞】長城文化 民族精神 傳承 【中圖分類號】G122 【文獻標識碼】A弘揚長城文化對於傳承民族精神的積極作用傳承民族精神是項艱巨的工程,必須藉助一定的文化資源,採用適宜的方式。在這一背景之下,歷來被視作中華民族精神文化圖騰之一的長城文化,受到了分外關注,其所具備的歷史、思想以及人文價值,也就成為傳承民族精神的重要來源。
  • 在上海市民文化節感受寶山的文化魅力
    櫻花林下,同時進行的世界戲劇日「走進經典」劇本朗讀會親子專場吸引了眾多家庭的參與,一聲聲稚嫩的童聲不僅為櫻花頻添了幾分童趣,更讓人們看到年輕一代對經典文化的傳承和嚮往。本屆閱讀季以「新時代、新使命、新閱讀——致敬陳伯吹」為主題,延續「聲、習、演、誦」四大板塊,充分發揮各類社會力量,拓展全市各區合作,全面整合社會資源,搭建開放式合作平臺。
  • 《青春歌謠》唱響「時光的旋律」,青春學子致敬時代經典
    ◆◆唱響時代旋律,致敬經典之聲。◆◆所謂經典,即歷經歲月洗禮而留陳,縱千百年而流傳。無論是反覆出現在街頭的復古港風,還是播放器裡循環播放的那些年代感十足的老歌,經典總是經得起時間的錘鍊。對於秦際凱而言,《我和我的祖國》已經不是一個簡單的藝術作品了,更是一首凝聚了全國人民愛國主義熱情的歌曲。每一首經典歌曲的翻唱,都是會勾起無數人的回憶。
  •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風採展】松江烈士陵園:守望不朽豐碑 傳承紅色...
    為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精神,廣泛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進一步提高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社會知曉度、關注度和影響力,使全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成為教育廣大市民、凝聚力量的生動課堂和有效陣地,本月,區委宣傳部、區文明辦將組織開展「弘揚愛國精神,傳承紅色基因」松江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展示月活動,通過「文明松江」平臺,對區內10家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風採進行展示。
  • 社科普及基地活動 | 嘉善縣陶莊鎮積極打造善文化社科基地
    ,開展了以「善滿陶莊」為主題的形式多樣的社科活動,唱響社科好聲音,弘揚「了凡善文化」。「了凡·善文化陳列室」包含了 「了凡生平事跡」「了凡書齋(局部)」和「了凡音像播放」三個部分組成。在人群導入上,整合其作為青少年實踐教育基地、「春泥計劃」實踐教育基地的作用,為全縣廣大青少年及市民提供參觀、學習、交流的便利。社科普及月期間,共組織青少年參觀「了凡·善文化陳列室」35次。   「了凡學堂」播種善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