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十二月的大地寒風凜冽,十二月的工地熱火朝天。
站在「十三五」規劃收官和「十四五」規劃開局的新起點上,抓好重點項目建設、擴大有效投入,不僅為我市圓滿完成「十三五」規劃和保持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支撐,同時也為黃山市實現「十四五」規劃良好開局打下堅實基礎。即日起,本報推出「來自重點項目一線的報導」欄目,記者走進重點項目建設現場,了解工程進度情況,展示重點項目建設成就和建設者們的風採。敬請關注。
塔吊,讓上升之力迎風拔節,鑽機,讓信念之根深植巖盤。12月2日,黃山日報「來自重點項目一線的報導」系列採訪活動啟動。第一站來到昌景黃鐵路休寧河特大橋、東山隧道的施工現場。
「年底前將完成大橋合龍。」在休寧河特大橋,連續梁班組長李平信心十足地告訴記者。
休寧河特大橋全長715.3米,為雙線橋梁,40+56+40連續梁一共12跨,目前已經完成10跨。
挺起脊梁,如大山挺起偉岸身姿。繃緊肌肉,如鋼釺鑿開堅硬巖石。記者步行1.5公裡走進東山隧道,感到四肢酸軟、體力不支,然而眼前正在開挖隧道的工人們汗流浹背的工作場景,頓時讓記者渾身充滿力量。時已寒冬,隧道外的溫度已經接近個位數,可他們只穿著一件單衣甚至短袖,手裡緊握的風槍鑽鑿巖石時發出巨大的聲音,像雄獅的怒吼。在這樣「高噪音、高溫度、高灰塵」的作業環境裡,來自四川的楊智和開挖班的工友們一天要工作8小時,三班倒,24小時不停歇。「一切只為了春節前打通全長3.5公裡的單洞雙線隧道。目前已經完成了工程量的70%。」從事這行25年,保持「零事故」的楊智信心滿滿。
市鐵道辦工作人員孫亞南介紹,截至目前,昌景黃鐵路安徽段全線路基土石方開累完成811.6萬斷面方,佔總設計的83%;進洞施工隧道40座,佔100%;已貫通隧道18座;橋梁82座,橋梁總長25.2公裡,已完成下部結構17.6公裡,佔總設計的70%;開累完成投資42.89億元,佔總投資的46%。
昌景黃鐵路正線全長286公裡,其中安徽省境內89.6公裡,項目總投資485.7億元,設計時速350公裡。線路西起江西省南昌市,途經江西省上饒市、景德鎮市,東至安徽省黃山市,安徽段線路自黃山北站引出,向西經休寧縣、黟縣、祁門縣,至皖贛省界,設3座車站。涉及黃山高新區、休寧縣、黟縣和祁門縣4個區縣共14個鄉鎮。昌景黃鐵路於2018年12月26日開工,預計2022年7月進行聯調聯試,2023年4月30日全線通車。將是繼合福高鐵、杭黃鐵路之後,黃山市擁有的第三條快速鐵路。圖為東山隧道施工場景。
·程向陽郭傲寧胡雪松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