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批評孩子,是我聽過的最大謊言

2020-12-15 優秀作文精選

不要批評孩子,是我聽過的最大謊言

——掌握幾個心理技巧,讓批評收到好效果

原創作者|向暖

網上曾有一個相當火爆的小視頻,一個小女孩不滿家長的批評方式,反過來語重心長的教訓家長。

小女孩與家相對而坐,口齒伶俐,一本正經,有模有樣,讓人忍俊不禁。

視頻中,小女孩指出,動畫片中的那些父母,孩子犯了錯,不是打也不是罵,只是讓好好改正。你們呢,只會嗷嗷嗷的叫。

一臉嫌棄的說,你們這個樣,誰想聽你們的呀?

又說,很多小孩子,本來像我一樣,都是非常聰明的,後來怎麼就越來越笨了,是被罵笨了。

最後還指出,家長批評人的水平太低,只會嗷嗷叫不會用好聽的句子,比如用古詩來批評。

現在很多家長學了育兒知識,以為只有表揚和鼓勵對孩子才最好,不要批評孩子。

法國心理學家高頓通過一項研究證實,學會接受批評的孩子,對完整人格的塑造以及生活事業的成功都有積極的作用。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批評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只要掌握好方法,讓孩子樂意接受批評,便能達到好效果。

01寬容的心態,維護孩子的自尊心

著名童話作家鄭淵潔,除了童話創作,最引人注目的是他對兒子鄭亞旗的教育方式。

鄭亞旗在和父親對話時回憶起小學發生過的一件事。

有一次在課堂上和同學講話,被老師批評。放學後,幾個同學跟著他,想向鄭淵潔告狀。

等在校門外接兒子的鄭淵潔,看到了垂頭喪氣的鄭亞旗,後面還跟著幾個同學,明白了是怎麼回事。果然,一個同學站在鄭淵潔面前,說:「叔叔,鄭亞旗上課說話,被老師批評了。」

告狀的同學原本以為鄭淵潔會訓斥鄭亞旗,但鄭淵潔卻是這樣回答的:「在我的眼裡,他是世界上最好的孩子。」

鄭淵潔維護了兒子的自尊心,成年後的鄭亞旗和父親聊到這件事情時,心裡滿懷感激。

美國兒童心理學家詹姆斯·杜布森博士說:「有千百種方法讓孩子失去自尊心,但重塑自尊卻是一個緩慢而困難的過程」。

在一些不是原則性的小事上,寬容的對待孩子的錯誤,維護好孩子的自尊心,感受到父母無條件的愛,孩子在心態上會更加積極樂觀。

02無聲效應,

讓孩子更主動認識錯誤

加拿大心理學家貝克斯頓等人曾進行了一個著名的「感覺剝奪」的實驗。

「感覺剝奪」是把被試者置入沒有任何刺激的實驗環境中,沒有聲音,沒有味道,沒有光線,被試者所有的感覺基本被剝奪了。

這個實驗的目的是測試被試者,在這樣的「真空」中維持的時間。

結果,有的人一分鐘都受不了,有的出現幻覺、煩躁等一些心理上的不適。

生活在沒有任何感覺的世界中,對人來說,是很可怕的。

這個實驗,啟示父母在教育中,並不是聲音越大,效果越好,可以試試「無聲效應」,比滔滔不絕的說教會更好。

小新在學校和同學發生爭執,誤傷了同學,爸爸知道這件事後壓制住怒火,採取了冷處理的方式。

小新早就做好了挨批的心裡準備,可沒想到,爸爸卻像什麼事都沒有發生一樣,照常的吃飯,睡覺,做家務。

爸爸的「冷淡態度」竟讓小新坐立不安,不知怎麼辦好了。

一連幾天過去,小新越來越覺得不是滋味,主動向爸爸承認了錯誤:「爸爸,對不起。我不應該因為一點小事和同學打架。以後再也不會了。」

爸爸見小新主動承認錯誤,便說:「知道錯就好了,下次不要再犯這樣的錯誤。」小新開心的答應。

小新對這件事印象深刻,爸爸「冷處理」的這段時間,他也更好的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在以後處理與同學的關係時也更謹慎起來。

無聲勝有聲,更好的促進孩子清醒理智的認識錯誤,自發的改正。

03「三明治」式批評,孩子更容易接受

著名教育家陳鶴琴說過,「無論什麼人,受激勵而改過,是很容易的,受責罵而改過,是不大容易的,小孩子尤其喜歡聽好話,不喜歡聽惡言。」

在批評孩子的時候可以利用批評心理學中的「三明治效應」,把批評包裝一下,如同美味的三明治。第一層是對孩子提出讚賞、認同等積極面;中間一層夾著批評或不認可的行為;第三層再鋪上鼓勵、信任、理解,以及家長能夠提供的幫助和支持。

這種批評方式,有對孩子自身價值的肯定,同時自尊心也得到維護,可以使孩子振作精神,用更積極的態度改正錯誤。

明明在一次期末考試中數學成績很糟糕,回到家,媽媽看到他垂頭喪氣的樣子,沒有說什麼,先招呼他吃飯,飯後,明明去做作業,媽媽隨後跟了進來,在他身旁坐下。明明在心裡暗嘆:「馬上要挨批了。」

媽媽笑著對明明說,「明明,這次考試怎麼樣,成績拿出來給媽媽看看。」

明明忐忑不安的伸手去書包掏成績單,心裡做著挨批的準備。媽媽接過成績,挨個看下去,高興地說,「哇,英語成績這次這麼好,比上一次進了很大一步啊。」

明明一聽媽媽這樣說,便不好意思了,「很多同學都考得很好,下次我會更加努力的。」

媽媽聽明明這麼說,便將話峰轉入正題,「恩,好樣的。下次咱們數學成績是不是也能提高一截呢?」

明明聽了,咬著嘴唇說,「媽媽,我這次考試太馬虎了,下次一定會認真的。」媽媽接著說:「知道錯就好,媽媽相信你,期待你的好消息。現在好好做作業吧。」

這次之後,明明學習非學認真,成績也穩步提升。

明明的媽媽便是利用「三明治」式的批評方式,不但讓孩子心甘情願的接受批評,還因受到鼓勵,更加努力積極。

據說,美國總統尼克森的秘書就是利用「三明治效應」,與總統進行溝通交流,因此做過許多任總統的秘書。

他在給總統提意見前,先進行表揚,各種豐功偉績,真誠地讚揚一通,在總統高興之際,順勢提出自己的意見和要求,在總統聽了這些之後,繼續對總統進行讚揚和肯定,每一次都取得了很好的溝通效果,談話總是在愉快中結束。

04「南風」式的批評,孩子更喜歡

有一則寓言故事叫《南風和北風》。

南風與北風要進行一場比賽,誰能夠脫掉一位農夫的衣服,誰就更有力量,

北風使出所有的勁兒,向農夫吹著寒冷的風,吹得農夫直打哆嗦,北風不但沒有把農夫的衣服衝掉,由於寒冷,農夫反而把衣服裹的緊緊的。

而南風呢,它徐徐的吹著溫暖的薰風,漸漸的農夫身上熱起來,不由的脫去了衣服。

很多家長對孩子的批評,像極了狂燥的北風,對孩子進行狂風驟雨般的語言攻擊和傷害。

而溫暖的話語如同陽光雨露,滋養著孩子的心靈,在對孩子進行批評時用溫暖的話更有利於溝通交流。

曾有位專家說過「要是你想毀掉孩子,那只需每天對他說一遍:你真笨,你不行」。

批評並不是越嚴厲越好,它需要的是能夠引導孩子認識錯誤,以便更好的改正。

批評的目的,是為了改正孩子的錯誤,這時應該和孩子肩並肩,站在統一戰線,共同面對問題,並且要給孩子提供支持和幫助。而不是拿孩子的錯誤攻擊孩子,與孩子形成敵對勢力,要讓孩子知道你和他是始終站在一起的。

批評教育要在尊重孩子人格,維護孩子自信心的基礎上,根據每個孩子不同的個性特質,尋找讓孩子可以接受的批評方式,有技巧的去批評,才可能達到較好的教育效果。

作者簡介:向暖,喜愛閱讀,寫作,希望能夠用文字記錄生活中的美好。(本文為向暖原創投稿)

相關焦點

  • 「有了老二,才發現二胎一碗水是最大的謊言,我就是偏心的媽媽」
    很多家庭選擇生二胎,大都是喜歡孩子,想個孩子有個伴。很多爸媽打算生二胎的時候,都會在心裡暗暗發誓,等老二出來的時候,我一定一碗水端平,做一個公平公正的爸媽。但是等老二出生後,很多爸媽發現事實和想像總歸不一樣。很多媽媽更會無奈的說,二胎家庭一碗水端平是最大的謊言。
  • 請不要拆穿這些「一眼看破」的謊言
    謊言二:對愛人說休假陪你去旅行「等我休假了,咱去旅遊去」電話那頭,妻子滿口答應但可能真到了時間謊言三:對子女說過兩天回去陪你「爸爸,你什麼時候回家啊?」「寶寶,好好聽媽媽話,我過兩天就回去了!」說完,他滿懷愧疚地掛斷電話。
  • 這些「一眼看破」的謊言,請不要拆穿
    選擇了軍人做伴侶就是選擇了奉獻和艱辛而最大的艱辛便是這孤獨的日常肩負保家衛國的使命他或許無法陪你「三餐四季」但請相信他的全心全意說好的旅行3謊言三:對子女說過兩天回去陪你REC「爸爸,你什麼時候回家啊?」「寶寶,好好聽媽媽話,我過兩天就回去了!」說完,他滿懷愧疚地掛斷電話。
  • 批評是一門藝術,破壞性批評會摧毀孩子自尊,正確批評要這樣
    孩子聽完母親的話,表情變得很失望,一幅委屈地要哭的樣子跟著母親回家。聽完這對母子的對話,我受到了一點驚訝,我在想:"怎麼會有父母這樣對自己的孩子。"生活中,或許這樣的話也常出現在我們周邊,可是很多父母都不知道這樣一句不走心的話可能嚴重影響到孩子幼小的心靈,這種"破壞性批評"父母要一定要避開。批評是一種藝術,聰明的父母都懂得用"建設性批評"。
  • 當今成年人最大的謊言:「我最喜歡放假帶孩子出去玩了!」
    當今的成年人,為了藏一顆童心,在孩子面前可撒了不少謊,比如……(右滑解密家長的謊言)你看,永葆童心的謊言,聽起來都甜甜的。而我在小火車上,風吹走了耳邊孩子們的喧譁,眼前的綠地、陽光溫柔了整個世界,看著憨態可掬的動物,聽聽小火車上廣播:「大象媽媽大約要懷孕兩年才能生出小象;
  • ...稱中共是聯合國最大威脅 趙立堅:其羅織謊言的能力可謂登峰造極
    中新網北京1月12日電 (李京澤)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近日發推特再次攻擊中共,稱其為聯合國最大的威脅。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12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說,他羅織謊言、顛倒黑白的能力可謂登峰造極。有記者提問,蓬佩奧11日發推特再次攻擊說,中國共產黨是聯合國的最大威脅,蓬佩奧在推文中還批評中國在世界衛生組織等國際機構中的做法,中方對此有何評論?「蓬佩奧為了散播政治病毒真是煞費苦心。他羅織謊言、顛倒黑白的能力可謂登峰造極。」趙立堅對此作出三點回應:第一,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和國際秩序的維護者。
  • 「真實警告」關於大學的3句謊言!你聽過幾句?
    上大學之前對大學抱有美好的幻想,聽了很多的傳言,然而真正上了大學之後才發現有些東西根本不是那麼回事兒,今天就和你們揭穿一些我上大學的時候聽過的那些關於大學的謊言。第1句,上大學就解放了?我曾經聽過一句話,就是說你獲得的報酬不是和你的勞動時間成正比,而是和你勞動的不可替代性成。
  • 四月是你的謊言:我喜歡了你十年,卻用四月編織了我不愛你的謊言
    四月是一個萬物復甦的季節,是一個春暖花開的時刻,它賦予萬物生命與生機,它給予溫暖與希望,但同時,四月,也是一個充滿謊言的季節……動漫《四月是你的謊言》是一部催淚神作,與其說它是一部「治癒番」,倒不如說它是「致鬱番」(唉,當時小白看過後哭過抑鬱了好久
  • 女人最愛聽的6句謊言,一說一個準,你聽過幾個?
    俗話說得好:一個愛撒謊的男人背後,總是有一個願意相信謊言的女人。同時也應了那句一個巴掌拍不響的道理,其實愛情就是你情我願的。而對於女人來說,在感情裡總容易被感情衝昏頭腦,明知道對方跟自己說的只是甜言蜜語,但自己還是經受不住誘惑。女人最輕易相信的6句謊言,一說一個中,你信過哪個呢?
  • 白色謊言和黑色謊言
    有的夫妻彼此尚能坦誠相待,卻無法以同樣的姿態對待孩子。他們隱瞞大量事實,比如吸食大麻,夫妻不和;因孩子的祖父母專橫跋扈而心懷憎恨;經醫生診斷,患有嚴重的心理失調;進行高風險的股票投機;隱瞞銀行存款的數目……類似隱瞞真相的行為,被看作是為孩子著想,實際上,這樣的「保護」沒有效果。
  • 大學裡常常聽見的謊言,大一新生不要相信,很有可能畢不了業
    大學的學習生活相對於高中階段來說,確實輕鬆很多,面對輕鬆的大學生活,大學生們很容易進入一些謊言的誤區,大學裡一些常見的謊言,剛剛進入大學的大一新生,很容易聽信進而學習態度受到影響。
  • 被「詛咒式教育」毀掉的孩子,你知道怎么正確表揚批評孩子嗎?
    要說孩子聽得懂的話對於幼小的孩子來說,我們的語言精煉、直截了當孩子更容易聽懂,更容易執行,切記不要說反話。如果你看到孩子把戶外穿的鞋擺在了床上,這時如果你對孩子說「你怎麼不把鞋擺在你的頭上呢?」,孩子很容易會理解成,媽媽是讓我把鞋擺在頭上,而不是床上。
  • 美食界的「5大謊言」,名字和菜品完全對不上,網友:騙了我30年
    美食界的「5大謊言」,因為名字愛上它,吃過後再也不想它!我們今天不說「老婆餅」裡沒有老婆的梗,這種大家都聽爛了,今天說的是美食界真正的「5大謊言」,菜品和名字完全對不上,網友:欺騙了我30年,因為名字愛上它,吃過之後再也不想它。
  • 關於大學的5大謊言,尤其第三個,新生要警惕
    大學離開了父母的管束,終於可以徹底的放飛自我,但是經歷了一段時間之後,你會發現原來大學也並不輕鬆,我們看看大學中的幾大謊言,千萬不要信以為真,不要在畢業的時候後悔也來不及了,尤其是剛進入大學的大一新生,一定要知道。關於大學的5大謊言,尤其第三個,新生要警惕1.
  • 大學中的3大「謊言」現在還一直流傳,不要再相信了!
    不過很多人就覺得上了大學之後就很輕鬆了,而且他們還一直深信著關於在大學的幾個「謊言」,認為大學就應該這樣子,那麼一起來看看這三個「謊言」是真還是假。第一個、等上了大學之後你們就輕鬆了這句話相信在座的準大學生們,應該幾乎都聽過吧,而且幾乎每個高中時期的老師們都有對你們說過,其實這只是老師們為了激勵你們的當時力求上進的話而已,現在已經是上了大學了,就不應該再相信這種話了。
  • 謊言只能是謊言,真理終究是真理,謊言不會變成真理
    這是一個設計上的致命缺陷,但當時車諾比核電站的工作人員沒有一個人知道,此前向蘇政府指出該缺陷的人被威脅不要發聲,因為這破壞了國家在核能源領域領先的國家形象。事故發生於1986年。甚至在核事故發生後的救援行動中,依舊是謊言不斷,從核電站枉顧核心暴露而派遣多人檢查,導致工作人員被過量核輻射致死致殘;到車諾比這個城市枉顧疏散群眾的建議,以致大量百姓受到核輻射或失去孩子、或在餘生中痛苦地承受慢性病的折磨;再到整個國家隱瞞真相導致決策失誤,以致於受災面積擴散到全烏克蘭甚至德國,直至最終間接影響了蘇聯的命運。
  • 「輸不起」的孩子也贏不了,挫折教育和正確的批評方式是孩子人生的...
    03如何提高逆商:適當地讓孩子「受點氣」有的父母會提出這樣的疑問:孩子輸不起怎麼辦?積木倒了,就大哭;遊戲輸了,就發脾氣:「我再也不玩了!」1.先聽聽孩子的解釋 當孩子犯錯後,不要剝奪孩子說話的權利,給他一個說話的機會,也讓自己的批評更有針對性。2.讓孩子學會換個立場當孩子強辯是別人的過錯,跟自己沒關係時,問問孩子「如果是別人,該說些什麼」。
  • 這個世紀謊言還要騙多少人?
    「錢是賺出來的,不是省出來的」,這是我這輩子聽過的最大的謊言。你知道嗎?在猶太家庭中,金錢教育則是排在數一數二位置上的重要內容。比如:3歲左右開始教孩子認識錢;4歲教用錢買簡單的物品;5歲讓孩子明白要靠勞動才能獲得金錢;6歲就開始教孩子學會管理自己的零花錢,鍛鍊自己理財的能力。
  • 父母必看:兩個孩子的謊言,毀了三個父母,害了一位父親
    想必大家都知道狼來了和煙火戲諸侯的典故,都是因為戲說謊言而造成嚴重後果的悲劇,今天要說的《謊言/天地之間》就是一部關於謊言釀造悲劇的故事,主要講述了女孩凱拉衝動之下把好友布蘭妮推下了河,父母拼命為孩子隱瞞掩蓋罪行,由此卷進了謊言並引發了一場悲劇。
  • 《不要用愛控制我》:擺脫為你好的謊言,避免成為「操控型」父母
    這就是中國式親子之間最大的問題,也是當今很多父母的真實寫照。表面上看父母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其實深層分析的話,我們大部分的父母都屬於「操控型父母」。「控制型」的愛不是真正的愛,把控制說成愛,是我們這個世界最常見的謊言之一,而且對這個謊言,我們很容易信以為真,並因此受傷或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