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後義大利總理對法國人的強烈不滿)
閒話少說,法國與義大利作為查理曼王朝分家後的『兩兄弟』,法國一直都在壓制與欺負義大利千年之久。其中原因在哪裡?主要有六個方面:難民危機、性格分化、心理優勢、奢侈品競爭、領土爭端、教派主導權。
(紅色箭頭示意為突尼西亞難民至義大利西西里島境內)
北非突尼西亞曾經為法國殖民地,義大利85後小總理一直抨擊法國搜刮舊殖民地導致產生眾多難民禍及義大利本土。而突尼西亞鄰居利比亞又是義大利舊殖民地,這其中恐怕也有爭奪非洲影響力的因素在內。
由於歷史上的輝煌,法國人一直都認為自己是歐洲大陸的霸主,義大利和德國沒少不被歧視和欺負,至此養成了法蘭西民族所謂高雅冷的性格。而義大利尤其是南方地區性格開朗熱情、吵吵鬧鬧,在冷漠的歐洲人群體裡可謂是獨樹一幟,法國人認為這是農村鄉巴佬的表現,不是高雅的行為,嘲笑義大利太low太低檔。
(1920年曼哈頓下東區小義大利移民區)
普法戰爭後,義大利進入統一歷史時期,由於戰爭剛結束,民不聊生,南義大利人大批移民到美國賺錢養家餬口,多從事苦力行業,打工寄錢回義大利去。而法國人當時也算是美洲殖民者之一,處於社會高層,看到如此落魄卑微的義大利人,產生心理優勢一直延續至今。
(2018年小義大利,旁邊就是美國最大唐人街)
再加上義大利人移民美國後,北義大利人(靠近法國區域)多從事理髮等技工類的工作,而南義大利人抱著教育無用論的觀點,早早就讓孩子出來賺錢養家餬口,以致和初期的愛爾蘭人一樣多從事社會底層工作,地位也僅比黑人稍微高一點。今日的義大利人雖然在美國有所改變,但法國人那種心理優勢至今依然都無時無刻地表露出來,但凡是個人都能體會到這種高人一等的感受。
(芬迪時裝秀)
當下世界十大奢侈品頂級品牌裡分別是:愛馬仕(Hermes)、香奈兒(Chanel)、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克裡斯汀·迪奧(Christian Dior)、菲拉格慕(Ferragamo)、範思哲(Versace)、普拉達(Prada)、芬迪(Fendi)、喬治·阿瑪尼(Giorgio Armani)、古馳(Gucci)。前五個都是法國品牌,而後五個都是義大利品牌,多年來法意之間的產品(以奢侈品為甚)都存在著或明或暗的競爭,尤其是近幾年來古馳和路易威登更是白熱化,法英聯手收購芬迪可能也讓義大利人心裡很不舒服。
(薩伏伊和科西嘉島均被法國擄掠)
無論是薩伏伊還是科西嘉島,面積均相當於1個武漢、1個蘇州或者4個深圳大小,科西嘉島的居民至今為止依然和法國感情冷漠,反而是和義大利人相處很好,而薩伏伊由於靠近法國心理離義大利越來越遠,也是義大利人心中的痛,特別是今天義大利北部是南部的兩倍人均,這一切都讓人口佔大多數的南義大利人憤憤不平。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教派主導權爭奪,法意同為一派,可以說如果沒有法國人的支持,僅憑西班牙、葡萄牙以及孱弱的南美洲國家支持,義大利羅馬教皇就是一個空中花園。在被譽為法國最出名的政界人士黎塞留提出的『國家利益高於一切』後,幾百年來,法國都在削弱著羅馬的勢力,欲轉變以國家實力代替教派勢力的社會形態,期間法國甚至做出聯合英國異教勢力背叛擁有羅馬的行為,就算過了許多年後,如今西方國家表面看起來和睦一團,但這在天主教佔據97%的傳統義大利人看來絕對是不可饒恕的大罪。
這一切都讓義大利在隨後的幾百年間尋求和德國聯手對付法國人,尤其是今天義大利經濟乏力,德國人利用歐盟資金池輸送支援義大利為之輸血救援,更是讓法國人內心極度不滿。在義大利人難堪之時法國人不斷調侃戲弄之也不足為奇了。
作者:冷語哥
人有千面,物有萬象,紛繁世界下面存在著暗流湧動的真實世界,常人需要有看透假象的慧眼。冷語哥帶你一起識破真相,化解迷局。
(所有圖片均來自百度搜索,只是臨時作為文字輔助作用,不會用於其他商業用途,如有侵犯肖像權請通知,看世堺立即刪除。文章是作者原創,未經允許不可轉載,如有轉載,原作者保留法律權利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