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西嘉島本是義大利歷史上的一部分,為什麼卻成了法國的領土?

2020-12-11 新湖南

在歐亞非三大陸之間,是世界最大的陸間海-地中海。地中海沿岸氣候溫暖,物產豐富,歐洲文明就在這裡起源,並通過地中海向外擴展,海上星羅棋布的島嶼就是理想的中轉站和落腳點。

▲ 地中海周邊區域

地中海有五個島嶼的面積超過8000平方公裡,其中有兩個比鄰而居—北面的科西嘉島和南面的撒丁島,距離它們最近的大陸是義大利半島。歷史上,羅馬曾經是歐洲文明的中心,並通過海洋輻射到科西嘉島和撒丁島。因而在語言和宗教等方面,它們與義大利有很強的相似性,島上的方言都與義大利語相近,信仰也都是天主教。

相似的地理位置,義大利的歷史影響,似乎科西嘉島和撒丁島都應該是義大利的一部分。但如今,科西嘉島卻是法國的領土,這裡不僅因美麗的自然風光成為法國的度假天堂,更為法國貢獻了一位彪炳史冊的人物-拿破崙。然而,少年拿破崙在法國軍校學習的時候,卻受到同學的嘲笑,被稱為「矮小的科西嘉人」。

▲ 法蘭西第一帝國締造者拿破崙,1769年出生於科西嘉島

其實,這與科西嘉島的歷史密不可分,在歸屬法國前,它是義大利歷史上的國家-熱那亞共和國的一部分。直到拿破崙出生前一年的公元1768年,法國才通過一樁交易,花錢購買了科西嘉島。那麼,熱那亞共和國為什麼要把科西嘉島賣給法國,法國又是怎麼對這裡進行統治的呢?

▲ 科西嘉島:遙遠的法國,毗鄰的義大利

一、你方唱罷我登場的入侵者

地中海沿岸氣候宜人,很早就孕育出人類文明,並通過海洋向外傳播,地中海上的島嶼就得益於這種文明的擴展。在科西嘉島,三千多年前就有不同種族的人們就定居到這裡,在漫長的歷史中,他們逐漸演化成族源複雜的科西嘉人。

▲ 亞歐非古代文明的發展,地中海沿岸是文明出現較早的區域

作為島嶼,科西嘉島的面積小,資源有限,難以發展出強大的國家。但在地理位置上,它的戰略意義卻很重要,地中海沿岸強權通過佔領這裡,既能控制附近的海上航線,又可以作為跳板威脅周邊的陸地。因此,科西嘉島歷史上經常遭遇大陸強國的入侵,並隨著它們的興衰而屢次易手。

公元前六世紀,古希臘最早在科西嘉島開展殖民活動,他們帶來了先進的農業技術,也帶來了殖民統治的壓迫,讓科西嘉人第一次對殖民者有了反抗意識。同一時代,迦太基在北非地中海沿岸崛起,並與古希臘爭奪地中海霸權。這場戰爭一直打到前265年,最終迦太基確立了在地中海西部的優勢地位,科西嘉島被其收入囊中,近在咫尺的撒丁島也同時被佔領。

▲ 公元前五世紀,古希臘的殖民地(綠色),其中包括科西嘉島

好景不長,公元前三世紀,羅馬共和國在義大利半島興起,同時開始了擴張之路,迦太基是它爭奪地中海霸權的直接對手,兩國因此爆發了慘烈的戰爭。戰爭中,迦太基被徹底摧毀,科西嘉島和撒丁島也自此成為羅馬人的地盤。

▲ 公元前264-前146年的布匿戰爭,羅馬共和國最終擊敗迦太基

羅馬共和國及其後的羅馬帝國統治時代,科西嘉島和撒丁島被羅馬化。在科西嘉島,羅馬人的拉丁語構成了當今科西嘉語的基礎,科西嘉人也從此信仰基督教。但是,羅馬人把科西嘉島當做流放地,進行了殘暴統治,這裡被認為是羅馬帝國最落後的地區之一。

▲ 公元117年的羅馬帝國,科西嘉島在統治範圍內

公元五世紀,羅馬帝國崩潰,帝國原有的疆域內群雄逐鹿,義大利半島也四分五裂,一度沉寂下來。直到公元十一世紀,隨著地中海商業貿易的繁榮,義大利北部崛起了幾個城邦國家,其中包括比薩共和國和熱那亞共和國。

當時,阿拉伯勢力正在向地中海擴張,佔據了科西嘉島和撒丁島。比薩共和國和熱那亞共和國的經濟基礎是對外貿易,為了保護海上航線,兩國聯手從阿拉伯人手裡奪下科西嘉島和撒丁島,然後劃分出各自的勢力範圍分別管理。

然而,隨著兩國勢力的消長,這種分而治之的辦法在公元1284年引發爭奪戰,落敗的比薩共和國退出科西嘉島和撒丁島。但是,西班牙的阿拉貢王國也過來分一杯羹,爭奪的結果就是熱那亞共和國佔據科西嘉島,而阿拉貢王國佔據撒丁島。

▲ 14-15世紀的義大利,科西嘉島屬於熱那亞共和國,而撒丁島屬於阿拉貢王國

值得一提的是,撒丁島在1720年脫離西班牙成為撒丁王國的一部分,並以此為基礎在1870年統一義大利,這是撒丁島歸屬義大利的原因。再來看科西嘉島,公元十五世紀,結束英法百年戰爭的法國完成民族統一,並開始對外擴張,地中海就是一個重要方向。

公元1553年,法國第一次佔領科西嘉島。然而,他們的統治僅維持了六年,就被熱那亞人趕跑了。捲土重來的熱那亞人把科西嘉島當做殖民地看待,不允許科西嘉人參與地方管理,並施加了沉重的稅收負擔。對科西嘉人來說,他們對熱那亞共和國沒有歸屬感。

歷史上多個入侵者的壓迫,使科西嘉人之間產生了強烈的身份認同,塑造了科西嘉人充滿反抗精神的性格。熱那亞人在政治上的壓迫,經濟上的剝削,為日後科西嘉人的獨立運動埋下了伏筆。

二、科西嘉人的反抗與獨立

公元1729年,科西嘉島因農業歉收造成饑荒,但熱那亞人沒有降低稅額,引發了科西嘉人反抗熱那亞人統治的武裝鬥爭。在科西嘉人的打擊下,熱那亞人先是撤入沿海的堡壘,然後派出軍隊鎮壓。科西嘉人沒有經過專業軍事訓練,難以抵擋熱那亞人的正規軍,不久敗下陣來。

熱那亞人雖然獲得了勝利,但損失很大,無力深入科西嘉島內陸山地清剿,只得憑藉沿海要塞與科西嘉人對抗。科西嘉人的反抗持續了26年,他們無法攻克熱那亞人的要塞,熱那亞人也不能踏出要塞一步。在這樣的情況下,公元1755年,科西嘉人的民族英雄保利宣布了這裡的獨立。

▲ 科西嘉人的民族英雄保利的紀念碑

當時,以法國為中心,歐洲開展了反封建的啟蒙運動。保利深受啟蒙思想的影響,因此根據啟蒙思想制定出一部憲法,建立了民主的「科西嘉共和國」。科西嘉共和國的獨立比美國獨立戰爭和法國大革命更早,至今仍被科西嘉人引以為豪。當時的啟蒙思想家盧梭也讚嘆道:「我有一個小小的預感,有一天這個小島將震驚整個歐洲。」

除了建立民主制度,保利還領導科西嘉島的建設。他在島上修築道路,在內陸建立城市,開發礦產,一個新興的國家蒸蒸日上。此外,保利還建立了科西嘉島第一所大學-科西嘉大學。可以說,科西嘉島的全部現代化進程是從他開始的。但是,科西嘉共和國的成立並沒有得到當時國際的承認。

科西嘉共和國的日漸興起,使熱那亞人只能龜縮在要塞,維持海上補給的經濟代價沉重,但他們又不甘心白白撤走。於是,熱那亞人決定把科西嘉島的「主權」轉讓給曾經對這裡興趣濃厚的法國。

▲ 如今的科西嘉大學,它的建立要追溯到1765年

三、法國對科西嘉島統治的確立

當時,法國剛剛在七年戰爭中落敗,丟失了新大陸的殖民地。法國人不得不把注意力放回歐洲,試圖地中海沿岸找回場子。科西嘉島是控制地中海西部的戰略節點,因此面對熱那亞人伸來的橄欖枝,兩者一拍即合。公元1768年,法國和熱那亞共和國秘密籤訂《凡爾賽條約》,科西嘉島被賣給法國。

▲ 公元1763年,七年戰爭結束後,法國丟失了新大陸的殖民地(黃色)

秘密條約籤署後,法國公開宣布科西嘉島與法國合併,並派出軍隊佔領。這自然遭到了科西嘉共和國的反對,保利組織軍隊反抗這一新的入侵者,拿破崙的父親就參與到這場保衛戰中。

然而,小小的科西嘉豈能是法國的對手,公元1769年五月,法國擊敗科西嘉共和國的抵抗,將科西嘉島納為自己的領土,保利被迫流亡英國,而拿破崙的父親接受了法國的統治,並加入法國國籍。同年八月,拿破崙在科西嘉島誕生,因此從法理上講,拿破崙自出生起就是法國人。

▲ 保利的最後歲月在英國度過,他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半身像

法國佔領科西嘉島後,在憲法上明確它是法國的一部分,並用一系列同化政策鞏固在這裡的統治。法國關閉了科西嘉大學,要求其他學校必須以法語作為教學語言,並禁止任何地方語言,造成了科西嘉語的衰落,法國人的政治理念和文化也被廣泛傳播。

在此後的數百年間,科西嘉島只有兩次從法國易手。一次是法國大革命時期,於1794年被英國佔領,隨後被法國在1796年收復。另一次是在二戰時,被德國和義大利在1942年佔領,但隨著義大利的投降和盟軍的反攻,又被法國在1943年收復。

▲ 二戰期間,德國和義大利在1942-1943年短暫佔領科西嘉島

對法國來說,科西嘉島遠離大陸,軍事意義大於經濟意義。地理上的分隔抬高了其與法國大陸溝通成本,科西嘉島與法國大陸的經濟差距不斷拉大。到二十世紀初,法國大陸已經形成發達的工業社會,而科西嘉島仍然以農業為主。

經濟的落後,科西嘉共和國的被扼殺,十八世紀前截然分開的歷史使得科西嘉人對法國政府一直存在不滿。法國把科西嘉島當做「落後的地方」看待,幾乎沒有人願意移居島上,科西嘉人很少與島外的法國人產生直接碰撞,他們提出的更多的是改善經濟的訴求。但隨著形勢的變化,這種狀態也將隨之改變。

四、科西嘉島的現狀

二戰後,在民族獨立的浪潮中,法國的海外殖民帝國土崩瓦解,其中就有1962年獨立的阿爾及利亞。為了安置從阿爾及利亞遣返的法國僑民,法國政府將他們的一部分就近安排到了科西嘉島,並給他們分配土地。據統計,當時島上的科西嘉人不過十萬多人,而接收的移民卻多達1.7萬,這對科西嘉島原本的社會結構造成了巨大衝擊。

▲ 1954-1962年的阿爾及利亞獨立戰爭,導致法國僑民撤離,一部分移居科西嘉

在科西嘉人眼裡,這些移民擠佔土地,爭奪就業崗位,對自己的利益造成了損害。此外,法國政府給予移民大量的補助金,這在科西嘉人眼裡是歧視政策,加劇了他們的不滿情緒。一種「二等公民」的感覺在科西嘉人中迅速蔓延,他們首先對移民產生厭惡,進而對法國政府產生了反感。

▲ 人們揮舞象徵著「科西嘉民族主義」的旗幟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科西嘉人在這樣的形勢下發起了民族主義運動,並逐漸分化成兩個派別—溫和的自治派和激進的獨立派。自治派主張振興科西嘉島的經濟,爭取一定的自治權,而獨立派則主張以暴力爭取科西嘉島的獨立。

科西嘉島是法國在地中海力量存在的重要依託,島上的民族主義運動威脅到法國的國家安全和領土完整,法國政府決不允許科西嘉人的民族主義運動這麼進行下去。一方面,法國政府堅決制止獨立派的激進行為。另一方面則著手改善科西嘉島的經濟,並在可控範圍內逐步給予科西嘉島部分自治權力,以安撫科西嘉人的不滿,根除激進分子生長的土壤。

▲「科西嘉不是法國」,科西嘉獨派的標語

在文化上,法國政府恢復了被關閉二百多年的科西嘉大學,並推行法語和科西嘉語的雙語教學,科西嘉人的歷史文化遺產也得到妥善的維護。在政治上,科西嘉島被列為大區,並比法國其他大區提前四年成立了議會,而且議會的權力在不斷擴大,現在已經擁有地方行政、經濟發展、教育、交通等方面的多種權限。

此外,法國政府還加強對科西嘉島的經濟建設。由於科西嘉島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法國政府興修鐵路公路等基礎設施,開闢海洋和空中航線,著力發展這裡的旅遊業。在旅遊業收入的刺激和法國政府充足的財政支持下,科西嘉島的面貌煥然一新,科西嘉人的不滿情緒隨著經濟狀況的改善而日漸消弭。

▲ 2018年法國本土各行政區的人均GDP,科西嘉島雖排名靠後,但與法蘭西島之外的地區差距不大

如今,雖然科西嘉島的經濟發展與法國大陸還存在一定的差距,但與毗鄰的義大利撒丁島相比則要遠遠高出。大部分科西嘉人認同自己是法國的一部分,也意識到科西嘉島現在和將來的發展離不開法國政府的支持。在近年民調中,80%的科西嘉人希望繼續留在法國。相對於暴力反抗和虛無縹緲的獨立,看得見的和平與發展帶來的紅利對科西嘉人來說才更加現實。

▲ 法國綜合治理下日益繁榮的科西嘉島

參考文獻:

[1] 白帆. 治理理念下的科西嘉地方自治[D].中央民族大學,2009.

[2] 白帆. 科西嘉的邊疆特殊性與法國的治理方略[J].理論觀察,2017(09):76-78.

[3] 王助. 法國科西嘉民族主義問題的發展過程[J].世界民族,2015(01):23-30.

[4] 陳玉瑤.法國的科西嘉民族問題[J].世界民族,2013(05):12-19.

[5] 林曉文.科西嘉:綠色的驚嘆號[J].世界文化,2006(08):46-47.

(作者|皮皮俠)

[責編:姚茜瓊]

[來源:環球情報員微信公眾號]

相關焦點

  • 科西嘉島:本是義大利歷史上的一部分,為什麼卻成了法國的領土?
    ▲ 地中海周邊區域地中海有五個島嶼的面積超過8000平方公裡,其中有兩個比鄰而居—北面的科西嘉島和南面的撒丁島,距離它們最近的大陸是義大利半島。歷史上,羅馬曾經是歐洲文明的中心,並通過海洋輻射到科西嘉島和撒丁島。因而在語言和宗教等方面,它們與義大利有很強的相似性,島上的方言都與義大利語相近,信仰也都是天主教。
  • 科西嘉島:原本不是法國領土,義大利熱那亞為什麼要出賣給法國?
    歷史上,羅馬曾經是歐洲文明的中心,並通過海洋輻射到科西嘉島和撒丁島。因而在語言和宗教等方面,它們與義大利有很強的相似性,島上的方言都與義大利語相近,信仰也都是天主教。相似的地理位置,義大利的歷史影響,似乎科西嘉島和撒丁島都應該是義大利的一部分。
  • 科西嘉島:原本不屬於法國,義大利熱那亞為什麼要出賣給法國?
    ▲ 地中海周邊區域地中海有五個島嶼的面積超過8000平方公裡,其中有兩個比鄰而居—北面的科西嘉島和南面的撒丁島,距離它們最近的大陸是義大利半島。歷史上,羅馬曾經是歐洲文明的中心,並通過海洋輻射到科西嘉島和撒丁島。
  • 1768年科西嘉島如何由義大利領土轉歸法國
    大家看歐洲地圖會發現,科西嘉島距離義大利很近,距離法國較遠,但卻是法國領土。其實科西嘉島原來是義大利領土,後來歸了法國,那是如何歸屬法國的,船長為你細細道來。一,熱那亞共和國奪取科西嘉熱那亞共和國11世紀的義大利四分五裂,有許多邦國。熱那亞成為獨立城市,成立了熱那亞共和國。熱那亞憑藉面臨地中海的貿易優勢,迅速崛起成為地中海上的強國。
  • 科西嘉島:法國最大的島嶼,拿破崙的誕生地
    我們在看法國地圖的時候捕不僅會忽略掉它的海外領土,也非常容易忽略它的第一大島——科西嘉島。被我們忽略的原因並不是因為它面積太小或者距離太遠,而是因為它位於地中海之中,旁邊有義大利的撒丁島等島嶼的混淆,以及我們對法國大陸部分形狀的固有印象,使我們很難想到科西嘉島也屬於法國。
  • 科西嘉島已經併入法國了,為何他們始終不服氣,想脫離出來
    (地圖上的科西嘉島)那麼,作為老牌殖民國家、聯合國五常之一的法國,為什麼在250年裡都搞不定一個小小的科西嘉島呢?一、科西嘉島地理位置特殊。科西嘉島位於法國東南部的地中海上,距離法國尼斯市 170 公裡,距義大利半島 84 公裡。科西嘉島人口約為30萬,面積為8681 平方公裡,僅佔法國領土面積的1.6%。整個科西嘉島由兩個省組成,分別是首府位於巴斯蒂亞的上科西嘉省,和首府位於阿雅克修的南科西嘉省。
  • 法國站|科西嘉島
    科西嘉島比法國本土任何一個地方都來得陽光普照且乾燥,不過多山的地形也代表了島上風土條件的多元,只有7月及8月的乾燥是大致的共同點。島上在各方面都比法國本土更接近義大利,包括距離的遠近,不過其近代釀酒史,則主要受到法國的影響。當法國在20世紀60年代失去阿爾及利亞後,一群身懷種植技術的退役軍人就移居到了未開墾的東岸。
  • 法國葡萄酒產區知識點之美麗島-科西嘉島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科西嘉島產區的基本知識點。1786年,科西嘉島正式併入法國行省的時候,這裡最著名的歷史人物拿破崙出生,更多的人記住科西嘉島也正是因為這個改變了法國甚至歐洲歷史的矮個子。科西嘉島雖然面積不大,但在上個世紀的法國行政區劃中還是被分為了兩個省,南科西嘉省和上科西嘉省。法國的省相當於我們的地級市,而我們的省在法國被稱為大區。
  • 法國人為什麼搞不定拿破崙的故鄉科西嘉島?
    該島距離法國大陸南部170公裡(105哩),離義大利西北部90公裡(56哩),隔寬11公裡(7哩)的博尼法喬(Bonifacio)海峽與義大利的薩丁尼亞島相望。面積8,680平方公裡(3,352平方哩)。
  • 日常乳法:為什麼有人說法蘭西皇帝拿破崙是「義大利人」?
    拿破崙的「法蘭西第一帝國」是法國揚眉吐氣時代,曾經差一點徵服整個歐洲。直到今天每當「乳法」時,有些人還會出來說拿破崙不也是法國人?但有觀點認為拿破崙其實是「義大利人」,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 科西嘉島—拿破崙出生的地方
    她南面與撒丁島隔海相望,東臨義大利,北部接近法蘭西。科西嘉島的歷史也因此充滿了動蕩,迦太基人、羅馬人、汪達爾人、比薩人都將佔領她作為確立自己地中海霸業的一部分。拿破崙出生的時候,科西嘉島剛剛脫離熱那亞共和國的統治,成為法國領土。科西嘉島人民並不是那麼容易屈服的。從18世紀上半葉開始,島上人民就開始了反對熱那亞佔領者的民族獨立運動。他們在科西嘉民族領袖保利的領導下,與熱那亞人展開了不屈不撓的鬥爭。
  • 看世堺:義大利人為什麼被法國人欺負得死死的?
    (85後義大利總理對法國人的強烈不滿)閒話少說,法國與義大利作為查理曼王朝分家後的『兩兄弟』,法國一直都在壓制與欺負義大利千年之久。其中原因在哪裡?主要有六個方面:難民危機、性格分化、心理優勢、奢侈品競爭、領土爭端、教派主導權。
  • 一戰賺了兩萬平方公裡,二戰又丟了八千,義大利的領土野望
    現在的義大利地區在中古時代後期是由許多城邦及不同的獨立國家所構成的之後由於列強入侵,歐陸各種參與者在義大利開始明爭暗鬥,義大利地區數百年都處於被列強支配的狀態。法國大革命後,義大利也受到衝擊。1796年,拿破崙率軍入侵義大利,並且建立義大利王國,這是義大利近代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國家(雖然實際上被法國控制)。
  • 曾經出過拿破崙的科西嘉島,為何法國一直無法徹底搞定?
    歷史上科西嘉經歷過北非迦太基、羅馬帝國、拜佔庭帝國、熱那亞城邦的統治,直到1769年才併入法國版圖。雖然歷史文化駁雜,但科西嘉人在併入法國之前就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習俗甚至組建了自己的政府。所以在科西嘉人看來法國是入侵者,況且法國對科西嘉採取不同本土的歧視政策以及發展落後都成為科西嘉尋求獨立訴求。科西嘉島是地中海第四大島,面積8680平方公裡人口33萬。
  • 義大利在巴爾幹半島的領土,為什麼丟掉了?
    相比之下,義大利是個晚來者,1871年才完成統一,但義大利對巴爾幹也是有領土要求的。古羅馬帝國滅亡後,威尼斯共和國曾在13-19世紀初統治過巴爾幹西端的部分領土,直到被奧匈帝國吞併。趁著奧匈帝國在一次大戰後覆滅,義大利在1919年收復了這些領土,可為什麼又會在1952年劃給了南斯拉夫?
  • 【遊艇租賃】梅迪亞斯普私人定製豪華遊艇遊之—撒丁島翡翠海岸和科西嘉島
    梅迪亞斯普私人定製豪華遊艇遊之——美麗的撒丁島翡翠海岸和科西嘉島10日遊航線撒丁島是地中海第二大島,神秘靜謐、奢華無憂、人間天堂則是這裡的標籤。毗鄰斜塔的建築主體是比薩大教堂,內部的巴洛克雕塑、壁畫、油畫也光彩奪目,富麗堂皇。
  • 科西嘉島攻略,這裡藏著法國最美的海灘和徒步路線
    說到科西嘉島,世人第一反應是:拿破崙出生的地方。如果不是拿破崙,大概連法國人都不願意將它跟法國扯上關係吧。當同伴在科西嘉買車票時,掏出法國軍人證要求打折,賣票的科西嘉大爺直接把證件扔出來:「這裡是科西嘉,不是法國……」這就是科西嘉,不承認自己是法國要鬧DL的地中海島嶼,與義大利的撒丁島相鄰,島上的人說義大利語方言,義大利語在這裡更加暢通無阻,擁有法國最美的沙灘、最美的徒步路線之一GR20,山的俊秀與海岸的雄奇、沙灘的白細,在這裡應有盡有。
  • 法國島嶼自駕遊:科西嘉島假日
    峽灣,懸崖,夜店,雞尾酒——科西嘉島應有盡有。每年夏天人們對於這顆地中海的法國珍珠的興趣都會攀升。下面就請跟隨著我們的公路旅行路線來零距離地觀察一下這座地勢陡峭的明星島嶼吧。Calvi 島和它的城堡在歷史上就被城堡所隔絕的Calvi 如今是島上最多人去的地方。傾斜的街道將帶你去往城堡——你將獲得的獎賞是俯瞰海灣和低處的城市。必去的景點包括聖安東尼禮拜堂,Calvi 天主教堂,和古老的Genoese總督宮殿。當你到海邊去喝杯酒的時候,記得在傳說中的哥倫布故居停留一下。想去遠足了?
  • 拿破崙是法國人?希特勒是德國人?史達林是俄國人?全錯了!
    在全球化日益發展的今天,國籍成了另一張重要的"通行證",出國在外,經常會被人問:"你來自哪個國家?" 當然,這個問題誰都能答得出來,但是很多時候,我們也會在國籍上產生誤解,比如說,那些著名的歷史人物,拿破崙,希特勒,史達林,他們的國籍是什麼呢?
  • 尼斯:法國第五城,為何在義大利和法國之間來回易手十餘次?
    尼斯被15次易手,但強大的法蘭西始終無法徹底兼併尼斯,當19世紀末義大利以統一的國家形象登上歷史舞臺的時候,尼斯卻永遠離開了義大利,成為了法國的一部分,這又是為什麼呢?法國在尼斯及附近領土上成立了濱海阿爾卑斯省,對薩伏伊和尼斯兩地的主權第一次得以確立。拿破崙稱帝後,尼斯更是被打造成法國控制義大利半島的重要橋頭堡,在法國的東南部發揮著戰略支點的作用。拿破崙帝國覆滅後,歐洲各大封建列強在維也納召開了國際會議,旨在恢復歐洲大陸上的封建秩序,許多法國侵佔的領土得以物歸原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