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哈麥
今年的影視行業,發生了並且正在發生很多廣為人知的大事兒,其中的影視公司的影響力、市值、座次,也發生了新一輪的洗牌。
昔日的明星公司,華誼兄弟、唐德影視、樂視影業(現更名為樂創文娛),市值都大幅跌落了。而一些新起的公司,比如專注於出品喜劇屢戰屢勝的開心麻花,以楊冪為主心骨經紀業務和影視業務突飛猛進的嘉行傳媒,淨利潤和估值都非常可觀。而像一直停牌裝死的萬達電影,賣身騰訊閱文的新麗傳媒,在當下整體市場環境下,雖然排名前列,但市值都有些水分。
曾經屬於行業領頭羊的華誼兄弟,因為崔永元撕《手機2》和曝光「陰陽合同」事件,股價一路狂跌,較最高時的32.13元(前復權)跌去83%。市值目前已跌到150億,跟曾經並肩的光線傳媒差了78.4億。在一眾影視公司中,已經排不進前八。
同樣受崔永元曝光「陰陽合同」事件影響的範冰冰概念股唐德影視,也遭遇了暴跌。股價較最高時的40.24元(前復權)跌了近80%,市值縮水至35.5億。曾經擁有趙薇、範冰冰、張豐毅等股東,股價一路高歌猛進的明星股,如今淪落到市值在主流影視公司中遠遠墊底。
如果沒有崔永元,華誼兄弟和唐德影視也會隨著整個A股走熊趨勢,以及影視大盤下跌趨勢,往下走,但跌幅應該不會這麼大。崔永元對影視行業的去水起了催化劑的作用,華誼正好成了靶子,唐德因為範冰冰受到了「牽連」。
至今,因為影視行業稅收政策的調整,陰陽合同調查結果的未公布,範冰冰的「消失」,崔永元的不時出擊,這兩家公司,還處在風險中。
以一己之力幹殘兩家影視公司的崔永元之前,還有一個名人賈躍亭,也幹殘了一家影視公司——樂視影業。不過,這個公司本來是他自己控股的,屬於糟踐家產。
在融創孫宏斌接盤後,經過輾轉騰挪,最終樂視影業和債務纏身的賈躍亭脫離關係,獨立了出去,更名為樂創文娛,意為改頭換面,重新來過。掌舵人還是原來的影業CEO張昭。
當初賈躍亭意欲把樂視影業裝入上市公司樂視網的時候,樂視影業的估值是98億。但是經過這一場折磨,樂創文娛的估值已經降到了30億,一夜回到解放前都不如(2014年9月,樂視影業完成B輪融資時的估值就已經達到過48億)。
今年六月上海電影節期間,樂創文娛集中發布了28個系列電影項目,包括郭敬明的《爵跡》系列、徐克的《神鵰俠侶》系列、陳嘉上的《東陵獸》系列等。還宣布與中文在線成立合資公司樂創在線,首批合作項目包括《修羅武神》、《從龍記》、《斬龍》、《穿越者》、《太玄戰紀》。還與作家朱大可聯合研發《華夏上古神系》系列電影。另外,還與融創文旅成立合資公司樂創文景要做影旅聯營。總之,餅畫的很大。
張昭也透露,樂創文娛新一輪融資正在談判中,「估值不止漲了一點點」,但就當下的影視大環境來看,要高也不那麼容易。原本的電影行業新玩家,能擠進前六大的選手,如今需要重新靠戰績和穩定性再一次自我證明。
有公司跌落,就有公司晉升。跟遭遇了熊市的A股上市公司比,幾家新三板掛牌的影視公司,市值就顯得非常亮眼了。
比如這幾年很紅的開心麻花,市值50多億,是華誼兄弟的三分之一,跟老牌的集團公司上海電影相當。
開心麻花雖然業務比較簡單,就舞臺劇演出、電影、藝人經紀三大塊,但這幾年因為連續出了《夏洛特煩惱》、《驢得水》、《羞羞的鐵拳》、《西虹市首富》四部主控的電影,以及參投了《妖鈴鈴》、《絕世高手》兩部電影,毛利率非常高。而旗下藝人沈騰、艾倫、馬麗、常遠等又越來越紅,片約不斷,片酬大漲,因此電影和藝人經紀這兩塊業績增長都非常明顯。
2013年8月,中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以600萬的價格,受讓開心麻花2%的股份,公司估值3億。那時候,開心麻花的年利潤在3500萬-4000萬。
開始做電影以後,一下就不一樣了。2015年,因為《夏洛特煩惱》,開心麻花的淨利潤飆到1.31億。掛牌新三板後兩輪定增,估值飆升至51.8億。
2016-2017年,開心麻花的淨利潤分別是0.72億、3.89億。2018年,有票房超過25億的《西虹市首富》(片方分帳超過9億,開心麻花佔投資比約27%),以及國慶檔熱度很高的《李茶的姑媽》,估計淨利潤又要創新高。
電影行業兩大龍頭華誼兄弟、光線傳媒2017年的淨利潤分別為8.28億、8.15億,開心麻花3.89億,是其約一半,市值是其約三分之一、四分之一,所以,估值並不算高。而且,就成長性來看,未來幾年,存了很多喜劇IP資源的開心麻花都是非常可期的。
2017年初,開心麻花啟動創業板IPO,但因為證券市場大環境的變化,以及監管的趨嚴,到2018年3月,開心麻花公告主動撤回創業板IPO申請。
另一家掛牌新三板,又從新三板摘牌的嘉行傳媒,這幾年的表現也非常突出。
嘉行傳媒背靠楊冪這個「搖錢樹」起來,楊冪持股。目前有三十多位籤約藝人,包括劉愷威、迪麗熱巴,張雲龍、張彬彬、高偉光、李溪芮等。藝人經紀和影視投資兩大塊業務賺錢。
2015年,嘉行借殼西安同大掛牌新三板。根據當時的轉讓價,西安同大的整個價值也就2700多萬。借殼成功後,嘉行傳媒就在2015年10月發起了第一輪融資,估值15億。尚世影業注資3億購入20%股權。
2017年3月,嘉行又發起了第二輪融資,估值升到50億。遊戲巨頭完美世界注資5億入股,取得10%股份。
幾年來,嘉行傳媒的業績一直在飛升。2015-2017年淨利潤分別是0.81億、1.29億、1.94億,年增長率分別達到60%和50%。根據其2017年財報,影視收入佔總營收的49.57%,藝人經紀收入佔47.19%,基本是對半開。
影視版塊這幾年貢獻營收的作品基本都是旗下藝人出演,包括《我是證人》、《怦然心動》、《親愛的翻譯官》、《漂亮的李慧珍》、《三生三世十裡桃花》、《談判官》、《烈火如歌》、《趁我們還年輕》、《傲嬌與偏見》《逆時營救》《繡春刀2》等。
2018年第一季度,嘉行傳媒營收4.68億,同比增950%。淨利潤1.21億,同比增344%。
對比業務類似的新三板公司唐人影視(籤有胡歌、劉詩詩、古力娜扎等),唐人沒公布2018年一季度財報,上半年財報淨利潤4300萬。再對比同樣有藝人經紀業務的北京文化(籤有白百何、陳道明、郭京飛等),其一季度淨利潤不到1300萬,上半年淨利潤4400萬。唐人影視和北京文化的市值分別是29億和73億。
這麼好的業績和前景,在資本之路上應該很好走。但嘉行傳媒卻宣布自今年5月30日起,終止掛牌新三板。暫時也沒有聽說A股IPO的動作。
說完了跌落的和崛起的。再說說虛高的。
影視公司中排在第一的萬達電影,市值高達608.8億。
但要知道,這是一年多前的市值。因為要把萬達影視資產併入萬達院線(也即萬達電影),萬達電影2017年7月3日宣布停牌,至今仍在推進中。而這一年多時間,A股整體大熊,影視類股票都狂跌了幾十個點。
這期間,王健林還遇到了很多事兒,賣了很多資產。而多位高管從萬達文化板塊出走,包括原萬達文化集團副總裁葉寧、原五洲發行總經理李寧、原萬達院線副總裁許承寧、原萬達影視總經理趙方、原傳奇影業CEO高群耀、原萬達影視新任總經理蔣德富、原萬達影視副總經理賈燕江、原五洲發行新任總經理闕文雄、原美國院線公司AMC董事會主席張霖等。部分離職高管流向了華誼兄弟、新麗電影、華納兄弟等。
萬達電影2018年上半年的淨利潤9億,同比漲幅只有1.46%。做個對比,中國電影同期的淨利潤是6.67億,市值237億。捷成股份同期的淨利潤是5.71億,市值151億。這樣看,萬達電影也就值240-320億。
即使最後裝入資產成功,萬達影視的估值按100億算,總計市值最高也就值400多億。
萬達電影一直拖著裝死不出來,能躲過這輪熊市直接到牛市嗎?
在其他公司估值都下跌的時候。新麗傳媒倒是意外地賣了一個好價錢。
2013年10月,光線傳媒以8.29億從新麗傳媒原CEO王子文處獲得27.64%的股份。新麗傳媒的估值為30億元。
2018年3月,光線把手上全部的股份又以33.17億賣給了騰訊,後者成為新麗傳媒的第二大股東。新麗估值漲了4倍達到120億。
然後沒半年時間,騰訊又轉手加撮合把新麗100%賣給了港股上市公司閱文集團,閱文集團本來就是騰訊旗下的公司,等於是自己倒騰。這一倒騰,新麗傳媒的估值增到了155億。這樣的估值,跟老牌的華策影視、華誼兄弟到了一個量級。
2014-2017年,新麗傳媒的淨利潤分別為1.31億、1.16億、1.56億、3.49億,並且利潤大部分來自於政府補助。2014-2016年,政府補助分別為5370萬、4020萬、3515萬。
華策影視2014-2017年的淨利潤分別為3.9億、4.75億、4.78億、6.34億,華誼兄弟分別為8.97億、9.76億、8.08億、8.28億。
這樣一比,新麗傳媒的估值虛高了太多。
併購公告後4個交易日,閱文集團市值蒸發近200億港元。
新麗傳媒給閱文集團的業績承諾是2018-2020年度淨利潤分別不低於5億、7億、9億。從過往的業績看,實現的難度不小。
新麗傳媒出品過《如懿傳》、《我的前半生》、《白鹿原》、《女醫明妃傳》、《虎媽貓爸》、《一僕二主》、《辣媽正傳》、《沉浮》、《北京愛情故事》等劇,《悟空傳》、《情聖》、《羞羞的鐵拳》、《妖貓傳》、《夏洛特煩惱》、《煎餅俠》、《道士下山》、《失戀三十三天》等電影,擁有陳凱歌、張嘉譯、胡軍、海清、李光潔、宋佳等明星股東。
早在2012年,就進入過IPO初審,2014年1月終止。2014年7月,再度申請IPO,又再度終止。2017年6月,第三次向證監會提交了招股說明書, 依然沒有進展。
不過,最終,傍了一個大款,賣了一個好價錢,也算不錯的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