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內機場流量之王
北京首都機場股份是"中國第一國門",是中國的空中門戶和對外交流的重要窗口。首都機場建成於1958 年,歷經多次改造建設,成為亞太地區首個擁有3 個航站樓、3 條跑道、雙塔臺同時運營的機場,昂首跨入世界超大型機場行列。作為歐洲、亞洲及北美洲的核心節點,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方便快捷的中轉流程、緊密高效的協同合作,使其成為連接亞、歐、美三大航空市場最為便捷的航空樞紐。
二、業務拆分
公司主要在首都機場經營和管理航空性業務及非航空性業務,其中航空性業務收入包括為飛機起降及相關收費、旅客服務費、機場費。2011-2018 年,首都機場航空性收入從38.1 億元增至53.1 億元,同比增速穩定在4%-6%,年複合增長率為4.9%。2018 年,11 月底民航發展基金返還政策正式取消,當年取得機場費(返還收入)11.7 億元,扣稅後的年化收入佔淨利潤的33.4%。受此政策影響,2019 年首都機場航空性收入40.9 億元,同比下降23.0%,業績承壓。2020H1,受疫情嚴重影響下,首都機場實現航空性收入5.7 億元,同比下降72.0%。
2019 年,非航收入67.2 億元,同比增加12.9%。從2008-2019 年,非航收入年複合增長率為16.9%,佔比從30%提高至71%。20H1,受疫情影響,機場減免了部分有稅商業租金、暫時僅按提成計提免稅租賃費,實現非航收入12.1 億元,同比下降57.8%,其中免稅收入1.8 億元,同比下降90.1%。
首都機場非航收入主要包括特許經營收入、租金、其他,2019 年分別佔比77%、20%、3%,同比分別增加17%、2%、-7%。其中,特許經營收入包括免稅、廣告、餐飲和特許其他,2019 年分別實現收入35.9、11.5、2.8、1.9 億元,分別佔比69%、5%、22%、4%,同比分別增加29%、3%、1%、-28%。
看點:
轉場至大興機場對首都機場國際旅客和商務客等高質量客流發展影響有限、機場免稅業務具備可持續內生增長動力、特許經營委託管理費用結構趨於合理化、王府井或將進駐帶來的免稅收入提升,公司或迎來業績、估值雙重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