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民航局的數據,今年前3季度國內機場旅客吞吐量排名前3依次是:廣州白雲機場、成都雙流機場、深圳寶安機場。其中北京首都機場排名第6,上海浦東機場排名第7,上海虹橋機場排名第9。
因為受疫情影響,廣州白雲機場客運吞吐量2893.6萬人,比去年下降46.9%,但是因為全球其他國家航運同樣受到影響的原因,廣州白雲機場客運吞吐量由去年的全球第11位,上升至全球第2位。
這次榜單排名第2的是成都雙流機場,成都航空客運流量之大可見一斑,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從2016年已經開始修建第二座4F級國際機場成都天府國際機場,預計最快明年可以通航,到時成都會成為僅次於北京的第二個擁有兩個4F級國際機場的城市。
以城市客運總吞吐量來算的話,上海吞吐量4300多萬人次遠遠領先於其他城市。
這樣看出上海作為國際化大都市,客運實力之強,人口流量之大,也能看出上海在特殊時期的擔當。
根據相關數據,今年前三季度城市機場貨運吞吐量前三名依次是:上海浦東機場、廣州白雲機場、深圳寶安機場。北京首都機場排名第4,成都雙流機場排名第6,上海虹橋機場排名第12。
其中上海浦東機場以260多萬噸的吞吐量遙遙領先於其他城市,值得一提在大部分機場貨運吞吐量下降的情況下,江西南昌昌北機場以59%的增量位於增量排行榜之首。
以城市計算,機場貨運總量第一的依然是上海,總貨運量接近300萬噸。
分析前三季度機場客運量吞吐量與貨運吞吐量,我們發現無論貨運還是客運,體量較大的依然是首都北京,長三角的上海、杭州、南京三座城市,以及珠三角的廣州、深圳兩座城市,位於西南的成都、重慶兩座城市。除過這8座城市,我們注意到還有兩座經濟欠發達的城市昆明與西安表現亮眼。昆明的長水國際機場,西安的西鹹國際機場都是最高標準的4F級別的國際機場,承擔著區域航空客運及貨運的主要任務。
客運與貨運綜合起來,表現最好的城市可以說是上海、廣州、深圳。
雖然前三季度廣州的GDP被重慶所超,但是從航空客運與貨運依然可以看出廣州經濟的強大韌性與活力,廣州經濟總量再次反超重慶的可能性依然很大。
隨著中國大飛機項目的喜人成績,估計用不了幾年國內很多機場民航客機將會換上中國自己產的飛機了。
對於這兩份榜單,你怎麼看呢?那你覺得除過上海,廣州、深圳三座城市,哪座城市的航空表現更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