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應銘記那些修鐵路的華工
在幾十年裡,中國鐵路工人對19世紀中期這一美國最重要的建設項目——橫貫北美大陸鐵路——的貢獻,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視了。1869年5月10日,中央太平洋鐵路公司僱傭的中國工人在最後的幾裡鐵路上勞作,之後在猶他州的普魯蒙託裡角打入枚舉世聞名的金道釘。短短幾年前,美國被內戰撕的四分五裂,而這條鐵路的貫通既從地理上又從象徵意義上將美國連接在一起。
-
《開路先鋒—北美鐵路華工展》在廣東華僑博物館開幕
為展示北美鐵路華工的歷史性貢獻,弘揚粵籍先僑的奮鬥、進取、奉獻精神,由廣東省人民政府僑務辦公室、《廣東華僑史》編修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廣東華僑博物館承辦的《開路先鋒—北美鐵路華工展》10日在廣東華僑博物館開幕。
-
【頭條專欄】太平洋鐵路,能修萬裡長城的民族在北美創下的奇蹟
如今的北美大陸,鐵軌已徹底被四通八達的航班線路甚至海輪所取代,太平洋鐵路對於廣大百姓來說也許只是一個空殼,因為他們不曾經歷,也無從知曉這條奇蹟之路的桑田滄海。美國的太平洋鐵路與加拿大的太平洋鐵路略有交集,但是前者建造的時間早於後者。共同點則是它們都是東西向貫穿全國,連接起了整個國家的經濟命脈,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
加拿大太平洋鐵路最後一顆道釘
圖一為鐵道旁的油畫 圖二為100多年前的守車 圖三為最後一顆道釘紀念碑 圖四為工程紀念館 加拿大太平洋鐵路全長8700多公裡,是連接加拿大東西部地區的運輸大動脈。它從加拿大西部城市溫哥華到加拿大東部城市蒙特婁,橫穿哥倫比亞山脈和洛基山脈。
-
楊強:華工參加修建太平洋鐵路對加拿大貢獻巨大
楊強:華工參加修建太平洋鐵路對加拿大貢獻巨大 2008年08月20日 09:07 來源:中國新聞網 裡福斯多克市長麥克奇、省議員麥克唐納德、裡市鐵路博物館及檔案館館長以及各界人士約200人出席了開幕式。 楊強在開幕式致詞中表示,1百多年前,1萬多名華工漂洋過海,來到卑詩省,參加了加拿大修建橫貫北美大陸最長的鐵路-加拿大太平洋鐵路的建設。在全長3800公裡的鐵路中,從落基山到太平洋海岸最艱險的路段,主要是由華工修築的。
-
鐵路華工展在京舉辦
展覽以華僑在中國及世界鐵路建設中所做的犧牲和貢獻為主線,共展出展板45塊、歷史及文物圖片近200幅、文物實物50件(套),其中包括華僑出洋的豬仔紙、去美國淘金籌款的《讓貼》,新寧鐵路的時刻表、地圖、客運票、貨運票、股東常會入座券存根、新寧鐵路公司息折以及承載加華豐功碑等珍貴文物。 展覽分4個部分。
-
150年前美國這條鐵路,由華工血汗築成
在缺乏現代化機器的年代,逾萬名華工僅憑人力與簡單的工具,開山鑿路,攻克了無數個困難,完成了東西兩條鐵路的會合。1866年夏,華工在Sailor's Spur用開挖路基槽的土方墊起溝壑處的路基。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華工們沿著鐵路在容易發生雪崩的地方修建了近70公裡的防雪牆,完全避免了積雪的影響。當地人充滿敬意地把它稱做「內華達山脈的中國長城」。此外,他們在河谷上方數千英尺的高空,沿著陡峭的花崗巖和險峻的頁巖鋪設鐵軌,若兩側沒有立足之地,華工便懸吊在籃子裡作業。
-
美華人陳燦培舉辦「華工修建美國鐵路血汗史圖物展」
(美國《僑報》記者高睿攝) 中國僑網2月27日電 據美國《僑報》報導,今年是美國太平洋鐵路竣工150周年,為紀念上萬華工對美國鐵路建設的巨大貢獻,喜歡收藏的洛杉磯華人陳燦培先生當地時間26日在南加州蒙特利公園市圖書館舉辦「華工修建美國鐵路血汗史圖片與實務展,吸引了近百華裔居民前往參觀。
-
美國猶他州鐵路華工後裔憶先人:為他們的貢獻自豪
美國猶他州鐵路華工後裔憶先人:為他們的貢獻自豪 2019-05-11來自周邊的美國居民以及包括華人華僑在內的嘉賓萬餘人,來到150年前洲際鐵路接軌的地方,紀念這一歷史時刻。主辦方在多個環節向� 中國僑網5月11日電 據美國《僑報》報導,當地時間5月10日,紀念美國太平洋鐵路接軌150周年的「金釘節」在美國鹽湖城舉辦。
-
華工築交通動脈:沒有華工,就沒有今天的加拿大
1985年,加拿大政府修建了一個紀念碑,紀念太平洋鐵路建成100周年,但是,在碑文上竟然沒有一處提及中國人,太平洋鐵路沿線的很多城鎮、山峰、河谷都以當時修建鐵路的功臣命名,但卻沒有提到任何中國人的名字。 2005年,太平洋鐵路公司把位於卑詩省Kamloops的中轉站命名為Cheng,也就是中文「鄭」,以紀念當年那些鐵路華工。這是一份遲到了120年的紀念。
-
百餘年前曾有超1.2萬華工遠赴美國修鐵路(圖)
在合龍儀式上,首先倡議招募築路華工的中央太平洋鐵路公司董事E. B. 克羅克曾經說了一句在華人看來還算「有良心」的話:「我希望提醒諸位,我們建造的這條鐵路能早日完成,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貧窮而受鄙視的中國勞動階級——歸功於他們表現出來的忠誠和勤勞。」 據記載,有超過1.2萬華工遠赴美國修鐵路,其中九成來自廣東當時的四邑一帶。100多年過去了,當年這支築路大軍是如何組建而成的?
-
「看見驚奇」成都站招募|改變美國的鐵路,被遺忘的華工
151年前,世界上第一條跨洲鐵路——中央太平洋鐵路(The Pacific Railroad)在美國修建完成,全長3000多公裡,從一定意義上為美國在20世紀的崛起奠定了基礎,至今仍在使用。然而,1864年到1869年間,上萬名來自中國為這條鐵路做出巨大貢獻的勞工,卻在很長時間裡被忽視和遺忘,他們成了「沉默的道釘」。
-
安息吧,枕木下的亡魂:美國迎首個鐵路華工紀念日
中新網5月10日電(王詩堯)綜合報導,當地時間2018年5月10日,美國加州將迎來首個鐵路華工紀念日。一個多世紀前,逾萬名華工用自己的血汗修建了橫貫北美大陸的太平洋鐵路,但他們的貢獻一直被埋沒。如今,華工當年的犧牲終獲認可,這「遲來的正義」仍令美國華人欣慰。
-
中國大陸首部全景展示美國鐵路華工歷史著作在廣東出版
27日在廣東江門舉行的《金釘》研討會上,來自北京、廣東等地的專家、學者對該作品給予高度評價,認為該作品對於紀念近150年前美國鐵路華工這一「傳奇而悲情式」群體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學術價值。 在江門五邑大學舉行的此次研討會,由五邑大學廣東僑鄉文化研究中心和《廣東華僑史》編委會聯合舉辦。
-
鐵路華工紀念碑分布加拿大數地 銘刻華工歷史功績
該碑的碑文如下: 十九世紀八十年代初,承包商翁得魯·安德東克自中國招來數以千計華工,協助加拿大太平洋鐵路公司,興建橫越卑詩省群山之鐵路。太平洋與先瑞利拉奇之間一段工程,每四個工人中華人佔三名。華工優異,然日入僅一元,為白種工人薪給之半。又因工程艱險,其亡於疾病及事故者甚眾。鐵路建成後,定居於加拿大之華工,成為日後卑詩省華人團體之基。
-
「金色道釘——美國鐵路華工展」今日開幕
「金色道釘——美國鐵路華工展」今日在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開幕。展覽由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廣東華僑博物館、江門市博物館共同主辦。中國僑聯副主席齊全勝出席開幕式並為攝影師李炬頒發捐贈證書。1869年5月10日,隨著一枚金色道釘釘入路軌,第一條橫貫北美大陸的太平洋鐵路在美國猶他州合龍,這條全長3000餘公裡的鐵路,被譽為「19世紀最偉大的工程之一」。鐵路華工以吃苦耐勞精神與聰明才智,克服極端惡劣環境下的艱難困苦,逢山開路,砥礪前行,為美國的西部開發以及經濟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
描述加拿大華工血淚史 電影《鐵路》多倫多首映
中國僑網消息:據加拿大《明報》報導,由香港導演胡大為執導,演員包括香港觀眾熟悉的梁家輝、彼得奧圖、孫儷、Sam Neill、Luke MaCfarlene及多倫多著名演員Charlotte Sullivan等演出的電影《鐵路》(Iron Road),當地時間6月14日在多倫多巿的約克大學的電影院舉行首映,吸引不少政府官員及對這段鐵路華工辛酸史感興趣市民出席觀賞
-
巴拿馬總統首次訪華:160年後,中國人又要去巴拿馬修鐵路了
他用華工歷史作為開場白,引起現場雷鳴般的掌聲。 這已經是這位被習近平主席形容為「英雄好漢」的巴拿馬總統,在前三天的訪華行程中不知道第幾次提起華工到巴拿馬修鐵路的歷史。 中巴籤署約二十項合作文件 應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邀請,巴拿馬共和國總統巴雷拉11月16日至22日訪華。
-
美媒:首條橫貫美國大陸鐵路建成150年 萬名華工貢獻獲肯定
參考消息網5月19日報導 美國《紐約時報》網站5月14日刊登《鐵路華工幾乎被歷史抹去。現在,他們得到了應有的評價》一文。文章稱,150年前,華人勞工為修建橫貫美國大陸的鐵路做出過巨大貢獻,但他們的貢獻長期以來幾乎被遺忘。經過150年,在華工後裔以及學者們的努力下,他們終於得到了美國政府的肯定。
-
巴拿馬華工之墓:一百多年前大批中國勞工埋骨於此
十九世紀中期,溝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巴拿馬兩洋鐵路動工興建,此後,又開始了巴拿馬運河的開鑿。當時的巴拿馬瘴癘流行,條件惡劣,大多數歐洲勞工無法良好地工作。為此,工程當局看中了吃苦耐勞而又工費低廉的華工。他們從廣東、福建等地招募華工來到巴拿馬,參加鐵路和運河的工程,陸續達兩三萬名。今天巴拿馬方面在介紹運河的時候承認,這些中國勞工為巴拿馬運河的開通做出了巨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