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格-29戰鬥機對於中國軍迷而言,有著複雜的心情。作為一款上世紀70年代研製的蘇制戰機,米格-29戰機最初的定位非常明確,米格-29就是為了對抗當時美國空軍新裝備的F-15和F-16戰機。除了要求具備較強的制空性能外,米格-29戰機還可以執行多種對地攻擊任務,我們可以將米格-29戰機理解成第一款蘇制多用途戰戰鬥機。
1981年米格-29戰機開始大量裝備多個國家和地區,是當時國際軍工市場上最熱門的蘇制戰機。據不完全統計,米格-29戰機累計生產的數量超過1600架。在蘇-27戰機未正式公開之際,米格-29戰機是中國軍迷心中最好的蘇制第三代戰鬥機,按現在的標準就是所謂的第四代戰鬥機。
然而海灣戰爭中,米格-29戰鬥機在伊拉克的防空體系下,並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首先伊拉克的米格-29戰機是猴版,其次在北約多國強大的作戰體系下,這批戰機起飛就會被擊落,不起飛就會被擊毀在機場裡……隨後1999年科索沃戰爭中,南聯盟空軍的米格-29戰機也是同樣悲慘的結局。米格-29戰機也成為國際軍工市場上人見人怕的產品。當時中國的軍迷也慶幸我國空軍當初沒有看中這樣的產品,而是選擇更為強大的蘇-27戰鬥機。
從飛機平臺上看,米格-29戰機除了航程較短外,其機動性並不差,在頭盔瞄準器與R-73近距空空飛彈的配合下,其空戰能力不弱於同期的歐美戰機。然而米格-29戰機自身的航電系統和中遠距空空飛彈性能較差,加上自身的飛彈告警系統性能單一,在北約空軍的電磁壓制下,很多米格-29戰機直到被擊落也不知道飛彈來自何方……
為了扭轉米格-29戰機在全球軍工市場上的劣勢,進入21世紀後,俄羅斯米格設計局推出了大量米格-29戰機的改進型號,例如米格-29SMT,米格-29M等,這些戰機的航程和中遠距空戰以及對地攻擊能力均有較大的升級。特別是2007年首飛成功的米格-35戰機,幾乎是一款全新設計的中型戰鬥機。這款戰機是在米格-29M和米格-29K基礎上改進而來,俄羅斯軍工對外聲稱屬於4.75代戰鬥機,也就是綜合性能高於傳統的歐洲三代半戰機。
米格-35戰機主要包括兩款改進型號,分別是米格-35S單座型和米格-35UB雙座型。俄制武器的單雙座一般以S和UB區別,例如出口到我國的蘇-27戰機,單座型叫做蘇-27SK,雙座型叫做蘇-27UBK,這裡的K一般指中國的意思。後來的蘇-30MKK戰機指的是蘇-30MK戰機的中國版本,蘇-35S指的是蘇-35戰機的單座版本,這批裝備我國空軍的蘇-35S戰機也可理解成蘇-35SK戰機。
米格-35戰機空重與米格-29戰機幾乎一樣均為11噸,然而由於機體結構全新設計,發動機推力有所增加,戰機最大起飛重量達到24.5噸,而傳統米格-29戰機最大起飛重量僅為18噸。最大起飛重量的增加說明米格-35戰機可以攜帶更多的燃油和機載武器,另外米格-35戰機的航電系統率先使用俄制祖克RP-35無源相控陣雷達,其多目標作戰能力和遠距作戰能力相比於米格-29戰機的祖克都卜勒雷達有了質的提高。這也是俄羅斯軍工非常得意的一項升級。從性能上看,這款米格-29最強改進型號米格-35戰機是俄羅斯軍工的爭氣機。
然而由於米格-35戰機面世時間晚了近20年,如今隨著俄羅斯國家影響力的降低,國際上的傳統俄式裝備使用國,對於米格-35戰機的興趣已經越來越小。據統計目前僅有俄羅斯空軍和埃及空軍少量採購米格-35戰機。
印度作為南亞第一大國,上世紀80年代也開始從國外引進第四代戰鬥機,主要型號包括法國達索公司的幻影2000戰鬥機,俄制米格-29戰機,蘇-30MKI戰機,最新的法制陣風戰鬥機。其中印度空軍目前依然裝備60多架米格-29戰鬥機,印度海軍裝備43架米格-29K艦載戰鬥機。印度空軍是米格-29戰機忠實的國外用戶。
在近期這一特殊時刻,為了快速提高自身的空中戰力,印度空軍計劃採購33架俄制戰機,這項計劃具備包括:10億美元採購21架米格-29戰機,14億美元採購12架蘇-30MKI戰機。另外還將花費數億美元升級現有59架米格-29戰鬥機。從這裡可以看出米格-29和蘇-30MKI戰機的印度售價並不低,例如蘇-30MKI戰機的平均單價超過1.16億美元,價格為什麼這麼高?了解印度國情的軍迷應該都懂。
這裡讓人好奇的是,印度空軍並沒有選擇強大的米格-35戰機,而是選擇了相對保守的米格-29戰機改進型號。從這裡可以看去印度空軍對於米格-35戰機並不感冒,早在10年前,印度空軍126架先進中型多用途戰鬥機招標,在與陣風,颱風,F/A-18E/F超級大黃蜂戰鬥機,F-16,JAS-39鷹獅等戰機的同場競技中,米格-35戰機就因為航電系統性能不穩定早早出局,另外當時米格-35戰機的發動機也沒有達到理想中的狀態。如今在這一特殊時期,印度空軍情願選擇更為老舊的米格-29戰機,並且升級現役的米格-29戰機,就是為了穩定可靠。這也證明了印度國產的LCA戰機並沒有能發揮自身應有的作用,另外法國新造的陣風戰鬥機遲遲無法交貨也讓印度空軍很著急。
印度空軍作為南亞最強大的空中力量,目前最強大的機型是蘇-30MKI戰機,這型戰機的產量約270架,另外還有數十架幻影2000和米格-29戰機。國產的LCA戰機約20架。這樣的空中戰力對於一個地區大國而言還是數量不足。更為可笑的是,這批服役數十年的戰機,後續升級印度空軍還得藉助國外的力量。自家的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臭名遠揚,已經讓印度空軍和海軍航空兵寒心已久。這也正是印度空軍遲遲無法成為世界一流空軍的一個重要原因。
從印度的教訓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國家或者地區就算與國外的關係再好,要想完成軍隊的現代化,還得靠自己的力量。買永遠買不來國防現代化,就算是買到了當時最先進的裝備,未來的升級還得看別人的臉色……
本文所有配圖均為航空新視野原創攝影,圖片內容為米格-29M2戰機和米格-35多用途戰機。未經授權,謝絕下載另作商業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