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米格系列戰鬥機從前蘇聯到現在的俄羅斯,米高揚格列維奇的戰鷹矢志不渝地捍衛著西伯利亞的廣闊土地,接下來就帶看看俄羅斯米格系列戰機。
米格-1戰鬥機設計代號I200,米格第一型該機1938年開始研製。當時,蘇聯空軍根據實際需要,提出研製一種新型高速戰鬥機,著名的設計師波裡卡爾波夫提出的方案贏得了廣泛支持,隨後該機被賦予了I-200的研製代號。
米格-3戰鬥機衛國戰爭「航天英雄」米格1的改進型,高空高速截擊戰鬥機,通常進入國土防空軍(PVO)服役,被用來攔截高空來犯的轟炸機和偵察機。
米格-9戰鬥機蘇維埃的噴氣黎明蘇聯最早研製的一批噴氣式戰鬥機,速度快,升限高,但也有一系列早期噴氣機的缺陷,僅小批量產。
米格-15戰鬥機「柴捆」第一代噴氣機佼佼者雖然歷史上的米格走廊的產生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不可否認柴捆在飛行速度,火力和爬升率方面的優勢遠超同期歐美的同類型機,只有USF的F86可與之匹敵。
米格-17戰鬥機「壁畫」MiG15Bis發展型米格-17戰鬥機於1948年設計,1949年12月開始試飛,1952年進入前蘇聯空軍服役。米格-17有多個改進改型,其中最重要型別是米格-17F型晝間戰鬥機和裝備了機載雷達具備全天候作戰能力米格-17PF型。
米格-19戰鬥機世界上第一批超音速戰機世界上第一種進入批量生產的超音速戰鬥機。該機爬升快,加速性和機動性好,火力強,能全天候作戰,主要用於空戰,爭奪制空權,也可實施對地攻擊。
米格-21戰鬥機NATO代號魚窩該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世界上生產數量最多的超音速戰鬥機,捷克斯洛伐克和印度等國還進行了特許生產,與西方同級別的同代戰鬥機相比價格是較低,總產量超過6000架。
米格-23戰鬥機蘇聯第一種重型戰鬥機米格-23是20世紀70-80年代蘇聯國土防空部隊的主要裝備。有三種主要改型,其中米格-23是原型機;C/MΦ型是制空型;У型是雙座教練機;MC是C型的出口型。
米格-25戰鬥機冷戰幽靈鋼鐵狐蝠雙三標準,曾打破多項飛行速度和飛行高度世界紀錄,是世界上闖過「熱障」(M2.5)的,有人駕駛的,全大氣層內飛行的,正式交付使用的,僅有的三種飛機之一。
米格-29戰鬥機蘇維埃初代四代機輕中型雙發、前線空中優勢戰鬥機,北約代號:支點(Fulcrum)。是蘇聯第一種從設計思想上就定義為第四代戰鬥機的機型。但由於設計為輕型空優機,燃料較少,外號「機場圍牆守衛者」。
米格-31戰鬥機狐蝠超進化獵狐犬世界上第一種使用電子掃描相控陣雷達的戰鬥機,蘇聯第一種設計時就具有很強自主作戰能力的重型全天候截擊機。
米格-1.44戰鬥機米高揚五代機之殤蘇聯米高揚設計局研製採用部分隱身設計的雙發單座戰鬥機,俄羅斯五代機。該機採用非常規的三角翼、雙垂尾的鴨式氣動布局和可調式S型進氣道,機體大量採用了複合材料和可降低紅外特徵的技術,機身表面和進氣道內也採用了吸波塗層。但由於資金問題和蘇聯解體,僅有一架原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