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公元395年,東、西羅馬帝國分道揚鑣之後,雙方便開始各自走向了獨立發展的道路。中世紀時期,在西羅馬帝國破碎在日耳曼人的鐵蹄下時,拜佔庭帝國卻抵抗住了巨大的衝擊,它挨過了伊斯蘭人的蠶食,扛住了保加利亞人的衝擊,忍過了西方基督教世界的劫掠,矗立了一千年的時光。
這一千年中,東西方各民族及其文化都在這裡相互交融,再加上拜佔庭帝國位於原來羅馬帝國東部的希臘語區,這裡形成了一個融合了希臘羅馬文化、基督教文化以及東方文化的獨特文明——拜佔庭文明,並對後來的歐洲文明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在筆者看來,與西方拉丁文明相比,拜佔庭文明主要有四個方面的特點。
拜佔庭文明具有獨特的地中海海洋性。
拜佔庭帝國位於地中海東部地區,它的首都與腹地都是以海洋作為依託的。海洋成為了拜佔庭帝國的生命線,它不僅為這個帝國提供了安全屏障,同時也是它的物資供給渠道,海洋貿易更成為拜佔庭帝國的重要財政來源。儘管帝國依舊具有一定的農耕性質,但是它的文明中心和經濟中心的財政都是依靠海上過境貿易。
從拜佔庭帝國的地圖上就能夠看出,拜佔庭帝國的大城市幾乎都集中在地中海沿岸,繁榮的海上商業貿易活動為拜佔庭文化的活躍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拜佔庭文明具有強烈的復古情懷
拜佔庭文明的復古情懷,主要表現為對古希臘羅馬文化的崇拜與繼承。
東西羅馬帝國分裂後,拜佔庭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迅速崛起,成為了地中海區域繁盛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這吸引了大量的外來學者與知識分子。他們攜帶了數量龐大的古典文獻與文物,建立圖書館與學校,狂熱地學習古希臘語和拉丁語,這為拜佔庭文明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文化物質條件。
拜佔庭文明對古希臘羅馬文化的崇尚體現在了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制度方面,他們認為自己是古羅馬文化正宗的繼承人,自稱「羅馬人」,繼承和發展了古羅馬帝國的基督教,建立了以東正教為基礎的皇權統治。同時,在法律方面,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查士丁尼一世編纂的《羅馬民法大全》,這部法律直接沿襲了古代羅馬的傳統,為後來拜佔庭文明的法律奠定了基礎。
拜佔庭文明具有強大的開放性,具有兼容並包的特徵。
由於其歷史傳統,拜佔庭文明的根基與拉丁文明一樣是基督教文化,但是在多年的戰爭與交涉中,基督教文化吸取了外來的東方思想和審美原則,形成了獨樹一幟的拜佔庭文明。
當時的拜佔庭帝國社會環境動蕩不安,隨著入侵戰爭傳來的東方神秘主義這種「非理性」的思想,能夠滿足人民的精神需求,這種思想逐漸與基督教思想緊密結合起來,產生了許多優秀的繪畫與雕塑作品。同時,拜佔庭文明中還吸收了伊斯蘭人入侵時帶來的阿拉伯文化,更進一步兼收並蓄了古代西亞以及遠東斯拉夫各族群的生存智慧,多種優秀文化互相融合發展,對後來歐洲文藝復興的人文主義思想傳播帶來了重要的影響。
拜佔庭文明具有相當強烈的傳承性
它的傳承性表現在對周圍地區和後世具有深遠的影響。
除了對歐洲的文藝復興具有重要影響之外,對斯拉夫民族的影響也是拜佔庭文明傳承性的鮮明體現。
最先接受拜佔庭文明的是南斯拉夫的摩拉維亞人和保加利亞人,他們在侵佔拜佔庭領土的同時也接觸到了拜佔庭當時先進的文明生活方式。他們曾一度極力模仿拜佔庭政治與法律制度,學習拜佔庭宮廷禮儀,將拜佔庭文明作為自己文明發展的榜樣。
與此同時,在君士坦丁時期創造出來的拜佔庭新文字成為後來眾多斯拉夫民族文字獨立發展的根基所在,這加快了斯拉夫地區各民族邁入文明化的步伐,其中俄羅斯受到的影響最為深遠,文明發展的速度也是最快的。
總而言之,拜佔庭文明作為中世紀時期影響深遠的文明之一,它最突出的特徵是繼承了傳統的地中海文明中的古典時代希臘羅馬文化的遺產,同時依靠自己特殊的地理環境,兼收並蓄早期基督教和古代西方諸多文明,從而形成了獨特的文化體系,為近現代西歐文明提供了發展的基礎,是人類文化中一顆璀璨耀眼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