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影響世界!在交通並不發達的中世紀,拜佔庭是如何做到的?

2021-01-09 新聊舊史

十字軍為歐洲帶來了拜佔庭文明的曙光

拜佔庭帝國在前期發展階段中,其實非常重視文明教化功能的發揮,因為此時正是基督教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這得益於羅馬帝國晚期基督教,被正式確立為羅馬國教一事。

因此,基督教在羅馬人世界中經過了艱難的發展之後,終於憑藉其頑強的生命力,以及對自身適時地調整,在羅馬帝國佔據了一席之地,因此拜佔庭帝國前期的基督教,還正處於快速發展階段。

如此一來,帝國的宗教意識形態開始愈發濃厚,直接表現便是教會勢力不斷壯大,甚至已經到了威脅皇帝權力的地步。

裡奧三世時期的聖像破壞運動,實際上就是對基督教勢力的大肆打壓,此時拜佔庭內部有大量的基督教士,開始逃亡歐洲或者東方世界。

而此時的歐洲正處於小國割據的階段,法蘭克王國解體之際,尚未出現能夠統一歐洲的勢力,當然在此後一直也沒有出現。

基督教開始在歐洲地區廣泛傳播,當時的各個國家基本上都處於基督教的意識形態統治之下,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中世紀西歐社會。

基督教的最高領袖為羅馬教皇,實際上教皇對各國事務都有所插手,並且為了進一步擴張基督教的影響力,發動了十字軍東徵。

在第四次十字軍東徵之時,拜佔庭帝國君士坦丁堡被西歐人攻陷,大量的文明成果,被掠奪到了西歐社會。

此次戰爭雖然凸顯了西歐人的貪婪和腐朽,但是這使得當時的西歐部分人,能夠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拜佔庭文明,並且將其帶回歐洲。

要知道這可是羅馬帝國滅亡之後,富含羅馬文化的文明,再次進入西歐世界,可謂意義重大。

而君士坦丁堡大量的珍寶財富,被十字軍帶到了西歐,實際上對拜佔庭文明的向西傳播,也是一種推動。

拜佔庭下的希臘文化復興

眾所周知,拜佔庭帝國實際上是羅馬帝國各方面文化的直接繼承者,而羅馬文化實際上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古希臘文明的繼承者,如此一以貫之的文明繼承模式和過程,令拜佔庭的整個文明體系中,其實包含了豐富的古希臘文明。

這種文明在經過古羅馬共和國、帝國時期的長期發展、演變和融合中,很難在這種成體系的文明中分離出來,古希臘和古羅馬文化在拜佔庭帝國時期,已經融為一體了。

不過在拜佔庭統治的後期,大致在公元14世紀以後,在地中海地區突然出現了一股古希臘文明潮流,而這陣潮流之風實際上就來自於拜佔庭帝國。

這種古希臘文明潮流的出現,原因其實非常被動,因為這是拜佔庭帝國,當時遭遇了土耳其人的軍事威脅的直接結果。

公元14世紀的西亞地區,已經有一個龐大的突厥帝國,這就是奧斯曼帝國,塞爾柱突厥人對拜佔庭帝國,展現出了極大的徵服欲望,這使得拜佔庭長期處於動蕩和不安之中。

而長期居住在拜佔庭的學者、工匠、藝術家們,由於帝國外部的不安全,因此紛紛選擇逃亡西歐,這種被動的國際局勢,實際上造就了拜佔庭文明向西進一步擴展。

而也正是伊斯蘭宗教勢力對於拜佔庭帝國的威脅,使得東正教亦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脅,因此拜佔庭皇帝開始不斷向西歐的封建主和教皇求救。

當時為拜佔庭著名學者的巴爾拉姆臨危受命,前往西歐進行求助,他是一個掌握古典希臘文明的淵博學者,到達義大利之後,他教授希臘語以及文化,這成為日後文藝復興率先在義大利地區出現的重要源頭。

此外在義大利進行古希臘文明教學的還有皮拉杜斯等人,他們對當時古希臘文明的復興,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而我們要知道,這個時期的古希臘文明,實際上也是拜佔庭文明體系的一部分,他們對於古希臘文明的傳播,無疑也是在擴大和加深拜佔庭文明影響的重要方式。

中世紀拜佔庭文明進駐東歐對俄羅斯等國影響巨大

中世紀的西歐社會,已經進入到了基督教會主導的時代,而這種局面的出現實際上和拜佔庭文明的西進,有著直接關係,這充分體現了當時拜佔庭帝國,對於歐洲社會的深遠影響。

第四次十字軍東徵將君士坦丁堡攻陷,並且在整個拜佔庭帝國範圍建立起了新的統治,使得拜佔庭文明對於西歐人意識形態的影響更加深刻。

而除此之外,我們也可以發現拜佔庭文明對於東歐世界的影響,此時我們可以將其認為拜佔庭文明的東傳影響。

公元988年在東歐地區出現了一件大事,那便是俄羅斯統治者弗拉基米爾,決定率領所有羅斯人皈依東正教,這表明拜佔庭文明體系中的一項重要文明,即教會文明成為了影響東歐社會思想意識變化和發展的有效工具。

除了東正教成為了俄羅斯的國教,以及民眾共同信仰的教會之外,與東正教相適應的司法體系和法律意識,也成為了羅斯人重點學習的對象。

羅斯人將其視為學習重點,也充分表明拜佔庭文明,在東歐地區的影響愈發深刻,而在此後俄羅斯的建築、藝術等方面的發展中,東正教文化濃厚的建設表現充斥其中,造就了富有特色的羅斯宗教和建築藝術文化。

相關焦點

  • 承上啟下,繼往開來:中世紀拜佔庭帝國醫學體系的傳承與發展
    在西方文明歷史上,延續千年的拜佔庭帝國是西方文明技術的藏寶庫。正是因為拜佔庭帝國千年的歷史延續,歐洲古典文化的諸多方面才得以傳承下來,這其中尤以醫學體系最為寶貴。在漫長的中世紀,拜佔庭帝國的醫學體系吸收歐洲古典醫學的精粹,不僅在醫學理論上有所貢獻,還深刻地影響了拜佔庭帝國的社會醫療機構和公共衛生機制,對西方近現代醫學的發展起到了「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卓越作用。
  • 拜佔庭帝國是中世紀歐洲文明程度最高的國家!
    拜佔庭帝國是中世紀歐洲文明程度最高的國家家,其曆法是在古代希羅馬天文曆法基礎上,結合基督教神學思想,形成具有重要特點的獨立曆法體系。拜佔庭人將每年分為4季,將每季分為3個月,一般將每月分為4周,將每周分為7日,將每天分為12時辰。每周以周目為頭一天,稱周一為「第二日」,以此類推。
  • 強盛一時的拜佔庭帝國,是如何被奧斯曼帝國代之而興的?
    一、拜佔庭帝國的基本情況拜佔庭帝國的疆域包括過去羅馬帝國一部分富庶和文化發達的地方。如巴爾幹半島、小亞細亞、埃及等地區。有發達的手工業和商業,首都君士坦丁堡位於歐亞水陸交通要道,是拜佔庭帝國的工商業中心,也是中世紀歐洲人口最稠密的大都市。
  • 建築的瑰寶——中世紀拜佔庭建築和哥特建築
    拜佔庭建築拜佔庭帝國相對來說政治較為穩定,所以其社會的方方面面都沒有受到太多的外來因素幹擾,有條件慢慢發展出自己一脈相承的體系,建築藝術也不例外。西歐中世紀建築和拜佔庭帝國一樣,西歐中世紀早期的教堂也繼承了古羅馬的衣缽,在後續的發展過程中,再通過對建築結構形式的改進,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建築風格。
  • 矗立了一千年時光,獨特的拜佔庭文明,其特點究竟有哪些?
    中世紀時期,在西羅馬帝國破碎在日耳曼人的鐵蹄下時,拜佔庭帝國卻抵抗住了巨大的衝擊,它挨過了伊斯蘭人的蠶食,扛住了保加利亞人的衝擊,忍過了西方基督教世界的劫掠,矗立了一千年的時光。這一千年中,東西方各民族及其文化都在這裡相互交融,再加上拜佔庭帝國位於原來羅馬帝國東部的希臘語區,這裡形成了一個融合了希臘羅馬文化、基督教文化以及東方文化的獨特文明——拜佔庭文明,並對後來的歐洲文明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歐洲中世紀藝術,基督教的夢幻與追求,造就了一脈相承的拜佔庭
    引語:歐洲中世紀藝術主要是基督教的藝術。歷史上的中世紀從6世紀開始,到16世紀結束,但基督教的早期藝術卻開始於4世紀,到14世紀義大利文藝復興運動興起之後,中世紀藝術便告結束了。因此,我們考察歐洲中世紀藝術的歷史較歷史上所謂的中世紀要開始得早一些,結束得也早一些。
  • 了解歐洲,不能錯過拜佔庭
    ——陳志強《拜佔庭帝國史》小編今天和大家分享這座影響歐洲文明的城市——君士坦丁堡的建成。(文後附有關於羅馬的11本書供參考。)戰略要地:拜佔庭君士坦丁統治時期僅次於承認基督教的第二件大事,就是在博斯普魯斯海峽的歐洲一岸,即進入普羅蓬蒂斯海(馬爾馬拉海)的入口處,原麥加拉人殖民地拜佔庭的舊址,建立了首都。
  • 墜入亞得裡亞海的老時光,徜徉中世紀的古老文明
    放佛穿越時光之旅在古樸的世界中感受歷史的每一個細節坐在貢多拉上穿越浪漫的威尼斯,領略文藝復興的文化起航去探尋威嚴古老的海岸敢感受過往歲月鑄就的傑作在欣賞美景的同時,見證傳統故事,彰顯成熟氣質讓您不負旅行好時光
  • 羅馬帝國的繼承者拜佔庭帝國,在世界史上享有怎樣的歷史地位?
    這個在世界舞臺上活躍了十多個世紀的帝國,對東西方文明都曾產生過重要影響。即便帝國曾經在公元395年時分裂成東西兩部,即西羅馬帝國和東羅馬帝國(拜佔庭帝國),羅馬所產生的影響也不曾被削弱。那麼這個在世界歷史舞臺上一直活躍至公元15世紀的拜佔庭帝國,在歷史舞臺上具體有著怎樣的地位呢?
  • 中世紀後期鼠疫、戰爭、饑荒,義大利為何能「撿漏」,佔領絲織業?
    那麼,曾經默默無聞的義大利絲織業是如何在動蕩的時局裡抓住上位時機,完成華麗的逆襲,成為整個國家的寵兒,最終紅極一時在整個歐亞大陸擁有無數追捧者的了?一、歐洲大陸的戰亂使原本絲織行業格局變化1.首先是拜佔庭帝國的衰落中世紀後期,歐洲大陸常年受戰火侵襲,再加上疾病與自然災害的磋磨,曾經榮耀一時的拜佔庭帝國也逐漸露出下世的光景。
  • 為什麼說拜佔庭帝國才是古羅馬的「正統繼承者」?
    拜佔庭帝國,在歐洲乃至整個世界歷史上,都是一個極其特殊的存在,它的特殊之處在於同樣是古羅馬帝國的"兒子",西方立馬滅亡,拜佔庭卻延續了一千多年;它地跨亞歐非,長期擁有整個西方世界最大的城市,後來卻戛然而止,不留一絲延續和傳承。歐洲的文明源頭是古希臘文明,而帝國源頭,也就是世俗統治源頭是古羅馬。
  • 拜佔庭帝國的誕生:狄奧多西王朝
    東羅馬帝國,史稱拜佔庭帝國,中國古代文獻中對拜佔庭帝國則稱為拂菻。拜佔庭帝國存在的一千多年中,一直自稱為羅馬帝國,德國歷史學家沃爾夫為了區分各個時代中文獻中的羅馬帝國、東羅馬帝國、神聖羅馬帝國,就從中引入了「拜佔庭帝國」這個叫法。。
  • 拜佔庭的文化既有東方基督教特徵,又保存了古希臘古羅馬的精髓
    我們如果用一個詞概括拜佔庭帝國的文化特徵,那大概就是東西交匯。為什麼會用這個詞呢?因為,像我們之前所說的,拜佔庭正好處在亞歐大陸交界的地方,它既受到了西方的影響,也受到了東方的影響,同時,它自身也把它強有力的影響向東西方傳播開去。比如你到了今天的德國、法國,從那些尖尖的屋頂和哥德式的教堂,你就可以非常強烈地感覺到,這是西方風格的。
  • 兩種文明織物間的一枚紐扣:拜佔庭與聖索菲亞,從大教堂到清真寺
    從地理位置上看,君士坦丁堡扼守黑海入愛琴海的咽喉,也是東方小亞細亞、阿拉伯世界與西方基督教世界的一個跳板;其中的聖索菲亞大教堂(清真寺),則是兩種文化交織下的一顆明珠,也更像是鑲嵌在歐、亞大地之間兩片不同文明編織出衣飾中的一枚紐扣。
  • 「中世紀」的建構與解構——兼論中國世界中世紀史理論與實踐的困境
    對中國史學界而言,這種衝擊在世界中世紀史領域尤為明顯,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動搖了其存在的基礎乃至合理性。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史學界一直在探索建立中國特色的世界史體系。目前,新一輪的學科調整在進行中,在這種形勢下,對與中世紀有關的一些問題進行思考不無裨益。中世紀的概念是如何形成的?在近現代的歷程中它發生了哪些變化?當代西方史學界和中國史學界的理論與實踐如何?
  • 歐洲宦官發展歷程:強盛的拜佔庭帝國,為何變為「太監的天堂」?
    那麼在歷史上興極一時的拜佔庭帝國,又為什麼會成為「太監的天堂」呢?歐洲歷史上的宦官,他們的身份和地位又和中國的宦官有怎樣的不同呢?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答疑解惑。古羅馬時代的宦官發展史說起西方宦官的起源地,那就要從古代四大文明之一,兩河流域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說起了。
  • 中世紀早期的羅馬,以及城市圍攻戰
    早期歷史上的圍城戰就是一種文明向另一種文明模仿的記錄西臺人向亞述人、雅典人向腓尼基人等等。古代的最後一個主要模仿是由羅馬人向希臘人傳授的。羅馬的技巧是西歐圍城戰最主要的發展且影響了整個中世紀歐洲戰爭。他們的許多技巧都在中世紀被普遍使用,例如為機械修築坡道,或在城牆下挖掘等。許多羅馬人的改進看起來都很「中世紀」,例如建有護城河、可開閉吊橋、加固大門甚至鐵閘門的建築,但古代和羅馬的圍城技巧直接引導了中世紀圍城戰的技巧。中世紀早期的歐洲經常處於戰爭狀態,這是一個充滿侵略和動蕩的年代。羅馬帝國崩潰了,但並未消失,它影響了出現於西方的新軍事單位。
  • 受羅馬文化影響,繼承中謀求發展,拜佔庭逐步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
    文明的生命力,在於創新拜佔庭作為古代世界文明史中的一個重要帝國,不僅僅在於其能夠維持長達千年之久的國祚表現,在政治、經濟、文化上的表現,更是能夠為後世所銘記。拜佔庭帝國屹立在古代世界文明史的舞臺之上,其在建立之初便有著非常複雜的,文明表現特點和發展特點。
  • 神秘「希臘火」:破壞力巨大,拜佔庭帝國的守護神
    到了中世紀時期,雖然冷兵器還是戰場上的主要武器,但在東歐,便已出現一種在當時十分神秘而又擁有巨大破壞力的武器-希臘火。所謂「希臘火」,其實並非來自古希臘,它是指中世紀時期拜佔庭帝國一種所向披靡的神秘武器。拜佔庭帝國靠著這種武器,曾經化解了極多的外來軍事威脅,是帝國名副其實的守護神。那麼,這種神秘武器為什麼會稱之為「希臘火」?
  • 戰爭史上,當西羅馬帝國滅亡時,拜佔庭人是如何反應的?
    事實上,一位著名的現代中世紀學者聲稱,西羅馬帝國的公民在他們的一生中可能不會注意到多少不同,因為帝國已經消失了,因為大多數「野蠻人」統治者接管後都試圖盡其所能維持羅馬的方式。畢竟,羅馬建立了一個不可否認的令人難以置信的文明,它擁有許多被高度珍視的優勢,例如鋪設的道路、高效的水管系統、公共浴室和利潤豐厚的貿易網絡。最終取代羅馬人在西方存在的日耳曼部落可能是「野蠻人」,但他們並不愚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