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歷史悠久,文化積澱深厚,同胞們做事兒,追求天時地利人和。那麼,鍛鍊要不要也講究一下,選擇早晨或晚上去跑步,鍛鍊的成效會不同嗎?咱們來看看相關研究的結果怎麼說。
咱們先說研究。2019年6月《細胞》系列的《代謝》,發表了哥本哈根大學等機構學者的報告,通過對小鼠研究發現,鍛鍊所產生的效應,會因運動時間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早晨鍛鍊會增加骨骼肌中的代謝反應,晚上鍛鍊會在較長時間內增加機體的能量消耗。
參與研究的學者指出,早晨或晚上鍛鍊所產生的效果,存在著相當大的差異,而這些差異可能是由機體的生物鐘所控制的;早晨鍛鍊,能夠開啟肌肉細胞內的基因表達程序,可以更加有效地對糖類和脂肪進行代謝;晚上鍛鍊則是增加全身的能量消耗。
研究人員測定了肌肉細胞的多種效應,包括轉錄反應和對代謝產物的效應。結果表明,早晨鍛鍊,這2個過程會強烈很多,其過程是由1種叫HIF1-α的蛋白參與的,而這種蛋白能夠直接調節機體的生物鐘。學者們指出,這類效應與嚴重的超重及血糖異常也有關。因此,如果您是為了減肥或是控制血糖而鍛鍊,相信您已經明白,該在什麼時段跑步啦。學者們發現,晚上鍛鍊,會在鍛鍊後幾個小時的能量消耗增加。所以,若是出於保持減重效果等考慮,選擇晚上跑步則較為適宜。
聊過研究結果 ,咱們再來說說細節。早晨跑步,按照過往的研究結果 ,認為天還沒亮,米水末進,就跑步,是不適宜的。其中的生理機制是,過早的時段,機體的各項機能處於低下狀態,在5點以前,肌肉力量和耐力處於相對最差的狀態,容易造成疲勞或損傷;此外,凌晨時,體溫較低,而研究認為,鍛鍊時體溫越高,效果才會越好。
跑步的最佳鍛鍊收益,是顯著降低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風險。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周進行75分鐘的高強度運動,推薦的首位運動方式就是跑步。1 項由美國學者進行的研究,在15年內調查了55137位18歲以上的成年人,結果顯示,跑步者的死亡風險降低了30%,因心臟病或腦卒中的死亡風險降低了45%,平均壽命則增加了3年。但是,咱們要提醒,早晨過早跑步,因為夜間沒有水分攝入,晨間血液粘稠度較高,而且,此時鍛鍊,心率和血壓的上升都較下午快,對於健康狀況較差的人而言,容易造成心肌缺血。而且,研究也證實,上午6點到9點,是心臟病發作的尖峰時段,因此,心臟功能較差者,要儘量避免在上午,特別是過早的時段進行大運動量活動。
選擇晚間鍛鍊,不利的方面是,經過1天勞作,身體已經疲勞,身體機能不如白天,如果較晚,在晚上8點以後,則不宜進行較為劇烈的運動。如果在8點以前適度運動,則可促進新陳代謝,增進胃腸道功能,有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但是,要注意運動與進食、睡眠的間隔。如果餐前運動,最好在運動1小時後再進食;如果餐後運動,則需要考慮食物的影響。通常,進食量大,且以蛋白質和脂肪為主,應間隔2小時再運動;進食量少,且以碳水化合物為主,間隔30分鐘至1小時就可以啦。總結各方觀點,多數學者認為,退休閒人,選擇上午9點到10點,或是下午4點到6點,跑步活動較好。上班族,只能擠時間,但要考慮跑步對進食及睡眠的影響,如果跑步時間太晚,體溫升高,大腦皮質興奮,會延緩入睡時間,較好的選擇,可能是下班先跑步,休息後再少量進食,或者是在睡前1小時,就結束運動。天時地利很重,但更重要的還是人和,跑步也是這樣,要參考個人的實際情況來安排時間。
愛誰,就把健康傳給誰。
你的健康,我的關注。專業人員以科學與人文視角觀察健康,包括快報、細節、提醒、釋疑、觀察、觀點、史話、逸事等系列,內容為作者魏宏嶺及團隊原創作品。拒絕未經許可的一切形式的盜用、盜鏈及轉載,否則將依據相關法律予以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