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賠款的錢最後都到哪裡去了?美國帶頭返還賠款,日本最無恥!

2020-12-24 騰訊網

1901年7月,清政府與歐洲列強11個國家籤訂了近代史上最恥辱的不平等條約《辛丑條約》,條約規定:清政府賠償各國白銀4.5億兩,本息共計9.8億兩,分39年還清。當時整個清朝共有4.5億人,列強為了以示侮辱,要求清朝的每個人需賠付白銀一兩。

但隨著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發,清政府的滅亡,已經賠了10年的銀子是否還在繼續賠呢?各國是否退還了這些「不義之財」呢?我們來了解一下這些銀子的去向。

一、美國帶頭退款背後的圖謀

公元1904-1905年,梁誠任中國駐美公使。有一次,他就賠款之事與美國當時的國務卿海約翰討論。席間,海約翰突然感嘆道:「庚子賠款實屬過多了」。這一關鍵信息被梁誠捕捉到後,在後來的時間裡,他多次在美國國會以及議會中四處遊說美國,希望退還部分庚子賠款。

在梁誠的努力下,美國政府終於鬆口了。1905年5月13日,美國政府給清政府發去了一封呈函,具體內容為:「一旦把款項退還給中國,中國方面將作何種用途?」而清政府在梁誠的建議下,給美國政府是這樣回復的:「此款項一旦回歸,將作為廣設學堂,派遣留學生之用。」

1906年初,美國伊利諾大學校長給當時的總統西奧多 羅斯福建議說:「希望美國政府加速吸引中國留學生到美國去,以造就一批為美國從知識和精神上支配中國的新的領袖」。與此同時,美國的一位傳教士也向羅斯福建議,希望美國用清朝的「庚子賠款」資助中國學生來美國留學。他給羅斯福說道:「哪一個國家能夠做到教育這一代中國青年人,哪一個國家就能由於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從而在精神上和商業上取回最大的收穫。」

在他們的建議下,羅斯福向國會提交了關於庚子退款的諮文。

1907年12月3日,美國國會正式宣布:「我國宣實力援助中國厲行教育。援助之法,即將庚子賠款退贈一半,使中國政府得遣學生來美留學。」

根據《辛丑條約》中規定,清政府應支付給美國白銀3200多萬兩,截止美國宣布退款前,清政府已經賠了2122萬兩。美國宣布退款後,羅斯福宣布,將清政府還未付完的款項1078萬退還中國,這是美國的第一次退款,這次的退款主要用於留學生以及興辦清華學堂之用。

此後,美國又進行第二次退款,這次的退款主要用於教育文化之用。對於中國留美學生,美國的要求是極為嚴格的,要求必須是「身體強壯,性情純正,相貌完全,身家清白,恰當年齡」,並規定他們之中,必須有80%學農業、機械工程`礦業、化學、物理等,其餘20%學習法律、政治、財經、師範等。

美國如此「用心良苦」的教育計劃,在中國取得了成效斐然的成果。但就僅此而言,我們若認為美國是好心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美國同意退款,它的目的是企圖教育一批先進的中國留學生,進而讓這批留學生去影響中國的教育界以及科研界等等,比如我們所熟知的胡適、金嶽霖、茅以升、竺可楨、侯德榜、梁思成等。

這些人在中國學術界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時,又深深地影響著後來者。至於產生了什麼影響,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著答案。

二、歐洲各國的退款

在美國的帶動下,其它各國也相繼進行了退款。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德國和奧匈帝國因戰敗被取消了賠款。

1917年,俄國爆發十月革命,新成立的蘇俄政府宣布放棄之前沙俄在中國的一切特權,包括「庚子賠款」中尚未結清的部分。對蘇維埃政府要求只有一個,那就是北洋政府承認新生的蘇維埃政權。

1924年,北洋政府與俄國籤訂《中俄協定》,條約規定了退款用途:除償付中國政府業經以俄款為抵押品的各項債務外,剩下的全部用於中國的教育事業。

1920年,英國與中國達成協議,英國同意退還庚子賠款,作為中英兩國的共同利益之用,並希望以英國的方式教育中國人,發展中英貿易,增進英國的經濟利益。

1924年,法國也通知中國退還部分庚子賠款,法國總共退還的庚子賠款數額為39.158萬法郎,折合美元總計為7.55萬,這項退款直到1947年才退結束。

此後,比利時﹑義大利﹑荷蘭、西班牙等國都先後聲明退回賠款餘額,並與中國訂立協議,退回的款項作為辦理對華教育文化事業之用,或充作外國銀行營業費用和發行內債基金之用,具體的退款數額已無法核實。

三、分文不退的日本

在「庚子賠款」所涉及的十一個國家之中。只有日本分文未退。日本作為中國近代史上獲益最多的國家,在退款問題上,不僅不積極配合,反而還包藏禍心,妄圖從中國攫取更多的利益。

在1901年八月各國所達成的賠款協定中,日本的賠款總額所佔總賠款數的7.7%,折合日元為106854177日元。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協約國為了拉攏中國參戰,允許中國緩付5年的庚子賠款,由於日本也在協約國陣營內,也採取了與英美一致的做法。1922年底,由於中國對日賠款暫緩5年的年限已滿,日本國會決定把賠款餘額作為「對華文化事業」之用。日本的這一做法,包藏禍心,目的是為了在中國實施殖民政策所做的鋪墊,所以這一做法遭到了大多數國人的反對。

儘管很多國人反對日本的對華文化事業,但北洋屈服於日本壓力,依舊給支付著對日賠款。從1923-1937年間,中國總共支付給日本賠款達45731181日元,佔日本賠款數額的99%。

日本用這筆錢大肆發展軍備,建立教育,使其迅速成了20世紀的強大帝國,為以後發動的侵華戰爭奠定了軍事和文化基礎。

結語

關於「庚子退款」,表面上看好像是列強「良心發現」,但事實上,它們的根本目的是希望在中國培養一批它們自己的利益代言人,企圖用軟實力來控制和影響中國,這種手段,遠遠比直接的武力徵服更為可怕。

相關焦點

  • 拿到庚子賠款的美國,為什麼要退還賠款?其實,美國人很聰明
    1901年(辛丑年)9月,中國和11個國家達成了屈辱的《解決1900年動亂最後議定書》,即《辛丑條約》。條約規定:中國從海關銀等關稅中拿出4億5千萬兩白銀賠償各國,並以各國貨幣匯率結算,按4%的年息,分39年還清。這筆錢史稱「庚子賠款」,西方人稱為「拳亂賠款」。最近,學術界再次掀起了一場關於美國「庚款興學」的爭論。
  • 庚子賠款中最無恥國家!直到1937年,還在跟中國要錢
    一直到清政府滅亡的12年間,每年都在按時還款。清朝滅亡後新成立的中華民國為了得到列強支持,不得不又背上了清朝的那些債。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成了中國的一個機遇,中國對德國和奧匈帝國宣戰,戰後作為戰勝國的中國對德奧的庚子賠款徹底廢除。
  • 誕生於庚子賠款的清華大學
    梅貽琦校長就在1907年12月3日,也就是梅貽琦就任清華校長的24年之前,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在國會年度諮文裡,首次提出以庚子賠款援助中國教育事業。西奧多·羅斯福總統關於西奧多·羅斯福總統的退款之功,胡適在《美國退還庚子賠款記》一文中寫道:西曆千九百零七年十二月,美國總統羅斯福君諮文議院
  • 《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的巨額賠款都給清了嗎?
    1895年,李鴻章代表清政府與日本籤訂馬關條約,日方提出要3億兩白銀的賠款!這讓李鴻章對日本的獅子大開口大為震驚,要知道日本收了這些錢都夠買幾個北洋水師了。然而談判過程中,李鴻章給國內發回的電報都被日方截獲破譯。
  • 《辛丑條約》賠款分39年還清,但10年後清朝就亡了,剩下的債呢?
    那麼問題來了,「庚子賠款」執行了才十年,大清就「賠死」了,剩下的錢怎麼辦?說到這事兒,不少「讀史到深情」的「票友」們,常大談特談列強「退還庚子賠款」的典故,捎帶感恩下幾個西方國家的「仁慈」「公正」。但這些晚清年間「要錢很積極」的列強們,就能這麼痛快吐出到嘴的肉?不妨,先可以瞧瞧一個傳說中「退還庚子賠款」很積極的國家——美國!
  • 清末賠款給列強多少錢?這些錢從哪裡籌措而來?
    清末給列強的賠款比較多,下面列舉四次數額巨大的賠款。為平息內亂,滿清政府花了比賠款多幾倍的錢。02賠款的錢從哪裡籌集而來?滿清政府在全國各地廣開釐金、捐輸、加贈稅負,連一向是要接受財政幫助的四川、雲貴都被不斷加徵,百姓窮困潦倒、民不聊生。
  • 不可忘記的歷史:兩座用中國庚子賠款建的歐洲火車站
    今天聊聊兩個我去過的歐洲的火車站,其特別之處在於都是用中國的庚子賠款建的:米蘭中央火車站米蘭中央火車站位於米蘭市奧斯塔公爵廣場(Piazza Duca d'Aosta),是建造時間比較早而且是一直使用到現在的火車站
  • 日本將甲午戰爭的賠款用到了哪裡?沒這筆錢日本不一定敢侵略中國
    到了1894年,甲午戰爭的失利,讓我們不得不向日軍求和,企圖通過和談及賠款來平息日軍的怒火,以獲取暫時的和平。我們輸給了日本,不僅把臺灣賠了出去,還賠償了兩億三千萬兩白銀。這筆巨款對於我們來說,並沒有具體的概念,需要轉變成現代人可以理解的計量單位,看看它具體值多少錢。
  • 近代優質大學的創辦與發展,離不開「庚子賠款基金」,關於「庚款...
    X 近代優質大學的創辦與發展,離不開「庚子賠款基金每個問題背後都有一份翹首以待的熱情,如何回復,你懂得!
  • 庚子賠款還沒還清,19年後此國卻反過來賠償中國400萬,有何原因
    庚子賠款還沒還清,19年後此國卻反過來賠償中國400萬,有何原因 大家都知道,我國在近代史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標誌就是1901年籤訂的《辛丑條約》,在學這段歷史時,震驚於賠款之多、當時中國之弱,但卻沒有深刻了解這些賠款數字背後的殘酷事實。
  • 日本給中國造成巨大損失,為何他們沒有給我國任何賠款?
    到1993年1月為止,已支付了多達650億美元的賠償。此外,現在戰爭賠款仍在支付中,到2030年將付清,賠款總額將達到約880億美元。作為一個主權國家,中國是一個勝利的國家。為什麼在之前國民政府放棄讓日本侵略者賠償?王富民的《蔣介石傳》說:「蔣介石對蘇聯還是有所忌憚,所以留一手,希望日本迅速恢復以遏制蘇聯。」
  • 2020庚子年再說「庚子賠款」:今天的中國已不是1900年的晚清
    辛丑條約籤訂現場2020年也是庚子年,但不是1900年的庚子年。
  • 《辛丑條約》中國到底賠了多少錢?為啥有些國家會主動退還賠款?
    在晚清政府和列強籤訂多個不平等條約中,《辛丑條約》是賠款最多,涉及面最廣的一個條約。因為一起侵華的8個國家,每個國家都享有對清朝的索賠權利。我們都知道,《辛丑條約》中,清政府需要向世界各國賠償白銀4.5億兩,但是因為壓力太大,清政府選擇了分期付款,分39年還清,所以,本利一起再加上地方賠款,這個數字就達到了10億兩白銀!
  • 清朝滅亡後,留下巨額壞帳,最後的處理結果真讓人潸然淚下
    中日馬關條約此外,由於庚子賠償,清政府欠下白銀4.5億兩,加上39年利息,總額高達13億兩。因此,清末最大的外債是庚子賠款。民國成立後,孫中山繼續執行庚子賠償協議,維護西方國家在華原有利益。他還發表了《大總統告友邦人士書》,公開承認清政府有責任償還清政府所欠賠償和外債。從那時起,賠償的重擔就落在了民國和北洋軍閥的肩上。在此期間,在羅斯福的建議下,美國於1907年7月放棄了庚子賠償,並將庚子賠款的一半返還給中國,用於資助中國學生和建立清華大學。
  • 甲午戰爭的巨額賠款幫了日本多大忙?
    巨額的戰爭回報,讓整個日本欣喜若狂,當時日本財、政兩界資深人士井上伯爵的一句話,可以代表當時絕大多數日本人的心態——「在未獲得這個賠款以前,日本的財政官廳從來未談到過數萬萬的大數字,國庫收入僅達八千萬元。因此,三億五千萬元巨款流入國內,在朝在野的人,都認為是無盡的財富,國營也好,私營也好,各方面都可以實行大大地擴張了。」
  • 清王朝滅亡後,那些欠西方列強的賠款和借貸,後來又如何處理?
    身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朝代,閉關鎖國的清朝,在憂心忡忡中風雨兼程。為平息太平天國等農民起義,大量增加的軍費開支令人不堪重負,不得不向西方借錢;另一方面,軟弱無能的清廷受到西方列強的欺凌,被迫籤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造成巨額賠款。它還加速了清王朝衰敗的進程。
  • 清末雖窮困賠款卻一分不欠,這一點就讓洋人非常佩服,很有骨氣!
    其他的暫且不論,但就清末對列強的賠款而言,清王朝雖然很窮,家無餘糧,但卻一分不欠,這一點讓友邦洋人都非常佩服。接下來,就讓我們看看清末三次大賠款,是否都還請了。《馬關條約》籤約現場油畫2、賠款2億兩白銀的《馬關條約》1894年-1895年,清日爆發甲午戰爭,1895年慈禧大壽前夕,籤訂了《馬關條約》。在《馬關條約》中,日本要求獲得賠款2億兩白銀作為軍費,另外獲得3000萬兩贖遼費。
  • 日本民眾:他返還百萬戰俘、還免除賠款
    伴隨著美蘇之間的對立,日本成為對抗的馬前卒,受到美國扶植並籤訂《日美安全條約》,日本開始肆無忌憚的為二戰戰犯開脫,妄圖洗清歷史罪行,暗自將大量丙級戰犯與乙級戰犯送入靖國神社,加之美國的默許,此後愈發猖獗,1978年,靖國神社管理部門甚至將二戰中14名甲級戰犯送入神社。
  • 晚清那些巨額賠款後來怎麼樣了?據說抗日戰爭時期仍在還
    從十九世紀開始,我國的最後一個封建統治王朝,因為種種原因,為我國籤下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條約,除去給各個列強國家一些優惠政策之外,還賠付了許多數額巨大的款項,那麼有些尚未還完款項最後都怎麼處理了呢?這時候清政府才發覺事態的重要性,開始通過歐美國家,向日本傳遞求和的意思,這場戰爭也就是人們口中的中日甲午戰爭。甲午戰爭之後日本要求清政府賠款2億兩軍費,以及其他的一些不平等要求,並且要求這些賠款在三年之內還清,為了讓日本軍隊儘快撤出山東威海,財政窘迫的清政府不得不四處借錢,補上了這個窟窿。並在規定的年限內還上了借來的錢。
  • 抗戰勝利之後,中國為何沒有獲得日本的賠款
    抗戰勝利之後,中國為何沒有獲得日本的賠款? 在二戰期間,日本為了自己荒誕的帝國夢,向中國展開了全面的侵華戰爭,中國也是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災難,很多中國人都在這場戰爭中犧牲了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