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庚子賠款的美國,為什麼要退還賠款?其實,美國人很聰明

2020-12-20 指點江山

1900年,義和團運動在中國北方部分地區達到高潮,大清帝國和國際列強開戰,八國聯軍佔領了北京紫禁城皇宮。1901年(辛丑年)9月,中國和11個國家達成了屈辱的《解決1900年動亂最後議定書》,即《辛丑條約》。條約規定:中國從海關銀等關稅中拿出4億5千萬兩白銀賠償各國,並以各國貨幣匯率結算,按4%的年息,分39年還清。這筆錢史稱「庚子賠款」,西方人稱為「拳亂賠款」。

最近,學術界再次掀起了一場關於美國「庚款興學」的爭論。

這其中,持肯定意見的人認為:美國這樣的舉動極大地幫助了中國教育事業的發展。而持反對意見的人則表示:美國之所以這樣做,不過是想用中國的錢培養反對中國的勢力罷了。並且,他們還對持肯定立場的人進行了一番嘲諷:「用國恥來謝恩典實在是很罕見」、「能夠這麼優雅地當列強的走狗,毫無原則地舔列強,也是讓人無語了。」

那麼,這個「庚款」到底是什麼呢?「庚款興學」又是怎麼一回事呢?別急,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

所謂的「庚款」,是指在《辛丑條約》裡,中國所要賠償給列強的金額,一共是四億多兩關平銀。而「庚款興學」則是指美國退還給中國的部分賠款,然後,將這些錢用在推進中國教育事業發展上。

在美國近代的對外交往政策上,政府一向有「退還賠款」的傳統。比如:1883年,美國曾退還部分馬關賠款給日本;1885年,又退還部分廣東洋行的賠款給中國。如果,要說起「庚款」退還,美國的立場最早可以追溯到《辛丑條約》的談判期。當時,列強紛紛漫天開價,只有美國主張控制和減少賠款的金額。

1900年12月29日,美國國務卿海約翰指示美國駐中國的大使說:「賠款應當保持在中國有能力支付的範圍內。」1901年1月29日,海約翰再一次對康格下達指示:「賠款的金額數量應當控制在1.5億美元,也就是大概2.02億兩關平銀內。」如果實行這一指示的話,美國的直接損失和支出將會是2500萬美元。而在之後的賠款談判中,美國又主張把賠款定在4000萬鎊,大約是2.6666億兩關平銀。

到了1901年的5月7日,列強向中國提出賠款6750萬鎊,這大概是4.5億兩關平銀的要求。美國對此表示強烈的反對,並向中國提議:「讓有能力的官員站出來談判,爭取減少賠款。」不僅如此,海約翰還向代表美國參與談判的代表下達指令:「賠款金額過高,儘快督促其它國家也實行削減計劃,美國願意先減少一半的賠款要求。」

相比於美國的積極奔走,清政府則顯得被動了許多,幾乎沒有進行一點反抗,就接受了4.5億兩關平銀,這個帶有屈辱性的賠償金額。就這樣,美國的倡議宣告破產。但是,美方代表卻仍然大力呼籲列強們減少對中國的賠款,因為,中國政府雖然承認和答應了這一賠款金額,可是,4.5億關平銀只是假設出來的數字而已。

不久後,海約翰當眾表示支持美方代表的意見,並下令:「如果有需要的話,可以把賠款問題移交到海牙的國際法庭進行裁判和決定。」在這裡,至於為什麼美國會這麼支持減少中國的賠款,我們可以從美國國務卿給美方代表下達的指示中略見一斑:「相比於大量的金錢,獲得更多在華優惠和行政改革,維持一個社會穩定、國家完整的中國是最符合美國長遠利益的。」

因為,此時的美國已經正式確立了對華的「門戶開放」政策。

壓縮和減少中國賠款金額的倡議失敗後,美國開始考慮退還部分賠款的事宜。

1904年12月6日,應國務卿的要求,美方代表起草並向國會提交了一份備忘錄。在這份備忘錄裡,美方代表是這樣說的:「經過調查,美國公民在義和團運動期間的損失和軍隊開支並沒有最開始估計的那麼多。」由於,考慮到中國政府目前面臨財政虧空問題,以及美國傳統的退還部分賠款的政策,建議國會準許通過退還部分款項的提案。

到了1905年1月,海約翰把這個想法私下告訴給了中國駐美國的大使梁誠,並表示:「希望粱誠可以在保密的前提條件之下,跟清政府商量和討論具體的、合理的賠款退還方式,儘快促成這件事。」1905年7月,海約翰因為病重去世,美國駐中國的大使便向當時的總統羅斯福發了一封信,提議並請求能夠促成這件事,以作為對海約翰的紀念。

不久後,羅斯福回電承諾說:「美國會切實解決此事。」但是,因為此時的中國正在舉行抵制美貨的運動,想要讓國會同意退還賠款提案很有難度。不久以後,發生的五名美國傳教士在華被殺一案,在美國國內引起了軒然大波,人們紛紛傳言中國即將再度發生義和團運動,這使得退還賠款的提案更是難以通過。並且,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到1906年3月。

直到清政府頒布了一道關於保護外國人在華生命和財產的聖旨以後,事情才出現了轉機。

1907年6月15日,新任國務卿羅脫正式發送電函給清政府,並宣布:「美國不日就會退還超出中國應當賠償金額的部分賠款。」此外,美方還特意進行了說明:希望能把退還的庚款用來「興學」,因為,羅斯福和美方代表都覺得把款項用來興盛中國教育,幫助中國留學生前往美國留學是最好的方式。這不僅可以增進兩國之間的聯繫,還可以推動中國民眾思想開化,不再重走義和團運動的老路。

粱誠在得知美方這一想法後,也表示十分贊同,他致函於清政府的外務部,提議興學。不過,清政府雖然在表面上同意了這一提議,但是,卻對派遣留學生赴美一事毫無興趣。朝廷的意見是先把這些退款用在新政的支出上,然後,再把在新政上獲得的利潤興學。1908年,唐紹儀奉朝廷之命出訪美國,他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夠改變美方的想法,同意把退款用來開辦銀行。

然而,美國沒有同意,因為,美國政府認為:中國的財政改革沒有希望,是不可能成功的。如果,把庚款用在了開辦銀行的事宜上,那麼,興學就很可能會因為財政的虧空夭折。最後,在美國以中止退款事項為由的壓力下,清政府終於在1909年7月開啟留學生赴美留學的計劃。

從1909年開始至1946年,美國一共退還了3493萬美元給中國,這大概佔全部賠款的63%,其用途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部分,分別是:學務費用和文化贊助。其中,退款在學務費用上的開銷是最大的,這主要用在了清華學堂的設立以及留學生赴美留學方面,而文化贊助則主要是科研機構和教材的編寫等方面。

自從美國開創退還賠款的先例以後,英、法、意、荷、比、俄六國也因為時局的變化而感到壓力,逐漸加入退款的行列之中。根據統計和記載,七國的實際退款金額共計10589萬美元,其中,不包括蘇俄銷除掉的4586萬美元。另外,由於各國對於退款的用途要求各不相同,所以,在這裡不再重複敘述。僅僅中方對退款的支配權來說,美方給出的退款條件是最優的。

根據後世統計,這些退款約在海關銀三億兩左右,對興辦教育事業頗有效果,應當肯定。直到1937年,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欠日本之庚款停付,並進而廢除對日庚款。1943年1月11日中國與美、英籤訂條約,廢除對華不平等條約。自然也包括《辛丑條約》,庚款也予以取消。

以上內容就是關於「庚款興學」發生的全過程,至於對它的認知,由於每個人所站的立場、角度和階級等不同,學界意見也是多種多樣。

比如:

有的學者認為:這個所謂的退款是建立在中國先繳納賠款的基礎之上。所以,「退」是出於列強的狂妄和傲態,這種表面上的善意其實是對弱者的一種憐憫,而不是對「擁有強大的權利就是公理」這種邪惡行為的糾正。而且,列強對於退款作出了嚴格的規定,從國家的角度上來說,這是對中國內政的一種幹預,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利益。

並且,也有一部分學者認為:庚款興學的目的是為了增強美國在華的影響力,這是一種文化侵略的表現。雖然,它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中國教育事業的發展,但從總體來說,我們卻應當對它給予否定。

此外,還有學者認為:國家之間的對外活動,本來就應該從本國的利益出發,不能單從一個國家的外交行為簡單判斷這就是為本國利益服務的,這就是侵略。

通常來說,我們判斷侵略的方法,主要是看這個行為有沒有侵害別國的主權和利益。就《辛丑條約》而言,美國歸還部分庚款的所有權這一行為,不能簡單歸納為中國的主權因為這樣受到了損害。因為,興學的事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中國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所以,如果我們把美國退還賠款這一行為完全看作是出於自私的動機,明顯有失偏頗。

儘管,在1909年的時候,美國退還賠款以興盛教育有一定的實用性,是為了增強美國在中國的影響力,但是,它同時卻支持了當時中國的改革,體現了美國在對外交往中的理想主義。

參考資料:

【《庚子賠款的債務化及其清償、「退還」和總清算》、《今日的中國和美國》、《近十年來我國有關「美國退還庚子賠款」研究》】

相關焦點

  • 當年以美國為首的列強,為什麼又將「庚子賠款」退了回來?
    用受害人的錢做好人,受害人還感謝他。這不是侵略者好心,而是受害人拎不清!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就先了解一下什麼是「庚子賠款」?1900年是庚子年,這一年義和團鬧得正兇,大清朝既要消滅義和團,又和國際列強開戰。
  • 庚子賠款的錢最後都到哪裡去了?美國帶頭返還賠款,日本最無恥!
    當時整個清朝共有4.5億人,列強為了以示侮辱,要求清朝的每個人需賠付白銀一兩。 但隨著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發,清政府的滅亡,已經賠了10年的銀子是否還在繼續賠呢?各國是否退還了這些「不義之財」呢?我們來了解一下這些銀子的去向。
  • 誕生於庚子賠款的清華大學
    西奧多·羅斯福總統關於西奧多·羅斯福總統的退款之功,胡適在《美國退還庚子賠款記》一文中寫道:西曆千九百零七年十二月,美國總統羅斯福君諮文議院是為美國退還賠款之議之肇端。羅氏又云:此邦[美國]宜竭力助中國之教育發達,使此地大人眾之帝國,能振拔以適於今日之競爭世界,即如招致中國學生來此邦留學高等教育,亦達此目的之一法也。據此則賠款遣學生,其議實創自羅氏也。 不過,促成退款遠非總統一人之力,有兩位幕後英雄值得一提:傳教士明恩溥與駐美公使梁誠。
  • 美國率先退還庚子賠款,建立清華、教會學校、協和醫院、派飛虎隊
    晚晴重臣曾國藩這樣評論美國:「米人秉性醇厚,與中國常思效順之心。」李鴻章在向朝鮮王妃閔妃交流外交經驗時曾說:「要多依靠美國,美國這個國家與其它洋人國家不同,它講道理,重信義。」天津眾多租界中,也沒有美國租界。
  • 庚子賠款賠到哪一年?39年的分期為何沒能實現?清華大學因此而來
    其中所佔份額最高的是沙俄,足有28.97%,美國所佔的還沒有日本多,只有7.32%。賠了5年以後,清朝駐美國公使梁誠實向美國人提出,清朝的百姓因為這筆錢,每天都處於水深火熱之中,他們因此恨透了白種人。美國國務卿海約翰氏似乎也認為賠款負擔過重,所以在梁誠查閱資料證明賠款數額過多的情況下,美國國務卿海約翰氏答應了退還部分庚子賠款。
  • 八一三淞滬會戰,蔣介石為何仍向日本支付「庚子賠款」
    美國為什麼會提出這種「不合群」的索賠方式呢?它真的是對中國「仁慈」嗎?當然不是。這是因為當時的美國正在大力推行「門戶開放」政策。這一政策被美國確定為對華關係的「國策」。此時的美國並不缺少資金,它希望憑藉強大的經濟力量,打破其他西方列強的在華利益格局,並逐漸取代它們,成為能夠左右清王朝的新霸主。英國人羅伯特·赫德時任清政府海關總稅務司,加按察使銜,官居三品。
  • 庚子賠款分39年還清,10年後清朝滅亡,剩餘的賠款哪去了?
    1901年9月7日,清朝與英國、美國、法國、德國、俄國、日本、義大利、奧匈帝國等11個國家在北京籤署了恥辱的《辛丑條約》。恥辱的庚子賠款《辛丑條約》除了限制中國人的反洋的條例和外國人在華享有的種種特權之外,最為沉重的就是那數額龐大的賠款。
  • 庚子賠款為什麼要39年還清,難道列強有信心大清還會繼續存在?
    辛丑條約的內容很多,但少不了賠款。列強根據當時中國4.5億國民,要求清政府賠款4.5億兩,也就是說每個人拿出一兩銀子出來。不過這筆錢並不是一次付清,而是分了39年,要是算上本息一共要賠償9.8億兩。那麼,庚子賠款為什麼要39年還清,難道列強有信心大清還會繼續存在?
  • 庚子國難時,美國用賠款做了這樣一件事,中國到現在仍在受益
    庚子事變是中國歷史上最嚴重的外地侵略,義和團打著扶清滅洋的口號,殺洋人,燒教堂,而這些事情的背後則是慈禧的暗中支持,外國人為出兵找到了一個好理由,相比較於法國人和英國人肆意殺戮,美國人軍紀還是值得肯定的,後來賠款則是四億五千萬兩,每個清朝人一人一兩,用以羞辱慈禧。
  • 近代優質大學的創辦與發展,離不開「庚子賠款基金」,關於「庚款...
    X 近代優質大學的創辦與發展,離不開「庚子賠款基金1900年是舊曆庚子年,這年因義和團運動引起八國聯軍侵華,慈禧太后同時向列國宣戰,戰敗後於1901年籤訂《辛丑條約》共賠款4億5千萬兩白銀。
  • 《辛丑條約》賠款分39年還清,但10年後清朝就亡了,剩下的債呢?
    比如大清除了要「按合同賠錢」外,從1905年起,還要按照國際市場的匯率變化,每年額外支付給列強三百萬兩銀子的「磅虧」,幾乎是被人花樣宰割。被「宰習慣」的大清呢?也是紅著眼橫徵暴斂,激得大江南北沸反盈天,終於覆滅在辛亥革命的烈火裡。說是被「革命」,也可以說是賠錢「賠死」的。那麼問題來了,「庚子賠款」執行了才十年,大清就「賠死」了,剩下的錢怎麼辦?
  • 賠款要在39年內付清,可10年後清朝覆滅,剩餘賠款作何處理
    公元1900年6月,慈禧頒布《對萬國宣戰詔書》,不自量力地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對全世界宣戰的人;當時清朝宣布對義大利、荷蘭、比利時、西班牙、奧匈、日本、俄國、德國、法國、英國、美國等11個國家開戰,清朝閉關鎖國多年,綜合國力已經被列強們遠遠甩在了身後,清朝敢同這11個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開戰
  • 為啥有些國家會主動退還賠款?
    為啥有些國家會主動退還賠款?眾所周知,在中國上下5000年的歷史中,清末是一段比較昏暗的歷史。在這段歷史中,泱泱中華就像案板上的魚肉一樣,被列強隨意蹂躪踐踏。一個個不平等條約,更像是一座座大山一樣,壓在了人民的頭上,喘不過氣來。在晚清政府和列強籤訂多個不平等條約中,《辛丑條約》是賠款最多,涉及面最廣的一個條約。
  • 重提庚子賠款是歷史的無知還是倒退?這樣的政治生態有正義嗎
    世上之事真是難說難料,近一段時間早已塵埃落定已有公認的"庚子賠款"竟然上了熱搜,辛丑條約而更讓國人乃至世界有識之士嘡目結舌的是起因是在西方一些國家還包括有印度,出現了一種奇談怪論,叫囂要因新冠肺炎病毒在全球的泛濫,由中國承擔賠償責任,要再來一次庚子賠款!
  • 庚子賠款中的美元白銀邏輯
    【財新網】(專欄作家 郭棟)回顧1900年庚子賠款的歷史,美國庚款退回是近代中美政治經濟關係的重要事件。從國際貨幣演變的視角,金銀複本位體系下的舊美元存在「劣幣驅逐良幣」的白銀邏輯,庚款退回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穩定美國白銀貨幣流通秩序。
  • 辛丑條約籤訂10年後清朝就滅亡,9.8億兩賠款怎麼辦?民國:繼續賠
    當然了,慈禧並不承認這是逃跑,美其名曰「庚子西狩」。但文字遊戲玩的再漂亮,技不如人,也只能任人宰割,只是可憐拉起了東南互保的李鴻章,又被慈禧派去與列強談判,一手籤訂了中國近代史上最大的喪權辱國條約《辛丑條約》。
  • 美國為什麼要與中國為敵?
    如今美國公開把中國當做敵人,其實美國人骨子裡一直排華反華。許多中國人不理解,於是有人問我為什麼美國要敵視中國?我今天就說說這個話題。要搞明白美國人反華的根源,我們先要了解美國的歷史。美國是一個新興國家,從1776年(相當於我國清朝乾隆41年)建國至今不過兩百多年,還不如中國一個朝代長。現代美國人的祖先是英國移民,美國的地盤原本並不是美國人的。當所謂「地理大發現」的哥倫布「發現」美洲後,西方殖民者蜂擁而來。
  • 清末雖窮困賠款卻一分不欠,這一點就讓洋人非常佩服,很有骨氣!
    其他的暫且不論,但就清末對列強的賠款而言,清王朝雖然很窮,家無餘糧,但卻一分不欠,這一點讓友邦洋人都非常佩服。接下來,就讓我們看看清末三次大賠款,是否都還請了。《南京條約》籤約現場油畫1、賠款2100萬銀元的《南京條約》和賠款400萬兩白銀的《天津條約》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後,清英在南京籤訂了《南京條約》,大清賠償2100萬銀元。在中英《南京條約》中規定,賠款於4年內分做7次全部償清,「倘有按期未能交足之數,則酌定每年每百元加息五元」。
  • 不可忘記的歷史:兩座用中國庚子賠款建的歐洲火車站
    今天聊聊兩個我去過的歐洲的火車站,其特別之處在於都是用中國的庚子賠款建的:米蘭中央火車站米蘭中央火車站位於米蘭市奧斯塔公爵廣場(Piazza Duca d'Aosta),是建造時間比較早而且是一直使用到現在的火車站
  • 2020庚子年再說「庚子賠款」:今天的中國已不是1900年的晚清
    為什麼列強要中國賠償4.5億兩呢?因為中國當時有4.5億人,他們的意圖是「人均一兩,以示侮辱」。因為1900年是農曆庚子年,所以這筆賠款也被稱為「庚子賠款」。辛丑條約籤訂現場2020年也是庚子年,但不是1900年的庚子年。今天的中國也不是晚清。如果今天還有國家妄想向中國無理索賠,要看今天的中國人民答應不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