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親子之間,遺傳的各種有趣現象讓我們不得不感慨生命的神奇,有些孩子還小的父母一定非常想知道,自己的孩子長大究竟會像誰更多一些。
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爸爸媽媽在遺傳這一項上,在孩子的智力、性格、外貌上,到底誰的基因更佔上風。
寶寶將來更像誰?其實在基因上已經決定
還記得當初剛從醫院拿回了小糖果的四維彩超,看著影像上寶寶的輪廓,我和糖爸不由自主地討論到「孩子更像誰」的問題上。老公像稀罕寶貝似的,舉著寶寶的「照片」不撒手:「這大鼻梁一看就隨我。」
看著他的興奮勁兒,我忍不住和他開玩笑:「長得隨你也就罷了,智商不隨你就行。」沒想到他挺認真:「你從小就偏科,要是孩子隨你,成績還能好得了?」
因為對小生命充滿期待,在孩子各方面更隨誰的問題上進行探討,是許多準爸媽都曾做過的事,其實,寶寶更像誰,早已經由基因決定。
孩子隨爸多還是媽多?科學家給出詳細解答
有時候我看到一個孩子和父母同時出現,心裡都會默默感慨一句:都不用做親子鑑定就知道是親生的。而身邊的媽媽們罵孩子,說得最多的一句話一定是:臭脾氣和你爸一樣一樣的。
外貌顯而易見的會受到父母遺傳影響,其實,孩子的性格、身高、智力等不同特徵,都能窺見爸媽的影子,那到底孩子會像誰更多一些呢?
對於這一點,科學界已經進行了較為深刻的研究,發現父母在遺傳上上的影響並不是各自佔50%,而是各自有其擅長的「領域」。
性格、身高、智力大PK,爸爸媽媽「各有所長」
就遺傳而言,在智力一項上孩子受母親影響較大,媽媽聰明,生下的孩子大多聰明。
我們都知道在染色體形成時,男孩子會接受來自母親的「X」以及父親的「Y」,女孩子則是接受了雙方的「X」,但明顯母親比重較大。智商基因主要集中在「X」染色體上,因此孩子智力更隨媽,男孩尤其明顯。
性格雖然受遺傳影響,但遠不如家庭教育的作用明顯,在子女成長過程中,父親言行會起到示範作用,母親做得再好都無法完全取代。
心理學家認為,不論是從遺傳的角度還是後天環境所致,在性格上父親的影響力要明顯大過母親。尤其是有女兒的家庭,在女兒形成身份認同感、戀愛觀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相貌的遺傳主要看雙方所具有的顯性基因與隱性基因情況,需要具體分析。
顯性基因特徵較多的,對子女外貌起主導作用。大耳廓、高鼻梁、方形臉等特徵是常見的顯性基因。
身高發育父母的影響基本相同,因此後天因素十分關鍵。
父母對子女身高的決定作用約佔70%,其中父親約35%,母親約35%。
如果父母雙方都很高,孩子是高個子的機率大大提升,如果一方高一方矮,或是雙方都矮,則要靠餘下的30%的後天因素來爭取。
想讓孩子「高人一等」,三個方面要引起父母重視
身高增長主要依靠人體生長激素的分泌,長高的關鍵就是保證生長激素維持較長的分泌期,充足的分泌量。
想要獲得較理想身高的前提是保持充足睡眠。
生長激素在睡眠間呈現脈衝式分泌規律,晚11點至次日凌晨是生長激素高素分泌期。
青春期兒童一定要注意不要長期攝入高油高糖食物,注意控制體重。
體內脂肪過多會影響生長激素的分泌,提前進入身體發育階段,此時孩子的身高往往還未得到合理開發,生長高速期就結束了。
兒童身體生長過程中,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對智力、皮膚、身高等各個方面的發育都有長足好處。
在骨骼生長、身體快速發育的階段,孩子對各種營養元素的需求也與日俱增,一旦不能供應充足營養或是存在挑食、偏食的習慣,長此以往會拖累孩子的身高增長速度。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
在這裡向大家推薦這本《兒童長高食譜》,「健康大講堂」主編,內容權威有保障。
書中介紹了38種常見的增高食材,還包括了0~12歲三個生長黃金期的常識以及飲食指引。
掃碼即可解鎖視頻教學,即便是廚房小白也能變成美食達人。點擊上方連結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