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陳奕迅的《十年》,禁不住模糊了雙眼,人生能有多少個十年,又能有多少個十年可以等待?
整理書架,看見那本扉頁上寫著「十年」的《唐詩宋詞》,這本書購於我畢業十年後的那個夏天。
而今,轉眼又過去了十年,此時距我畢業已經整整過去了二十年,這一刻,我甚至連問時間都去哪了的勇氣都沒有,只能在「十年」的後面再寫一個「十年」。
安如意說,兩三年太淺,五六年太短,二十年太長,十年剛剛好,可以總結,可以懷念。
十年的光陰,會有多少故事?三首詩,二個十年,說盡了詩人劉禹錫別樣的人生經歷。
01
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觀裡桃千樹,儘是劉郎去後栽。——唐.劉禹錫《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
譯:京城的長安道上人來人往,車馬川流不息,揚起的灰塵撲面而來,人們都說自己剛從玄都觀賞花歸來。
玄都觀裡栽種著千萬株桃樹,全都是在我被貶離開京城後栽下的。
釋:這是令人唏噓感慨的十年。劉禹錫曾經和柳宗元等一起參與王書文變法革新。
公元805年,變法失敗,劉禹錫和其他八個參與變法的人都被貶到偏僻荒涼的地方去做地方官。
公元816,也就是十年後,劉禹錫從朗州被調回京城,正直如他,極其看不慣京城裡那些靠阿諛奉承爬上來的諂媚官員。
老朋友約劉禹錫去玄都觀賞桃花。過了十年的貶謫生活,重新回到長安,看到玄都觀裡他離開京城後新栽的這些桃樹,劉禹錫感慨萬千,遂作了這首《遊玄都觀》,用以諷刺那些靠阿諛奉承爬上來的諂媚官員。
很快,他的這首詩被那些權貴和諂媚官員看到了,於是,他們慫恿皇帝給他定了個「詩語譏忿」罪,又把他貶到了更遠的連州。
於是,剛結束十年貶謫生涯的詩人,又開始了下一個十年的天涯淪落人。
02
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淨盡菜花開。種桃道士今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唐.劉禹錫《再遊玄都觀》
譯:此時,玄都觀的庭院大半都長滿了苔蘚,桃花已經開過了,滿園的菜花開放。
昔日種桃的道士哪裡去了?上次來過的劉郎今天又回來了。
釋:公元828年,劉禹錫「復為主客郎中」,再度回到長安,這已經是十四年後了。
往事重現,前後歷經二十多年,朝政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那些打擊革新運動的當權派們已經日暮西山。
但是,儘管人事變遷很大,可朝中的政治鬥爭還在繼續。
種桃道士今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劉禹錫故意舊事重提,這哪裡是一首詩那麼簡單,它分明就是一紙寫給權貴們的宣戰書。
詩人通過這首詩來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場和革新的決心,決不會因為屢遭打擊報復和排擠就屈服妥協。
03
巴山楚水悽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唐.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譯:被朝廷貶謫到巴山楚水這些荒涼的地方,度過了二十三年被拋棄和淪落的光陰。
我懷念那些故去的好友,只能徒然吟誦聞笛小賦,久謫歸來,物是人非,一切早已不再是舊時光景。
翻覆的小船旁仍然有千萬隻帆船駛過;枯萎的樹木前面也有萬千林木欣欣向榮。
今天,聽了好友您為我吟誦的詩篇,就暫且憑藉這一杯美酒來振奮精神。
釋:公元826年的冬天,劉禹錫應召回京,在返回洛陽途經揚州時,他與同樣被貶回歸洛陽的白居易相遇。
劫後餘生,好友再度重逢,恍如夢中,自是百感交集。
白居易在宴席上作了一首《醉贈劉二十八使君》贈與劉禹錫,劉禹錫寫了這首《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回贈於他。
世事變遷,宦海沉浮,卻依舊改變不了詩人堅定的信念和樂觀豁達的人生態度。
莫道桑榆晚,為霞正滿天。雖然二十三年來無罪遭貶,但是詩人並沒有消沉頹廢,他依舊還要抖擻精神重新振奮起來,積極進取,投入到新生活中去。
因為,他的骨子裡自始至終都帶著堅韌不拔的意志,雖屢遭劫難,卻百折不回。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這是詩人的自勉,也是對好友的鼓勵,同時也留給後世讀者以莫大的啟迪和鼓舞。
劉禹錫說:「我本山東人,平生多感慨。」
他的感慨,從來都是憤激而不淺露,感慨而不低沉,惆悵而不頹廢,普遍具有昂揚向上的積極意義,所以被從古傳誦至今。
唐寅說,前十年幼小,後十年衰老,中間止有五十年,一半又在夜裡過了。
如此算來,人生真的沒有幾個十年可以虛度。
但是,縱觀劉禹錫這一生,雖然二十多年的大好時光都在顛沛流離的貶謫中度過,可是他從未屈服,也從未荒廢。
在這期間,他不但創造出了大量膾炙人口的詩詞歌賦,為自己卓越的文學成就奠定了紮實的基礎,他還體察民情,勤廉守政,力行教育,盡到了一個地方官應盡的職責任和義務。
有人說,等你發現時光是賊了,它早已偷光了你的所有。
但是,對積極的人生來說,縱然時光是賊,但它偷走的也只是我們的容顏而已。
因為,我們努力做過的每一件事,我們認真走過的每一步路,都算數,都值得。
本文劉玲子c andy原創,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立即刪除,謝謝您的關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