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視界:面壁十年圖破壁

2020-12-24 每日甘肅網

  文化視界

  面壁十年圖破壁

  馬自祥

  「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圖騰,又演化為華夏的象徵。敦煌壁畫428窟(北周)《獨角仙人》、85窟(晚唐)《善友太子入海取寶珠》中亦有龍的形象出現。那麼,我們當代人是否也可以穿越時空,在古人的壁畫上點筆龍睛,讓它動起來、舞起來、響起來、奏起來,並使之極富活力呢?新時期以來,甘肅省歌舞劇院所經歷的艱難歷程,較好地回答了這個問題。

  堅守根基 慧觀舞翩

  敦煌壁畫中有很多群像組成的「說法圖」或佛「本生故事」畫、佛傳故事畫。本生故事,就是佛教經典中把印度民間流傳的種種舍己利他的善行故事,演繹成佛祖前生的事跡,如《屍毗王割肉貿鴿》《薩捶那王子捨身餵虎圖》《九色鹿王涉水救溺人》等。用繪畫手段把佛經中文字描述的樂土景象的故事演變為可視的藝術形象,稱「佛經變相」,也簡稱「經變」。經變畫除了立佛、坐佛、聖眾眷屬,前景依例是一天女反彈琵琶而舞,或兩天女對舞,兩邊兩排伎樂天伴奏,祥雲密布,花雨紛呈,優雅清淨,儼然一派藝術家在現實生活基礎上可能想像出來的最為理想美好的境界。壁畫中亦有眾多世俗人物,即供養人像。供養人中不乏達官顯貴,他們讓畫工把自己和家人的像也畫在佛像的旁邊或洞口兩側壁,並題上自己的官銜、爵位、姓名。比如《張儀潮出行圖》,把唐節度使浩浩蕩蕩的出行隊伍也畫在洞窟的牆壁上。這些作品,除了藝術價值之外,對於考察唐代社會歷史情況也是一個佐證。

  近些年來,國內外形成的「敦煌學」和「絲綢之路文化學」非常盛行,而千佛洞的壁畫正是這些學科的奠基石,無疑也是對甘肅音樂舞蹈大發展大繁榮的巨大助推力。

  《絲路花雨》開啟了中國民族舞劇的一個新的裡程碑,成為我們引以為自豪的甘肅名片,全體編創、演職人員,不愧是敦煌文化的記錄者、承載者和傳播者。《絲路花雨》的主題積極,歌頌友誼,讚頌開放,鞭斥邪惡,非常符合當時人們的心理需求,且題材新穎,濃墨重彩,巨幅畫卷式地展現了敦煌藝術的特殊魅力,由此引發了「敦煌舞派」的興起,豐富、拓展了中國古典舞的園地。此舞劇在創作過程中編創人員歷經了很多辛苦。而劇中千姿百態、豐富多彩的舞蹈動作,以及富於表現的造型、組合、舞技,使人耳目一新。甘肅省歌舞劇院院長陸金龍在講述創作體會時說,堅守敦煌這個文化根底,說穿了就是慧觀。慧觀而活,它的前提是摯愛、堅守的恆心。慧觀就是熟讀、精讀,慧觀之注意之點,立刻就浮凸出來,觀一畫,專取一個注意點,再觀之,另一個注意點也冒出來。蘭州市歌舞劇院院長蘇孝林亦有同樣的感悟。他們共同的經驗之談,堪稱是創作中的睿語珍言。

  省、市歌舞劇院數十年的創作經驗,給人以非常深的啟示:繼承和創新是文藝創作中的一個重大問題,繼承傳統與改革創新不是相互對立,而是相輔相成的,繼承中有創新,創新中有繼承。重於師承前輩的傳統謂之繼承,而傳統繼承下轉化為更新演進稱之創新。他們沒有把敦煌壁畫完全看成僵化的「化石」,而是從其中窺探出令人神往的豐富內涵和特徵,這個內涵和特徵就蘊含著「活態」的東西,要保持這個「活態」,就必須創新。試想,如果沒有30多年前的那些編創人員對敦煌文化的發展創新,《絲路花雨》《大夢敦煌》產生巨大的影響是不可能發生的。

  破壁而出不同凡響

  歷史讓敦煌壁畫凝固為一個文化符號——世界東西方文明交流融匯的永恆象徵。作為甘肅藝術寶庫的珍貴資源,舞劇《絲路花雨》享譽中外,久演不衰。甘肅省歌舞劇院的藝術家們又將目光投入到敦煌音樂的深度開掘上,對莫高窟遺存下來的敦煌古譜進行破譯,復活壁畫上的古樂器,對它們從歷史學、藝術學、宗教學、民俗學、美學、音樂學等多方面準確拿捏把握,30多年來一直持之以恆地「逐夢」敦煌音樂。

  今年3月4日在北京國家大劇院登臺亮相的大型民族交響樂《敦煌音畫》,則是一部開掘研究敦煌音樂、絲綢之路和民族音樂基礎的甘肅原創音樂。它的旋律就很有色彩性,充分運用了敦煌壁畫中的濃彩豔墨,充分再現了壁畫中宮廷樂舞的華彩。第一樂章《西涼樂舞》取材於莫高窟220窟,第二樂章《月牙泉》取材於敦煌名勝古蹟,第三樂章《將軍出行》取材於莫高窟156窟,河西節度使《張儀潮出行圖》,第四樂章《集市》取材於榆林窟25窟,第五樂章《飛天》取材於莫高窟161窟。序曲《莫高風鈴》和最後一個樂章《敦煌賦》則是對寶窟所在地及其九間樓風鈴的詩意的捕捉。壁畫上所有的樂器、所有蒙塵已久的古樂譜、所有演奏的伎樂,都在我們藝術家的開掘下,破壁而出。

  筆者十分榮幸地觀看了在國家大劇院上演的《敦煌音畫》盛大演出,謝幕後百名國樂演奏家們在觀眾雷鳴般的掌聲中3度返場,又加演了樂音中的經典段落,其震撼力可見一斑。《敦煌音畫》特邀了4位我國著名的音樂家趙季平、景建樹、張堅、韓蘭魁擔綱創作任務。他們對敦煌壁畫與敦煌音樂早就情有獨鍾,先前也都創作過反映敦煌的許多膾炙人口的音樂作品,得到了廣泛的好評。可以說,敦煌文化對他們的薰陶已植根於心。這一次,這4位音樂家受聘創作任務以後,又在敦煌深入生活一個多月時間,他們以聽覺藝術特有的想像畫面全景式展示敦煌藝術,他們與甘肅省歌舞劇院的藝術家的合作可謂是珠聯璧合。《敦煌音畫》民樂門類俱全,二胡、高胡、平胡作為主體協奏,低音部有貝司、大提琴等西洋樂器的吸收,且有許多早已失傳的古樂器的開掘恢復,又以法號等宗教樂器加以烘託,不僅主題具有高度的概括力,而且內涵豐富,氣勢磅礴,古樸的音樂語言中不乏新穎之聲。這個大選題的創演積累的成熟經驗應是值得重現的。至少,它給傳統的創作觀念方式、思路帶來了巨大的「衝擊波」,再度引起人們對民族樂隊作品創作的整體思考和啟迪,促使我們甘肅的藝術家們努力追溯它的更深邃的美學品質,推進民族管弦樂的創作演出走向世界。

  如果說,敦煌壁畫已經滋養和磁引出敦煌舞派、敦煌樂派,那麼我們也完全可以期待,只要我省的文藝家立足本土,把敦煌藝術仰之彌高,受之如玉,行之有效,也可以打造出敦煌畫派、敦煌書派、敦煌文學派的旖旎春光。

本篇新聞熱門關鍵詞:  

相關焦點

  • 面壁十年圖破壁——緬懷五四,築夢起行
    面壁十年圖破壁——緬懷五四,築夢起行文/後儒「面壁十年圖破壁」此句出自周恩來的《大江歌罷掉頭東》,作者時年十九,赴日留學前夕而作,然與他人不同,作者是為了
  • 「面壁十年圖破壁」,心中唯一偶像——周總理
    面壁十年圖破壁,難酬蹈海亦英雄。正是這首詩鼓舞了我一次又一次,每當我考試失利時,我就會想起這首詩,就會想起周總理當年是如何克服重重難關,如何一次又一次從失敗走向勝利,然後我也就重新調整自己的狀態,繼續向著目標前行。「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周總理用他的一生證明了他的決心,毫無疑問周總理的確做到了。
  • OLED電視——面壁十年圖破壁
    1.面壁40年OLED的歷史可以追溯到40年前的一名華裔科學家。1979年,時年僅32歲的鄧青雲發現了OLED(有機發光二極體)。誕生以來,OLED因無需背光燈、自身即可通過電流載入而發光的特性被寄予厚望,是未來顯示技術的一時之選。
  • 中青旅胡繼英:面壁十年圖破壁
    【品橙旅遊】十年前,正式進入入境遊領域的中青旅國際旅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胡繼英趕上了入境遊市場火熱的「尾巴」。直到現在,她回憶起當年盛況,還充滿幸福感,雖然中青旅入境遊依然在圈內保持領先位勢,但與高峰時相比,還是略有失落。
  • 面壁十年圖破壁 人到中年,在落魄無助的時候,一定要東山再起!
    面壁十年圖破壁,人總是在反思中進步,在反思中成長。特別是在一無所有的時候,做人,要有強大的心理素質,要有好死不如賴活的心態,只要精神不死,希望就會不滅。當然,光有夢想,光有信心還不夠,做人還要學會靜下心反思。在反思中,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給自己的心靈放個假,將自己的人生用記憶串起來,不如對即將前往的路程作一番展望。
  • 面壁廿年圖破壁——記麥積山壁畫家楊曉東
    他的作品《七佛圖》《西方淨土變》都是和原作一比一的比例。西安美院有一位博士生導師看到楊曉東臨摹的壁畫後,評價他的作品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因為一些重點洞窟將不再對外開放,人們以後看到的將是楊曉東臨摹的作品了。
  • 森國科面壁三年終破壁,小步快跑進入BLDC驅動晶片「原野」
    面壁十年圖破壁,難酬蹈海亦英雄。」1917年,周恩來總理負笈東渡日本時寫下了這首詩,展示了其仔細研究多門科學,希望能夠像破壁而飛的巨龍一樣,拯救瀕臨絕境中國的崇高理想。「面壁十年圖破壁」至今仍勉勵著後人潛心鑽研,做出一番大事業。百年後的2017年,一場半導體領域「無硝煙的戰爭」即將籠罩中美兩國。
  • 面壁廿年圖破壁——記天水麥積山壁畫家楊曉東
    他的作品《七佛圖》《西方淨土變》都是和原作一比一的比例。西安美院有一位博士生導師看到楊曉東臨摹的壁畫後,評價他的作品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因為一些重點洞窟將不再對外開放,人們以後看到的將是楊曉東臨摹的作品了。
  • 十年面壁圖破壁
    2014年5月,萍鄉市被列為全國第二批59個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城市之一,將通過3年水生態文明城市試點建設,構建起嚴格的水資源管理體系、可靠的水安全體系、健康的水環境與水生態體系、特色的水景觀與水文化體系。為此,萍鄉制定了一攬子包括「河長制」「湖長制」在內的7項建設內容,試點期主要工作任務44項,總投資為34.23億元。
  • 十年面壁圖破壁:匯添富基金鄭慧蓮的堅守與篤行
    深耕十年,鄭慧蓮慢慢感受到品牌的驅動力是商業模式中最強的動力。10月15日,鄭慧蓮的新基金「匯添富品牌驅動六個月持有混合」即將開始發售,聚焦「品牌驅動」型公司。這些公司擁有強大的護城河,能夠穿越經濟周期,具備「坡長雪厚」的長期投資價值,可謂「皇冠上的明珠」。
  • 靈魂的面壁與破壁——胡曉軍品讀《紅葉·歡章小詩二集》
    人的靈魂既需面壁,又須破壁,這才完整而又自由。做學問時必須面壁,無法自由;作詩歌時才有可能破壁,獲得真正的自由。
  • 龔心瀚:面壁華山畫十年
    田學森在上海寶龍美術館舉辦《田學森華山十年油畫展》,不是一次尋常的畫展,而是一次獨具特色的畫展。田學森形容在華山創作「苦極樂極」第一,用油畫的技法表現華山,是一個突破。從2010起直到2020年十年間,田學森堅持以華山為油畫創作主題,面壁華山,寫生華山,繪畫華山,創作華山,走出了自己的一條繪畫創作之路。十年如一日,田學森用油畫現華山之形,傳華山之魂,揚中華精神,為當代中國藝術史增添了感人的一頁。他在山裡的日子是孤寂艱苦的。不論寒冬還是酷暑,他都輾轉在華山深處的山峰之巔或峽谷之中,連畫具和巨幅畫框都要自己徒步背上背下。
  • 中科院院士彭實戈:面壁十年求破壁,精益求精育桃李
    面壁十年求破壁,精益求精育桃李早在20世紀初,國際上就有了金融數學的概念,但理論進展緩慢,直到1973年才有了重大突破。美國兩個科學家提出的Black-Scholes公式,被稱為「華爾街的風暴」「華爾街的革命」。這個獲得過諾貝爾獎的公式,解決了金融市場較規範情況下的金融衍生產品的定價問題。
  • 面壁十年圖破壁,三首詩,說盡了詩人不同尋常的十年
    聽陳奕迅的《十年》,禁不住模糊了雙眼,人生能有多少個十年,又能有多少個十年可以等待?整理書架,看見那本扉頁上寫著「十年」的《唐詩宋詞》,這本書購於我畢業十年後的那個夏天。而今,轉眼又過去了十年,此時距我畢業已經整整過去了二十年,這一刻,我甚至連問時間都去哪了的勇氣都沒有,只能在「十年」的後面再寫一個「十年」。安如意說,兩三年太淺,五六年太短,二十年太長,十年剛剛好,可以總結,可以懷念。十年的光陰,會有多少故事?
  • 面壁十年,愛回收為何一直「碰壁」
    除了二手市場雙雄之外,行業內部從業者也嘗到了行業發展的紅利,十年老兵愛回收也拿了一筆融資,大肆宣傳了一波,但對於愛回收來說這次不可多得的機會下,更應該思考的是如何乘著行業紅利破局發展,重新審視自己。在面壁十年的過程中,愛回收似乎一直想破壁,但總在碰壁。就拿B2C業務來說,在2019年1月份,閒魚就已經上線了「閒魚優品」頻道,為追求品質的年輕人群提供品牌及授權的官方推新、品質二手、樣品舊款等類型商品,並在2020年7月份實現成交額同比增長212%的誇張數據。
  • 米家破壁料理機圖賞:OLED旋鈕極簡交互
    此次米粉節上,小米帶來了一款米家破壁料理機,集合了榨汁機、豆漿機、料理機、研磨機等產品功能。我們快科技已經拿到了這款新品,下面為大家帶來圖賞。設計方面,米家破壁料理機一改傳統料理機臃腫的造型,以及密密麻麻的繁瑣按鍵設計,採用了全新的OLED旋鈕極簡互動設計,一轉一按即可完成所有操作,簡單直觀且不易出錯。
  • 老照片的故事|三塊達摩石現高僧三種狀態:面壁、另類、一葦渡江
    達摩面壁達摩面壁(圖一)。這個故事流傳最廣,可謂婦孺皆知。說的是,達摩在少林寺旁的一個石洞裡,面壁九年,終於開悟。奇石界、書畫界,以「達摩面壁"命名的作品很多。這個傳說早已深入人心。「菩提達摩東來,就是要尋一個不受人惑的人。」有人問達摩東來意,達摩如是答。
  • 破壁機上出現E1是什麼情況 破壁技術是怎樣
    破壁技術是怎樣?破壁機上出現E1是什麼情況食材切塊過大,太多無法攪動,取出杯體中塊狀食材切至2cm見方,各種食材比例不一,按照實際情況即可。食材與水配比不當,按照說明書上各種食材的方案配件重新添加至規定範圍檔即可。
  • ——「面壁十年圖破壁,難酬蹈海亦英雄。」
  • 聯合國行星防禦理事會為什麼選擇羅輯成為面壁者?
    在行星防禦理事會第十九次會議當中,選出了四名面壁者:弗裡德裡克·泰勒、曼努爾·雷迪亞茲、比爾·希恩斯、羅輯。前三者不是偉大的政治家就是擁有卓越貢獻的科學家。而羅輯呢?比起他們來說,羅輯根本不算什麼。用羅輯自己說的「為什麼選擇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