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是一個旅遊資源不多也不算少的城市,老景點被稱作「四菜一湯」,黃鶴樓是第一道「菜」,「湯」就是東湖,此外,木蘭生態旅遊區等,都是AAAAA景區。武漢A級景區則太多了,武漢還是一座革命城市,「武昌起義」、「中共五大」、「八七會議」、國共合作「武漢抗戰」等,留下了豐厚的紅色旅遊資源。
此外,武漢大學櫻花、武漢櫻花園、長江大橋等這些獨一無二的景點,是遊客的最愛。
黃鶴樓
東湖一直是免門票的,黃鶴樓門票80元,不過,好消息來了,從8月8日到今年年底,湖北省組織舉辦「與愛同行,惠有湖北」活動,湖北所有A級景區全部免門票。
這個8月,我冒著酷暑特地從深圳回到家鄉湖北,以支持家鄉的旅遊活動。
黃鶴樓是我購買門票最多的景區,接待外地的朋友,首選黃鶴樓遊覽。對於黃鶴樓我是非常了解的,今天免門票和友人一起參觀是第一次,感覺比較溫暖。
黃鶴樓位於長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巔,瀕臨萬裡長江,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江南三大名樓」之一,自古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樓「和「天下絕景」之稱。
黃鶴樓始建於三國時代,是夏口城一處瞭望哨,隨著江夏城發展,逐步演變成為官商行旅「遊必於是」、「宴必於是」的觀賞樓。
唐代詩人崔顥在此題下《黃鶴樓》一詩,李白在此寫下《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歷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許多千古絕唱,包括崔顥、李白、白居易、陸遊、閻伯理、王維、冰雪芹、毛澤東等,寫黃鶴樓的著名詩文有400多篇,使得黃鶴樓自古以來聞名遐邇。
崔顥《黃鶴樓》
長江三大名樓中,嶽陽樓成名於「記」,也就是範仲淹的《嶽陽樓記》,滕王閣成名於王勃《滕王閣序》,我們知道「記」和「序」不宜太多,一篇就夠了,而詩歌就不一樣了,寫黃鶴樓的名篇真的太多了。
其中最有名的是崔顥的《黃鶴樓》: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作者評點:想必大家都讀過,這首詩的意境唯美、景物描寫、地名描寫、動感畫面、色彩畫面、個人感觀都有表達,關鍵這首詩中對仗、反覆、疊韻等技法運用堪稱一絕,對於這點愛詩詞的朋友一定比我講的更清楚。
崔顥的七絕《黃鶴樓》真是一絕,連以才自負,後人也稱詩仙李白,也佩服。李白一日上黃鶴樓見崔顥的題壁,嘆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李白這樣說,直接將崔顥推薦進了「條頭」啊!
擱筆亭
不過,李白是湖北的女婿,常在湖北武漢一帶遊歷,一日李白在鸚鵡洲上也題一首《鸚鵡洲》,想和崔顥一比高低:
鸚鵡來過吳江水,江上洲傳鸚鵡名。
鸚鵡西飛隴山去,芳洲之樹何青青。
煙開蘭葉香風暖,岸夾桃花錦浪生。
遷客此時徒極目,長洲孤月向誰明?
前四句有三句重複鸚鵡,第四句用疊韻「青青」,顯然是故意模仿崔顥的《黃鶴樓》,卻沒有崔顥《黃鶴樓》有氣勢。
黃鶴樓壁畫
李白終究是李白,李白喜歡黃鶴樓,這是因為黃鶴樓一是風景確實優美,二是黃鶴樓是來南北往,特別是長江流域文人墨客、社會名流喜歡「打卡」的地方,在沒有手機的情況下,古人在哪裡相會呢?在名樓啊。三、李白好酒,這黃鶴樓是什麼?是酒肆。李白經常在黃鶴樓飲酒會朋友。於是就有了——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作者評點:李白這首詩真有氣勢,不但讓黃鶴樓出名,還讓揚州沾光。
李白接著寫——
《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
李白
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
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作者評點:這首詩讓武漢擁有「江城」的美名,其它所有城市叫「江城」,都在武漢之後。
《望黃鶴樓》
李白
東望黃鶴山,雄雄半空出。
四面生白雲,中峰倚紅日。
巖巒行穹跨,峰嶂亦冥密。
頗聞列仙人,於此學飛術。
一朝向蓬海,千載空石室。
金灶生煙埃,玉潭秘清謐。
地古遺草木,庭寒老芝術。
蹇予羨攀躋,因欲保閒逸。
觀奇遍諸嶽,茲嶺不可匹。
結心寄青松,永悟客情畢。
作者評點:不但寫黃鶴樓,還寫了黃鶴山(今蛇山)。
黃鶴樓與長江大橋
《醉後答丁十八以詩譏餘槌碎黃鶴樓》
李白
黃鶴高樓已捶碎,黃鶴仙人無所依。
黃鶴上天訴玉帝,卻放黃鶴江南歸。
神明太守再雕飾,新圖粉壁還芳菲。
一州笑我為狂客,少年往往來相譏。
君平簾下誰家子,雲是遼東丁令威。
作詩調我驚逸興,白雲繞筆窗前飛。
待取明朝酒醒罷,與君爛漫尋春暉。
作者評點:誰說李白鬥酒詩百篇,李白酒後也可能「醉駕」呀。
《江夏送友人》
李白
雪點翠雲裘,送君黃鶴樓。
黃鶴振玉羽,西飛帝王州。
鳳無琅玕實,何以贈遠遊?
徘徊相顧影,淚下漢江流。
作者評點:李白是性情中人,真是喜歡黃鶴樓。
陸遊詩
除了李白,還有更多的古人喜歡黃鶴樓,就不一一列舉了。我說一個現代的,就是毛澤東,毛澤東早年曾在武漢創辦農民運動講習所,就在蛇山腳下,可惜當時蛇山已沒有黃鶴樓了,黃鶴樓毀於戰亂,只有樓頂的孔明燈遺存。在1927年大革命處於低潮時期,毛澤東創作的一首詞《菩薩蠻·黃鶴樓》:
茫茫九派流中國,沉沉一線穿南北。煙雨莽蒼蒼,龜蛇鎖大江。
黃鶴知何去?剩有遊人處。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毛主席還有一首詞:《水調歌頭 遊泳》,大氣磅礴,寫到長江大橋及長江兩岸風物,由於當時還沒有黃鶴樓,詞中寫到了黃鶴樓所在的蛇山。
黃鶴樓上看風景
黃鶴樓如此盛名,豈能「一去不返」,武漢1985年重修黃鶴樓,落成的黃鶴樓比舊樓更壯觀。
黃鶴樓樓外鑄銅黃鶴造型、勝像寶塔、牌坊、軒廊、亭閣等一批輔助建築,將主樓烘託得更加壯麗。主樓周圍還建有白雲閣、象寶塔、碑廊、山門等建築。整個建築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散發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氣質、神韻。
新修的黃鶴樓位置比原來的還要高,與蛇山腳下的武漢長江大橋交相輝映;登樓遠眺,武漢三鎮、兩江四岸的風光盡收眼底,京廣鐵路列車從樓下穿梭,特別登斯樓也,極目楚天,感受白雲黃鶴的意境,看到漢陽樹、鸚鵡洲、孤帆遠影、碧空盡、天際流,這些詩中描繪的景象,感受格外生動真切,黃鶴樓上的壁畫、字畫、楹聯、石刻、雕塑等出自名家之手,值得欣賞。
黃鶴
我們常常把旅遊說成詩與遠方,踏著詩歌去旅行,更能發現美,欣賞美,你覺得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