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著詩歌去旅行1:幾百位詩人到過的地方,黃鶴樓的詩與美

2020-08-16 易經大講堂

武漢是一個旅遊資源不多也不算少的城市,老景點被稱作「四菜一湯」,黃鶴樓是第一道「菜」,「湯」就是東湖,此外,木蘭生態旅遊區等,都是AAAAA景區。武漢A級景區則太多了,武漢還是一座革命城市,「武昌起義」、「中共五大」、「八七會議」、國共合作「武漢抗戰」等,留下了豐厚的紅色旅遊資源。

此外,武漢大學櫻花、武漢櫻花園、長江大橋等這些獨一無二的景點,是遊客的最愛。


黃鶴樓


東湖一直是免門票的,黃鶴樓門票80元,不過,好消息來了,從8月8日到今年年底,湖北省組織舉辦「與愛同行,惠有湖北」活動,湖北所有A級景區全部免門票。

這個8月,我冒著酷暑特地從深圳回到家鄉湖北,以支持家鄉的旅遊活動。

黃鶴樓是我購買門票最多的景區,接待外地的朋友,首選黃鶴樓遊覽。對於黃鶴樓我是非常了解的,今天免門票和友人一起參觀是第一次,感覺比較溫暖。

黃鶴樓位於長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巔,瀕臨萬裡長江,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江南三大名樓」之一,自古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樓「和「天下絕景」之稱。

黃鶴樓始建於三國時代,是夏口城一處瞭望哨,隨著江夏城發展,逐步演變成為官商行旅「遊必於是」、「宴必於是」的觀賞樓。

唐代詩人崔顥在此題下《黃鶴樓》一詩,李白在此寫下《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歷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許多千古絕唱,包括崔顥、李白、白居易、陸遊、閻伯理、王維、冰雪芹、毛澤東等,寫黃鶴樓的著名詩文有400多篇,使得黃鶴樓自古以來聞名遐邇。


崔顥《黃鶴樓》


長江三大名樓中,嶽陽樓成名於「記」,也就是範仲淹的《嶽陽樓記》,滕王閣成名於王勃《滕王閣序》,我們知道「記」和「序」不宜太多,一篇就夠了,而詩歌就不一樣了,寫黃鶴樓的名篇真的太多了。

其中最有名的是崔顥的《黃鶴樓》: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作者評點:想必大家都讀過,這首詩的意境唯美、景物描寫、地名描寫、動感畫面、色彩畫面、個人感觀都有表達,關鍵這首詩中對仗、反覆、疊韻等技法運用堪稱一絕,對於這點愛詩詞的朋友一定比我講的更清楚。

崔顥的七絕《黃鶴樓》真是一絕,連以才自負,後人也稱詩仙李白,也佩服。李白一日上黃鶴樓見崔顥的題壁,嘆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李白這樣說,直接將崔顥推薦進了「條頭」啊!


擱筆亭


不過,李白是湖北的女婿,常在湖北武漢一帶遊歷,一日李白在鸚鵡洲上也題一首《鸚鵡洲》,想和崔顥一比高低:

鸚鵡來過吳江水,江上洲傳鸚鵡名。

鸚鵡西飛隴山去,芳洲之樹何青青。

煙開蘭葉香風暖,岸夾桃花錦浪生。

遷客此時徒極目,長洲孤月向誰明?

前四句有三句重複鸚鵡,第四句用疊韻「青青」,顯然是故意模仿崔顥的《黃鶴樓》,卻沒有崔顥《黃鶴樓》有氣勢。


黃鶴樓壁畫


李白終究是李白,李白喜歡黃鶴樓,這是因為黃鶴樓一是風景確實優美,二是黃鶴樓是來南北往,特別是長江流域文人墨客、社會名流喜歡「打卡」的地方,在沒有手機的情況下,古人在哪裡相會呢?在名樓啊。三、李白好酒,這黃鶴樓是什麼?是酒肆。李白經常在黃鶴樓飲酒會朋友。於是就有了——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作者評點:李白這首詩真有氣勢,不但讓黃鶴樓出名,還讓揚州沾光。

李白接著寫——

《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

李白

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

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作者評點:這首詩讓武漢擁有「江城」的美名,其它所有城市叫「江城」,都在武漢之後。

《望黃鶴樓》

李白

東望黃鶴山,雄雄半空出。

四面生白雲,中峰倚紅日。

巖巒行穹跨,峰嶂亦冥密。

頗聞列仙人,於此學飛術。

一朝向蓬海,千載空石室。

金灶生煙埃,玉潭秘清謐。

地古遺草木,庭寒老芝術。

蹇予羨攀躋,因欲保閒逸。

觀奇遍諸嶽,茲嶺不可匹。

結心寄青松,永悟客情畢。

作者評點:不但寫黃鶴樓,還寫了黃鶴山(今蛇山)。


黃鶴樓與長江大橋


《醉後答丁十八以詩譏餘槌碎黃鶴樓》

李白

黃鶴高樓已捶碎,黃鶴仙人無所依。

黃鶴上天訴玉帝,卻放黃鶴江南歸。

神明太守再雕飾,新圖粉壁還芳菲。

一州笑我為狂客,少年往往來相譏。

君平簾下誰家子,雲是遼東丁令威。

作詩調我驚逸興,白雲繞筆窗前飛。

待取明朝酒醒罷,與君爛漫尋春暉。

作者評點:誰說李白鬥酒詩百篇,李白酒後也可能「醉駕」呀。

《江夏送友人》

李白

雪點翠雲裘,送君黃鶴樓。

黃鶴振玉羽,西飛帝王州。

鳳無琅玕實,何以贈遠遊?

徘徊相顧影,淚下漢江流。

作者評點:李白是性情中人,真是喜歡黃鶴樓。


陸遊詩

除了李白,還有更多的古人喜歡黃鶴樓,就不一一列舉了。我說一個現代的,就是毛澤東,毛澤東早年曾在武漢創辦農民運動講習所,就在蛇山腳下,可惜當時蛇山已沒有黃鶴樓了,黃鶴樓毀於戰亂,只有樓頂的孔明燈遺存。在1927年大革命處於低潮時期,毛澤東創作的一首詞《菩薩蠻·黃鶴樓》:

茫茫九派流中國,沉沉一線穿南北。煙雨莽蒼蒼,龜蛇鎖大江。

黃鶴知何去?剩有遊人處。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毛主席還有一首詞:《水調歌頭 遊泳》,大氣磅礴,寫到長江大橋及長江兩岸風物,由於當時還沒有黃鶴樓,詞中寫到了黃鶴樓所在的蛇山。

黃鶴樓上看風景


黃鶴樓如此盛名,豈能「一去不返」,武漢1985年重修黃鶴樓,落成的黃鶴樓比舊樓更壯觀。

黃鶴樓樓外鑄銅黃鶴造型、勝像寶塔、牌坊、軒廊、亭閣等一批輔助建築,將主樓烘託得更加壯麗。主樓周圍還建有白雲閣、象寶塔、碑廊、山門等建築。整個建築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散發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氣質、神韻。

新修的黃鶴樓位置比原來的還要高,與蛇山腳下的武漢長江大橋交相輝映;登樓遠眺,武漢三鎮、兩江四岸的風光盡收眼底,京廣鐵路列車從樓下穿梭,特別登斯樓也,極目楚天,感受白雲黃鶴的意境,看到漢陽樹、鸚鵡洲、孤帆遠影、碧空盡、天際流,這些詩中描繪的景象,感受格外生動真切,黃鶴樓上的壁畫、字畫、楹聯、石刻、雕塑等出自名家之手,值得欣賞。


黃鶴


我們常常把旅遊說成詩與遠方,踏著詩歌去旅行,更能發現美,欣賞美,你覺得怎樣?

相關焦點

  • 踏著詩歌去旅行2:走讀南京,從烏衣巷、長幹裡,到秦淮河
    這次遊南京,我主要想踏著詩歌,去尋找詩與遠方,品味一座城市古之幽情,抒發內心的觀感。東晉時期,南京秦淮河上的朱雀橋和南岸的烏衣巷十分繁華,但到了唐代,野草叢生,荒涼殘照,作者感慨滄海桑田,人事變遷。以燕子著筆,喻意那些達官貴族衰亡,如過眼煙雲,連燕子也飛到尋常百姓家裡了。這首詩使烏衣巷聞名遐邇。
  • 跟著唐詩去旅行:詩和遠方相遇的中國之美
    有人說,這才是真正的詩和遠方,這才是真正的「文旅」之路,這才是真正的「走讀」中國。本片以唐代的五位詩人為線索,從王維的「長安」出發,體會杜甫的「江湖」,再登臨李白的「仙山」、探望孟浩然的「故人」,最後去往岑參的「邊塞」。
  • 跟著唐詩去旅行:詩和遠方相遇的中國之美
    11月22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紀錄頻道即將隆重播出五集紀錄片《跟著唐詩去旅行》。有人說,這才是真正的詩和遠方,這才是真正的「文旅」之路,這才是真正的「走讀」中國。本片以唐代的五位詩人為線索,從王維的「長安」出發,體會杜甫的「江湖」,再登臨李白的「仙山」、探望孟浩然的「故人」,最後去往岑參的「邊塞」。
  • 《2019年度人物中國詩歌大典》上榜詩人:李樹先
    南遊行吟五首(2019-1-19至27日) 登黃鶴樓奔輪掣電縱吟眸,茶未溫時到鄂州。黃鶴詩觀唐氣象,青蓮筆擱韻風流。千秋碧浪雄三楚,萬裡清華萃一樓。題罷低眉無寫處,明知不可在前頭。登楚天台西伯當日謝師尊,際會驚天動地人。
  • 踏著詩歌去旅行5:在西藏品讀倉央嘉措的情歌 感受人間真情
    我曾經寫過「格薩爾王」的文章,《格薩爾王》的史詩很長很長,長到沒有人能將它讀完,藏族還有一位傳奇詩人,他就是倉央嘉措。提起倉央嘉措,很多人先知道他是一位藏族詩人,後知道他曾經是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的詩歌運用了語言本身的抑揚節奏和藏族「諧體」民歌的特點, 使詩歌韻律極強, 呈現出一種和諧的音樂美,讀起來琅琅上口,鏗鏘悅耳。一個把帽子戴在頭,一個把辮子甩背後,一個說請你慢慢走,一個說請把步兒留,一個說心兒莫難受,一個說很快會聚首。
  • 中外詩人見證詩的盛會 2019青海湖國際詩歌節舉行
    8月3日,由青海湖國際詩歌節組委會、海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中國作協《詩刊》社、青海省作家協會共同舉辦的2019年青海湖國際詩歌節暨國際詩人帳篷圓桌會議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金銀灘草原舉行,來自美國、義大利、波蘭等十餘個國家和上百位中國詩人共同見證了這一詩的盛會。
  • 「黃鶴樓杯」世界華文詩歌大獎賽正式啟動
    「黃鶴樓杯」世界華文詩歌大獎賽正式啟動 鳳凰網文化訊 由中國詩歌學會與黃鶴樓科技園聯合主辦的「黃鶴樓杯」世界華文詩歌大獎賽今天正式啟動,並向海內外詩人與詩歌愛好者徵稿。「黃鶴樓杯」世界華文詩歌大獎賽由詩人吉狄馬加、張同吾、桑恆昌、李小雨、祁人、閻志等出任組委會成員,邀請知名詩人、詩評家擔任評委。參賽作品要求以「黃鶴樓」為主題進行新詩創作,8月中旬評獎揭曉。「黃鶴樓」位於湖北省武漢市,為天下三大名樓之一,體現了中華民族喜好登高的民風民俗、親近自然的空間意識、崇尚宇宙的哲學觀念。
  • 崔顥寫在黃鶴樓的詩,氣勢恢宏被譽為千古絕唱,連李白都自嘆不如
    正是因為李白這一聲驚嘆,引出了一位盛唐詩人崔顥,以及崔顥所寫的《黃鶴樓》一詩。原來,李白看到的這首詩正是大詩人崔顥的所作,他被這詩中的氣象深深震撼。李白覺得崔顥的詩太好了,既然已經有這麼好的贊詠黃鶴樓的詩了,自己也就沒有必要再寫了。
  • 【一起來讀詩】中國詩歌節參會詩人詩選之一
    巴蜀地區歷史文化底蘊豐富,具有悠久的詩歌文化傳統,享有「自古詩人皆入蜀」的美譽,李白、杜甫、蘇軾、郭沫若等一大批詩歌巨匠都在巴蜀大地河川留下不朽的名篇,這裡是浸透了優秀詩歌傳統和人文底蘊的一片文化區域。  中國新詩已經走過了一百餘年的艱辛歷程。在發展過程中,詩人們在很多方面都進行了獨特、深入的探索,取得了令人驚喜的成就。
  • 紀錄片《跟著唐詩去旅行》將播:詩人的朝聖之旅
    一起走上唐代詩人曾經漫遊的旅途,來到唐詩誕生的地方,體會詩人的人生,領悟他們的內心,尋找唐詩的秘密。這也是一場發現之旅。在旅途中,唐詩的詩意和當下的現實發生了全新的碰撞。紀錄片《跟著唐詩去旅行》,一起在行旅中再會唐詩,一起以現代視野體悟唐詩。該片也是紀錄頻道《跟著xx去旅行》系列片計劃推出的首部作品。
  • 保安仿崔顥寫《黃鶴樓》,專家點讚,有網友卻表示:這也算詩嗎?
    如果沒有那首《黃鶴樓》,詩人崔顥在唐代應該只能算是一個二流小詩人。但寫完這首七律後,崔顥在當時就聲名鵲起了。「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隨便念出一句,都可謂神來之筆。這樣的神作古人不敢輕易仿,不代表今人不敢,有一位沒上過幾年學的保安大叔就仿寫了一首,這位大叔名叫陳金平。大叔是華中師大的一位普通保安,從小家裡條件差,沒讀過幾年書。但他平時酷愛詩詞,不但讀而且寫,一寫就是30年,前前後後共寫了五千多首。這也讓他在華師大小有名氣,成了一位民間網紅詩人。
  • 從梨花體到烏青體,為何現代詩人廢話多?這才是詩歌本來的面目
    中國詩詞大會的火爆讓人聯想到現代詩歌的現狀,一方面主流的詩歌報刊越來越蕭條,另一方面凡是接受過義務教育的人們,任誰都能吟誦出幾首唐詩或者宋詞來。其實還有一個現象,現在寫詩的人比讀詩的人還多。現代人還喜歡詩歌嗎?
  • 智利詩人聶魯達:詩歌出自笨拙的手|一詩一會
    日前,聶魯達的自傳《我坦言我曾歷盡滄桑》由新經典文化修訂再版,經授權,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從書中摘選《我最早的幾本書》一文,以呈現聶魯達對初期創作的反思,特別是代表作《二十首情詩》的誕生經過。正如詩人在自傳引言中所寫:「我的詩歌是什麼?我不知道。……它們在我靈魂的黑夜裡指引我,釋放我,束縛我,引領我經歷孤獨,經歷愛,經歷人事。」
  • 門外漢說詩:什麼是詩歌?這是每位詩人必須了解的問題
    近期重溫了艾青的《詩論》《古人論協作》,謝文利的《詩的技巧》等書籍,對詩歌有了一些新的認識,特以此文拋磚引玉。一、什麼是詩歌什麼是詩歌?這是每位詩人和詩歌愛好者必須了解的問題。若不知詩為何物?怎能稱詩人或詩的愛好者 ?豈不是笑話!什麼是詩?
  • 中國詩歌節參會詩人詩選之一
    巴蜀地區歷史文化底蘊豐富,具有悠久的詩歌文化傳統,享有「自古詩人皆入蜀」的美譽,李白、杜甫、蘇軾、郭沫若等一大批詩歌巨匠都在巴蜀大地河川留下不朽的名篇,這裡是浸透了優秀詩歌傳統和人文底蘊的一片文化區域。中國新詩已經走過了一百餘年的艱辛歷程。在發展過程中,詩人們在很多方面都進行了獨特、深入的探索,取得了令人驚喜的成就。
  • 這首詩堪稱唐詩七律之最,李白都望塵莫及,黃鶴樓因該詩聞名於世
    崔顥是與李白同一時期的唐代詩人,二十歲時便中了進士,可謂少年得志。但這光芒似乎只在中進士前後短暫的閃耀了下,之後就悄無聲息了。他擔任過尚書司勳員外郎,但政績上沒什麼聲譽。詩名也不是很好,時人評價他「少年為詩,意浮豔,多陷輕薄」。當時著名的詩人、曾邀崔顥至家做客。
  • 唐代詩人上千,此二人詩歌獨樹一幟,其詩讓李白扔筆跪拜!
    一千多年前的盛唐天寶年間,正在全國漫遊的大唐第一詩人李白,遭遇了詩人生涯從未有過的挫敗感——登上了神往已久的黃鶴樓,卻不能像在其他名勝古蹟前那樣題詩留念。是黃鶴樓未能引發詩人的詩興?恰恰相反。那天,李白專門選擇了日暮時分便以遠望的好時機,登上早已入夢的黃鶴樓。當他放眼蒼茫的楚天,面對著大江落日的美景,早已詩興大發。
  • 新時代詩歌朗誦會登陸杭州,百位詩人聚首西子湖畔禮獻祖國華誕
    8月11日,由國際詩酒文化大會組委會主辦,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六九藝術茶會協辦的新時代詩歌朗誦會在杭州舉辦。杭州本地藝術家、詩人、觀眾百餘人歡聚錢塘江畔,縱論詩酒文化,歌頌時代新聲,慶賀祖國70華誕。
  • 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論壇|詩人千野:詩人擔負著用詩的方式對...
    中國作協副主席、書記處書記、詩人吉狄馬加,四川省作協副主席、成都市文聯主席、詩人梁平,魯獎獲得者、陝西省作協副主席、詩人閻安,魯獎獲得者、詩人林雪,《中國藝術報》總編輯、詩人康偉,安徽省作協秘書長、《詩歌月刊》主編、詩人李雲,《詩潮》主編、詩人劉川,《上海文學》副社長、詩人張予佳,中國檢察官文聯文學分會副會長、詩人老房子,詩人邰筐、布木布泰、施施然、安然、千野、包苞,以及俄羅斯詩人魯登科·瓦列裡、伊琳娜
  • 大話詩詞:《登鸛雀樓》or《登黃鶴樓》or《黃鶴樓》?很多人搞錯
    首先,更正幾點朋友們的認識誤區:1、我們學過的、熟悉的是《登鸛雀樓》與《黃鶴樓》2、《黃鶴樓》也不是李白寫的,但李白很欣賞這首詩3、《登鸛雀樓》作者是王之渙4、《黃鶴樓》作者是崔顥5、李白關於黃鶴樓的詩有《黃鶴樓宋孟浩然之廣陵》、《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6、李白的《鸚鵡洲》、《登金陵鳳凰臺》均有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