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清朝玉米、土豆、地瓜這種旱澇保收的作物傳入中國外加袁隆平爺爺的高產水到,確實讓中國人吃飽了。吃飽了就有精力去研究超越剛需以外的文化。最近就很流行什麼cosplay、流行什麼古裝文化,漢服文化。
我們之前說了漢服分為兩種廣義上中國古人穿的都叫漢服,另一種就是漢代的服裝。我們也知道了現代人尤其是現在小姑娘們推崇的漢服文化、漢服圈所謂的漢服是廣義上的漢服。那這些裡面大部分都是什麼朝代的呢?先看圖片:
是不是覺得這些衣服的樣式似曾相識?
是不是終於知道為什麼很外國人說漢服就是韓服了?
這到底是什麼朝代的款式呢?答案是唐朝。楊貴妃同款哦,不信看一下我們這個李玉剛的貴妃醉酒,是不是差不多?只不過這個為了表演加入了更多裝飾性的東西。
首先唐朝是我國服裝時尚的一次巨大變革,的服裝為何會和之前的差距如此之大呢?有三點:第一點:唐朝兼收並蓄萬國來朝,使得這個時期的服裝吸收了很多外來元素的影響,尤其是西域文化。我們說過中華民族一直是一個追求時尚的國家嘛。第二點,就是絲織業的發展,導致色彩更加鮮豔質地更加輕薄紋樣更加優美的衣服開始流行。第三點就是國力強盛,色彩的鮮豔是一種外的表現也是一種精神狀態,是富有朝氣和活力的表現,而給予他們這種活力的正是唐朝強盛的國力,老百姓安居樂業生活好。酒足飯飽思淫慾,吃不愁了自然要在衣服上下功夫。
首先來說在樣式上,我們說漢朝的衣服都是交領的,到了唐朝不一樣了,兼收並蓄各種樣式都有:交領、對領、開衫、圓領、V領、深V……簡直數不勝數,在這個時代甚至你再穿交領的衣服別人都會覺得你非常low,過時了。我們看唐太宗的衣服就是圓領的。
我聽有人說圓領的衣服在唐代是不允許隨便穿的,只有大官可以穿,但請說話之前先看看這個我門都見過的一張照片。人家李白大大可是沒當過大官啊。
有人會反駁了李白雖然不是大官但人家身份也不低啊,肯定就是只有大官才能穿,否則大家隨便亂穿那不就亂套了?你還真別說唐朝的衣服還真就亂套了。大家都知道唐朝是很開放的,這種開放不僅體現在和外國的交流上更體現在思想和風氣的開放,人們一個個都很追求外表很追求時尚,不僅官員如此皇帝都隨便穿,你看我們看見的唐太宗穿的是那樣的,但實際上那並不是唐太宗該穿得衣服,李世民應該穿啥?應該穿的跟我們在電視劇裡見到的玉皇大帝似的,身穿袞服頭戴冠冕但實際上皇上都不這麼穿,下面的大臣還能坐得住按照制度穿?朝堂上沒起好帶頭作用下面自然就更歪了。皇上一看實在不行了,這哪是上朝沒大沒小的,朝服都不正經穿也看不出個品級怎麼辦呢?《舊唐書 輿服志》:「自後(開元九年721)恩制賜賞緋紫,例兼魚袋,謂之章服。」隨身 佩魚 的目的,一是用它作為朝君應見的憑證,二是用來明尊卑、嚴內外。但即便如此大家穿的還是很混亂怎麼辦?到了碗湯的時候就直接規定了,朝服的顏色、紋樣、配飾根據品級不同有專門的規定,多誘人商超必須按規定著裝,這才算是把這股不正之風壓下去。
上面大部分都是男裝那女裝呢?其實女裝要比男裝的情況更加眼中,畢竟女性天性愛美從古代就是這樣。你在現在能想像得到的樣式其實在那個時代都有。比如露背裝:
還有典型的齊胸襦裙,這也是為什麼有人說像韓服的原因,其實都是他們學的唐裝,還有日本傳統服飾也哦度是學的唐朝的樣式。
最近幾年流行裡面穿的長外面穿的短,比如穿著絲襪甚至褲子外面再套個短裙?裡面穿著長袖外面再套個短袖,你以為這是學的超人內衣外穿?不是,唐朝就有了甚至那時候還有漏胸裝,還有和春哥走一個路線的女性男裝。唐朝國力的強盛導致了文化的強盛和自信,衣服上更是千變萬化,不能一一說盡。現在的中國何嘗不是如此?我們也正處在一個強盛的時代,鑑古知今踴躍發展才是我們該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