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開始,赴美上市的窗口已經完全打開,從58同城,到去哪兒網,再到今年準備上市的聚美、京東和阿里,各家有實力的公司都不想錯過這個上市的良機。
在眾多想上市的網際網路公司中,大眾點評和美團自然也躍躍欲試。根據媒體最新披露,兩家公司都有計劃在年底啟動上市,美團甚至已經完成了上市前最後一輪高達1億美元的融資。
同樣是做本地生活服務行業的公司,大眾點評和美團難免會被人拿出來作為對比。究竟兩家公司是會選擇上市還是被收購?究竟是誰會先上市?上市的話,究竟是誰的市值更高?
作為一個「不專業」的學生,在我看來,兩家公司應該都會選擇獨立上市。在速度上,美團應該會先一步比大眾點評上市。但如果上市之後,大眾點評的市值應該會比美團更高。
公司是上市還是選擇被收購,其實最大的原因取決於公司核心創始人對於公司的看法。一般情況下,如果公司創始人有所謂的「創業情懷」,並且有志做一個巨頭公司,只要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下,都會選擇獨立上市;而如果創始人偏「商人」的成份更多,那一般只要價格合適,公司賣也就賣了。
從大眾點評和美團的靈魂人物來看,張濤和王興無疑都屬於有著創業情懷的人。大眾點評前十年都在默默無聞的做商戶拓展,用戶點評,在此之前也有過無數收購大眾點評的傳言,張濤也都不為所動,即便是高貴如騰訊,也只不過拿了20%的股份。而美團的王興,經歷過多次創業之後,美團無疑是離上市最近的一次,王興自然不會輕易將這個機會放棄。所以兩家應該都不會選擇被收購這條路,選擇獨立上市的可能性很大。
那為什麼美團會先一步比點評上市?其實一個公司決定什麼時候上市,主要會有兩方面的制約,第一是整個資本市場的行情,第二個是公司運營所處的階段和面臨的外部環境。
目前赴美上市的窗口已經完全打開,資本市場也正處於非常熱的時期。已經上市的唯品會、汽車之家的股票價格漲的驚呆了一眾小夥伴,沒有上市的聚美優品、京東的市值也高的可怕,這種情況下,對於兩家來說都是最好的時機。
相比大眾點評找到騰訊這個靠山,美團現在相對還比較孤立(阿里佔股在10%左右,屬純財務投資,話語權較少),面臨的形勢也更加嚴峻。美團的融資,可以看成是美團正是選擇單飛。一方面需要衝破BAT的封鎖,和他們進行對抗,另一方面在本身業務向垂直領域拓展上,還面臨著各垂直領域的競爭,之前藝龍和攜程已經對美團酒店開始公開競爭,傳統電影網站時光、豆瓣也開始針對貓眼有相關動作。
而大眾點評網則可依靠騰訊在移動端所提供的支持,充分利用這些流量和現金,開始發展自己的在線訂餐、婚慶等業務。所以在上市方面,美團比大眾點評會更加急迫,美團需要通過上市來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價值,同時也需要上市,來有更好的現金流與BAT和各種垂直平臺進行鏖戰。
最後是關於兩家的市值,一家公司的市值其實取決於多個方面,講故事、行業熱度、賺錢能力等等,但其實最主要的還是其自身運營模式的可衍生性。所以儘管美團每個月在團購方面的成交額基本上是大眾點評團的兩倍,但在我看來,大眾點評的市值會高過美團主要會基於以下的幾個原因。
第一,兩家公司對於線下服務行業的理解,大眾點評比美團更全面。從對本地生活的切入來看,美團目前還是單一的以團購為主(雖然也有在做外賣,但目前體量仍舊還比較小),而大眾點評包含團購、優惠、在線預定點餐三個方面,團購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團購作為最為人詬病的是,商戶做團購往往只拉來了那些喜歡佔便宜的人,並不能真正轉化為回頭客或者自己的忠實用戶,對於實際的銷售並沒有什麼幫助,當年團購鼻祖Groupon一度被說成是「龐氏騙局」,原因也正在於此。
商家其實真正需要的是能夠通過團購方式,將這些團購人群留住,這就要求在團購之後,能夠有更進一步的相關配套服務。比如用戶在團購之後,可以再額外贈送一張這個商家的優惠券,這樣就非常有可能將客戶轉為回頭客,再比如在用戶團購後,能立刻提供用戶在線訂座位和點餐,那就跟線下的會員卡非常類似。
大眾點評基本上對於這些業務線都有所涉及,它對於商家提供的其實是一站式服務,對於未來在本地生活服務市場的可拓展性對於資本市場而言也會有更好的想像空間。
第二,大眾點評比美團在移動端優勢更大,想像空間也好。之前曾經算過一筆帳,如果騰訊將補貼給嘀嘀打車的10億元給了大眾點評用戶,按團購客單價100元,5%的毛利來算,如果補貼用戶每單10元,大眾點評瞬間就可以獲得100億元的成交額,瞬間超過美團,同時還可收穫5億的毛利,騰訊也因此獲得1億的微信支付。
其實在移動端與PC端類似,考察一個App綜合實力,除了本身應用的訪問之外,還要包含第三方帶來的銷售。從微信與點評的合作來看,用戶可以在微信上就可以完成購買支付收取驗證碼,這意味著微信給點評帶來的是實實在在的銷量,而並非是流量、安裝這些虛無縹緲的東西。
現在騰訊和大眾點評還處於整合期,只在微信「我的銀行卡中」給了大眾點評一個入口,而且並沒有特別標註,例如「New」的字樣(微信朋友圈的位置目前還沒有看到太多的效果)。所以隨著騰訊與大眾點評的進一步整合,除了微信會進一步給大眾點評更多流量入口之外,其它渠道,例如手機QQ、瀏覽器這些,對於大眾點評的幫助也會非常巨大。
當然,大眾點評在移動端想要一直保持優勢還有一個例外,那就是騰訊自己來做本地生活服務市場。不過從騰訊近期拋售搜搜、易迅、視頻來看,騰訊對將自己不擅長的業務讓夥伴去做的策略已經非常認可,所以應該暫時不會自己來本省生活服務市場。最新傳言是,騰訊微生活部門甚至已經解散(傳言,未經證實)。
第三,大眾點評用戶UGC內容與社交的結合將會成為其高市值的加分項。大眾點評與美團的另一個區別是,大眾點評除去團購之外,還有用戶的UGC內容。在大眾點評,用戶可以看到這個商戶的所有信息,以及用戶評論,這對於用戶來說是非常有價值的。
美麗說和蘑菇街能夠讓淘寶顫抖,其關鍵原因就在於它們本身所蘊含的媒體和社交屬性,而這個屬性基礎取決於用戶,即UGC內容。試想一下,如果大眾點評的評價與微信朋友圈或者QQ空間的說說打通,那就相當於給大眾點評插上了社交的翅膀,進而引發的用戶分享,轉發,以及二次內容的產生,大眾點評將陷於非常良性的循環,而這帶來的想像空間也非常巨大。
而以團購為主的美團,更大層面上,還是以價格為驅動,這些對於用戶的價值層面還是會相對弱一些。美團雖然現在也在做團購點評,但畢竟還是起步略晚。美團如果在這方面想要超過大眾點評,可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基於上面三個原因,所以感覺如果上市之後,大眾點評的市值可能會高過美團。之前美團創始人王興說過,「團購是一場馬拉松」,可能這句話直說對了一半。其實整個的本地生活服務市場更像是一場「鐵人三項」,團購是第一步,接下來還有商戶服務整合、社交等各種比賽。但無論如何,在這場鐵人三項的運動中,大眾點評和美團都已經先贏下一程,接下來就要看兩家的具體表現了。
本文用於獵雲網投稿,首發獵雲網 ,更多交流請關注「楊君君雜潭」。
作者:楊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