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管理的時間是5~8月,此期的氣候特點是溫度處於一年中的最高時期。5~6月雨多,而7~8月常高溫乾旱。此期的主要蜜源,南一些地區有杜鵑花、石榴、桉樹、烏桕、荊條、向日葵、瓜花,而另一些地方則是處於長達3個月左右的缺蜜越夏期。北方則有油菜、狼牙刺、漆樹、椴樹、沙棗、紅棗、草木樨、紅豆草、地錦草、香薷、黨參、蕎麥等,各種山花相繼開花流蜜。因此,在不同的地區,管理的重點各有不同。
北方抓強群取蜜,結合換王、分蜂,控制分蜂熱
北方5~8月是養蜂生產的黃金季節,此時氣溫開始大幅回升,各種蜜源植物先後開花流蜜,因此要在春繁的基礎上,加強蜂群的管理。在前期氣溫尚低、蜜源不夠充裕的情況下,獎勵繁殖,積極加礎,造脾擴巢。
一般越冬4~5框,早春3~4框蜂的蜂群,從3月上旬前後包裝,經過50~60天的繁殖,蜂群在5月初即可達6~7框的群勢,但此時距大流蜜期的到來還有1個月左右的時間,由於氣候、蜜源等原因,進入5月後,此時已有部分蜂群開始產生分蜂熱。然而,這個時期正是育強群,迎接主要流蜜期到來的關鍵時期,因此要及時解決壯群繁育與分蜂熱之間的矛盾,將育王、換王、分蜂及控制分蜂熱有機地結合起來,在自然分蜂到來之前,儘量早養王、早換王,旱分群。
當人工王臺成熟後,應首先將大群中的老王帶蜂1~2脾分出,組成雙王繁殖群,然後給大群誘入成熟王臺,讓大群既是新王群,又是採蜜群。也可用分群不分箱、隔老王培育新王的辦法,把一箱蜂用閘隔開,分作兩區,在無王區裡誘入成熟王臺,並改走側、後門,待處女王交尾產卵後,合併為一群,更替老劣王。對於所提老王小群組成的雙王繁殖群,也應適時除去老王,更替為新王群。此外,應利用四區交尾箱,儘量多培育一些新產卵王,用於更換蜂王及組織多的新雙王群,同時,應以強助弱,將強群中的封蓋子脾與弱群中的卵蟲牌互換,使蜂群均衡發展。到6月進入主要流蜜期後,即能養成8框以上的群勢投入採集。
東北地區的蜂群,4~6月為繁殖、換王、分蜂期(大流蜜期前30天停止分蜂),7月採極樹蜜。椴樹花期結束後,可8月轉地到平原地區採一季胡枝子(苕條)、胡枝子花前期以採蜜為主,後期貯蜜為主,為蜂群備足越冬飼料。